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刺史,谥穆侯。吏人及将士共于墓所起佛寺,图慧龙及僧彬像而赞之。吕玄伯

感全宥之恩,留守墓侧,终身不去。子宝兴袭爵。

宝兴少孤,事母至孝。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宝兴母及遐妻俱孕,浩

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及昏,浩为撰仪,躬自监

视,谓诸客曰:“此家礼事,宜尽其美。”及浩被诛,卢遐后妻宝兴从母也,缘

坐没官。宝兴亦逃避,未几得出。卢遐妻时官赐度斤镇高车滑骨,宝兴尽卖货产,

自出塞赎之以归。州辟中从事、别驾,举秀才,皆不就。闭门不交人事。袭爵封

长社侯、龙骧将军。卒,子琼袭爵。

琼字世珍,孝文赐名焉。太和九年,为典寺令六十年,降侯为伯。帝纳其长

女为嫔,拜前将军、并州大中正。正始中,为光州刺史,有受纳响,为中尉王显

所劾,终得雪免。神龟中,除左将军、兖州刺史。去州归京,多年沈滞。所居在

司空刘腾宅西,腾虽势倾朝野,初不候之。腾既权重,吞并邻宅,增广旧居,唯

琼终不肯与,以此久见屈抑。

琼女适范阳卢道亮,不听归其夫家。女卒,哀恸无已,琼仍葬之别所,冢不

即塞,常于圹内哭泣,久之乃掩,当时深怪之。加以聋疾,每见道俗,乞丐无已,

造次见之,令人笑愕。道逢太保、广平王怀,据鞍抗礼,自言马瘦;怀即以诞马

并乘具与之。尝诣尚书令李崇,骑马至其黄阁,见崇子世哲,直问继伯在否。崇

趋出,琼乃下。崇俭而好以纸帖衣领,琼哂而掣去之。崇小子青肫尝盛服,宠势

亦不足恨。领军元叉使奴遗琼马,琼并留奴。王诵闻之笑曰:“东海之风,于兹

坠矣。”孝昌三年,除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时琼子遵业为黄门郎,

故有此授。卒,赠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自慧龙入国,三世一身,至琼

始有四子。

长子遵业,风仪清秀,涉历经史。位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崔鸿同撰起居

注。迁右军将军、兼散骑常侍,慰劳蠕蠕。乃诣代京,采拾遗文,以补起居所阙。

与崔光、安丰王延明等参定服章。及光为孝明讲《孝经》,遵业预讲,延业录义,

并应诏作《释奠侍宴诗》。时人语曰:“英英济济,王家兄弟。”转司徒左长史、

黄门郎,监典仪注。

遵业有誉当时,与中书令陈郡袁翻、尚书琅邪王诵并领黄门郎,号曰三哲。

时政归门下,世谓侍中、黄门为小宰相。而遵业从容恬素,若处丘园。尝著穿角

履,好事者多毁新履以学之。以胡太后临朝,天下方乱,谋避地,自求徐州。太

后曰:“王诵罢幽州始作黄门,卿何乃欲徐州也?更待一二年,当有好处分。”

遵业兄弟并交游时俊,乃为当时所美。及尔朱荣入洛,兄弟在父丧中,以于庄帝

有从姨兄弟之亲,相率奉迎,俱见害河阴。议者惜其人才,而讥其躁竞。赠并州

刺史。著《三晋记》十卷。

子松年,少知名,齐文襄临并州,辟为主簿。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副李纬使

梁。使还,历位尚书郎中。魏收撰《魏书》成,松年有谤言。文宣怒,禁止之,

仍加杖罚。岁余得免,除临漳令。迁司马、别驾、本州大中正。孝昭擢拜给事黄

门侍郎。帝每赐坐,与论政事,甚善之。孝昭崩,松年驰驿至邺都宣遗诏。发言

涕泗,迄于宣罢,容色无改,辞吐谐韵,宣讫号恸,自绝于地,百官莫不感恸。

还晋阳,兼侍中,护梓宫还邺。诸旧臣避形迹,无敢尽哀,唯松年哭必流涕,朝

士咸恐。武成虽忿松年恋旧情切,亦雅重之。以本官加散骑常侍,食高邑县干。

参定律令,前后大狱多委焉。兼御史中丞。发晋阳之邺,在道遇疾卒。赠吏部尚

书,并州刺史,谥曰平。第二子劭最知名。

劭字君懋,少沈默,好读书。仕齐,累迁太子舍人,待诏文林馆。时祖孝征、

魏收、阳休之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阅不能得。问劭,劭具论所出,取书验

之,一无舛误。自是大为时人所许,称其博物。后迁中书舍人。齐灭入周,不得

调。隋文帝受禅,授著作佐郎,以母忧去职。在家著《齐书》,时制禁私撰史,

为内史侍郎李元操所奏。上怒,遣收其书,览而悦之。于是起为员外散骑侍郎,

修起居注。

劭以上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

:‘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

晋时,有人以洛阳火度江者,世世事之,相续不灭,火色变青。昔师旷食饭,云

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炭火、竹火、

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伏愿远遵先圣,

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尚食内

厨及东宫诸王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劭又言上有龙颜戴干之表,指示

群臣。上大悦,赐物数百段,拜著作郎。上表言符命曰:

