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书-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令尹。公若无欲,盗宜自止,何重法为?”骏惭而止。累转大鸿胪。时惠帝在

长安,亮与关东连谋,内不自安,奔于并州,为刘元海所害。亮弟陶,为徐州刺

史。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预博

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初,其

父与宣帝不相能,遂以幽死,故预久不得调。文帝嗣立,预尚帝妹高陆公主,起

家拜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在职四年,转参相府军事。钟会伐蜀,以预为镇

西长史。及会反,僚佐并遇害,唯预以智获免,增邑千一百五十户。

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定律令,既成,预为之注解,乃奏之曰:“法者,盖绳墨

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

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刑之本在于简直,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

必忍小理。古之刑书,铭之钟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也。今所

注皆纲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

理也。”诏班于天下。

泰始中,守河南尹。预以京师王化之始,自近及远,凡所施论,务崇大体。

受诏为黜陟之课,其略曰;“臣闻上古之政,因循自然,虚己委诚,而信顺之道

应,神感心通,而天下之理得。逮至淳朴渐散,彰美显恶,设官分职,以颁爵禄,

弘宣六典,以详考察。然犹倚明哲之辅,建忠贞之司,使名不得越功而独美,功

不得后名而独隐,皆畴咨博询,敷纳以言。及至末世,不能纪远而求于密微,疑

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法令滋章,巧饰弥多。

昔汉之刺史,亦岁终奏事,不制算课,而清浊粗举。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

其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以违其体,故历代不能通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去密

就简,则简而易从也。夫宣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去人而任法,则以伤

理。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

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因计偕以名闻。如此六载,主者总集采案,其六岁处优

举者超用之,六岁处劣举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之。

今考课之品,所对不钧,诚有难易。若以难取优,以易而否,主者固当准量轻重,

微加降杀,不足复曲以法尽也。《己丑诏书》以考课难成,听通荐例。荐例之理,

即亦取于风声。六年顿荐,黜陟无渐,又非古者三考之意也。今每岁一考,则积

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以士君子之心相处,未有官故六年六黜清能,六进否劣

者也。监司将亦随而弹之。若令上下公相容过,此为清议大颓,亦无取于黜陟也。”

司隶校尉石鉴以宿憾奏预,免职。时虏寇陇石,以预为安西军司,给兵三百

人,骑百匹。到长安,更除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属虏兵强

盛,石鉴时为安西将军,使预出兵击之。预以虏乘胜马肥,而官军悬乏,宜并力

大运,须春进讨,陈五不可、四不须。鉴大怒,复奏预擅饰城门官舍,稽乏军兴,

遣御史槛车征诣廷尉。以预尚主,在八议,以侯赎论,。其后陇右之事卒如预策。

是时朝廷皆以预明于筹略,会匈奴帅刘猛举兵反,自并州西及河东、平阳,

诏预以散侯定计省闼,俄拜度支尚书。预乃奏立藉田,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

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

余条,皆纳焉。石鉴自军还,论功不实,为预所纠,遂相仇恨,言论喧哗,并坐

免官,以侯兼本职。数年,复拜度支尚书。

元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即吉。尚书奏,皇太子亦

宜释服。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谅闇终制”,从之。

预以时历差舛,不应晷度,奏上《二元乾度历》,行于世。预又以孟津渡险,

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

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

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

周庙欹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坐。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预创意造成,奏

上之,帝甚嘉叹焉。咸宁四年秋,大霖雨,蝗虫起。预上疏多陈农要,事在《食

货志》。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

无所不有也。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

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

州诸军事,给追锋车,第二驸马。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

西陵督张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政,吴之名将也,据要害之地,

耻以无备取败,不以所丧之实告于孙皓。预欲间吴边将,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皓。

皓果召政,遣武昌监刘宪代之。故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荡之势。

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曰:“自

闰月以来,贼但敕严,下无兵上。以理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先护上

流,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而陛下过听,便用委

弃大计,纵敌患生。此诚国之远图,使举而有败,勿举可也。事为之制,务从完

牢。若或有成,则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何惜而不一试之!若

当须后年,天时人事不得如常,臣恐其更难也。陛下宿议,分命臣等随界分进,

其所禁持,东西同符,万安之举,未有倾败之虑。臣心实了,不敢以暧昧之见自

取后累。惟陛下察之。”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曰:“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

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多异。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

一二止于无功耳。其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

言,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

故轻相同异也。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诘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

以塞异端也。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

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

或无所及。”时帝与中书令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

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

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

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

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

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吴之男女降者者万余口,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距王浚,大败而还。

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

“以计代战一当万。”于是进逼江陵。吴督将伍延伪请降而列兵登陴,预攻克之。

既平上流,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

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又因

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

归矣。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或曰:

“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

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

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

乃以书谢之。

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增邑并前九千六百户,封子耽为

亭侯,千户,赐绢八千匹。

初,攻江陵,吴人知预病啊渲羌疲责倒肪笔局看笫魉瓢‘,辄

斫使白,题曰:“杜预颈。”及城平,尽捕杀之。

预既还镇,累陈家世吏职,武非其功,请退。不许。

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攻

破山夷,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以固维持之势。又修邵信臣遗迹,激用滍

淯诸水以浸原田万余顷,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众庶赖之,号曰

“杜父”。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

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

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或讥其意碎者,预

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

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

问无所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