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书-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每标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凡朝

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无施及忤旨,即度为台官。自下乐为竭力,不敢欺负。

太祖有虚劳疾,寝顿积年,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纩者相系。义康医药,

尽心卫奉,汤药饮食,非口所尝不进;或连夕不寐,弥日不解衣;内外众事,皆

专决施行。十六年,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辟召掾属。

义康素无术学,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

无猜防。私置僮部六千余人,不以言台。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

供御。上尝冬月啖甘,叹其形味并劣,义康在坐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

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尚书仆射殷景仁为太祖所宠,与太子詹事刘湛素善,

而意好晚衰。湛常欲因宰辅之权以倾之,景仁为太祖所保持,义康屡言不见用,

湛愈偾。南阳刘斌,湛之宗也,有涉俗才用,为义康所知,自司徒右长史擢为左

长史。从事中郎琅邪王履、主簿沛郡刘敬文、祭酒鲁郡孔胤秀,并以倾侧自入,

见太祖疾笃,皆谓宜立长君。上疾尝危殆,使义康具顾命诏。义康还省,流涕以

告湛及殷景仁,湛曰:“天下艰难,讵是幼主所御。”义康、景仁并不答,而胤

秀等辄就尚书议曹索晋咸康末立康帝旧事,义康不知也。及太祖疾豫,微闻之。

而斌等既为义康所宠,又威权尽在宰相,常欲倾移朝廷,使神器有归。遂结为朋

党,伺察省禁,若有尽忠奉国,不与己同志者,必构造愆衅,加以罪黜。每采拾

景仁短长,或虚造异同以告湛。自是主相之势分,内外之难结矣。

义康欲以斌为丹阳尹,言次启太祖,陈其家贫。上觉其旨,义康言未卒,上

曰:“以为吴郡。”后会稽太守羊玄保求还,义康又欲以斌代之,又启太祖曰:

“羊玄保欲还,不审以谁为会稽?”上时未有所属,仓卒曰:“我已用王鸿。”

自十六年秋,不复幸东府。上以嫌隙既成,将致大祸。十七年十月,乃收刘湛付

廷尉,伏诛。又诛斌及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贼曹参军孔邵秀、中兵参军邢怀

明、主簿孔胤秀、丹阳丞孔文秀、司空从事中郎司马亮、乌程令盛昙泰等。徙尚

书库部郎何默子、余姚令韩景之、永兴令颜遥之、湛弟黄门侍郎素、斌弟给事中

温于广州,王履废于家。胤秀始以书记见任,渐预机密,文秀、邵秀,皆其兄也。

司马亮,孔氏中表,并由胤秀而进。怀明、昙泰为义康所遇。默子、景之、遥之,

刘湛党也。

其日刺义康入宿,留止中书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以

备非常。遣人宣旨告以湛等罪衅,义康上表逊位曰:“臣幼荷国灵,爵遇逾等。

陛下推恩睦亲,以隆棠棣,爱忘其鄙,宠授遂崇,任总内外,位兼台辅。不能正

身率下,以肃庶僚,暱近失所,渐不自觉,致令毁誉违实,赏罚谬加,由臣才

弱任重,以及倾挠。今虽罪人即戮,王猷载静,养衅贻垢,实由于臣。鞠躬栗悚,

若堕溪壑,有何心颜,而安斯宠,辄解所职,待罪私第。”改授都督江州诸军事、

江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如故,出镇豫章。

停省十余日,桂阳侯义融、新喻侯义宗、秘书监徐湛之往来慰视。于省奉辞,

便下渚。上唯对之恸哭,余无所言。上又遣沙门释慧琳视之,义康曰:“弟子有

还理不?”慧琳曰:“恨公不读数百卷书。”征虏司马萧斌,昔为义康所暱,

刘斌等害其宠,谗斥之。乃以斌为谘议参军,领豫章太守,事无大小,皆以委之。

司徒主簿谢综,素为义康所狎,以为记室参军,左右爱念者,并听随从至豫章。

辞州,见许,增督广、交二州、湘州之始兴诸军事。资奉优厚,信赐相系,朝廷

大事,皆报示之。义康未败,东府听事前井水忽涌溢,野雉江鸥并飞入所住斋前。

龙骧参军巴东扶令育诣阙上表曰:

盖闻哲王不逆切旨之谏,以博闻为道;人臣不忌歼夷之罚,以尽言为忠。是

故周昌极谏,冯唐面折,孝惠所以克固储嗣,魏尚所以复任云中。彼二臣岂好逆

主干时,犯颜违色者哉!又爰盎之谏孝文曰:“淮南王若道遇疾死,则陛下有杀

弟之名,奈何?”文帝不用,追悔无及。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

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故不远六千里,愿言命侣,谨贡丹愚,希垂察纳。

伏惟陛下躬执大象,首出万物,王化咸通,三才必理,辟天人之路,开大道

之门,搜殊逸于岩穴,招奇英于侧陋,穷谷无白驹之倡,乔岳无遗宝之嗟,岂特

罗飞翮于垂天,网沈鳞于溟海。况于彭城王义康,先朝之爱子,陛下之次弟哉!

