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门第-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次,时候长了,心里难免厌烦,就想躲着你,夫妻两个就有了隔阂了。”



明姜心中疑惑,问道:“那若是他有什么事想不明白或做错了,我也不能说吗?”



“说是可以说,只是要想好了该怎么说,不能伤了他的面子,让他觉得不如你。或是你想劝他上进,也不要直言直语的去说,先想想怎么说他才能听得入耳入心,听完了能真的发奋去做才好,在这方面,你倒真的要和你大嫂好好学学。”范氏说完看女儿一脸苦恼,忍不住叹了口气,“我的傻孩子,你这个性子,让你想这些真是难为你了。罢了,这些事等遇上的时候再想也来得及。”



接下来的日子,范氏和王令婉轮番上阵,教了明姜许多婚后如何应酬往来的事,范氏又把常家的情况跟明姜细细讲了一遍。



常顾是幼子,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都已成婚。大姐比常顾大十二岁,嫁到了五城兵马司西城指挥安家,他大姐夫安桂如今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做千户。北镇抚司主要掌管钦命要案,是皇帝的亲信,无论在京还是在各地,都是极有威信的。但他们文官家庭一向对锦衣卫敬而远之,所以范氏也没多提安家的事,反正他们在京中,又是出嫁女,和明姜的生活相距甚远,不用忙着了解。



常家长子常颂比常顾大十岁,也在锦衣卫任职,先前在御前主要是做仪卫,去年升调到千户所做了千户。妻子孙氏也是出身武将家门,岳父先前也在锦衣卫,前几年调去羽林卫做了指挥使。他们夫妇共生育有两子一女,最小的一个女孩儿今年三岁。



常顾二姐嫁到了长兴侯堂侄家里,二姐夫耿兴在工部做主事。三姐嫁的倒是文官家庭,乃是鸿胪寺左少卿之子唐文。除了在山东的常怀安夫妇和常顾,他们家的亲戚都在京城。



“眼下来看,你倒是不须烦恼什么,只要侍候好了常太太,再没什么别的了。他们身在卫所,一般也不会轻易挪动,娘唯一担心的是,有一日你爹爹任期到了,要换治所,也只能把你留在这里了。”范氏说着说着又愁起来。



明姜虽然心中也很难过,却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安慰母亲:“娘不用担心,不是还有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们在呢吗?女儿不会受欺负的。”又说了些有趣的事儿来逗母亲开心。



常顾先前听父亲说婚期大概定了,心中欢喜,每日凭空多了许多精神,连准岳父越来越严厉的要求都一一做到了。只可惜后面的日子越来越难见到明姜,他虽心中失落,也知婚期在即,两人不好再多见面,想着到九月底就能把明姜娶回家,日夜相对,复又欢喜起来,每日打起精神努力读书学习。严仁宽看在眼里,心中更多了几分满意,更加用心教导他。



五月里婚床终于做好了送来,明姜的嫁妆大部分都已齐备,连嫁衣也都已经做好,只剩一些给明姜要做的四季衣裳还没全得,明姜自己也只剩给未来公婆的针线活没做完,想着还有几个月,也不用着忙,慢慢悠悠的做了起来。



范氏那里把嫁妆备好了,开始和王令婉一起准备明姜的及笄礼,因为是及笄之年又是明姜在家过的最后一个生辰,就想好好准备,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一聚,所以颇费了一些心思。



等过完中秋,常家正式来下聘,顺便议定了婚期,就定在了九月二十八日,接下来等明姜及笄礼结束,再送了嫁妆,就可以来亲迎了。到了此时,常顾也不能再留在新城,要跟着一同回家准备婚礼事项,临辞行时,他在范氏房里望了几回也没望见明姜,虽然失望,但想着再一个月就可以把明姜娶回家,也就没再纠结,告辞回去青州了。



相比之下,明姜显得忐忑多了,虽然嫁的是青梅竹马的常顾,常家也就公婆两人在,可到底不是自己家里,冷不丁就要去别人家过日子了,心里如何能不恐慌。偏偏范氏忙着她的及笄礼,并没空闲理她,王令婉和刘湘两个也都忙着帮婆婆做事,她没人可以诉说,等到了九月初六这天早上起来,她想到过了这个象征成人的生日,就要出嫁了,几乎连笑都笑不出来了。



可是偏偏这一天家里很多客人来观礼,她还不得不摆出笑容来待客,等到父亲为她取了表字“惟柔”,又谢过宾客礼成之后,被引着回去更衣才松了一口气。



晚上宾客散尽,明姜瞅着母亲那里终于空闲了,就溜了进去找她撒娇:“娘,我不嫁了好不好?我怕。”



范氏晚上喝了点酒,脸上红扑扑的,笑着答道:“好啊,怎么不好?如今咱们聘礼也收了,嫁妆却没给,不嫁正好,赚了一笔!”



明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娘今日怎么这样高兴?还跟女儿说起笑话来。”



范氏揽着她摇晃:“我的小明姜终于长大成人,要出嫁了,娘怎么能不高兴?”



明姜看见母亲是真心的高兴,心里的忐忑似乎去了一些,就倚在母亲怀里:“娘,当初你出嫁之前怕不怕?”



