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彩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陈词完毕,诸葛亮与黄月英俱是愣住。
片刻,诸葛亮对黄月英道:“我们瞎担忧了,子龙的信心,比我们预料的高出百倍。”
黄月英笑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子龙与美周郎皆是情深意重的人,谁也不会负了谁。”

碧螺春沏好,三人就坐。
三人面上均挂着严肃的神色。
赵云心底清楚,诸葛亮此趟带着夫人南下桂阳,绝不仅是游山玩水走亲访友这样简单,他定有其它更重大的事情要做。
诸葛亮啜了口茶,舒了口气,捋须问道:“子龙,你驻守桂阳多久了?”
赵云不假思索的答道:“三月半。”
诸葛亮笑道:“子龙记得很精确嘛!”
赵云道:“因为我在桂阳一共编了一百零五只蚱蜢。”
黄月英“噗哧”笑出了声,心道: “难怪周瑜称子龙为‘漂亮的好孩子’,子龙洵是个‘好孩子’,真可爱!”
赵云为何天天编蚱蜢?箇中缘由,黄月英亦是知晓的。 
诸葛亮续道:“据我今日所察,桂阳街头巷尾,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和泰。子龙管治得相当不错!”
赵云谦笑道:“桂阳城民风淳朴,很易于治理。”
诸葛亮摇着羽扇,呵呵笑道:“再乖顺的羊群,也需要一个优秀的牧人来领导,否则一样会乱。不过……”他倏然停止摇扇,定睛看着赵云,“子龙,你可愿意换个地儿待待?”
赵云不明所以,道:“换个地儿?”
诸葛亮道:“荆州既安,主公当图远,开边拓土,势在必行。”
赵云颔首:“嗯。”
诸葛亮道:“如今曹魏控北方,孙吴占江东,这是两块硬骨头,咱牙没长好,一时半会儿决计啃不烂。然而西川广地倒是一块膏腴肥膘。”
赵云道:“主公可是打算西取益州?”
黄月英道:“益州自古富庶,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主公现已手握荆州,若能再领益州,即是如虎添翼。”
赵云静静沉忖,良久,道:“孔明先生适才问我愿不愿意换个地儿,你是要我率军西征吗?”
诸葛亮品茶拂扇,但笑不语。
赵云剑眉微锁,低低的道:“为主公效力,子龙固是义不容辞。可西川离江东,却是更遥远了……”
“怎么的?子龙又舍不得美周郎啦?”诸葛亮问道,目光犀利,逼视赵云。
“我自然舍不得公瑾。”赵云直言不讳,“他是我的人,我只盼能日日夜夜陪着他、时时刻刻守着他。”
此话一落,诸葛亮“哈哈哈”敞声大笑,道:“痴情的子龙啊,谁说要你率军西征了啊?我要你换个地儿,是要你替主公‘看家’!”
赵云一诧:“看家?哪儿的‘家’?”
诸葛亮道:“一个好地方,江陵。”

江陵诚然是个好地方。
江陵风景秀美、物产富饶、通运便利,古已闻名,是以天下雄主历来视其为必争、必取之地。
但江陵能引起赵云的好感,主要却是因为周瑜曾在那儿打过一场大胜仗。
刘备借得荆州,从东吴西回,赵云本想在江陵暂居数日,观览其风光。可他刚进到江陵城、尚未卸甲,刘备就派他南下桂阳驻守。
他一度没有机会在那座周瑜建立丰功伟绩的名城逗留,心中常抱遗憾。
然眼下,他又可以去那里了!

两天后,赵云领了一百兵卒,随诸葛亮、黄月英前往江陵、
当日清晨,桂阳万人空巷,百姓尽皆出城,为赵云送行。
赵云与众人抱拳道别,便即跨上战马,潇潇洒洒的迎风北去。
“将军少年英武,意气恢宏。”这是桂阳百姓对赵云的印象。
樊夫人俏立人群之中,双眼望着赵云愈去愈远的背影,怅然的、长长一叹。

