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书-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

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四月,皇太子讲《孝经》

通,释奠国子学,如晋故事。

汉东海恭王薨,明帝出幸津门亭发哀。魏时会丧及使者吊祭,用博士杜希议,

皆去玄冠,加以布巾。魏武帝少时,汉太尉桥玄独先礼异焉。故建安中,遣使祠

以太牢。文帝黄初六年十二月,过梁郡,又以太牢祠之。黄初二年正月,帝校猎

至原陵,遣使者以太牢祠汉世祖。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四月丙辰,车驾行幸江宁,

经司徒刘穆之墓,遣使致祭焉。孝武帝大明三年二月戊申,行幸籍田,经左光禄

大夫袁湛墓,遣使致祭。大明五年九月庚午,车驾行幸,经司空殷景仁墓,遣使

致祭。大明七年十一月,南巡。乙酉,遣使祭晋大司马桓温、征西将军毛璩墓。

刘禅景耀六年,诏为丞相诸葛亮立庙于沔阳。先是所居各请立庙,不许,百

姓遂私祭之。而言事者或以为可立于京师,乃从人意,皆不纳。步兵校尉习隆、

中书侍郎向允等言于禅曰:“昔周人怀邵伯之美,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

功,铸金以存其象。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

勋盖季世,兴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烝尝止于私门,庙象阙而莫立,百姓

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也。今若尽从人心,则渎而无典;

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

属所以时赐祭。凡其故臣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于是从

之。何承天曰:“《周礼》:‘凡有功者祭于大烝。’故后代遵之,以元勋配飨。

允等曾不是式,禅又从之,并非礼也。”

汉时城阳国人以刘章有功于汉,为之立祠。青州诸郡,转相放效,济南尤盛。

至魏武帝为济南相,皆毁绝之。及秉大政,普加除翦,世之淫祀遂绝。至文帝黄

初五年十一月,诏曰:“先王制祀,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

五行,名山川泽,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

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设非礼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

道论,著于令。”明帝青龙元年,又诏:“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诏:“昔圣帝明王,修五岳、四渎,名山川泽,各

有定制。所以报阴阳之功,而当幽明之道故也。然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其

神不伤人也。故史荐而无愧词,是以其人敬慎幽冥,而淫祀不作。末代信道不笃,

僣礼渎神,纵欲祈请,曾不敬而远之,徒偷以求幸,妖妄相扇,舍正为邪,故魏

朝疾之。其按旧礼,具为之制,使功著于人者,必有其报,而妖淫之鬼,不乱其

间。”二年正月,有司奏:“春分祠厉殃及禳祠。”诏曰:“不在祀典,除之。”

宋武帝永初二年,普禁淫祀。由是蒋子文祠以下,普皆毁绝。孝武孝建初,

更修起蒋山祠,所在山川,渐皆修复。明帝立九州庙于鸡笼山,大聚群神。蒋侯

宋代稍加爵,位至相国、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钟山王。苏侯骠骑大将

军。四方诸神,咸加爵秩。

汉安帝元初四年,诏曰:“《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鬻’。

方今八月按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虽有糜鬻,糠秕泥土相和半,不可饮食。”

按此诏,汉时犹依《月令》施政事也。

 卷十八 志第八

◎礼五

秦灭礼学,事多违古。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至明帝

始乃修复先典,司马彪《舆服志》详之矣。魏代唯作指南车,其余虽累有改易,

不足相变。晋立服制令,辨定众仪,徐广《车服注》,略明事目,并行于今者也。

故复叙列,以通数代典事。

上古圣人见转蓬,始为轮,轮何可载,因为舆。任重致远,流运无极。后代

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辀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

车。”案庖羲画《八卦》而为大舆,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奚仲乃夏之车正,安

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车服以庸”,著在唐《典》。夏建旌旗,以

表贵贱。周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一器而群工致其巧,车最居多。《明堂记》

曰:“鸾车,有虞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殷有山车之瑞,

谓桑根车,殷人制为大路。《礼纬》曰:“山车垂句。”句,曲也。言不揉治而

自曲也。周之五路,则有玉、金、象、革、木。五者之饰,备于《考工记》。舆

方法地,盖员象天,辐以象日月,二十八弓以象列宿。玉、金、象者,饰车诸末,

因为名也。革者漆革,木者漆木也。玉路,建大常以祀;金路,建大旗以宾;象

路,建大赤以朝;革路,建大白以戎;木路,建大麾以田。黑色,夏所尚也。

秦阅三代之车,独取殷制。古曰桑根车,秦曰金根车也。汉氏因秦之旧,亦

为乘舆,所谓乘殷之路者也。《礼论·舆驾议》曰:“周则玉辂最尊,汉之金根,

亦周之玉路也。”汉制乘舆金根车,轮皆朱斑,重毂两辖,飞軨。毂外复有毂,

施辖,其外复设辖,施铜贯其中。《东京赋》曰:“重轮二辖,疏毂飞軨。”

