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五代史-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辅有弟数人,光贞历义、乾二州刺史,入为诸卫将军。光逊继为蔡州刺史。

光赞任青州行军司马,及杨光远叛灭,贬商州司马,会赦征还,寻卒于家。

符彦饶,唐庄宗朝蕃汉总管存审之第二字也。存审,《唐书》有传。彦饶少

骁勇,能骑射。唐天祐十五年冬,庄宗与梁大战于胡柳陂,彦饶与弟彦图俱从其

父血战,有功,庄宗壮之,因用为骑将。同光中,以功授曹州刺史。明宗即位,

改刺沂州。天成中,屯守梁园,会起军北戍塞下,时有偏校以宣武之帅,迫彦饶

为之,彦饶绐许其请,明日,杀为恶者奏之,时人嘉其方略。长兴中,为金州防

御使,为政甚有民誉,其后略迁节镇。天福初,为滑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傅。

二年七月,范延光据邺都叛,朝廷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白奉进率骑军三千,屯于

州之开元寺。一日,彦饶与奉进因事忿争于牙署,事具奉进传中。是时,奉进厉

声曰:“尔莫是与范延光同反耶?”拂衣而起,彦饶不留,帐下介士大噪,擒奉

进杀之。奉进从骑散走,传呼于外。时步军都校马万、次校卢顺密闻奉进被害,

即率其部众攻滑之子城,执彦饶以出。遣裨校方太拘送阙下,行及赤冈南,高祖

遣中使害于路左。

罗周敬,字尚素,邺王绍威之弟三子也。绍威,《梁书》有传。周敬幼聪明,

八岁学为诗,往往传于人口,起家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梁乾化中,以兄周

翰节制滑台,卒于官,乃以周敬继之,命为两使留后,寻正授旄钺,时年十岁。

未几,改授许州节度使,继加检校尚书左仆射。逾三年,征授秘书监、检校司空、

驸马都尉,尚梁普安公主,旋移光禄卿。庄宗即位,历左右金吾大将军。初,唐

天祐中,绍威尝建第于洛阳福善里,及庄宗入洛,以梁租庸使赵岩宅赐明宗。同

光中,明宗在洛,以趋内稍远,乃召周敬议易其第,周敬诺之。后明宗即位,一

日梦中见一人,仪形瑰秀,若素识者,梦中问曰:“此得非前宅主罗氏子?”及

寤,访其子孙,左右对曰:“周敬见列明廷。”召至,果符梦中所见。明宗谓侍

臣曰:“朕不欲使大勋之后久无土地。”因授同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长兴中,

入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四迁诸卫上将军。天福二年卒,时年三十二。赠太傅。

郑琮,太原人也。始事唐武皇为五院军小校,屡有军功。庄宗在河上,为马

步都虞候。戎伍之事,一睹不忘,凡所诘问,应答如流,故所在知名。唐同光末,

从明宗伐魏州,时军情有变,明宗退守魏县,未知趋向。安重诲将征兵于四方,

琮在帐前,历数诸道屯军及主将姓名,附口传檄,相次而至。明宗即位,嘉其功,

授防州刺史,秩满,父老请留。三年,授左羽林统军。唐长兴二年二月,出刺武

州。高祖即位,复居环卫。久之,以俸薄家贫,郁郁不得志。天福中,以疾终于

官。赠司徒。

 卷九十二(晋书) 列传七

姚顗,字伯真,京兆万年人。曾祖希齐,湖州司功参军。祖宏庆,苏州刺史。

父荆,国子祭酒。顗少蠢,敦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辈未之重,唯兵部侍

郎司空图深器之,以女妻焉。顗性仁恕,多为仆妾所欺,心虽察之,而不能面折,

终身无喜怒。不知钱百之为陌,黍百之为铢,凡家人市货百物,入增其倍,出减

其半,不询其由,无担石之储,心不陨获。唐末,随计入洛,出游嵩山,有白衣

丈夫拜于路侧,请为童仆。顗辞不纳。乃曰:“鬼神享于德,君子孚于信。余则

鬼也,将以托贤者之德,通化工之信,幸无辞焉。昔余掌事阴府,承命摄人之魂

气,名氏同而其人非,且富有寿算,复而归之,则筋骸已败,由是获谴,使不得

为阳生。公中夏之相辅也,今为谒中天之祠,若以某姓名求之,神必许诺。”顗

因为之虔祷而还,白衣迎于山下,曰:“余免其苦矣。”拜谢而退。顗次年擢进

士第。梁贞明中,历校书郎、登封令、右补阙、礼部员外郎,召入翰林,累迁至

中书舍人。唐庄宗平梁,以例贬复州司马,岁余牵复,授左散骑常侍,历兵吏部

侍郎、尚书左丞。唐末帝即位,讲求辅相,乃书朝中清望官十余人姓名置于瓶中,

清夜焚香而挟之,既而得卢文纪与顗,遂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前一日,嵩山

白衣来谒,谓顗曰:“公明日为相。”其言无差,冥数固先定矣。高祖登极,罢

