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厝身无所。苟利社稷,莫敢或违;俯从群议,奉遵圣旨。可大赦天下。改大业十

三年为义宁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皆赦除之;常赦所不免

者,不在赦限。”甲子,以光禄大夫、大将军、太尉唐公为假黄钺、使持节、大

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丙寅,诏曰:“朕惟孺子,未出

深宫;太上远巡,追踪穆满。时逢多难,委当尊极;辞不获免,恭己临朝。若涉

大川,罔知所济;民之情伪,曾未之闻。赖股肱戮力,上宰贤良;匡佐冲人,辅

其不逮。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咸归相府。庶

绩其凝,责成斯属。”己巳,以唐王子陇西公建成为唐国世子;敦煌公为京兆尹,

改封秦公;元吉为齐公。太原置镇北府。乙亥,张掖康老和举兵反。十二月癸未,

薛举自称天子,寇扶风,秦公为元帅击破之。丁亥,桂阳人曹武彻举兵反,建元

通圣。丁酉,义师禽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于阌乡。乙巳,贼帅张善安陷庐江郡。

二年春正月丁未,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

壬戌,将军王世充为李密所败,河内通守孟善谊、武贲郎将王辩、杨威、刘长恭、

梁德、董智通皆死之。庚戌,河阳郡尉独孤武都降于李密。三月丙辰,右屯卫将

军宇文化及弑太上皇于江都宫。右御卫将军独孤盛死之。齐王暕、赵王杲、燕

王倓、右翊卫大将军宇文协、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给事郎许善心

皆遇害。化及立秦王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朝士文武,皆受其官爵。光禄大夫宿

公麦才、折冲郎将朝请大夫沈光同谋讨贼,夜袭化及营,反为所害。戊辰,诏唐

王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唐国置丞相已下,

一依旧式。五月乙巳朔,诏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金根车,

驾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车;舞八佾,设钟虞宫县。王后、王子、王女爵命之

号,一遵旧典。戊午,诏曰:“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悯予小子,哀

号永感,仰惟荼毒,仇复靡申。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

西怨。总九合于一匡,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义朕躬,繄王是

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当今九

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私僮命驾,须归藩国。予本代王,及

予而代,天之所废,岂期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

三恪。雪冤耻于皇祖,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

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

人,俾除丑逆。”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是日,上逊位于大唐。以

为酅国公。武德二年夏五月崩,时年十五。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志尚,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

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升储

两。践峻极之荣基,承丕显之休命。地广三代,威振八纮。单于顿颡,越常重译。

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粟,充积于塞下。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

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

冠服以塞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彰;教绝四维,刑参五虐。

诛锄骨肉,屠劓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莫闻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

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弗堪命。

乃急令暴赋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

矣。俄而玄感肇黎阳之乱,匈奴有雁门之围。天子方弃中土,远之扬、越。奸宄

乘衅,强弱相陵;关梁闭而不通,皇舆往而莫返。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

离道路,转死沟壑,十七八焉。于是相聚雚蒲,猬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

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

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为糜鹿之场;惵惵黔黎,俱充蛇豕之饵。四方万

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足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

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疋夫之手。亿兆靡感恩之士,九牧无

勤王之师。子弟同就诛夷,体骨弃而莫掩。社稷颠陨,本枝殄绝。自肇有书契,

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书》曰:“天

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妖不妄作。”又曰:

“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有征矣。恭帝年在幼冲,遭家

金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既钟

百六之期,躬践数终之运,讴歌有属,笙钟变响。虽欲不遵尧、舜之迹,庸可得

乎。

 卷十三 列传第一

○后妃上

魏神元皇后窦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

昭成皇后慕容氏献明皇后贺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连氏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孝文废皇后冯氏孝文幽皇后冯氏孝文文昭皇后高氏

宣武顺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灵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

孝武皇后高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废帝皇后宇文氏

恭帝皇后若干氏孝静皇后高氏

汉因秦制,帝之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妃曰皇后,余则多称夫人,

随世增损,非如《周礼》有夫人、嫔妇、御妻之数焉。魏、晋相因,时有升降,

前史言之具矣。

魏氏王业之兆,虽始于神元,然自昭成之前,未具言六宫之典;而章、平、

思、昭、穆、惠、炀、烈八帝妃后无闻。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

中宫,余妾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

等,后庭渐已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则不

得立也。又太武、文成,保母劬劳之恩,并极尊崇之义,虽事乖典礼,而观过知

仁。孝文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

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司。内司视尚书令、仆。

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

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

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及齐神武、文襄,俱未践尊极。神

武嫡妻称妃,其所娉蠕蠕女称为蠕蠕公主。文襄既尚魏朝公主,故无别号。两宫

自余姬侍,并称娘而已。文宣后庭虽有夫人、嫔、御之称,然未具员数。孝昭内

职甚少,唯杨嫔才貌兼美,复是贵家,襄城王母桑氏有德行,并蒙恩礼,其余无

闻焉。

河清新令:内命妇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又准

汉制置昭仪,有左右二人,比丞相。其弘德、正德、崇德为三夫人,比三公。光

猷、昭训、隆徽为上嫔,比三卿。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为下嫔、

比六卿。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

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

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为二十七世妇,比从三品。穆光、茂德、贞懿、

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

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

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

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

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

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

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为八十一御女,比正四品。武成好内,并

具其员,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后王既立二后,昭仪以下皆倍其数。

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寻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周氏

率由姬制,内职有序。文帝创基,修衽席以俭约;武皇嗣历,节情欲于矫枉。宫

闱有贯鱼之美,戚里无私溺之尤,可谓得君人之体也。宣皇外行其志,内逞其欲,

溪壑难满,采择无厌;恩之所加,莫限厮皂;荣之所及,无隔险诐。于是升兰

殿以正位,践椒庭而齐体者,非一人焉;阶房帷而拖青紫,缘恩幸而拥玉帛,非

一族焉。虽辛、癸之荒淫,赵、李之倾惑,曾未足比其仿佛也。人厌苛政,弊事

实多,文帝之祀忽诸,特由于此。

隋文思革前弊,大矫其违,唯皇后当室,傍无私宠;妇官位号,未详备焉。

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