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丝鸳鸯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乔觉二十四岁来九华山,凡七十五年,九十九岁那年闰七月三十夜里圆寂。因金乔觉辟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竭力宣扬地藏菩萨的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弟子们便称他为“金地藏王”。自金乔觉来九华山建寺后,青霜剑一直珍藏于化城寺内。

廖展雄听法慧禅师叙说后,问道:“师父,那紫电剑现在何处?”于是法慧禅师叙说紫电剑。

元朝末年,朝廷昏庸,豪杰并起,明太祖(朱元璋)在濠州参加了郭子兴义军。郭子兴死后,太祖掌握了义军大权,继之得了巢湖水师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与俞廷玉、俞通海(字碧泉)、通渊、通源父子,旋即渡江,攻下金陵,以为根本。

明太祖命大将胡大海(字通甫)经略东南。胡大海猛有余而谋不足,临行时,借了大将军徐达的一部自著兵书,以期智勇合璧,克敌制胜。胡大海有一爱妾,生得丰腴白嫩,且心地善慈,故名“小观音”。小观音精于翰墨,通晓剑术,因此随夫出征,时时讲解徐达兵书,是胡大海的一个贤内助。胡大海攻徽州时,不意中,从元将八尔思不花手里得了紫电剑,使这柄隐形数百年的宝剑,得以重见于世。

胡大海攻克浙江婺州后,改婺州为金华。在一次出征时,胡大海不幸为降将蒋英用铁锤击杀,随即金华失守,小观音与徐达兵书、紫电剑竟不知去向。

法慧禅师接着叙说九华派的渊源。明太祖洪武初年,禅悟大师为九华山方丈。禅悟大师有个俗家子褚镇远,自幼父母双亡,故随师父在化城寺念经习武。一天,少林寺方丈明觉大师来化城寺,与禅悟大师研讨佛经,见褚镇远年少聪颖,便把他带至少林寺学艺。褚镇远机缘极好,艺成自少林寺返九华山途中,又遇见了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张三丰爱其侠义睿智,于是传了他武当派内功心法。

褚镇远返回九华山后,便背一柄青霜剑步入武林,他揉合了少林、武当两派武功,兼采各家之长,独创了“九华三绝”九华剑法、百步腾空术与金钱镖法,以此纵横江湖,行侠仗义,武林中人称“三绝大侠”。

禅悟大师见众徒中无能继承衣钵者,在临终的前一年,着人把三绝大侠褚镇远找回,要其皈依佛门,接替他做九华山方丈,于是褚镇远削发为僧,法号华渊禅师。之后,华渊禅师广收弟子,创立了九华派,凭其高尚的武德与精湛的武功,跻身于武林九大门派之列。

而今,廖展雄辞别了法慧禅师,作为一名九华派弟子,与当年的开山祖师一样,也背一柄青霜剑下山了。他从大渡口过了长江,离开安庆,走在北往的官道上。

这日,天届黄昏,廖展雄行至桐城县的吕亭镇投宿。他刚踏进镇头,便见镇上灯天火地,犹如白昼,甚是惊异,心想:难道这里在赶夜市庙会?转而又想,不对呀,这江北一带本没有赶夜市的习惯,听师父讲,只有江南一些地方有赶露水集的。不过那露水集是三更赶集,日出即散,也断没有未至一更便赶集的道理。

廖展雄狐疑满腹地走进吕亭镇,找了几家客店,都道“本店已经住满”,说了许多好话,最后才有一家客店为他临时打扫了一间柴伙房,让他住下来。

廖展雄急欲解开疑团,便询问那正在搭床的店小二,道:“小二哥,这吕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灯火通明?各店都住满了客人,往常也是这样么?”

店小二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吕亭地处桐城之北,又去桐城不远,南来的客人多住桐城,极少住吕亭;北来的客人,因天色已晚,赶不到桐城,多住吕亭。平日小店能住上一半客人,生意就不错了,如近来家家满客,实属罕见。情因前不久大别山发生地动,跑来了几头金钱豹,窜入镇北不远的林内,不论白天黑夜,常出来伤人,是以商旅都不敢北去,便在吕亭住下了。镇上恐金钱豹黑夜来袭,这才全镇举火,防它迫近。”

廖展雄“啊”了一声,道:“谢谢小二哥了。”要了一壶酒,两碟小菜,吃完便睡了。

次日,东方鱼白,晓星尚在,廖展雄唤店小二结帐,收拾上路。店小二忙阻止道:“客官此刻便走,若遇上了金钱豹,不是闹着玩的。现官府已招集猎户,正在捕杀,等金钱豹除了,再走不迟。”

廖展雄道:“多谢小二哥一番好意,在下有事,急须赶路。如当真碰上了金钱豹,在下能助猎户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也是一件美事。”背上行囊,走出店去。

店小二上前一把拉住,道:“客官千万不能走,倘若出了事,县太爷怪罪下来,小人怎能担当得起?看你一介书生家,虽是个头大一点,毕竟不是景阳岗上的武二爷,何苦作践性命!”

