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五代史-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书记,历天平、宣武两镇节度副使。明宗镇常山,被病不从。及即位,纵之见

于洛邑,安重诲怒其观望,久无所授。明宗曰:“德胜用兵时,纵之饥寒相伴,

不离我左右。今有天下,何人不富贵,何为独弃纵之!”浃旬,授磁州刺史。岁

余,自户部侍郎迁吏部侍郎,铨总之法,惘然莫知。长兴初,为曹州刺史。清泰

元年九月,以疾受代而卒。

贾馥,故镇州节度使王镕判官也。家聚书三千卷,手自刊校。张文礼杀王镕,

时庄宗未即尊位,文礼遣馥至邺都劝进,因留邺下,栖迟邮舍。庄宗即位,授鸿

胪少卿。后以鸿胪卿致仕,复归镇州,结茅于别墅,自课儿孙耕牧为事。馥初累

为镇、冀属邑令,所莅有能政,性恬澹,与物无竞,乃镇州士人之秀者也。

马缟,少嗜学儒,以明经及第,登拔萃之科。仕梁,为太常修撰,累历尚书

郎,参知礼院事,迁太常少卿。梁代诸王纳嫔,公主下嫁,皆于宫殿门庭行揖让

之礼,缟以为非礼,上疏止之,物议以为然。(案:以下有阙文。)长兴四年,

为户部侍郎。缟时年已八十,及为国子祭酒,八十余矣,形气不衰。于事多遗忘,

言元稹不应进士,以父元鲁山名进故也,多如此类。又上疏:“古者无嫂叔服,

文皇创意,以兄弟之亲,不宜无服,乃议服小功。今令文省服制条为兄弟之妻大

功,不知何人议改,而置于令文。”诸博士驳云:“律令,国之大经。马缟知礼

院时,不曾论定,今遽上疏驳令式,罪人也。”

罗贯,不知何许人。进士及第,累历台省官,自礼部员外郎为河南令。贯为

人强直,正身奉法,不避权豪。时宦官伶人用事,凡请托于贯者,其书盈阁,一

无所报,皆以示郭崇韬,因奏其事,由是左右每言贯之失。先是,梁时张全义专

制京畿,河南、洛阳僚佐,皆由其门下,事全义如厮仆。及贯授命,持本朝事体,

奉全义稍慢,部民为府司庇护者,必奏正之。全义怒,因令女使告刘皇后从容白

于庄宗,宦官又言其短,庄宗深怒之。会庄宗幸寿安山陵,道路泥泞,庄宗访其

主者,宦官曰;“属河南县。”促令召贯至,奏曰:“臣初不奉命,请诘禀命者。”

帝曰:“卿之所部,反问他人,何也?”命下府狱,府吏榜笞,促令伏款。翌日,

传诏杀之。郭崇韬奏曰:“贯别无赃状,桥道不修,法未当死。”庄宗怒曰:

“母后灵驾将发,天子车舆往来,桥道不修,是谁之过也?”崇韬奏曰:“贯纵

有死罪,俟款状上奏,所司议谳,以朝典行之,死当未晚。今以万乘之尊,怒一

县令,俾天下人言陛下使法不公矣!”庄宗曰:“既卿所爱,任卿裁决。”因投

袂入宫。崇韬从而论列,庄宗自阖殿门,不得入。即令伏法,曝尸于府门,冤痛

之声,闻于远迩。

淳于晏,(案:以下有阙文。)以明经登第,自霍彦威为小校,晏寄食于门

下。彦威尝因兵败,独脱其身,左右莫有从者,惟晏杖剑从之,徒步草莽,自是

彦威高其义,相得甚欢。及历数镇,皆为从事,军府之事,至于私门,事无巨细,

皆取决于晏;虽为幕宾,有若家宰。尔后公侯门客,往往效之,时谓之“效淳”。

故彦威所至称治,由晏之力也。

张格,字承之,故宰相浚之子也。浚为梁祖所忌,潜遣人害于长水。格易姓

名,流转入蜀。(《旧唐书·张浚传》:永宁县吏叶彦者,张氏待之素厚,告格

曰:“相公之祸不可免,郎君宜自为计。”浚曰:“留则并命,去或可免,冀存

后嗣。”格拜辞而去,叶彦率义士三十人送渡汉江而旋。格由荆江上峡入蜀。)

王建僣号,以格为宰相。格所生母,当浚之遇害,潜匿于民间,落发为尼,流浪

于函、洛。王建闻之,潜使人迎之入蜀,赐紫,加号慈福大师。及建卒,蜀人以

格为山陵使,格有难色。未几得罪,出为茂州刺史,伪制责词云:“送往辞命,

不忠也;丧母匿丧,非孝也。”王衍嗣伪位后数年,复用为宰相。同光末,蜀平,

格至洛阳,(《旧唐书》:任圜携格还洛,格感叶彦之惠,访之,身已殁,厚恤

其家。又考张浚第三子仕吴,改名李俨,见《九国志》。)授太子宾客。任圜爱

其才,奏为三司副使,寻卒于位。格有文章,明吏事,时颇称之。

许寂,字闲闲。祖秘,名闻会稽。寂少有山水之好,泛览经史,穷三式,尤

明《易》象。(《太平广记》云:寂学《易》于晋征徵。)久栖四明山,不干时

誉。昭宗闻其名,征赴阙,召对于内殿。会昭宗方与伶人调品筚篥,事讫,方命

坐赐果,问《易》义。既退,寂谓人曰:“君淫在声,不在政矣。寂闻君人者,

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百官或象之。今不厌贱事,自求其工,君道替矣。”

