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出入四年,而灭檀乡,制五校,降铜马,

破赤眉,诛邓奉之属,不为无功。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

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又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种麦

之家,多在城郭,闻官兵将至,当已收之矣。大军远涉二千余里,士马罢劳,转

粮限阻,今兖、豫、青、翼,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

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

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复愿远览文王

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

中土为忧念。”帝览其奏,竟不亲征。

时,贼徐异卿等万余人据富平,连攻之不下,唯云:“愿降司徒伏公。”帝

知湛为青、徐所信向,遣到平原,异卿等即日归降,护送洛阳。

湛虽在仓卒,造次必于文德,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是岁奏行

乡饮酒礼,遂施行之。

其冬,车驾征张步,留湛居守。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

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六年,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后南阳

太守杜诗上疏荐湛曰:“臣闻唐、虞以股肱康,文王以多士宁,是故《诗》称

‘济济’,《书》曰‘良哉’。臣诗窃见故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行束修,讫无

毁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吏

人畏爱,则而象之。遭时反复,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陛下深知

其能,显以宰相之重,众贤百姓,仰望德义。微过斥退,久不复用,有识所惜,

儒士痛心,臣窃伤之。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智略谋虑,朝之渊薮。髫发厉志,

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古者选擢诸侯以为公卿,是故四

方回首,仰望京师。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臣诗愚戆,不

足以知宰相之才,窃怀区区,敢不自竭。臣前为侍御史,上封事,言湛公廉爱下,

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尤宜近侍,纳言左右,

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可以湛代。颇为执事所非。但臣诗蒙恩深渥,所

言诚有益于国,虽死无恨,故复越职触冒以闻。”

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赐秘器,

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二子:隆、翕。

翕嗣爵,卒,子光嗣。光卒,子晨嗣。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女孙为顺

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卒,子无忌嗣,亦传家学,博物多识,顺帝时,为侍

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元嘉中,桓帝复诏无忌与黄景、崔寔等共撰《汉记》。又自采集古今,删著事要,

号曰《伏侯注》。无忌卒,子质嗣,官至大司农。质卒,子完嗣,尚桓帝女阳安

长公主。女为孝献皇后。曹操杀后,诛伏氏,国除。

初,自伏生已后,世传经学,清静无竞,故东州号为“伏不斗”云。

隆字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甚亲接之。

时,张步兄弟各拥强兵,据有齐地,拜隆为太中大夫,持节使青、徐二州,

招降郡国。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莽,

故群下推立圣公,以主宗庙。而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从横,忤

逆天心,卒为赤眉所害。皇天祐汉,圣哲应期,陛下神武奋发,以少制众。故寻、

邑以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崩于邯郸,大肜、高胡望旗消

靡,铁胫、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刘永,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自

求祸弃,遂封爵牧守,造为诈逆。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

家已族矣。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青、徐群盗得此惶怖,获索

贼右师郎等六校即时皆降。张步遣使随隆,诣阙上书,献鳆鱼。

其冬,拜隆光禄大夫,复使于步,并与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东,诏隆辄拜

令长以下。隆招怀绥缉,多来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郦生。即拜步为东莱太守,

而刘永复遣使立步为齐王。步贪受王爵,冘豫未决。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

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隆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

步遂执隆而受永封。隆遣间使上书曰:“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

授命不顾。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

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

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

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时人莫不怜哀焉。

五年,张步平,车驾幸北海,诏隆中弟咸收隆丧,赐给棺敛,太中大夫护送

丧事,诏告琅邪作冢,以子瑗为郎中。

侯霸字君房,河南密人也。族父渊,以宦者有才辩,任职元帝时,佐右显等

领中书,号曰大常侍。成帝时,任霸为太子舍人。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

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谷梁春秋》,为元都讲。王莽初,

王威司命陈崇举霸德行,迁随宰。县界旷远,滨带江湖,而亡命者多为寇盗。霸

到,即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再迁为执法刺奸,纠案势位者,无所疑

惮。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及王莽之败,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

“愿乞侯君复留期年。”民至乃戒乳妇勿得举子,侯君当去,必不能合。使者虑

霸就征,临淮必乱,不敢授玺书,具以状闻。会更始败,道路不通。

建武四年,光武征霸与车驾会寿春,拜尚书令。时无故典,朝廷又少旧臣,

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每春下宽大

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明年,代伏湛为大司徒,封关内侯。在位明察

守正,奉公不回。

十三年,霸薨,帝深伤惜之,亲自临吊。下诏曰:“惟霸积善清洁。视事九

年。汉家旧制,丞相拜曰,封为列侯。朕以军师暴露,功臣未封,缘忠臣之义,

不欲相逾,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呜呼哀哉!”于是追封谥霸则乡哀侯,食邑二

千六百户。子昱嗣。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以沛郡太守韩歆代霸为大司

徒。

歆字翁君,南阳人,以从攻伐有功,封扶阳侯。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

容。尝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

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歆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

田里。帝犹不释,复遣使宣诏责之。司隶校尉鲍永固请不能得,歆及子婴竟自杀。

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帝乃追赐钱谷,以成礼葬之。

后千乘欧阳歙、清河戴涉相代为大司徒,坐事下狱死,自是大臣难居相任。

其后,河内蔡茂、京兆玉况、魏郡冯勤,皆得薨位。况字文伯,性聪敏,为陈留

太守,以德行化人,迁司徒,四年薨。

昱后徒封於陵侯,永平中兼太仆。昱卒,子建嗣。建卒,子昌嗣。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

违忤抵罪。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赤眉入长安,遣使征

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所得租

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醒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

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

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

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

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

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醒谭者,望能

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

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

如好色者。”帝即为彻之。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

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竭。主曰:“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

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数年卒,无子,国除。

弘弟嵩,以刚强孝烈著名,官至河南尹。嵩子由,元和间为太尉,坐阿党窦

宪,策免归本郡,自杀。由二子:汉、登。登在《儒林传》。

汉字仲和,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