飞軨以赤油为之,广八寸,长注地,系轴头,谓之飞軨也。以金薄缪龙,为

舆倚较。较在箱上,飐文画蕃。蕃,箱也。文虎伏轼,龙首衔轭,鸾雀立衡,飐

文画辕,翠羽盖黄裹,所谓黄屋也。金华施橑末,建太常十二旒,画日月升龙,

驾六黑马,施十二鸾,金为叉髦,插以翟尾。又加牦牛尾,大如斗,置左騑马轭

上,所谓左纛舆也。路如周玉路之制。应劭《汉官卤簿图》,乘舆大驾,则御凤

皇车,以金根为副。又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各五乘。建龙旗,驾四马,施八鸾,

余如金根之制,犹周金路也。其车各如方色,所谓五时副车,俗谓为“五帝车”

也。江左则阙矣。白马者,朱其鬛,安车者,坐乘。又有建华盖九重。甘泉卤簿

者,道车五乘,游车九乘,在乘舆车前。又有象车,最在前,试桥道。晋江左驾

犹有之。凡妇人车皆坐乘,故《周礼》王后有安车而王无也。汉制乘舆乃有之。

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案《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楚平王驾白马。梁

惠王以安车驾三送淳于髡,大夫之仪。《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

夫同驾四,士驾二”。袁盎谏汉文驰六飞。魏时天子亦驾六。晋《先蚕仪》,皇

后安车驾六,以两辕安车驾五为副。江左以来,相承无六,驾四而已。

宋孝武大明三年,使尚书左丞荀万秋造五路。《礼图》,金路,通赤旗,无

盖,改造依拟金根,而赤漆飐画,玉饰诸末,建青旗,十有二旒,驾玄马四,施

羽葆盖,以祀。即以金根为金路,建大青旗,十有二旒,驾玄马四,羽葆盖,以

宾。象、革、木路,《周官》、《舆服志》、《礼图》并不载其形段,并依拟玉

路,漆飐画,羽葆盖,象饰诸末,建立赤旗,十有二旒,以视朝。革路,建赤旗,

十有二旒,以即戎。木路,建赤麾,以田。象、革驾玄,木驾赤,四马。旧有大

事,法驾出,五路各有所主,不俱出也。大明中,始制五路俱出。亲耕籍田,乘

三盖车,一名芝车,又名耕根车,置耒耜于轼上。戎车立乘,夏曰钩车,殷曰寅

车,周曰元戎。建牙麾,邪注之,载金鼓羽幢,置甲弩于轼上。猎车,辋幰,轮

画缪龙绕之。一名蹋猪车。魏文帝改曰蹋虎车。

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

使常知南北。鬼谷子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至于秦、汉,

其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汉末丧乱,其器不存。魏高堂隆、秦朗,皆博闻

之士,争论于朝,云无指南车,记者虚说。明帝青龙中,令博士马钧更造之而车

成。晋乱复亡。石虎使解飞,姚兴使令狐生又造焉。安帝义熙十三年,宋武帝平

长安,始得此车。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车虽回转,所指不移。

大驾卤簿,最先启行。此车戎狄所制,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

骤,犹须人功正之。范阳人祖冲之,有巧思,常谓宜更构造。宋顺帝升明末,齐

王为相,命造之焉。车成,使抚军丹阳尹王僧虔、御史中丞刘休试之。其制甚精,

百屈千回,未尝移变。晋代又有指南舟。索虏拓跋焘使工人郭善明造指南车,弥

年不就。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鸩杀之。

记里车,未详所由来,亦高祖定三秦所获。制如指南,其上有鼓,车行一里,

木人辄击一槌。大驾卤簿,以次指南。

辇车,《周礼》王后五路之卑者也。后宫中从容所乘,非王车也。汉制乘舆

御之,或使人挽,或驾果下马。汉成帝欲与班婕妤同辇是也。后汉阴就外戚骄贵,

亦辇。井丹讥之曰:“昔桀乘人车,岂此邪!”然则辇夏后氏末代所造也。井丹

讥阴就乘人,而不云僣上,岂贵臣亦得乘之乎?未知何代去其轮。《傅玄子》曰:

“夏曰余车,殷曰胡奴,周曰辎车。”辎车,即辇也。魏、晋御小出,常乘马,

亦多乘舆车。舆车,今之小舆。

犊车,軿车之流也。汉诸侯贫者乃乘之,其后转见贵。孙权云“车中八牛”,

即犊车也。江左御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