廖展雄衣袖微拂,将他震退三五步,径自扬长而去。店小二站在门前摇摇头,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廖展雄大步流星,走了不大工夫,眼前呈现一片极大的树林,官道穿林而过。他步入树林深入,只见叶冠蔽日,风摧林涛,阴森森的,令人胆寒。他心存警惕,不住地向两边张望。有顷,左边林中传来呼呼声响,他即纵身跳上一棵大树,静观其变。

须臾,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慌忙地从林中向官道这边跑来。但见他耷拉着左臂,肩头流着鲜血,被一头金钱豹紧紧追赶着。眼看就要追上,忽见他灵捷如猴般,爬上一棵大树,从袋中掏出一张小弹弓,瞄准金钱豹,发了一弹。

那金钱豹左眼中弹,鲜血直流,想是痛彻肺腑,发狂地向上猛扑。那少年又发一弹,再中它右眼。那金钱豹顿时双眼无路,但仍然向少年所在的大树上爬。那少年攀援着树枝,荡秋千似的,一连荡过十几棵大树,然后跳下,发足便跑。

此时,又有三头金钱豹从树林深处奔来,霎时追上少年,猛扑过去。那少年急忙躲闪,连发三弹,都打在金钱豹身上。三头金钱豹负疼发怒,一同跃起,扑向少年。

在此间不容发之际,廖展雄大喝一声:“孽障,休得伤人!”右腕微抖,金钱镖已然出手,三点寒星哨着破空之声,向金钱豹飞去。三声哀吼,金钱豹脑壳中镖,当即毙命。

那头瞎眼金钱豹听到这边金钱豹哀吼之声,夹尾而逃。廖展雄道:“也让你尝一枚!”金钱镖打进了它的脑壳,当场了帐。

这金钱镖是九华派赖以威震武林的“三绝”之一,虽然只有普通铜钱大不,但廖展雄以内家真气发出,其威力自是非同凡响。

廖展雄见四头金钱豹都已躺地不动,遂飘身而下,走向少年。那少年受了惊吓,不知所措,站在那里发愣,见到一位青衫书生走到面前,才清醒过来,倒身下拜道:“多谢大叔救命之恩。”

廖展雄双手扶起,道:“这位小兄弟颇有胆识,弹子打得也很好,不知怎么称呼?”

那少年道:“小可姓岳名平,人称‘金弹子’。”说到这儿,自知说溜了嘴,在这样高手面前还能自夸,脸色一红,讷讷道:“不过到大叔的手段,差得远了。还未请问大叔尊姓大名?”这岳平的弹子约有拇指大小,外裹黄铜,内灌以铅,百步之内,百发百中,是以称金弹子。他常以此自诩,今天见到廖展雄,才算开了眼界。

廖展雄见岳平倒也机灵,笑了笑道:“在下廖展雄,回家路过贵地,不期有此巧遇。”

二人说话间,有十几个猎户模样的人,手持长枪、钢叉,气吁吁跑来。他们见岳平在同一个白面书生说话,都拢了过来;又见四头金钱豹齐躺在那儿,额头渍渍冒血,甚是惊诧。

岳平走至一个中年人面前,道:“父亲,孩儿多亏这位廖大叔相救,才得死里逃生。”便将事情经过说了。

那人向廖展雄一揖到地,道:“在下岳山,是本地猎户。感谢廖大侠救了我的孩儿。”其余十多人齐向廖展雄道谢。

廖展雄一一还礼,道:“在下告辞了。”

岳山道:“廖大侠哪能就走?茅舍就在前面不远,一定请廖大侠到茅舍坐一坐。”廖展雄再三推辞不了,只得来到岳山家中。众人将金钱豹也抬至岳家。

岳家背山而立,三间茅舍,门前几株青松,倒也幽静。山里人建房,并不与邻居山墙相接,只是择一块向阳之地,孤立而筑,是以同属一个村庄,户与户间,或远或近,零零落落,非常分散。

岳家只父子二人,廖展雄到来,身为主人的岳山,自是陪坐叙话。有几个猎户不用吩咐,径自走至厨下,相帮弄菜。

岳山正陪廖展雄在堂屋吃茶,一会儿门前已挤满了人,有附近的山民农户,也有吕亭镇上的商贾旅客。他们听说金钱豹给一个年轻书生打死,都想来看看这打豹英雄长的是什么模样。那些在后面看不见的,没命地往里挤,吵吵嚷嚷,叫喊不停。

岳山见状,笑道:“众人一片景仰,廖大侠,你是不是出去与大家见见面?”廖展雄苦笑了笑。

岳山喊道:“诸位闪个道儿,廖大侠出来看大家啦!”门前人立即闪开。

廖展雄跨出门去,向众人一抱拳,道:“在下这厢有礼了。”

猎户们将金钱豹抬了出去,道:“这四头金钱豹是廖大侠一人打死的。”

众人纷纷感叹道:“没想到一个文雅书生有如此神力!”“我看比当年景阳岗打虎的武二郎还强!”

一个老者上前施礼道:“老朽是地方里正,廖大侠为地主除此大害,老朽即申报太县爷,为廖大侠请赏。”

廖展雄连忙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闹了好半天,人们才渐渐离去。

门外安静下来,屋内一桌酒菜已经摆好,众人依次就座。虽不是什么丰盛的宴席,但飞禽走兽,诸般野味,却也可口。

饮酒当儿,岳山道:“浊酒野味,不成敬意。在下想挽留廖大侠在寒舍耽搁几日,略表我父子一点心意。”

廖展雄道:“多谢大叔盛情,在下急于赶回庐州,委实不能耽搁。”

众猎户道:“廖大侠就小住几日,等领了太爷的赏再走未迟。”

廖展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