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门第-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婆子满脸堆笑:“怎会相处不好?只是咱们家几个姑娘都是在家里深闺养着的、人又腼腆,不及王家表小姐见识广又大方,而且王家表小姐熟悉农事,能和表少爷说到一处去。”



她句句都是在夸那位王家的表小姐,可范氏听入耳里却越发的对这位王姑娘没什么好印象了,在人家家里暂住,还这样不知进退,在外客面前丝毫都不收敛,反把主家的姑娘比下去了,不是太过无知就是心机太深。于是就又多问了一句:“这个王家女孩儿是大嫂什么亲戚家的?怎么我不记得大嫂家里亲戚有姓王的?”



“说起来也不是多么近的亲戚。这位王姑娘的母亲是亲家尹太太的娘家侄女,和大奶奶算是表姐妹。”薛婆子答道。



范氏恍然大悟:“你是说,是大嫂继母那边的亲戚?”薛婆子点头,范氏就低声说了一句:“怪不得。”然后就没再说什么,给薛婆子道了辛劳,让青杏带着她去休息了。



前院书房里,严谦正跟严景安汇报这一年多来的旅途见闻:“……原来黄河里的水竟然真的是黄的,尤其是刚一下完雨,那汹涌的河水里泥沙俱下,浩浩荡荡的奔腾而下,气势惊人。今年雨大,外祖父说恐有水患,入夏以来他老人家几乎没回过家,一直忙着抗洪之事。”



严景安凝神细听,偶尔还提问:“今年山东小麦产量如何?你回来的时候,冬小麦可种下了?”



“除了几处遭洪灾的县,其余诸地都是丰收的。孙儿回来的时候,冬小麦大半都已经种下了。今年山东棉花的产量也不错,外祖父还带着孙儿去棉花田里看过。”说起农事来,严谦总是眉飞色舞。



再加上严景安虽赋闲在家,总还是心怀天下,自然要细细的问及各地情形,祖孙两个一直谈到后院来催吃饭了才罢。吃完饭大伙都去上课了,丰姐儿也去跟杨清学画,范氏这才把严谦叫到自己房里,一叙别情。



严谦笑嘻嘻的坐在范氏身边,给范氏讲外祖家的事情:“原来母亲长得像外祖母啊,可惜我长得不像母亲,不然也可让外祖母略解一些思念之情。倒是大舅舅家的二表妹长得像母亲,就说是您的亲生女儿也有人信的。”



范氏微笑倾听,待他说完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儿子的脸颊:“怎么黑瘦了这么许多?难不成你跑去干农活了?”



严谦已经大了,不太适应和母亲这样亲近,略有一点不自在,在凳子上挪了挪屁股,答道:“就去了几次。嘿嘿,娘,外祖母说,哪时闲了,叫把二弟和妹妹也送过去住些日子呢!”



想来母亲知道自己出不得门,就想让两个孩子过去亲近亲近,范氏心中微酸,叹了口气:“嗯,看有没有合适的时机吧。”说完又忍不住加了一句:“将来一定要把你妹妹留在身边,省了这两处牵挂之苦。”



“娘要是舍不得,干脆就把妹妹留在家里,招个上门女婿好了。”严谦笑嘻嘻的哄母亲。



范氏就拍了他一把:“又胡说!哪有好男儿肯做上门女婿的!”



“怎么没有?咱家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严谦为了哄母亲高兴,直接把黄悫都给卖了。



范氏失笑:“你呀,怎么出去一趟,越发不正经了。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先别管你妹妹的事,先说你自己,你这也出去见识过了,该安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吧?还有,你可真不小了,婚事也不能再耽搁了!”



严谦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些,但还是点头答道:“母亲说的是。祖父跟我说了,让我在家休息几日,就要送我去书院里读书。娘,你放心,儿子知道轻重。”



范氏看着儿子青涩的脸庞上一副郑重神色,有些失神,这孩子出去了一趟,好像真的长大了不少。她这里还在思量,严谦那里又开口了:“至于婚事,娘,能不能再等一等?起码等儿子考了生员,有个出身才好吧。”说到婚事,他还是不免有些羞赧。



看他略带腼腆的低头,范氏又忍不住笑了:“那也好,只是再拖也不能拖过明年了,不然要耽误了你二婶家里的妹妹了。前次你父亲来信,已经说你二婶在给你大妹妹相看了。”严谦只得点头应了。



严谦只在家歇了三日,就又收拾了行装,由严景安和严仁达带着去书院了。刘氏有些不舍,范氏还劝她:“书院又不远,旬假的时候就回来了,娘别担心。”



“唉,孩子大了,就都想伸伸翅膀,要飞得高飞得远了。”刘氏忍不住感叹,回身拍拍范氏的手:“我们做娘的,也只能放手,只是这心里呀……”



丰姐儿就靠过来抱住刘氏的腰:“祖母祖母,还有我呢!别怕,我不走的!我一直陪着您!”



刘氏脸上立刻有了笑容,伸手搂住丰姐儿的脖子,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哎呦,多亏了还有我们丰姐儿来做祖母的贴心小棉袄。你可得记住,你今日跟祖母说了不走的,将来无论如何可都不准走!”旁边的范氏、李氏和严诚黄悫都忍着笑,看丰姐儿怎么答。



丰姐儿连想都没想,只是使劲点头:“不走不走,祖母赶我都不走,我就赖着祖母!”



