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服成人服。惠蔚与李彪以儒学相知,及彪位至尚书,惠蔚仍太庙令。孝文曾从

容言曰:“道固既登龙门,而孙蔚犹沈涓浍,朕常以为负矣。”虽久滞小官,深

体通塞,无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二十二年,侍读东宫。先是,七庙以平文

为太祖。孝文议定祖宗,以道武为太祖。祖宗虽定,然昭穆未改。及孝文崩,将

祔神主于庙。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

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光谓惠蔚曰:

“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此深得礼变。”寻

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

肃又助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宣武即位之后,仍在左右,敷训经典。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

惠蔚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及阅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

累袠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剥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卷

目虽多,全定者少。请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

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

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第纰缪,当非一二校书,岁月可了。求令

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诏许之。

后为黄门侍郎,代崔光为著作郎。才非文史,无所撰著。迁国子祭酒、秘书

监,仍知史事。延昌三年,追赏讲定之劳,封枣强县男。明帝初,出为济州刺史。

还京,除光禄大夫。魏初已来,儒生寒宦,惠蔚最为显达。先单名蔚,正始中,

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卒于官,赠瀛

州刺史,谥曰戴。子伯礼袭封。

伯礼善隶书,位国子博士。惠蔚族曾孙灵晖。

灵晖少明敏,有器度。得惠蔚手录章疏,研精寻问,更求师友,《三礼》、

《三传》,皆通宗旨。然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

异也。举冀州秀才,射策高第。仕齐,累至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绰府谘议参军。

绰除定州刺史,仍随绰之镇。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表请灵

晖为王师,以管记马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奏启不合。后主于启下手诏

云:“但用之。”儒者甚以为荣。绰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

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齐亡,卒。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世仕凉土,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及兄

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赠

诗。阳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马皆白眉”者也。子结为南阳王绰管记,随绰

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叫或啼,令

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谘议焉。

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善人。亦以儒学进,居官清俭。武平中,为黎阳郡守。

时丞相咸阳王世子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性贪暴。先过卫县,令丞以下,敛绢

数千疋遗之。至黎阳,令左右讽动曜及县官。曜手持一绢谓武都曰:“此是老石

机杼,聊以奉赠。自此以外,并须出于吏人。吏人之物,一毫不敢辄犯。”武都

亦知曜清素纯儒,笑而不责。曜著《石子》十卷,言甚浅俗。位终谯州刺史。

灵晖子万寿,字仙期,一字遐年。聪识机警,博涉经史,善属文,美谭笑。

在齐,仕为阳休之开府行参军。及隋文帝受禅,滕穆王引为文学。坐衣冠不整,

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万寿本自书生,从容文雅,一旦从军,

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赠京邑知友。诗至京,盛为当时吟诵,天下好事者,多书

壁上而玩之。后归乡里,十余年不得调。仁寿初,拜豫章王长史,非其好也。王

转封于齐,即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由是弥不自安,因谢病

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有集十卷,行于世。

徐遵明,字子判,华阴人也。幼孤,好学,年十七,随乡人毛灵和等诣山东

求学。至上党,乃师屯留王聪,受《毛诗》、《尚书》、《礼记》。一年,便辞

聪游燕、赵,师事张吾贵。吾贵门徒甚盛。遵明伏膺数月,乃私谓友人曰:“张

生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说,不惬吾心。请更从师。”遂与平原田猛略就范阳

孙买德。受业一年,复欲去之。猛略谓遵明曰:“君年少从师,每不终业,如此

用意,终恐无成。”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师所在矣,正在于此。”乃诣

平原唐迁,居于蚕舍,读《孝经》、《论语》、《毛诗》、《尚书》、《三礼》。

不出门院,凡经六年,时弹筝吹笛,以自娱慰。又知阳平馆陶赵世业家有《服氏

春秋》,是晋世永嘉旧写。遵明乃往读之,复经数载。因手撰《春秋义章》,为

三十卷。

是后教授门徒,每临讲坐,先持执疏,然后敷讲。学徒至今,浸以成俗。遵

明讲学于外,二十余年,海内莫不宗仰。颇好聚敛,与刘献之、张吾贵皆河北聚

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遵明见郑玄《论

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说。其僻也皆如此。献之、

吾贵又甚焉。遵明不好京辇,以兖州有旧,因徙属焉。元颢入洛,任城太守李湛

将举义兵,遵明同其事。夜至人间,为乱兵所害。永熙二年,遵明弟子通直散骑

侍郎李业兴表求加策命,卒无赠谥。

董徵,字文发,顿丘卫国人也。身长七尺二寸,好古学,尚雅素。年十七,

师清河监伯阳受《论语》、《毛诗》、《春秋》、《周易》,河内高望崇受《周

官》,后于博陵刘献之遍受诸经。数年之中,大义精练,讲授生徒。太和末,为

四门小学博士。后宣武诏徵入华宫,令孙惠蔚问以《六经》。仍诏徵教授京

兆、清河、广平、汝南四王。后累迁安州刺史。徵因述职,路次过家,置酒高会,

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龟返国,昔人称荣,仗节还家,云胡不乐。”因诫二三

子弟曰:“此之富贵,匪自天降,乃勤学所致耳。”时人荣之。入为司农少卿、

光禄大夫,后以老解职。永熙二年,卒。孝武帝以徵昔授学业,故优赠仪同三司、

尚书左仆射、相州刺史,谥曰文烈。子仲曜。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祖虬、父玄纪,并以儒学举孝廉。玄纪卒于金乡令。

业兴少耿介志学,晚乃师事徐遵明于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

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

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

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

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历。虽在贫贱,

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

书郎。以世行赵匪历,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

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详等九家,各献新历。宣武诏令共为一历。洪等

后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业兴以殷历甲寅,黄帝

辛卯,徒有积元,术数亡缺。又修之,各为一卷,传于世。建义初,敕典仪注。

未几,除著作郎。永安三年,以前造历之勋,赐爵长子伯。后以孝武帝登极之初,

豫行礼事,封屯留县子,除通直散骑常侍。永熙三年二月,孝武帝释奠,业兴与

魏季景、温子升、窦瑗为摘句。后入为侍读。

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今皇居徙御,百度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

制。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询访。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

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于时尚书右仆射、营构大匠高隆之被

诏缮修三署乐器、衣服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事。

天平四年,与兼散骑常侍李谐、兼吏部郎卢元明使梁。梁散骑常侍朱异问业

兴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圆丘邪?”业兴曰:“委粟是圆丘,非南郊。”

异曰:“比闻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洛京郊

丘之处,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亦从郑以不?”业兴曰:

“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

礼》,禫用二十七月也?”异遂不答。业兴曰:“我昨见明堂,四柱方屋,都

无五九之室,当是裴頠所制。明堂上圆下方,裴唯除室耳,今此上不圆,何也?”

异曰:“圆方俗说,经典无文,何怪于方。”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

卿自不见。见卿录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盾?”异

曰:“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异曰:“纬候

之书,何可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之类,经典

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梁武问业兴:“《诗·周南》,王者之风,系

之周公;《召南》,仁贤之风,系之召公。何名为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