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营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

时经荒俭,多所振赡,弥为乡里所归。及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守范阳。楼平,

以功封大夏县男,除范阳太守。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州事,自

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文伟走还本郡,仍与高乾兄弟相影响。属神

武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谢。中兴初,除安州刺史,不之官,寻转幽州刺

史。安州刺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

据城不下,文伟不得入。后除青州刺史。

文伟轻财爱客,善于抚接;好为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经纪生资,常若

不足,致财积聚,承候宠要,饷遗不绝。卒,赠司徒公、尚书右仆射,谥曰孝威。

子恭道,性温良,颇有文学。位范阳郡太守,有德惠。先文伟卒。赠度支尚

书,谥曰定。

子询祖,袭祖爵大夏男。有术学,文辞华美,为后生之俊。举秀才,至邺。

赵郡李祖勋尝宴诸文士。齐文宣使小黄门敕祖勋母曰:“蠕蠕既破,何无贺表?”

使者待之。诸宾皆为表,询祖俄顷便成。其词云:“昔十万横行,樊将军请而受

屈;五千深入,李都尉降而不归。”时重其工。后朝廷大迁除,同日催拜。询祖

立于东止车门外,为二十余人作表,文不加点,辞理可观。询祖初袭爵,有宿德

朝士谓曰:“大夏初成”,询祖应声曰:“且得燕雀相贺”。

天保末,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内怀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

愔曰:“故旧皆有所縻,唯大夏未加处分。”询祖厉声曰:“是谁之咎?”既至

役所,作《筑长城赋》以寄其意。其略曰:“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期材而

斯用也?草则离离靡靡,缘冈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芳,余亦何辞间于荆棘。”

邢邵常戏曰:“卿小年才学富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对曰:“询祖初

闻此言,实怀惕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赡。既有口辩,

好臧否人物。众共嫉之,言其淫于从妹。宗人思道谓曰:“大夏何为招四海议?”

询祖曰:“骨肉还相残,何况执玉帛者万国。”与思道俱为北州人俊,魏收杨誉

思道而以询祖为不及。询祖谓人曰:“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知逸势冲天者,

翦其翅翮。”既诸谤毁日至,素论皆薄其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曰:“询祖有规

检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有文集

十卷,皆遗逸。

恭道弟怀道,性轻率好酒,颇有慕尚。既家预义举,神武亲待之。卒于乌苏

镇城都督。

怀道弟宗道,性粗率,动作狂侠,位南营州刺史。尝于晋阳置酒,宾游满座;

中书舍人马士达目其弹箜篌女妓,云手甚纤素,宗道即以遗之。士达固辞,宗道

便命其家人,将解其腕,士达不得已而受之。将赴营州,于督亢城坡,大集乡人,

杀牛聚会。有一旧门人,醉言疏失,宗道令沈之于水。后坐酷滥除名。

玄族子辅,字显光,本州别驾。子同。

同字叔伦,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善于处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详国常侍。

熙平初,累迁尚书左丞。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征百姓岁调,皆长七八十尺,以邀忧

公之誉,部内患之。同于岁禄,官给长绢。同乃举案康生度外征调。书奏,诏科

康生罪,兼褒同在公之绩。明帝世,朝政稍稀,人多窃冒军功。同阅吏部勋书,

因加检核,得窃阶者三百余人。乃表言:

窃见吏部勋簿,多皆改换,乃校中兵秦案,并复乖舛。愚谓罪虽恩免,犹须

刊定。请遣一都令史,与令仆省事各一人,总集吏部、中兵二局勋簿,对句奏案。

若名级相应者,即于黄素楷书大字,具件阶级数,令本曹尚书以朱印印之。明造

两通,一关吏部,一留兵局,与奏案对掌。进则防揩洗之伪,退则无改易之理。

从前以来,勋书上省,唯列姓名,不载本属。致令窃滥之徒,轻为苟且。今

请征职白身,具列本州郡县三长之所;其实官正职者,亦列官名曹别录历。皆仰

本军印记其上,然后印缝,各上所司。统将、都督,并皆印记,然后列上行台。

行台关太尉。太尉检练精实,乃始关刺。省重究括,然后奏申。奏出之日,黄素

朱印,关付吏部。顷来,非但偷阶冒名,改换勋簿而已,或一阶再取,或易名受

级,凡如此者,其人不少。良由吏部无法,防塞失方。何者?吏部加阶之后,簿

不注记,缘此之故,易生侥倖。自今叙阶之后,名簿具注,加补日月,尚书印

记,然后付曹,郎中别作抄目,迁代相付。此制一行,差止奸罔。

诏从之。同又奏曰:

