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书-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

志。《龟虽寿》

淮南王篇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

寒浆,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河河无梁,愿作双黄

鹄,还故乡。还故乡,入故里,徘徊故乡,若身不已。繁舞奇歌无不泰,徘徊桑

梓游天外。

鼓角横吹曲。鼓,案《周礼》“以GW鼓鼓军事”。角,说者云,蚩尤氏帅

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始命吹角为龙鸣以御之。其后魏武北征乌丸,越沙漠

而军士思归,于是减为中鸣,而尤更悲矣。

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张博望入西

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

不复具存,用者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

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

案魏晋之世,有孙氏善弘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

郝索善弹筝,朱生善琵琶,尤发新声。故傅玄著书曰:“人若钦所闻而忽所见,

不亦惑乎?设此六人生于上世,越今古而无俪,何但夔牙同契哉!”案此说,则

自兹以后,皆孙朱等之遗则也。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

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职、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

好之。时有宋容华者,清彻好声,善唱此曲,当时之特妙。自晋以来不复传,遂

绝。

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

《白头吟》之属也。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

《子夜歌》者,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孝武太元中,琅邪王轲之家有鬼歌《

子夜》,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

《凤将雏歌》者,旧曲也。应璩《百一诗》云“言是《凤将雏》”,然则其

来久矣。《前溪歌》者,车骑将军沈充所制。

《阿子》及《欢闻歌》者,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阿子,汝闻不?”语在

《五行志》。后人衍其声,以为此二曲。

《团扇歌》者,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

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制此歌。

《懊憹歌》者,隆安初俗闻讹谣之曲,语在《五行志》。

《长史变》者,司徒左长史王廞临败所制。

凡此诸曲,始皆徒歌,即而被之管弦。又有因丝竹金石,造歌以被之,魏世

三调歌辞之类是也。

《杯柈舞》,案太康中天下为《晋世宁舞》,务手以接杯柈反覆之。此

则汉世惟有

柈舞,而晋加之以杯,反覆之也。

《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

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今之用巾盖像

项伯衣袖之遗式。然案《琴操》有《公莫渡河曲》,然则其声所从来已久,俗云

项伯,非也。

《白纻舞》,案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晋《俳

歌》又云:“皎皎白绪,节节为双。”吴音呼绪为纻,疑白纻即白绪也。

《铎舞歌》一篇,《幡舞歌》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于元会。

后汉正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舍利从西方来,戏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

鱼,跳跃嗽水,作雾翳日。毕,又化成龙,长八九丈,出水游戏,炫耀日光。以

两大丝绳系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魏晋

讫江左,犹有《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龟捨琛贰ⅰ侗掣毫樵馈贰ⅰ

桂树白雪》、《画地成川》之乐。

成帝咸康七年,尚书蔡谟奏:“八年正会仪注,惟作鼓吹钟鼓,其余伎乐尽

不作。”侍中张澄、给事黄门侍郎陈逵驳,以为“王者观时设教,至于吉凶殊断,

不易之道也。今四方观礼,陵有傧吊之位,庭奏宫悬之乐,二礼兼用,哀乐不分,

体国经制,莫大于此”。诏曰:“今既以天下体大,礼从权宜,三正之飨,宜尽

用吉礼也。至娱耳目之乐,所不忍闻,故阙之耳。事之大者,不过上寿酒,称万

岁,已许其大,不足复阙钟鼓鼓吹也。”

澄、逵又启:“今大礼虽降,事吉于朝。然傧吊显于园陵,则未灭有哀;礼

服定于典文,义无尽吉。是以咸宁之会,有撤乐之典,实先朝稽古宪章,垂式万

世者也。”诏曰:“若元日大飨,万国朝宗,庭废钟鼓之奏,遂阙起居之节,朝

无磬制之音,宾无蹈履之度,其于事义,不亦阙乎!惟可量轻重,以制事中。”