昔周保定二年,岁在壬午,五月五日,青州黄河变清,十里镜澈。齐氏以为

己瑞,改元,年曰河清。是月,至尊以大兴公始作随州刺史。历年二十,隋果大

兴。臣谨案《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必先见于河。”河者最浊,未能

清也。窃以灵贶休祥,理无虚发;河清启圣,实属大隋。午为鹑火,以明火德;

仲夏火王,亦明火德。月五日五,合天地数,既得受命之辰,允当先见之兆。

开皇初,邵州人杨令悊近河得青石图一、紫石图一,皆隐起成文,有至尊名,

下云“八方天心”。永州又得石图,剖为两段,有杨树之形,黄根青叶。汝水得

神龟,腹下有文曰“天卜杨兴”。安邑掘地得古铁板,文曰“皇始天年,赍杨铁

券,王兴”。同州得石龟,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臣以前之三石,不异《

龙图》。何以用石?石体久固,义与上名符合。龟腹七字何以著龟?龟亦久固,

兼是神灵之物。孔子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建德六

年,亳州大周村有龙斗,白者胜,黑者死。大象元年夏,荧阳汴水北有龙斗。初

见白气属天,自东方历阳武而来。及至,白龙也,长十许丈。有黑龙乘云而至,

云雨相薄,乍合乍离,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谨案:龙,君象也。前

斗于亳州周村者,盖象至尊以龙斗之岁为亳州总管,遂代周有天下。后斗于荧阳

者,荧字三火,明火德之盛也。白龙从东方来,历阳武者,盖象至尊将登帝位,

从东第入自崇阳门也。西北升天者,当乾位天门。

《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皆感气也。”又曰:“泰,姓

商名宫,黄色,长八尺,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

故泰人有命。”谨案此言,皆为大隋而发也。“圣人杀龙”者,前后龙死是也。

“姓商”者,皇家于五姓为商也。“名宫”者,武元皇帝讳于五声为宫。“黄色”

者,隋色尚黄。“长八尺”者,武元皇帝身长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者,《

泰》,正月卦,龙见之所于京师为辰地。“白龙与黑龙斗”者,亳州、荧阳龙斗

是也。胜龙所以白者,杨姓纳音为商,至尊又辛酉岁生,位皆在西方,西方白色

也。死龙所以黑者,周色黑。所以称五者,周闵、明、武、宣、靖凡五帝;越、

陈、代、越、滕五王一时伏法,亦当五数。“白龙陵”者,陵犹胜也。郑玄说

“陵”当为“除”,凡斗能去敌曰除。臣以“泰人有命”者,泰之为言,通也,

大也,明其人道通德大,有天命也。《乾凿度》曰:“泰表戴干。”郑玄注云:

“表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泰人之表,戴干。”臣伏见至尊有戴干之

表,益知泰人之表,不爽毫厘。《坤灵图》所云,字字皆验。纬书又称汉四百年,

终如其言,则知六十世亦必然矣。昔宗周卜世三十,今则倍之。

《稽览图》曰:“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会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

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惟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

谨案此言,盖明至尊昔为陈留公世子,亳州总管,遂受天命,海内均同,不偏不

党,以成太平之风化也。在大统十六年,武元皇帝改封陈留公。是时,齐国有秘

记云:“天王陈留入并州。”齐主高洋为是诛陈留王彭乐。其后,武元皇帝果将

兵入并州。周武帝时,望气者云“亳州有天子气”,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

至尊代为之。又陈留老子祠有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

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

相与歌曰:“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枝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

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考校众事,太平主出

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稽览图》又云:“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物。”

郑玄注云:“葱变为韭,亦是。”谨案自六年以来,远近山石多变为玉。石为阴,

玉为阳。又左卫园中,葱皆变为韭。

上览之大悦,赐物五百段。未几,劭复上书曰:

《易·乾凿度》曰:“《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

《随》者,二月卦。阳德施行,蕃决难解,万物随阳而出。故上六欲九五拘系之,

维持之,明被阳化而欲阴随从之也。”《易·稽览图》:“《坤》六月,有子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