一旦黜削,远送南服,恩绝于内,形隔于远,躬离明主,身放圣世,草莱黔首,

皆为陛下痛之。

臣追惟景平、元嘉之衅,几于危殆,三公托以兴废之宜,密怀不臣之计,台

辅伺隙于京甸,强楚窥窬于上流,或莹恶而窥国或显逆而陵主,有生之所惴恐,

神只之所忿忌也。赖宗社灵长,庙算流远,洒涤尘埃,歼馘丑类,氛雾时靖,四

门载清。当尔之时,义康岂不预参皇谋,均此休否哉。且陛下旧楚形胜,非亲勿

居,遂以骠骑之号,任以藩夏之重,抚政南郢,绥民遏寇,播皇宋之泽,以洽幽

荒。陛下之润,被之九有,岂直南荆之民沾渥而已焉。遂召之以宰辅,又寄之以

和味,既居三事,又牧徐、扬,所以幽显齐欢,人神同忭。莫不言陛下授之为得,

义康受之为是也。今如何信疑貌之似,阙兄弟之恩乎?若有迷谬之愆,可责之罪,

正可数之以善恶,导之以义方。且庐陵王往事,足以知今,此乃陛下前车之殷鉴,

后乘之灵龟也。夫曾子之不杀,忠臣之笃譬;二告而犹织,仁王之令范。故《诗》

云“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又云兄弟虽阋,不废亲也。《尚书》曰:“克明

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可以亲百姓,兄弟安可弃乎!

臣伏愿陛下上寻往代黜废之祸,下惟近者谗言之衅。庐陵王既申冤魂于后土,

彭城王亦弭疑愆于宋京,岂徒皇代当今之计,盖乃良史万代之美也。且谄谀难辨,

是非易黩,福始祸先,古人所畏。故爱身之士,自为己计,莫不结舌杜口,孰肯

冒忌干主哉!臣以顽昧,独献微管,所以勤勤恳恳,必诉丹诚者,实恐义康年穷

命尽,奄忽于南,遂令陛下有弃弟之责。臣虽微贱,窃为陛下羞之。况书言记事,

史岂能屈典谟而讳哉。脱如臣虑,陛下恨之何益。扬子云曰:“获福之大,莫先

于和穆;遘祸之深,莫过于内难。”每服斯言,以为警戒。矧今睹王室大事,岂

得韬笔默尔而已哉。臣将恐天下风靡,离间是惧,遂令宇内迁观,民庶革心,欲

致康哉,实为难也。

陛下徒云恶枝之宜伐,岂悟伐柯之伤树,乃往古之所悲,当今所宜改也。陛

下若荡以平听,屏此猜情,垂讯刍荛之谋,曲察狂瞽之计,一发非意之诏,逮访

博古之士,速召义康返于京甸,兄弟协和,君臣缉穆,息宇内之讥,绝多言之路,

如是则四海之望塞,谗说之道消矣。何必司徒公、扬州牧,然后可以安彭城王哉!

若臣所启违宪,于国为非,请即伏诛,以谢陛下。虽复分形赴镬,煮体烹尸,始

愿所甘,岂不幸甚!

表奏,即收付建康狱,赐死。

会稽长公主,于兄弟为长,太祖至所亲敬。义康南上后,久之,上尝就主宴

集甚欢,主起再拜稽颡,悲不自胜。上不晓其意,自起扶之。主曰:“车子岁暮,

必不为陛下所容,今特请其生命。”因恸哭。上流涕,举手指蒋山曰:“必无此

虑。若违今誓,便负初宁陵。”即封所饮酒赐义康,并书曰:“会稽姊饮宴忆弟,

所余酒今封送。”车子,义康小字也。

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逮义康,事在《晔传》。有司上曰:

“义康昔擅国权,恣心凌上,结朋树党,苞纳凶邪。重衅彰著,事合明罚。特遭

陛下仁爱深至,敦惜周亲,封社不削,爵宠无贬。四海之心,朝野之议,咸谓皇

德虽厚,实挠典刑。而义康曾不思此大造之德,自出南服,诡饰情貌,外示知惧,

内实不悛。穷好极欲,干请无度。圣慈含弘,每不折旧,矜释屡加,恩畴已往。

而阴敦行李,方启交通之谋,潜资左右,以要死士之命。崎岖伺隙,不忘窥窬。

时犹隐忍,罚止仆侍。狂疾之性,永不惩革,凶心遂成,悖谋仍构。远投群丑,

千里相结,再议宗社,重窥鼎祚。赖陛下至诚感神,宋历方永,故奸事昭露,罪

人斯得。周公上圣,不辞同气之刑;汉文仁明,无隐从兄之恶。况义康衅深二叔,

谋过淮南,背亲反道,自弃天地。臣等参议,请下有司削义康王爵,收付廷尉法

狱治罪。”诏特宥大辟。于是免义康及子泉陵侯允、女始宁、丰城、益阳、兴平

四县主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以宁朔将军沈邵为安成公相,领兵防守。

义康在安成读书,见淮南厉王长事,废书叹曰:“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

二十四年,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惲等谋反,袭杀豫章太守桓隆、南昌令

诸葛智之,聚众据郡,复欲奉戴义康。太尉录尚书江夏王义恭等奏曰:“投畀之

言,义著《雅》篇,流殛之教,事在《书》典。庶人义康负衅深重,罪不容戮。

圣仁不忍,屡加迟回,宥其大辟,赐迁近甸,斯乃至爱发天,超邈终古。曾不遇

愆甘引,而谗言同众,佷悖徼幸,每形辞色,内宣家人,外动民听,不逞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