散骑侍郎顾臻表曰:“臣闻圣王制乐,赞扬政道,养以仁义,防其淫佚,上

享宗庙,下训黎元,体五行之正音,协八风以陶物。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

而率礼,弦歌钟鼓金石之作备矣。故通神至化,有率舞之感,移风易俗,致和乐

之极。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头足入筥之属,皮肤外剥,肝心内摧,

敦彼行苇,犹谓勿践,矧伊生灵,而不侧怆。加四海朝觐,言观帝庭,耳聆《雅》

《颂》之声,目睹威仪之序,足以蹋天,头以履地,反天地之至顺,伤彝伦之大

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过泰之戏,日廪五斗。方扫

神州,经略中甸,若此之事,不可示远。宜下太常,纂备雅乐,箫《韶》九成,

惟新于盛运,功德颂声,永著于来叶,此乃所以‘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者也。

诸伎而伤人者,皆宜除之。流简俭之德,迈康哉之咏,清风既行,下应如草,此

之谓也。愚管之诚,惟垂采察!”于是除《高縆》、《紫鹿》、《跂行》、《鳖

食》及《齐王卷衣》、《笮儿》等乐,又减其廪。其后复《高縆》、《紫鹿》焉。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职官

《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所以奖导民萌,裁成庶政。《易》曰:

“天垂象,圣人则之。”执法在南宫之右,上相处端门之外,而鸟龙居位,云火

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黄帝置三公之秩,以亲黎元,少昊配九扈之名,以

为农正,命重黎于天地,诏融冥于水火,则可得而言焉。伊尹曰:“三公调阴阳,

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而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

虺为之,凡厥枢会,仰承君命。总及周武下车,成康垂则,六卿分职,二公弘化,

咸树司存,各题标准,苟非其道,人弗虚荣。贻厥孙谋,其固本也如此。及秦变

周官,汉遵嬴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于斯,既获厥安,

所谓得其时制者也。四征兴于汉代,四安起于魏初,四镇通于柔远,四平止于丧

乱,其渡辽、凌江,轻车、强弩,式扬遐外,用表攻伐,兴而复毁,厥号弥繁。

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建安十三年,罢汉台司,更

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用兼端揆。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

无忝旧章。世祖武皇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

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世所

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若乃成乎栋宇,非一枝之势;处乎经纶,称万夫之

敌。或牵羊以叶于梦,或垂钓以申其道,或空桑以献其术,或操版以启其心。卧

龙飞鸿,方金拟璧,秦奚、郑产,楚材晋用,斯亦曩时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

宣王既诛曹爽,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及兰卿受羁,贵公显戮,虽复

策名魏氏,而乃心皇晋。及文王纂业,初启晋台,始置二卫,有前驱养由之弩;

及设三部,有熊渠佽飞之众。是以武帝龙飞,乘兹奋翼,犹武王以周之十乱而理

殷民者也。是以泰始尽于太康,乔柯茂叶,来居斯位;自太兴讫于建元,南金北

铣,用处兹秩。虽未拟乎夔拊龙言,天工人代,亦庶几乎任官惟贤,莅事惟能者

也。

丞相、相国,并秦官也。晋受魏禅,并不置,自惠帝之后,省置无恒。为之

者,赵王伦、梁王肜、成都王颖、南阳王保、王敦、王导之徒,皆非复寻常人臣

之职。

太宰、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也。魏初唯置太傅,以钟繇为之,末年又置

太保,以郑冲为之。晋初以景帝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

秩增三司,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以安平献

王孚居之。自渡江以后,其名不替,而居之者甚寡。

太尉、司徒、司空,并古官也。自汉历魏,置以为三公。及晋受命,迄江左,

其官相承不替。

大司马,古官也。汉制以冠大将军、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

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

晋受魏禅,因其制,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

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

置,唯无丞相焉。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大将军,古官也。汉武帝置,冠以大司马名,为崇重之职。及汉东京,大将

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至景帝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