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五代史-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延朗为宣徽南院使,充枢密副使。丙辰,以左仆射李愚卒废朝。

冬十月丁卯,幸崇道宫、甘泉亭。己巳,以左卫上将军李顷为左领军上将军。

北面行营总管石敬瑭奏,自代州归镇。庚午,以晋州节度使张温卒废朝。甲戌,

幸赵延寿、张延朗第。丁丑,以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李专美为秘书监,充宣徽

北院使。庚寅,以左谏议大夫唐汭为左散骑常侍。

十一月庚子,以左骁卫上将军郝琼为左金吾上将军,以光禄卿王玟为太子宾

客。以徐州节度使张敬达为晋州节度使,依前充大同、振武、威塞、彰国等军兵

马副总管。丁未,以秘书少监丁济为太子詹事。乙卯,以前金州防御使马全节为

沧州留后。(《通鉴》:刘延朗欲除全节绛州刺史,群议沸腾。帝闻之,以为横

海留后。)渤海国遣使朝贡。

十二月戊辰,禁用铅钱。壬申,以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充枢密使韩昭允为

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充河中节度使。甲戌,以宗正少卿李延祚为将作监致仕。

丁丑,故武安军州节度使、累赠太傅刘建峰赠太尉,从湖南之请也。戊寅,太常

奏:“来年正月一日上辛,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依礼大祠不朝。”诏曰:“祀事

在质明前,仪仗在日出后,事不相妨,宜依常年受朝。”壬午,以翰林学士承旨、

户部侍郎程遂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崔棁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中

书舍人和凝为工部侍朗,并依前充职。乙酉,以前秘书监杨凝式为兵部侍郎。己

丑,以前同州节度使冯道为司空,以尚书右仆射刘煦为左仆射,以太子少师卢质

为右仆射,以兵部侍郎马缟兼国子祭酒。

 卷四十八(唐书) 末帝纪下

清泰三年春正月辛卯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乙未,百济遣使献

方物。戊戌,幸龙门佛寺祈雪。癸卯,以给事中、充枢密院直学士吕琦为端明殿

学士;以六军诸卫判官、尚书工部郎中薛文遇为枢密院直学士。乙巳,以上元夜

京城张灯,帝微行,置酒于赵延寿之第。丁未,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重美

封雍王。己未,以前司农卿王彦镕为太仆卿。

二月戊辰,吐浑宁朔两府留后李可久加检校司徒。可久本姓白氏,前朝赐姓。

庚午,监修国史姚顗,史官张昭远、李祥、吴承范等修撰《明宗实录》三十卷上

之。(《五代会要》:同修撰官中书舍人张昭远、李祥,直馆左拾遗吴承范,右

拾遗杨昭俭等各颁赉有差。)以大理卿窦维为光禄卿,以前许州节度判官张登为

大理卿。丁丑,以太常卿李铃为兵部尚书,以兵部尚书梁文矩为太常卿。庚辰,

以前鄜州节度使皇甫立为潞州节度使。辛巳,以前均州刺史仇晖为左威卫上将军,

保顺军节度使鲍君福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丁亥,以昭义节度使安元信卒废朝。

三月庚子,中书门下奏:“准阁门分析内外官辞见谢规例:诸州判官、军将

进奉到阙,旧例门见门辞;今后只令朝见,依旧门辞。新除诸道判官、书记以下

无例中谢,并放谢放辞,得替到京无例见;今后两使判官许中谢,赴任即门辞,

其书记以下并依旧例。朝臣文五品、武四品以上旧例中谢,其以下无例对谢;今

请依天成四年正月敕,凡升朝官并许中谢。诸道都押衙、马步都指挥、虞候、镇

将、诸色场院,无例谢辞,并进榜子放谢放辞,得替到阙,无例入见。在京盐曲

税官、两官巡即许中谢,新除令、录并中谢,次日门辞,兼有口敕诫励。文武两

班所差吊祭使及告庙祠祭,只正衙辞,不赴内殿。诸道进奏官到阙,见,得假,

进榜子门辞。”从之。辛丑,权知福建节度使王昶奏,节度使王延钧以去年十月

十四日卒。是时延钧父子虽僣窃于闽岭,犹称藩于朝廷,故有是奏。甲辰,以右

神武统军杨汉章为彰武军节度使。丙午,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裔孙为中书侍

郎、同平章事。丁巳,以端明殿学士吕琦为御史中丞。(案《通鉴》:吕琦与李

崧建和亲契丹之策,为薛文遇所沮,改为御史中丞,盖疏之也。)戊午,御史中

丞卢损责授右赞善大夫,知杂侍御史韦税责授太仆寺丞,侍御史魏逊责授太府寺

主簿,侍御史王岳责授司农寺主簿。初,延州保安镇将白文审闻兵兴岐下,专杀

郡人赵思谦等十余人,已伏其罪,复下台追系推鞫,未竟。会去年五月十二日德

音,除十恶五逆、放火杀人外并放。卢损轻易即破械释文审,帝大怒,收文审诛

之。台司称奉德音释放,不得追领祗证。中书诘云,德音言“不在追穷枝蔓”,

无“不得追领祗证”六字,擅改敕语。大理断以失出罪人论,故有是命。是月,

有蛇鼠斗于师子门外,鼠生而蛇死。

夏四月己未朔,以左卫上将军王景戡为左神武统军,以右领军上将军李顷为

华清宫使。戊辰,以太子詹事卢演为工部尚书致仕。辛未,以中书舍人、史馆修

撰张昭远为礼部侍郎;以前沧州节度使李金全为右领军上将军。是月,有熊入京

城捕人。

五月辛卯,以河东节度使、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检校太

师、兼中书令、驸马都尉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以河阳节度使、充

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宋审虔为河东节度使。甲午,以前晋州节度使、大同彰国振

武威塞等军蕃汉副总管张敬达充西北面蕃汉马步都部署,落副总管。乙未,诏:

