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史-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郊祀,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筮吉凶,参观天文,

考定疑惑。浩总核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者,数家多有应验。恒与军国大谋,甚为

宠密。时有兔在后宫,检无从得入,帝令浩推之。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明

年,姚兴果献女。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坦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云:国家

当都邺,大乐五十年。”劝帝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帝以问浩。浩曰:“非

长久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人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

旧都,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下,不便水土,疾疫死

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阻。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丐及蠕蠕必提挈而来。

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事,阻隔恒、代,千里之际,须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

则声实俱损矣。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翟威桑梓之中,谁知多

少?百姓见之,望尘震伏。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将出,

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帝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曰:

“今既无以至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帝於是分人诣山东三州就食,出仓谷以禀

之。来年遂大熟,赐浩妾各一人,及御衣绵绢等。初,姚兴死之前岁,太史奏荧

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亡失,不知所在。或谓下入危亡之国,将为童谣妖言,

而后行其灾祸。帝乃召诸硕儒,与史官求其所诣。浩对曰:“案《春秋左氏传》

说神降于萃,其至之日,各其物也。请以日辰推之。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

阴云,荧惑之亡,当在此二日之内。庚与午,皆主于秦,辛为西夷。今姚兴据咸

阳,是荧惑入秦矣。”诸人皆作色曰:“天上失星,人安能知其所诣,而妄说无

征之言!”浩笑而不应。后八十余日,荧惑果出东井,留守盘旋。秦中大旱赤地,

昆明池水竭。童谣讹言,国中喧扰。明年,姚兴死,二子交兵,三年国灭。于是

诸人乃服。

泰常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欲氵斥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

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

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

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

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

蠕蠕内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冠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

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使裕

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

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夫为国之计,择利为之,岂顾婚姻,酬一女子之惠也?假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

不能发吴越之兵争守河北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

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

群议,遣长孙嵩拒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二年,晋齐郡太守王懿来降。陈计,称刘裕在洛,劝以军绝其后路,则裕军

不战而可克。书奏,帝善之。会浩在前,进讲书传。帝问浩曰:“裕西伐已至潼

关,卿观事得济否?”浩曰:“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子泓又病,众叛亲离。

乘其危亡,兵精将勇,克之必矣。”帝曰:“裕武能何如慕容垂?”浩曰:“垂

承父祖之资,生便尊贵。同类归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刘裕

挺出寒微,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呼,而夷灭桓玄。北禽慕容超,南摧卢循。裕

若平姚而篡其主。秦地戎夷混并,裕亦不能守之。秦地亦终当为国家所有。”帝

曰:“裕已入关,不能进,不能退,我遣精骑南袭彭城、寿春,裕亦何能自立?”

浩曰:“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亲御六师。长孙嵩有经国之用,无进取之能,

非刘裕敌也。臣谓待之不晚。”帝笑曰:“卿量之已审矣。”浩曰:“臣常私论

近世人物,不敢不上闻。若王猛之经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辅少主,慕容

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帝曰:“卿谓先帝如何?”

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入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

舜、禹齐烈,臣岂能仰名。”帝曰:“屈丐何如?”浩曰:“屈丐家国夷灭,一

身孤寄,为姚氏封植。不思树党强邻,报复仇耻,乃结蠕蠕,背德于姚。撅竖小

人,无大经略,正可残暴,终为人残灭耳。”帝大悦,说至中夜。赐浩缥醪酒十

斛,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卿言,若此盐酒,故与卿同其味也。”

三年,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犯天棓。八十余日,至天

汉而灭。帝复召诸儒、术士问之,曰:“灾咎将在何国?朕甚畏之。”浩曰:

“灾异由人而起,人无,妖不自作。《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

正与今同。国家主尊臣卑,人无异望。是为僣晋将灭,刘裕篡之之应也。”诸人

莫能易浩言,帝深然之。五年,宋果代晋,南镇上宋改元赦书。时帝幸东南舄

氵齿池,射鸟,闻之,驿驰召浩,告曰:“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验矣。朕今日始信

天道。”初,浩父疾笃。乃翦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

叩头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之。袭爵白马

公。

自朝廷礼仪,优文策诏,军国书记,尽关于浩。浩能为雅说,不长属文,而

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

义理可观。性不好庄老之书,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

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言以乱先王之教。袁

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

帝恒有微疾,而灾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浩曰:“今兹日蚀于胃、昴,尽

光赵、代之分野。朕疾疹弥年,恐一旦奄忽,诸子并少,其为我设图后计。”浩

曰:“陛下春秋富盛,圣业方融,德以除灾,幸就平愈。昔宋景见灾修德,荧惑

退舍。愿陛下遗诸忧虑,恬神保和,无以暗昧之说,致损圣思。必不得已,请陈

瞽言。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宫,选公

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左右信臣简在帝心者,以充宾友。入总万机,

出统戎政,监国抚军,六柄在手。若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此乃

万代之令典,塞祸之大备也。今长皇子讳,年渐一纪,明睿温和,众情所系,时

登储副,则天下幸甚。立子以长,礼之大经,若须并大,成人而择,倒错天伦,

则生履霜坚冰之祸。自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帝纳之,于

是使浩奉策告宗庙,令太武为国副主,居正殿临朝。司徒长孙嵩、高阳公奚斤、

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坐东厢,西面。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丘堆为右弼,坐西

厢,东面。百寮总己以听焉。明元居西宫,时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左

右侍臣曰:“长孙嵩宿德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

安同晓解俗情,明于校练;穆观达政事要,识吾旨趣;崔浩博闻强识,精于天人

之会;丘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以六人辅吾子,足以经国。吾与汝曹游行四

境,伐叛柔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群臣时奏事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

当决之于汝曹国主也。”

会闻宋武帝殂,帝欲取洛阳、武牢、滑台。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

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

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

今国家未能一举而定江南,宜遣人吊祭,恤其凶灾,布义风于天下,令德之事也。

且裕新死,党与未离,不如缓之,待其恶稔。如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

将扬威,可不劳士卒而收淮北之地。”帝锐意南伐,语浩曰:“刘裕因姚兴死而

灭其国。裕死,我伐之,何为不可!”浩固执曰:“兴死,二子交争,裕乃伐之。”

帝大怒,不从。

遂遣奚斤等南伐,议于监国之前曰:“先攻城,先略地?”斤请先攻城。浩

曰:“南人长于固守,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国之力,攻其小城,若不

时克,挫损军势,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滑

台、武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公孙

表请先图其城。斤等济河,先攻滑台,经时不拔,表请济师。帝怒,乃亲南巡,

拜浩为相州刺史,随军谋主。及车驾还,浩从幸西河、太原,下临河流,傍览川

城,慨然有感。遂与同寮论五等郡县之是非,考秦皇、汉武之违失。时伏其言。

天师寇谦之每与浩言,闻其论古兴亡之迹,常自夜达旦,竦意敛容,深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