“啊,今儿个天气真是不错!”诸葛亮骑马赏景,好不欢畅,“万里晴云,和风送爽!”
黄月英笑着道:“今天的天气,的确好像特别宜人。”
诸葛亮将羽扇指向碧空,道:“定是老天爷嗅到了人世之喜气,故而赐予我们此等美妙天气,以作相衬!”
黄月英眨了一眨黑眸,问道:“‘人世之喜气’?喜从何来呢?”
诸葛亮道:“夫人瞧瞧子龙啊。”
黄月英依言,侧首朝赵云望去。只见赵云剑眉轩展,口角带笑,满脸光彩焕发,情状直比东升骄阳更明灿!
黄月英恍悟也似的点点头:“子龙这么高兴啊……”忽又想到了什么,问赵云道:“子龙,你的行李怎恁少的?”
赵云答道:“行李多了太累赘。”
诸葛亮捋须笑道:“子龙不是个考究人,单枪匹马就能长途跋涉了。不过今天的子龙,其实还是多拿了件行李的。”
诸葛亮所说的,是赵云背在身后的一个布袋。
“这里边是桂阳的土特产吧?”黄月英猜测道。
赵云腮颊酡红,笑而不语。
诸葛亮道:“不是桂阳的特产,而是子龙的特产。我们去吴国那次,子龙也背了这一袋物事。”
黄月英道:“莫非是子龙编织的蚱蜢?”
诸葛亮双手一拍,道:“夫人真聪明!”
赵云面露洋洋的得意,道:“一百零七只棕叶蚱蜢,全在这袋子里!”
黄月英道:“子龙,周瑜大人的家臣不是给你送过茶吗?我以为你已叫他把编好的蚱蜢先交给周瑜大人了。”
赵云道:“叶编蚱蜢甚易损坏,我怕外人保存不好。”
黄月英笑道:“子龙挺有心的嘛。”
诸葛亮道:“子龙待美周郎确是很有心的,子龙还给美周郎写了首诗呢,可谓有心之至!”
“哦?!真的?!”黄月英大是惊讶,“子龙会写诗?!”
赵云身躯一震,胯下一滑,险些从马鞍摔落!他那匹白色战马颇有灵性,“唷”一声嘶鸣,四蹄“得得得”原地蹬踏,颈背生猛的一颠,帮赵云坐稳了住。
赵云攥着马缰、抹着虚汗问诸葛亮:“孔……孔明先生,你怎晓得……我写了首诗的?!”
诸葛亮笑眯眯的道:“昨天你在收拾行装,我路过你卧房,一张纸飘到了房门口,我瞄了眼,发现纸上居然有字!”
赵云手指“簌簌”搔着头发,嘴中“嘻嘻呵呵”,尽是腼腆的笑声。
诸葛亮又道:“子龙,你乃是真人不露相啊!我只道你是位杰出将才,不料你亦有不俗的诗才!”
“真的吗?!”赵云陡然兴奋,纯真明净的眼睛瞪得又大又亮,“孔明先生是说……我那首诗写得好吗?!”
诸葛亮道:“我认为蛮好的。但我一家之言,不足为准。我建议你将诗句大声吟诵出来,让我夫人及诸位弟兄都来评评!”
他话刚说罢,同行的一百名兵卒立刻齐呼响应:“好啊!赵将军!弟兄们要听你的诗啊!弟兄们早盼着见识见识赵将军的文采啦!”
群情激昂若此,赵云如果推辞,那是不成的。
而赵云实也没打算推辞。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心中对周瑜的赤诚爱意,有何不可宣之于天地、诉之于人前?
他提了提马缰,挺直身板,高抬起头,深吸一气,朗朗道:“天极有灵仙,游步彩云间。似瑾亦如瑜,霞衣何翩翩。痴瞳慕韶颜,琴心托剑胆。春秋梦魂牵,相思意绵绵。”
赵云不是个擅长吟诗的人,事先也没练习过,但他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以及他对周瑜那绝无遮掩的浓浓真情,使他吐字发音自然而然的抑扬顿挫、铿锵浑劲。
因之他一把诗诵完,所有人都不遗余力的鼓掌叫好,声若雷辊。有的士兵还用兵器击奏,造出“磬磬铛铛”的脆音,喝彩之势愈是盛大热烈。
“好个‘痴瞳慕韶颜’。”黄月英笑吟吟的道,“子龙的睛瞳,只痴情脉脉的凝注着周瑜大人的韶颜呢!”
诸葛亮接道:“最妙的是那句‘琴心托剑胆’啊!子龙旨在昭告天下,美周郎已对他托付终身了!”
是时,赵云冷不丁“啊嚏”打了个喷嚏。
黄月英关切道:“子龙你着凉了么?”
诸葛亮抢着答道:“没着凉没着凉!这是天极那位‘周灵仙’于千里之外听到了子龙的深情诗作,在念叨子龙了!”
赵云揉了揉鼻子,道:“嗯,一定是这样子!”

“嗯,一定是这样子。”周瑜白润的食指轻轻凑在鼻前,“子龙在念叨我,所以我打喷嚏了。”
“那周瑜大人是不是经常打喷嚏呢?”小乔圆圆的眼睛俏皮闪烁。
周瑜莞尔:“是。”
小乔道:“赵云将军定然也是经常打喷嚏的咯?”
周瑜笑得更美艳:“是。”

天极似瑾如瑜的灵仙,偶尔也会离开天极,流连凡尘。
茫茫凡尘中,有一个“漂亮的好孩子”,令他倾心相许、钟爱永生。


这日,吴王孙权召集群臣议事。
“刘备借南郡三月有余,安民也该安得差不多了。”孙权容色凝重的道,“而他至今仍无归还我国土之意,我们东吴难道就此干等着么?”
鲁肃道:“主公答应割借南郡之时,并未与刘备定下归还之期,他因此钻了个空子。”
周瑜淡淡一笑,道:“即便说定了归还之期,刘备一样会找借口拖赖。他根本就没想把南郡还于我国。”
众人耳闻此言,都忍不住摇头唏嘘。陆逊与吕蒙互相瞧了眼,心照不宣:“我等当时真应与周瑜大人一道诤谏主公,拒借南郡!”
孙权现在亦非常后悔当时的决策,暗道:“子敬忠厚,看不透刘备的坏肚肠,公瑾却是一再的提醒我谨慎。我不听公瑾劝告,今日自食苦果,唉……”但孙权毕竟是堂堂一国之君,断不可能将此些懊丧情写在脸上,更不可能于众目睽睽之下、纡尊降贵的与周瑜道歉。
孙权沉吟了半晌,道:“吴蜀姻亲友邦,刘备纵是胡赖、不归还南郡,我们也不便硬抢。但我们绝不可长年缺失领土。须知曹操和刘备皆在扩张势力,我国一旦懈怠,即给他俩可趁之机!”
鲁肃问道:“主公的意思是……我国也要扩张?”
孙权道:“不错!”即把目光移投向周瑜,道:“公瑾,你上月与本王提议,出征益州,本王以为此计甚妙!可行!”
周瑜两道秀眉浅浅的一颦,道:“主公三思。现下出征益州,恐已不是时候。”
孙权道:“为何不是时候?”
周瑜道:“微臣与主公献策时,刘备尚忙碌于治管南郡,无暇顾及我国军情。而今南郡既定,刘备下个目标必是益州,我国调兵西征,他决计不会视若无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