寻请还山,寓居于江陵,以茹芝绝粒,自适其性。天祐末,节度使赵匡凝昆季深

礼遇之,师授保养之道。唐末,除谏官,不起,汉南谓之徵君。梁攻襄阳,匡凝

兄弟弃镇奔蜀,寂偕行。岁余,蜀主王建待以师礼,位至蜀相。同光末,平蜀,

与王衍俱从于东,授工部尚书致仕,卜居于洛。时寂已年高,精彩犹健,冲漠寡

言,时蜀语云“可怪可怪”,人莫知其际。清泰三年六月卒,时年八十余。子孙

位至省郎。

同光时,以方术著者,又有僧诚惠。诚惠初于五台山出家,能修戒律,称通

皮、骨、肉三命,人初归向,声名渐远,四方供馈,不远千里而至者众矣。自云

能役使毒龙,可致风雨,其徒号曰降龙大师。京师旱,庄宗迎至洛下,亲拜之,

六宫参礼,士庶瞻仰,谓朝夕可致甘泽。祷祝数旬,略无征应。或谓官以祈雨无

验,将加焚燎,诚惠惧而遁去。及卒,赐号法雨大师,塔曰“慈云之塔。”

周元豹者,本燕人,世为从事。元豹少为僧,其师有知人之鉴,从游十年余,

苦辛无惮,师知其可教,遂以袁、许之术授之。大略状人形貌,比诸龟鱼禽兽,

目视臆断,咸造其理。及还乡,遂归俗。初,卢程寄褐游燕,与同志二人谒焉。

元豹谓乡人张殷衮曰:“适二君子,明年花发,俱为故人。惟彼道士,他年甚贵。”

至来岁,二子果卒。又二十年,卢程登庸于邺下。元豹归晋阳,张承业信重之,

言事数中。承业俾明宗易衣列于诸校之下,以他人诈之,而元豹指明宗于末缀言

曰:“骨法非内衙太保欤!”咸伏其异。或问明宗之福寿,惟云末后为镇州节度

使,时明宗为内衙都校,才兼州牧而已。昭懿皇后夏氏方侍巾栉,偶忤旨,大为

明宗槚楚。元豹见之曰:“此人有藩侯夫人之位,当生贵子。”明宗赫怒因解,

后其言果验。太原判官司马揆谒元豹,谓揆曰:“公五日之中,奉使万里,未见

回期。”揆数日后,因酒酣,为衣领扼之而卒。庄宗署元豹北京巡官。明宗即位

之明年,一日,谓侍臣曰:“方士周元豹,昔曾言朕诸事有征,可诏北京津置赴

阙。”赵凤奏曰:“袁、许之事,元豹所长者,以陛下贵不可言,今既验矣,余

无可问。若诏赴阙下,则奔竞之徒,争问吉凶,恐近于妖惑。”乃止。令以金帛

厚赐之,授光禄卿致仕。寻卒于太原,年八十余。

 卷七十二(唐书) 列传二十四

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同州人。咸通中,内常侍张泰畜为假子。光启中,

主郃阳军事,赐紫,入为内供奉。武皇之讨王行瑜,承业累奉使渭北,因留监武

皇军事,贼平,改酒坊使。三年,昭宗将幸太原,以承业与武皇善,用除为河东

监军,密令迎驾。既而昭宗幸华州,就加左监门卫将军。驾在凤翔,承业屡请出

师晋、绛,以为岐人掎角。崔魏公之诛宦官也,武皇伪戮罪人首级以奉诏,匿承

业于斛律寺,昭宗遇弑,乃复请为监军。

夹城之役,遣承业求援于凤翔。时河中阻绝,自离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

奔蹙,舣舟不得渡,因祷河神。是夜,梦神人谓曰:“子但渡,流冰无患。”既

寤,津吏报曰:“河冰合矣。”凌晨,蹑冰而济,旋踵冰解。使还,武皇病笃,

启手之夕,召承业属之曰:“吾儿孤弱,群臣纵横,后事公善筹之。”承业奉遗

顾,爰立嗣王,平内难,策略居多。既终易月之制,即请出师救潞,破贼夹城。

庄宗深感其意,兄事之,亲幸承业私第,升堂拜母,赐遗优厚。时庄宗初行墨制,

凡除拜之命,皆成于卢汝弼之手。汝弼既自为户部侍郎,乃请与承业改官及开国

邑,承业拒而不受。其后,但称本朝旧官而已。

天祐中,幽州刘守光败,其府掾冯道归太原,承业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

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时有周元豹者,善人伦鉴,与道不合,谓承业曰:“冯生

无前程,公不可过用。”管书记卢质闻之曰:“我曾见杜黄裳司空写真图,道之

状貌酷类焉,将来必副大用,元豹之言,不足信也。”承业荐为霸府从事焉。

柏乡之役,王师既逼汴营,周德威虑其奔冲,坚请退舍。庄宗怒其懦,不听,

垂帐而寝,诸将不敢言事,咸诣监军请白。承业遽至牙门,褰帐而入,抚庄宗曰:

“此非王安寝时,周德威老将,洞识兵势,姑务万全,言不可忽。”庄宗蹶然而

兴曰:“予方思之。”其夕,收军保鄗邑。德威讨刘守光,令承业往视贼势,

因请庄宗自行,果成大捷。承业感武皇厚遇,自庄宗在魏州垂十年,太原军国政

事,一委承业;而积聚庾帑,收兵市马,招怀流散,劝课农桑,成是霸基者,承

业之忠力也。

时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