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五代史-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壬子,诏取今月二十四日幸洛京,以十二月二十三日朝献太微宫,二十四日

朝献太庙,二十五日有事于南郊。癸未,中书门下奏:“应随驾及在京有带兼官

者,并望落下,只守本官。”从之。乙卯,以特进、检校太傅、开封尹、判六军

诸卫事、充功德使王瓒为宣武军节度副使,权知军州事。丁巳,以银青光禄大夫、

尚书左丞赵光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朝散大夫、礼部侍郎韦

说守本官、同平章事;以吏部侍郎、史馆修撰、判馆事卢文度为兵部侍郎,充翰

林学士;以右散骑常侍、充宏文馆学士、判馆事冯锡嘉为户部侍郎、知制诰,充

翰林学士;以翰林学士、守尚书膳部员外郎刘昫为比部郎中、知制诰,依前充

职;以扈銮书制学士、行尚书仓部员外郎赵凤为仓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以左拾遗于峤守本官,充翰林学士。戊午,以中书侍郎、平章事豆卢革判租庸使,

兼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新罗王金朴英遣使贡方物。

己未,以洛京留守、判六军诸卫事、守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魏王张全

义为检校太师、守中书令,余如故;以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守中书令、渤海

王高季兴依前检校太师、守中书令,余如故。庚申,以工部尚书、真定尹、北都

副留守、知留守事任圜为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成德军节度使行军司马,

知军府事。安义军节度使李继韬入见待罪,诏释之。辛酉,以宣化军留后、检校

太傅戴思远权知青州军州事,检校司空、左监门上将军安崇阮并检校旧官,却复

本任;以镇国军留后、检校太傅霍彦威为保义军节度留后;以权知威化军留后、

检校司徒高允贞权知镇国军留后;以权知河阳留后、检校太保张继业依前权知河

阳留后;以鄜延两镇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高万兴依前鄜、延节

度使,仍封北平王;襄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平章事孔勍依前襄州节度使,余如

故。以永平军节度使、行大安尹、检校太保张筠为西都留守、行京兆尹;以晋州

节度使、检校太保刘玘,邠州节度使、检校太保韩恭,安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朱

汉宾,并检校旧官,却复本任。壬戌,以左金吾卫大将军史敬熔为左街使,右金

吾卫大将军李存确为右街使。

甲子,车驾发汴州。十二月庚午朔,车驾至西京。是日,有司自石桥具仪仗

法物,迎引入于大内。辛未,以百官初到,放三日朝参。壬申,以租庸使、刑部

侍郎、太清宫副使张宪为检校吏部尚书、充北京副留守、知留守事、太原尹。诏

改取来年二月一日行郊礼。戊寅,诏德胜寨、莘县、杨刘口、通津镇、胡柳陂皆

战阵之所,宜令逐处差人收掩战士骸骨,量备祭奠,以慰劳魂。诏改伪梁永平军

大安府复为西京京兆府;改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汴州开封府复为宣武军,华州

感化军为镇国军,许州匡国军复为忠武军,华州宣义军复为义成军,陕府镇国军

复为保义军,耀州静胜军复为顺义军,潞州匡义军复为安义军,朗州武顺军复为

武贞军,延州为彰武军,邓州为威胜军,晋州为建雄军,安州为安远军。淮南杨

溥遣使贺登极,称“大吴国主书上大唐皇帝”。(《十国春秋·吴世家》云:唐

以灭梁来告,始称诏,我国不受,唐主随易书,用敌国礼,曰“大唐皇帝致书于

吴国主”,王遣司农卿卢苹献金器二百两、银器三千两、罗锦一千二百疋、龙脑

香五斤、龙凤丝鞋一百事于唐。又遣使张景报聘,称“大吴国主上书大唐皇帝”