“诸州两使判官、畿赤令有阙,取省郎、遗补、丞博、少列宫僚,选择擢任。”

以忠正军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彦琪为河阳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以彰圣都指挥使、饶州刺史符彦饶为忠正军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丙申,

以雍王重美与汴州节度使范延光结婚,诏兖王从温主之。丁酉,以国子祭酒马缟

卒废朝。

戊戌,昭义奏,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以鸿胪卿兼通事舍人、判四方馆王景

崇为卫尉卿,充引进使。壬寅,削夺石敬瑭官爵,便令张敬达进军攻讨。乙卯。

以晋州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寻改为招讨使;以河阳节度使、侍

卫马军都指挥使张彦琪为太原四面马步军都指挥使;以邢州节度使安审琦为太原

四面马军都指挥使;以陕州节度使相里金为太原四面步军都指挥使;以右监门上

将军武廷翰为壕寨使。丙辰,以定州节度使杨光远为太原四面兵马副部署、兼马

步都虞候,寻改为太原四面副招讨使,都虞候如故。以前彰武军节度使高行周为

太原四面招抚兼排阵使。初,帝疑河东有异志,与近臣语及其事,帝曰:“石郎

与朕近亲,在不疑之地,流言毁誉,朕心自明,万一失欢,如何和解?”左右皆

不对。翼日,欲移石敬瑭于郓州,房暠等坚言不可,司天监赵延乂亦言星辰失度,

尤宜安静,由是稍缓其事。会薛文遇独宿于禁中,帝召之,谕以太原之事。文遇

奏曰:“臣闻作舍于道,三年不成,国家利害,断自宸旨以臣料之,石敬瑭除亦

叛,不除亦叛,不如先事图之。”帝喜曰:“闻卿此言,豁吾愤气。”先是,有

人言国家明年合得一贤佐主谋,平定天下,帝意亦疑贤佐者属在文遇,即令手书

除目,子夜下学士院草制。翼日,宣制之际,两班失色。居六七日,敬瑭上章云:

“明宗社稷,陛下纂承,未契舆情,宜推令辟。许王先朝血绪,养德皇闱,傥循

当璧之言,免负阋墙之议。”帝览奏不悦,手攘抵地,召马裔孙草诏报曰:“父

有社稷,传之于子;君有祸难,倚之于亲。卿于鄂王,故非疏远。往岁卫州之事,

天下皆知;今朝许王之言,人谁肯信!英贤立事,安肯如斯”云。

戊申,张敬达奏,西北面先锋都指挥使安审信率雄义左第二指挥二百二十七

骑,并部下共五百骑,剽劫百井,叛入太原。又奏,大军已至太原城下。诏安审

信及雄义兵士妻男并处斩,家产没官。先是,雄义都在伏州屯戍,其指挥使安元

信谋杀伏州刺史张朗,事泄,戍兵自溃,奔安审信军,审信与之入太原。太常奏,

于河南府东权立宣宪太后寝宫,从之。己酉,振武节度使安叔千奏,西北界巡检

使安重荣驱掠戍兵五百骑叛入太原。以新授河东节度使宋审虔为宣州节度使,充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壬子,邺都屯驻捧圣都虞候张令昭逐节度使刘延皓,据城叛。

翼日,令昭召副使边仁嗣已下逼令奏请节旄。

六月辛酉,天雄军节度使刘延皓削夺官爵,勒归私第。癸亥,以天雄军守御、

右捧圣第二军都虞候张令昭为检校司空,行右千牛将军,权知天雄军府事。丙寅,

御敷政殿,遣工部尚书崔居俭奉宣宪皇太后宝册于寝宫。时陵园在河东,适会兵

兴,故权于京城修奉寝宫上谥焉。己巳,以西上阁门副使、少府监兼通事舍人刘

颀为鸿胪卿,职如故。庚午,诏曰:“时雨稍愆,颇伤农稼,分命朝臣祈祷。”

辛未,工部尚书致仕许寂卒。以权知魏府事、右千牛将军张令昭为齐州防御使,

以捧圣右第三指挥使邢立为德州刺史,以捧圣第五指挥使康福进为啵荽淌贰

甲戌,以汴州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知行府事。丙子,以西京留守

李周为天雄军四面副招讨使兼兵马都监。诏河东将佐节度判官赵莹以下十四人并

籍没家产。

秋七月戊子,范延光奏,领军至邺都攻城。己丑,诛右卫上将军石重英、皇

城副使石重裔,皆敬瑭之子也。时重英等匿于民家井中,获而诛之,并族所匿之

家。奚首领达罕军遣通事介老奏,奚王李素姑谋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