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长水校尉臣参书、太常博士书、

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今所仇校,供拟极重,出自兰台,御诸

甲馆。向之故事,见存府阁。即欲刊定,必藉众本。太常卿邢子才、太子少傅魏

收、吏部尚书辛术、司农少卿穆子容、前黄门郎司马子瑞、故国子祭酒李业兴并

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秘书监尉瑾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余卷。

《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于时魏收作《库狄干碑序》,令孝谦为之铭,陆卬不知,以为收合作也。陆

操、伏浑卒,杨愔使孝谦代己作书以告晋阳朝士,令魏润色之,收不能改一字。

八年,减东西二省官,更定选,员不过三百,参者二三千人。杨愔言于众曰:

“后生清俊,莫过卢思道;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几案断割,莫过崔成之。”

遂以思道长兼员外郎,三人并员外将军。孝谦辞曰:“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

乞补员外司马督。”愔曰:“才高不依常例。”特奏用之。

清河初,为主书,参典诏策。天统元年,加员外郎。居七八日,行过轜车,

嚬眉下泪,指方相曰:“何日更相烦君一到?”数日而卒,雇方相送葬,仍前所

逢者。

孝谦死后,定州秀才荀士逊继为主书,才名相亚。

茹瞻字孝博,东安人。南州举秀才。清朗刚直。杨愔将用之,曰:“今日之

选,不可无茹生。”卒于侍御史。

荀士逊,广平人也。好学,有思理,为文清典,见赏知音。武定末,举司州

秀才,迄齐天保,十年不调。皇建中,马敬德荐为主书,转中书舍人。状貌甚丑,

以文辞见重。尝有事须奏,遇武成在后庭,因左右传通,传通者不得士逊姓名,

乃云“丑舍人”。帝曰:“必士逊也。”看封题果是,内人莫不欢笑。累迁中书

侍郎,号为称职。与李若等撰《典言》,行于世。齐亡年卒。

王褒,字子深,琅邪临沂人也。曾祖俭、祖骞、父规,并《南史》有传。褒

识量淹通,志怀沈静,美威仪,善谈笑,博览史传,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

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

梁国子祭酒萧子云,褒之姑夫也,特善草隶。褒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

而名亚子云,并见重于时。武帝嘉其才艺,遂以弟鄱阳王恢女妻之。袭爵南昌县

侯,历位秘书丞、宣城王文学、安城内史。及侯景陷建邺,褒辑宁所部,见称于

时。转南平内史。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

参掌。褒既名家,文学优赡,当时咸共推挹,故位望隆重,宠遇日甚。而愈自谦

损,不以位地矜物,时论称之。

初,元帝平侯景及禽武陵王纪后,以建邺凋残,时江陵殷盛,便欲安之。又

其政府臣僚皆楚人也,并愿即都鄢郢。尝召群臣议之。镇军将军胡僧祐、吏部尚

书宗懔、太府卿黄罗汉、御史中丞刘珏等曰:“建邺王气已尽,又荆南地又有天

子气,迁徙非宜。”元帝深以为然。褒性谨慎,知元帝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

后因清闲,密谏,言辞甚切。元帝意好荆楚,已从僧祐等策,竟不用。及魏征江

陵,元帝授褒都督城西诸军事。栅破,从元帝入金城。俄而元帝出降,褒遂与众

俱出,见柱国于谨,甚礼之。褒曾作《燕歌》,妙尽塞北寒苦之状,元帝及诸文

士并和之,而竞为凄切之辞,至此方验焉。褒与王克、刘珏、宗懔、殷不害等数

十人俱至长安,周文喜曰:“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

可谓过之矣。”又谓褒及王克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并吾之舅氏,当以亲戚

为情,勿以去乡介意。”于是授褒及殷不害等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从容上

席,资饩甚厚。褒等亦并荷恩眄,忘羁旅焉。

周孝闵帝践阼,封石泉县子。明帝即位,笃好文学,时褒与庾信才名最高,

特加亲待。帝每游宴,命褒赋诗谈论,恒在左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保定中,

除内史中大夫。武帝作《象经》,令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褒有器局,

雅识政体,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帝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后,颇参朝议,凡大诏

册,皆令褒具草。东宫既建,授太子少保,迁少司空,仍掌纶诰。乘舆行幸,褒

常侍从。

初,褒与梁处士汝南周弘让相善,及让兄弘正自陈来聘,帝许褒等通亲知音

问,褒赠弘让诗并书焉。寻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位。子鼒。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信幼而俊迈,

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

有过人者。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

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

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常侍,

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

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

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

同三司。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为政简静,

吏人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

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徵为司宗中大夫。

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

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以疾

去职。隋开皇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

子立嗣。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祖见远、父协,并以义烈称。世善《周官》、

《左氏》学,俱《南史》有传。之推年十二,遇梁湘东王自讲《庄》、《老》,

之推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书史,无不该洽,辞

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湘东王以为其国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

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湘东遣世子方诸镇郢州,以之推为中抚军府外

兵参军,掌管记。遇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免。景平,还

江陵。时湘东即位,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

重之,送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遇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奔齐,经砥

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文宣见,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

颇被顾眄。后从至天泉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示之推。之推营

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文宣乃曰:“且停。”由是遂寝。后待诏文林馆,除司

徒录事参军。之推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工尺牍,应对闲明,大为祖珽所重,

令掌知馆事,判署文书。迁通直散骑常侍,俄领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

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书,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

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为勋要

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

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名,得免。寻除黄门侍郎。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颙进奔

陈策,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纳之,以告丞相高

阿那肱等。阿那肱不愿入陈。乃云吴士难信,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且守三齐

地。若不可保,徐浮海南度。虽不从之推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

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深见礼重,寻

以疾终。有文集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之推在齐有二子,长曰

思鲁,次曰敏楚,盖不忘本也。《之推集》,思鲁自为序。

弟之仪,字升。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

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帝手敕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

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周明帝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武帝初建

东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

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宣帝即位,迁上仪

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

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

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

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幼

冲,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

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柰何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