,辞礼如笺表。)己卯,禁屠牛马。

庚辰,御史台上言:“请行用本朝律令格式,今访闻唯定州有本朝法书,望

下本州写副本进纳。”从之。辛巳,诏贬安义军节度使李继韬为登州长史,寻斩

于天津桥下,再谋叛故也。甲申,淮南杨溥、奚首领李绍威并遣使朝贡。乙酉,

以翰林学士承旨卢质权知汴州军府事,以礼部尚书崔沂为尚书左丞、判吏部尚书

铨事,以兵部侍郎崔协为吏部侍郎,以刑部侍郎、充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卢文纪

为尚书兵部侍郎,依前充集贤殿学士、判院事。

丁亥,泽州刺史董璋上言:潞州军变,李继达领兵出城,自刎而死,节度副

使李继珂已安抚军城。己丑,有司上言:“上辛祈谷于上帝,请奉高祖神尧皇帝

配;孟夏雩祀,请奉太宗文皇帝配;季秋大享于明堂,请奉太祖武皇帝配;冬至

日祀圜丘,请奉献祖文皇帝配;孟冬祭神州地祇,请奉懿祖昭圣皇帝配。”从之。

辛卯,亳州太清宫道士上言,圣祖殿前古桧萎瘁已久再生一枝,图画以进。

诏曰:“当圣祖旧殿生枯桧新枝,应皇家再造之期,显大国中兴之运。同上林仆

柳,祥既叶于汉宣;比南顿嘉禾,瑞更超于光武。宜标史册,以示寰瀛”云。

(《五代会要》云: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二年,枯桧重华,至安禄山僣号萎瘁。

明皇自蜀归京,枝叶复盛。至是再生一枝,长二尺余。)壬辰,幸伊阙。己巳,

以中书舍人崔居俭为刑部侍郎,充史馆修撰、判馆事。甲午,以租庸副使、光禄

大夫、检校司徒、守卫尉卿孔谦为盐铁转运副使。

 卷三十一(唐书) 庄宗纪五

同光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壬寅,南郊礼仪使、

太常卿李燕进太庙登歌酌献乐舞名,懿祖室曰《昭德之舞》,献祖室曰《文明之

舞》,太祖室曰《应天之舞》,昭宗室曰《永平之舞》。甲辰,幽州上言,契丹

入寇至瓦桥。(《契丹国志》:时契丹日益强盛,遣使就唐求幽州,以处卢文进。)

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为副,率军援幽州。

己巳,故宣武军节度副使、权知军州事、检校太傅王瓒赠太子太师。丁未,诏改

朝元殿复为明堂殿,又改崇勋殿为中兴殿。戊申,以振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

同平章事李存霸权知潞州留后;以知保大军军州事高允韬为检校太保。庚戌,以

泾原节度使、充秦王府诸道行军司马、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李严

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依前泾原军节度使,充秦王府诸道行军司马。诏改应顺

门为永曜门,太平门为万春门,通政门为广政门,凤明门为韶和门,万春门为中

兴门,解卸殿为端明殿。

是日,诏曰:“皇纲已正,紫禁方严,凡事内官,不合更居外地。诏诸道应

有内官,不计高低,并仰逐处并家口发遣赴阙,不得辄有停滞。”帝龙潜时,寺

人数已及五百,至是合诸道赴阙者,约千余人,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

务,付以腹心。唐时宦官为内诸司使务、诸镇监军,出纳王命,造作威福,昭宗

以此亡国。及帝奄有天下,当知戒彼前车,以为殷鉴,一朝复兴兹弊,议者惜之。

新罗王金朴英遣使朝贡。辛亥,中书门下奏:“准本朝故事,诸王、内命妇、宰

臣、学士、中书舍人、诸道节度、防御、团练使、留后官告,即中书帖官告院索

绫纸褾轴,下所司书写印署毕,进入宣赐。其文武两班及诸道官员并奏荐将校,

并合于所司送纳朱胶绫纸价钱。伏自伪梁,不分轻重,并从官给,今后如非前件

事例,请官中不给告敕,其内司大官侍卫将校转官,即不在此限。”从之。壬子,

蜀主王衍致书于帝,称有诈为天使,驰报收复汴州者,诏捕之,不获。癸丑,有

司奏:郊祀前二日,迎祔高祖、太宗、懿祖、献祖、太祖神主于太庙。议者以中

兴唐祚,不宜以追封之祖杂有国之君以为昭穆,自懿祖已下,宜别立庙于代州,

如后汉南阳故事可也。幽州北面军前奏,契丹还塞,诏李嗣源班师。凤翔节度使、

秦王李茂贞上表,请行藩臣之礼,帝优报之。甲寅,帝于中兴殿面赐郭崇韬铁券。

有司上言:“皇太后到阙,皇帝合于银台门内奉迎。”诏亲至怀州奉迎。中书奏:

“自二十三日后散斋内,车驾不合远出。”诏改至河阳奉迎。以礼部尚书、兴唐

尹王正言依前礼部尚书,充租庸使。

乙卯,渤海国遣使贡方物。幽州奏,妫州山后十三寨百姓却复新州。戊午,

以前太子少师薛廷珪为检校户部尚书、太子少师致仕;以前太子宾客封舜卿为太

子少保致仕;以前太子宾客李文规为户部侍郎致仕。诏盐铁、度支、户部并委租

庸使管辖。庚申,四方馆上言:“请今后除随驾将校,及外方进奉专使文武班三

品以上官,可以内殿对见,其余并诣正衙,以申常礼。”从之。车驾幸河阳,奉

迎皇太后。辛酉,帝侍皇太后至,文武百僚迎于上东门。是日,河中府上言,稷

山县割隶绛州。以太仆卿李纾为宗正卿,以卫尉卿杨遘为太仆卿。西京昭应县华

清宫道士张冲虚上言,天尊院枯桧重生枝叶。乙丑,有司上言:“南郊朝享太庙,

旧例亲王充亚献、终献行事。”乃以皇子继岌为亚献,皇弟存纪为终献。丙寅,

帝赴明堂殿致斋。丁卯,朝飨于太微宫。戊辰,飨太庙,是日赴南郊。

二月己巳朔,亲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毕,宰臣率百官就次称贺,还御五凤

楼。宣制:“大赦天下,应同光二年二月一日昧爽已前,所犯罪无轻重常赦所不

原者,咸赦除之。十恶五逆、屠牛铸钱、故意杀人、合造毒药、持杖行劫、官典

犯赃,不在此限。应自来立功将校,各与转官,仍加赏给。文武常参官、节度、

观察、防御、刺史、军主、都虞候、指挥使,父母亡殁者,并与追赠;在者各与

加爵增封。诸藩镇各赐一子出身,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