“当初啊,自然是怕的。那时候我要想的可比你多多了,你爹爹是长子,下面既有兄弟又有小妹,我呀,既怕婆婆为难,又怕小姑难缠。”说着自己笑了起来,“现在想想可真是傻,就算怕又如何?总不成真的不嫁人!”



明姜看着母亲的笑容,心里渐渐安定起来,再想起殷殷盼望的常顾,又觉得出嫁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可是到底还想跟母亲撒娇,硬赖在范氏那里睡了一晚。



过完了生日,日子更加如飞奔一般,九月二十五日常家来人催妆,第二日严家就把三十二抬嫁妆送到了常家,并请了全福人去铺床。明姜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越发不舍,范氏那里要招待宾客,只让刘湘陪着她,刘湘又是个不爱说话的,把明姜闷得够呛,索性拉着刘湘去哄欣姐儿玩。



等到二十七日这天晚间,范氏终于留出了空,拉着明姜同睡,她伸手一遍一遍的轻抚女儿的额头,好半天才开口:“该说的话,娘早就跟你说了,你是个聪明懂事的,很多事也不用娘多说。千万记得娘的话,不要跟常顾硬碰硬,你呀,只要肯撒娇,再不会吃亏的。”



明姜脸又红起来,低声应道:“女儿知道了。”



范氏看着她的样子又笑起来,从枕下摸出了一卷画卷:“好好看看。”见明姜打开看了一眼立刻合上扔掉,就笑着给她解释:“这就是夫妇敦伦之事,不要害羞,都有这一天的。”拉着明姜给她略讲了讲,嘱咐她要顺从,不要挣扎,以免更加的痛。



作者有话要说:我问一下啊,应该是没有人期待新婚夜的吧?



捂脸,写肉无能星人是打算清水到底的~~~~~



102新婚



新房内红烛高照;旁边围着好几个来看新嫁娘、正在嘻嘻哈哈说笑的女眷,常顾自喜娘手中接过秤杆;掌心微有些汗意。从早起忙活到现在;终于把明姜接到了新房,胸腔里的心跳得欢快,他却一时有些情怯;不敢去挑那绣了白头富贵花样的红盖头。



直到喜娘又轻轻催促一声,他才深吸了一口气,举着秤杆挑起了那红彤彤的盖头。等看清了盖头下面那张白腻的小脸正是明姜时,忽然莫名的松口气;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喜娘说了什么吉祥话、边上围观女眷们议论的什么都没听清。



明姜一直微低着头不敢抬起来;怕被人说不合礼数;于是只能耳听着喜娘一串一串的吉祥话,眼盯着面前膝头上的一双手。很快就有人招呼着女客们去入席,常顾也被叫出去敬酒,他临出去之前颇不放心,伸手握了一下明姜放在膝头上的手,低声说:“我去去就来。”



屋子里一时从热闹变成了寂静,明姜轻轻呼了一口气,感觉刚刚被常顾握过的手有些热,正想动动僵硬的脖颈,却忽然听到有脚步声走来,她又赶忙端正的坐了。



“姑娘,是奴婢蝉儿。”是蝉儿的声音,“您要不要喝点水?”从晌午过后,明姜就没怎么喝水,担心路上会忽然内急,所以不敢喝。



明姜这才抬头往四周看了看:“都走了?”



蝉儿点头:“都去入席了。”说着话端来一杯水,“您先润润喉咙,一会儿姑爷回来您才能下地走动吃东西呢。”



明姜又呼出一口气:“你不说我还没觉着饿,你一说我真的有点饿了。”



蝉儿也无法,只让她喝了点水,安慰道:“姑爷一会儿就回来了,您再忍忍。”



果然常顾很快就回来了,身上虽然带着些酒气,人却并没喝醉。喜娘陪着进来,引着二人行了同牢合卺礼,两人又更了衣,明姜卸了凤冠珠钗,顿觉头上一轻。喜娘上前给二人梳头合发,然后礼成退下,到此时,今天的礼仪就只剩最后一步:洞房。



明姜想起母亲的嘱咐,脸上渐渐热了起来,常顾挨着明姜坐着,看着她的脸慢慢的变红,心里的喜悦越来越大,终于忍不住去牵住了她的手:“你,明姜,你饿不饿?”



这还是她第一次听常顾叫她的名字,明姜有些羞涩,但还是老实的点点头。常顾笑着牵着她起来,走到窗边的桌前扶着明姜坐下,给她挑了些好消化、还温热的东西吃。明姜就低着头慢慢的吃,吃到一半才想起来问常顾:“你不吃?你不饿么?”



常顾笑着摇头:“我刚才去前边吃了东西了,你吃吧。要不要喝水?”又给明姜倒了一杯水喝。



明姜反倒不好意思再吃了,接过水来漱了口,又喝了一盏,才低声说:“我饱了。”



看着时候不早了,常顾也就没再劝她多吃,拉着她的手回到床边,明姜看着床铺上铺好的鸳鸯戏水大红锦被,脸又红了起来,一时手足无措,将常顾掌心中的手抽了回来。



常顾本来一直呆呆的看着明姜的侧脸,明亮的烛火下,她的侧脸上细腻光滑,长长的睫毛低垂,将那双平时灵活闪亮的眼眸遮盖了起来,俏皮挺立的鼻梁让他很想去捏一把,底下粉嫩的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