相为刑部尚书,俄迁户部尚书。天福五年冬卒,年七十五。赠左仆射。子惟和嗣。

顗疏于财,而御家无术,既死,敛葬之资不备,家人俟赙物及鬻第方能举丧而去。

士大夫爱其廉而鄙其拙。

吕琦,字辉山,幽州安次人也。祖寿,瀛州景城主簿。父兖,沧州节度判官,

累至检校右庶子。刘守光攻陷沧州,琦父兖被擒,族之。琦时年十五,为吏追摄,

将就戮焉。有赵玉者,幽、蓟之义士也,久游于兖之门下,见琦临危,乃绐谓监

者曰:“此子某之同气也,幸无滥焉。”监者信之,即引之俱去。行一舍,琦困

于徒步,以足病告,玉负之而行,逾数百里,因变姓名,乞食于路,乃免其祸。

年弱冠,以家门遇祸,邈无所依,乃励志勤学,多游于汾、晋。唐天祐中,庄宗

方开霸府,翘伫贤士,墨制授琦代州军事判官,秩满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重琦

器量,礼遇尤厚。天成初,拜琦殿中侍御史,迁驾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会河阳帑吏窃财事发,诏军巡院鞫之。时军巡使尹训怙势纳赂,枉直相反,俄有

诉冤于阙下者,诏琦按之,既验其奸,乃上言请治尹训,沮而不行。琦连奏不已,

训知其不免,自杀于家,其狱遂明,蒙活者甚众,自是朝廷多琦之公直。高祖建

义于太原,唐末帝幸怀州,赵德钧驻军于团柏谷,末帝以琦尝在德钧幕下,因令

赍都统使官告以赐之,且犒其军焉。及观军于北陲,馆于忻州,会晋祖降下晋安

寨,遣使告于近郡,琦适遇其使,即斩之以闻,寻率郡兵千人间道而归。高祖入

洛,亦弗之责,止改授秘书监而已。天福中,预修《唐书》,权掌选部,皆有能

名焉。累迁礼部、刑部、户部、兵部侍郎,阶至金紫光禄大夫,爵至开国子。

琦美风仪,有器概,虽以刚直闻于时,而内实仁恕。初,高祖谋求辅相,时

宰臣李崧力荐琦于高祖,云可大用。高祖数召琦于便殿,言及当世事,甚奇之,

方将倚以为相,忽遇疾而逝,人皆惜之。

梁文矩,字德仪,郓州人。父景,秘书少监。梁福王友璋好接宾客,文矩少

游其门,初试太子校书,转秘书郎。友璋领郓州,奏为项城令,及移镇徐方,辟

为从事。友璋卒,改兖州观察判官。时庄宗遣明宗袭据郓州,文矩以父母在郓,

一旦隔越,不知存亡,为子之情,恋望如灼,遂间路归郓,寻谒庄宗。庄宗喜之,

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在明宗幕下。明宗历汴、恒二镇,皆随府迁职。天成初,

授右谏议大夫,知宣武军军州事,历御史中丞、吏部侍郎、礼部尚书、西都副留

守,判京兆府事,继改兵部尚书。文矩以尝事霸府,每怀公辅之望。时高祖自外

镇入觐,尝荐于明宗曰:“梁文矩早事陛下,甚有勤劳,未升相辅,外论慊之。”

明宗曰:“久忘此人,吾之过也。”寻有旨降命,会丁外忧而止。清泰初,拜太

常卿。高祖即位,授吏部尚书,改太子少师。文矩喜清静之教,聚道书数千卷,

企慕赤松、留侯之事,而服食尤尽其善。后因风痹,上章请退,以太子太保致仕,

居洛阳久之。天福八年,以疾卒,时年五十九。赠太子太傅。

史圭,常山人也。其先与王武俊来于塞外,因家石邑。高祖曾,历镇阳牙校。

父钧,假安平、九门令。圭好学工诗,长于吏道。唐光化中,历阜城、饶阳尉,

改房子、宁晋、元氏、乐寿、博陆五邑令。为宁晋日,擅给驿廪,以贷饥民,民

甚感之。及为乐寿令,里人为之立碑。同光中,任圜为真定尹,擢为本府司录,

不应命。郭崇韬领其地,辟为从事,及明宗代崇韬,以旧职縻之。明宗即位,入

为文昌正郎,安重诲荐为河南少尹,判府事,寻命为枢密院直学士。时圭以受知

于重诲,重诲奏令圭与同列阎至俱升殿侍立,以备顾问,明宗可之。寻自左谏议

大夫拜尚书右丞,有入相之望。圭敏于吏事,重诲本不知书,为事刚愎,每于明

宗前可否重务,圭恬然终日,不能剖正其事。长兴中,重诲既诛,圭出为贝州刺

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每游

别墅,则乘妇人毡车以自蔽匿,人莫知其心。高祖登极,征为刑部侍郎,判盐铁

副使,皆宰臣冯道之奏请也。始圭在明宗时为右丞,权判铨事,道在中书,尝以

堂判衡铨司所注官,圭怒,力争之,道亦微有不足之色,至是圭首为道所举,方

愧其度量远不及也。旋改吏部侍郎,分知铨事,而圭素保廉守节,大著公平之誉。

圭前为河南少尹日,有嵩山术士遗圭石药如斗,谓圭曰:“服之可以延寿,

然不可中辍,辍则疾作矣。”圭后服之,神爽力健,深宝惜焉。清泰末,圭在常

山,遇秘琼之乱,时贮于衣笥,为贼所劫,后不复得。天福中,疾生胸臆之间,

常如火灼,圭知不济,求归乡里,诏许之。及涉河,竟为药气所蒸,卒于路,归

葬石邑,时年六十八。

裴皞,字司东,系出中眷裴氏,世居河东为望族。皞容止端秀,性卞急,刚

直而无隐,少而好学,苦心文艺,虽遭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