臣伏思黄素勋簿,政可粗止奸伪,然在军虚诈,犹未可尽。请自今在军阅簿

之日,行台、军司、监军、都督各明立文案,处处记之。斩首成一阶以上,即令

给券。其券,一纸之上,当中大书,起行台、统军位号,勋人甲乙。斩三贼及被

伤成阶以上,亦具书于券,各尽一行,当行竖裂。其券,前后皆起年号日月,破

某处阵,某官某勋,印记为验。一支付勋人,一支付行台。记至京,即送门下,

别丞守录。

又自迁都以来,戎车屡捷,所以征勋转多,叙不可尽者,良由岁久生奸,积

年长伪,巧吏阶缘,偷增遂甚。请自今为始,诸有勋簿已经奏赏者,即广下远近,

云某处勋判,咸令知闻。立格酬叙,以三年为断。其职人及出身,限内悉令铨除;

实官及外号,隋才加授。庶使酬勤速申,立效者劝,事不经久,侥倖易息。或

遭穷难,州无中正者,不在此限。又勋簿之示,征还之日,即应申送。然顷来,

行台、督将至京始造,或一年二岁,方上勋书。奸伪之原,实自由此。于今以后,

军还之日,便通勋簿,不听隔月。

诏复依行。

元叉之废灵太后也,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于邺。败之。叉以同为持节兼

黄门侍郎慰劳使,乃就州刑熙。还,授正黄门。同善事在位,为叉所亲。戮熙之

日,深穷党与,以希叉旨,论者非之。同兄琇,少多大言,常云公侯可致。至此,

始为都水使者。同启求回身二阶以加琇。琇遂除安州刺史,论者称之。营州城人

就德兴谋反,除同度支尚书,持节使营州慰劳,听以便宜从事。同乃遣贼家口三

十人,并免家奴为良,赍书喻之。德兴乃降,安辑其人而还。德兴复反,诏同为

幽州刺史,兼尚书行台,慰劳之。同虑德兴难信,勒众而往,为德兴所击,大败

而还。

灵太后反政,以同叉党,除名。庄帝践祚,诏复本秩,除都官尚书,复兼七

兵。以前慰劳德兴功,封章武县伯,正除七兵。转殿中。普泰初,除侍中,进号

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同时久病,牵强启乞仪同。

初同之为黄门也,与节闵帝俱在门下,同异其为人,素相款托。帝以恩旧,

许之,除仪同三司。永熙初,薨,赠尚书右仆射。四子,长子斐嗣。

斐字子章,性残忍,以强断知名。齐文襄引为大将军府刑狱参军,谓云:

“狂简,斐然成章,非嘉名字也。”天保中,稍迁尚书左丞,别典京畿诏狱。酷

滥非人情所为,无问事之大小,拷掠过度,于大棒车辐下死者非一。或严冬至寒,

置囚于冰雪之上;或盛夏酷热,暴之日下,枉陷人致死者,前后百数人。伺察官

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校事。斐扬扬得志,言

必自矜。后以谤史事,与李庶俱病鞭杖,死狱中。斐弟筠,青州中从事。

同兄静,好学有风度,饮酒至数斗不乱。终于太常丞。大统初,赠太仆卿、

平州刺史。静子景裕。

景裕字仲孺,小字白头。少敏,专经为学。居拒马河,将一老婢作食,妻子

不自随从。又避地大宁山,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其叔父同职居显要,

而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节闵初,除

国子博士,参议正声,其见亲遇,待以不臣之礼。永熙初,以例解。天平中,还

乡里。与邢子才、魏季景、魏收、邢昕等同征赴邺,景裕寓托僧寺,讲听不已。

未几,归本郡。

河间邢摩纳与景裕从兄仲礼据乡作逆,逼其同反,以应西魏。齐神武命都督

贺拔仁讨平之。闻景裕经明行著,驿马特征。既而舍之,使教诸子,在馆十日一

归家,随以鼎食。景裕风仪言行,雅见嗟赏。

先是,景裕注《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礼记》、《老

子》,其《毛诗》、《春秋左氏》未讫。齐文襄入相,于第开讲;招延时俊,令

景裕解所注《易》。景裕理义精微,吐发闲雅。时有问难,或相诋诃,大声厉色,

言至不逊。而景裕神彩俨然,风诵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由是士君子嗟美

之。初,元颢入洛,以为中书郎。普泰中,复除国子博士。进退其间,未曾有得

失之色。性清静,淡于荣利,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终日端严,如对宾客。兴和

中,补齐王开府属,卒于晋阳。神武悼惜之。

景裕虽不聚徒教授,所注《易》大行于世。又好释氏,通其大义。天竺胡沙

门道悕,每译诸经论,辄托景裕为之序。景裕之败也,系晋阳狱,至心诵经,

枷锁自脱。是时,又有人负罪当死,梦沙门教讲经,觉时如所梦,谓诵千遍,临

刑刀折。主者以闻,赦之。此经遂行,号曰《高王观世音》。景裕弟辩。

辩字景宣,少好学,博通经籍。正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