刘氏就转头说:“你们可都记住了哈,赶明儿要给我做个证,是她自己个儿说不走的,可不是我拦着!”众人都笑着点头:“是呢,是丰姐儿自己说不走的。”



丰姐儿大眼睛眨呀眨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笑得那么开心,最后严诚站出来说:“这会儿却不走也得走了,祖母,孙儿们该去学里上课了。”



“好好好,去上课,好好照顾你妹妹,晌午祖母亲自下厨,给你们做好吃的。去吧!”刘氏笑看着孩子们都走了,然后弯腰抱起自己在玩的明嫤,“说起来还是我们明嫤好,不用说也不走,就在家陪着祖母呢!”身后的范氏和李氏相视一笑,都觉得婆婆如今真是比小孩还小孩了。



严谦这一去书院,就直到了中秋才回来。今年的中秋,因为严谦回来了,自然比去年要热闹许多,然后严景安又拿出了中秋必备小考:写诗。这一年却没叫咏月,而是改成了咏蟹,于是只见严家大大小小的男人们人手一只蟹子凝眉苦思,只有丰姐儿躲懒说:“我写不好诗,就给祖父画一张大螃蟹吧!”



严景安欣然应允,丰姐儿就摆开笔墨,画了一幅巨蟹捕虾图,还似模似样的盖上了自己的私章,提笔写上“但见河蟹捕虾,焉知渔人在后”,然后交给了严景安看。严景安越看越想笑,指着那蟹子的大肚子说:“这蟹子可真是要膏满四溢了,快拿去煮了给祖父下酒!”逗得几个憋着作诗的人也笑得不行,欢欢喜喜的过了一个中秋。



刘氏正觉万事顺遂,再没什么烦忧的时候,黄家忽然来了人。刘氏一见来人身着素服就觉不妙,果然那婆子开口就带着哭腔,说道黄家老爷病重过世,黄家大爷夫妻已经扶灵归乡,遣了他们来接黄悫回去奔丧。



范氏听了忙让人往家塾传讯,不一时严景安亲自带着黄悫回来,黄悫整个人已经呆了。严景安叫了来接的人细问,才知原来黄奇自到黔南以后就不服水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又不肯敷衍塞责,还勤勤恳恳的行使县丞职责。黔南生活清苦,黄奇能撑这几年已是极限,今年夏天黔南极热,黄奇中暑病倒,就再没起来,到了秋天,天又忽然变冷,黄奇终于撑不住去了。



严景安不免唏嘘不已,叫来黄悫好好安抚一番,又嘱咐他不可过于悲伤,让黄奇在天之灵不安,还嘱咐他在家守孝之时也不要忘了功课,说只有他学有所成才能告慰黄奇在天之灵。刘氏和范氏则忙着给他收拾东西,因他第二日就要走,也没有给他带太多累赘的东西,只带了行李和换洗衣物,其他东西打算过后再给他捎回老家。



下学回来的严诚和丰姐儿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两人一起去了黄悫的屋子看他。



62送别



黄悫正木然的看着丫鬟帮他收拾东西,严诚和丰姐儿进来的时候;他甚至第一时间都没发觉。严诚走过去轻轻按了按他的肩:“悫哥。”他才如梦方醒;“啊;阿诚你来了;”又看见丰姐儿,硬扯出一个笑:“妹妹也来了。”



丰姐儿也走过去低低叫了声:“雀儿哥哥;你别哭。”



黄悫本来还在硬撑着;听了丰姐儿这句话;不知怎么眼泪一下子冲出了眼眶,接着就再也忍不住,拿袖子遮着脸失声痛哭起来。严诚不知所措,只能轻拍他的肩安抚,偏偏旁边的丰姐儿不知道劝还裹乱;看黄悫哭的伤心,居然也眼泪汪汪起来。



严诚瞪了她半天丝毫没用,丰姐儿反而跟着黄悫越哭越伤心,后来都哭的开始打嗝了,反把黄悫逗得笑了一下,渐渐止了哭。可他们这里刚一开哭,下人们害怕,立刻就有人去通知了范氏。所以黄悫刚擦干了眼泪,范氏就来了。



等听说原委之后,范氏也很无奈,拎着丰姐儿的领子要带她走:“你少在这里添乱吧,让你悫哥哥先收拾东西,有什么话晚些再说。”硬把丰姐儿带走了。



丰姐儿被母亲戳着额头埋怨:“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悫哥哥正伤心呢,你还上门去跟着人家一块哭,有没有你这么没眼色的?让你和你二哥哥去,是想让你们说说话宽慰一下他,他明日就要走了,你们同窗一场,好歹将来有个念想。你倒好,一去就把人家弄哭了!”



那边丰姐儿还在抽抽嗒嗒,委屈的答:“我、我是看雀儿哥哥伤心,心里难受。想着若是换了是我,早哭的睁不开眼了,就更难过了。”



范氏叹气扶额:“你这个孩子啊,怎么心眼就这么实!行了,快别哭了,一会儿眼睛肿了,你祖母看见要问的。”叫人进来给丰姐儿洗了脸,重新梳了头,换了衣裳,又打发人去前院叫严诚和黄悫去正房吃饭。



下晌严诚也没有再去学里,一直陪着黄悫,两人收拾着书本等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