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乎?”侍中左貂,常侍右貂。

法冠,本楚服也。一名柱后,一名獬豸。说者云:“獬豸兽知曲直,以角触

不正者也。”秦灭楚,以其君冠赐法官。

谒者高山冠,本齐服也。一名侧注冠。秦灭齐,以其君冠赐谒者。魏明帝以

其形似通天、远游,乃毁变之。

樊哙冠,广九寸,制似平冕,殿门卫士服之。汉将樊哙常持铁盾。鸿门之会,

项羽欲害汉王,乃裂裳以苞盾,戴入见羽。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

不尽施用。今志其施用者也。

帻者,古贱人不冠者之服也。汉元帝额有壮发,始引帻服之。王莽顶秃,又

加其屋也。《汉注》曰:“冠进贤者宜长耳,今介帻也;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

中帻也。知时各随所宜,后遂因冠为别。”介帻服文吏,平上服武官也。童子帻

无屋者,示未成人也。又有纳言帻,后收,又一重,方三寸。又有赤帻,骑吏、

武史、乘舆鼓吹所服。救日蚀,文武官皆免冠,著赤帻,对朝服,示威武也。宋

乘舆鼓吹,黑帻武冠。

汉制,祀事五郊,天子与执事所服各如方色;百官不执事者,自服常服以从。

常服,绛衣也。魏秘书监秦静曰:“汉氏承秦,改六冕之制,俱玄冠绛衣而已。”

晋名曰五时朝服;有四时朝服,又有朝服。

凡兵事,总谓之戎。《尚书》云:“一戎衣而天下定。”《周礼》:“革路

以即戎。”又曰:“兵事韦弁服。”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春秋左传》:

“戎服将事。”又云:“晋郤至衣韎韦之跗。”注,先儒云:“韎,绛色。”今

时伍伯衣。说者云,五霸兵战,犹有绶绂、冠缨、漫胡,则戎服非袴褶之制,未

详所起。近代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褾。褾以缯为

之,长四寸,广一寸。腰有络带,以代鞶革。中官紫褾。外官绛褾。又有纂

严戎服,而不缀褾。行留文武悉同。其畋猎巡幸,则唯从官戎服,带鞶革;文

官不下缨,武官脱冠。宋文帝元嘉中,巡幸搜狩皆如之;救宫庙水火,亦如之。

汉制,太后入庙祭神服,绀上皂下;亲蚕,青上缥下,皆深衣。深衣,即单

衣也。首饰剪牦帼。汉制,皇后谒庙服,绀上皂下;亲蚕,青上缥下。首饰,假

髻,步摇,八雀,九华,加以翡翠。晋《先蚕仪注》,皇后十二钅奠,步摇,大

手髻,衣纯青之衣,带绶佩。今皇后谒庙服袿襡大衣,谓之袆衣。公主三夫

人大手髻,七钅奠蔽髻。九嫔及公夫人五钅奠。世妇三钅奠。公主会见,大手髻。

其长公主得有步摇。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公特进

列侯夫人、卿校世妇、二千石命妇年长者,绀缯帼。佐祭则皂绢上下;助蚕则青

绢上下。自皇后至二千石命妇,皆以蚕衣为朝服。

刘向曰:“古者天子至于士,王后至于命妇,必佩玉,尊卑各有其制。”

《礼记》曰:“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山玄玉而朱组绶,卿大夫水苍玉而缁

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缊,赤黄色。绶者,所贯佩相承受也。上下施韨

如蔽膝,贵贱亦各有殊。五霸之后,战兵不息,佩非兵器,韨非战仪,于是解去

佩韨,留其系摇选G啬艘圆勺榱嵊谝‘,转相结受,谓之绶。汉承用之。

至明帝始复制佩,而汉末又亡绝。魏侍中王粲识其形,乃复造焉。今之佩,粲所

制也。皇后至命妇所佩,古制不存,今与外同制,秦组绶,仍又施之。

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刀。司马彪志具有其制。汉高祖为泗水亭长,

拔剑斩白蛇。隽不疑云:“剑者,君子武备。”张衡《东京赋》“纡黄组,腰干

将。”然则自人君至士人,又带剑也。自晋代以来,始以木剑代刃剑。

乘舆六玺,秦制也。《汉旧仪》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

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此则汉遵秦也。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

