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太子付政推问。未及

奏状,阿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曰:

“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荣位高任重,纵实

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不须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

点累。二人之情理正相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证,茜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

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

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谓定兴曰:“公所为不合礼度。

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

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

僚吏。人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

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徒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称为神明,尔后不

修囹圄,殆无诤讼。卒于官。著《承圣实录》十卷。及太子废,文帝追忆之曰:

“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匡弼之,犹应不令至此。”

子南金,位膳部郎,学涉有文藻,以轻财贵义称。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

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帝王志操,深自结纳。及帝为丞

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帝

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时务。迁书

侍御史。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

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乃上书

曰:“臣闻追远慎终,人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祖

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引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此,实损风化。妾虽

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衰绖,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

前,送付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

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

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务,可移于官,既不

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五品已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时文体尚轻薄,流宕忘反,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

之路。五教六行,为训人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

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

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

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

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

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

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

童昏,贵游总卯,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

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

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

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持,志道依仁,

不得引预摚穑尾抻帷?仕哪辏遮煜拢轿暮玻⒁耸德肌F淠昃

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推罪。自是公卿大臣感知正道,莫不钻

仰坟素,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

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

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

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纲者多,请勒有

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谔又以当官者好自矜伐,复上奏具陈其弊。请加罪黜,以惩风轨。上以谔前

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

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之志。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约遣归农。

有愿依旧者,在所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时逢冬

塞,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农工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

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

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诣阙,然后奏闻。文帝善之曰:“体

国之臣,当如此矣。”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人夷悦服。卒官。

四子。世子大方袭爵,最有才器。大业初,判内史舍人。次大体、大钧,并

位尚书郎。

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仕梁,位书侍御史。宏七

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

为中记室。累迁通直散骑侍郎。江陵平,归于周,明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

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陈,谋伐齐,陈遂出兵度江以侵齐。帝尝问宏取齐

策,宏以为“先皇往日,出师洛阳,彼有其备,每不克捷。如臣计者,进兵汾、

潞,直掩晋阳,出其不虞,以为上策。”帝从之。及定山东,除小御正,赐爵平

遥县伯,加仪同。隋文帝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

达奚惎所执,逼送成都,竟不屈节。谦败,驰传入京,文帝嘉之,赐以金带。及

受禅,加开府,进爵为公。历利、邛二州刺史,秩满还京。时有尉义臣者,其父

崇不从尉迟迥,从复与突厥战死。上嘉之,将赐姓金氏。访及群下,宏曰:“昔

项伯不同项羽,汉高赐其姓刘氏,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请赐以皇族。”

帝曰:“善。”因赐义臣姓杨。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

初,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

篇。有集十卷,行于世。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

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禅,累迁户部侍

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以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

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

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

赐米百石。由是知名。

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痖又聋,嫁之不售。尝樵菜于野,为人所犯而有孕,遂

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曰:“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

《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

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余,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司马,坐

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

公事免。

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

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

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

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

诃,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

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开皇中,昌黎豆卢实为黄门会郎,称为慎密。河东裴术为右丞,多所纠正。

河内士燮、平原东方举、安定皇甫聿道,俱为刑部,并执法平允。京兆韦焜为户

部郎,屡进谠言。南阳韩则为延州,甚有惠政。此等事行遗阙,皆有吏干,为当

时所称。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

猎群言。仕周,位内史下士。隋开皇中,累迁殿内局监。时以华阴多盗贼,妙选

长史,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

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

“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言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

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

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转蒲州司马。

汉王谅之反也,河东豪杰以城应谅。刺史丘和觉变,遁归关中。长史渤海高

义明谓毗曰:“河东国之东门,若失之,则为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