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

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传国玺,魏、晋至今不废;斩白蛇剑,晋惠帝武库火烧

之,今亡。晋怀帝没胡,传国玺没于刘聪,后又属石勒。及石勒弟石虎死,胡乱,

晋穆帝代,乃还天府。虞喜《志林》曰:“传国玺,自在六玺之外,天子凡七玺

也。”《汉注》曰:“玺,印也。自秦以前,臣下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所

好。秦以来,以玺为称,又独以玉,臣下莫得用。”汉制,皇帝黄赤绶,四采,

黄、赤、缥、绀。皇后金玺,绶亦如之。于礼,士绶之色如此,后代变古也。吴

无刻玉工,以金为玺。孙皓造金玺六枚是也。又有麟凤龟龙玺,驼马鸭头杂印,

今代则阙也。

皇太子,金玺,龟纽,纁朱绶,四采,赤、黄、缥、绀。给五时朝服,远游

冠,亦有三梁进贤冠,佩瑜玉。

诸王,金玺,龟纽,纁朱绶,四采,赤、黄、缥、绀。给五时朝服,远游冠,

亦有三梁进贤冠,佩山玄玉。

郡公,金章,玄朱绶。给五时朝服,进贤三梁冠,佩山玄玉。太宰、太傅、

太保、丞相、司徒、司空,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进贤三梁冠,佩山玄玉。

相国则绿綟绶,三采,绿、紫、绀。綟,草名也,其色绿。大司马、大将军、

太尉、凡将军位从公者,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山玄玉。郡侯,金

章,青朱绶,给五时朝服,进贤三梁冠。佩水苍玉。骠骑、车骑将军,凡诸将军

加大者,征、镇、安、平、中军、镇军、抚军、前、左、右、后将军、征虏、冠

军、辅国、龙骧将军,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

贵嫔、夫人、贵人,金章,文曰贵嫔、夫人、贵人之章。紫绶,佩于阗玉。

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银印,文曰淑妃、

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之印。青绶。佩五采琼玉。

皇太子妃,金玺,龟纽,纁朱绶。佩瑜玉。诸王太妃、诸长公主、公主、封

君,金印,紫绶,佩山玄玉。诸王世子,金印,紫绶。五时朝服,进贤两梁冠,

佩山玄玉。郡公侯太夫人,银印,青绶,佩水苍玉。郡公侯太子,银印,青绶。

给五时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

侍中、散骑常侍及中常侍,给五时朝服,武冠。貂蝉,侍中左,右常侍,皆

佩水苍玉。尚书令、仆射,铜印,墨绶。给五时朝服,纳言帻,进贤两梁冠,佩

水苍玉。尚书,给五时朝服,纳言帻,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中书监令、秘书

监,铜印,墨綟绶。给五时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

光禄大夫、卿、尹、太子保、傅、大长秋、太子詹事,银章,青绶。给五时

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

卫尉,则武冠。卫尉,江左不置。宋孝武孝建初始置,不检晋服制,止以九

卿皆文冠及进贤两梁冠,非旧也。司隶校尉、武尉、左右卫、中坚、中垒、骁骑、

游击、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建武、

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左右积弩、强弩诸将军、监军,银章,青绶。给五时

朝服,武冠,佩水苍玉。领军、护军、城门五营校尉、东南西北中郎将,银印,

青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

县、乡、亭侯,金印,紫绶。朝服,进贤三梁冠。

鹰扬、折冲、轻车、扬烈、威远、宁远、虎威、材官、伏波、凌江诸将军,

银章,青绶。给五时朝服,武冠。奋武护军、安夷抚军、护军、军州郡国都尉、

奉车、驸马、骑都尉、诸护军将兵助郡都尉、水衡、典虞、牧官、典牧都尉、度

支中郎将、校尉、都尉、司监都尉、材官校尉、王国中尉、宜和伊吾都尉、监淮

南津都尉,银印,青绶。五时朝服,武冠。

州刺史,铜印,墨绶。给绛朝服,进贤两梁冠。御史中丞、都水使者,铜印,

墨绶。给五时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谒者仆射,铜印,墨绶。给四时朝

服,高山冠,佩水苍玉。诸军司马,银章,青绶。朝服,武冠。

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侍郎、太子中庶子、庶子,给五时朝服,武冠。中

书侍郎,给五时朝服,进贤一梁冠。冗从仆射、太子卫率,铜印,墨绶。给五时

朝服,武冠。

虎贲中郎将、羽林监,铜印,墨绶。给四时朝服,武冠。其在陛列及备卤簿,

鹖尾,绛纱谷单衣。鹖鸟似鸡,出上党。为鸟强猛,斗不死不止。复著鹖尾。

北军中侯、殿中监,铜印,墨绶。给四时朝服,武冠。护匈奴中郎将、护羌

夷戎蛮越乌丸西域戊己校尉,铜印,青绶。朝服,武冠。

郡国太守、相、内史,银章,青绶。朝服,进贤两梁冠。江左止单衣帻。其

加中二千石者,依卿、尹。牙门将,银章,青绶。朝服,武冠。

骑都督、守,银印,青绶。朝服,武冠。

尚书左右丞、秘书丞,铜印,黄绶。朝服,进贤一梁冠。尚书秘书郎、太子

中舍人、洗马、舍人,朝服,进贤一梁冠。黄沙治书侍御史,银印,墨绶。朝服,

法冠。侍御史,朝服,法冠。

关内、关中名号侯,金印,紫绶。朝服,进贤两梁冠。诸博士,给皂朝服,

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公府长史、诸卿尹丞、诸县署令秩千石者,铜印,墨绶。

朝服,进贤两梁冠。江左公府长史无朝服,县令止单衣帻。宋后废帝元徽四年,

司徒右长史王俭议公府长史应服朝服,曰:“《春秋国语》云:‘貌者情之华,

服者心之文。’岩廊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