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安置东宫此事,也不算什么大事的,但是在大永现在无储君无继嗣的情况下,这件似乎也成了大事,竟然要太常、礼部和宗正这三个部门来商量这件事。

其实季子白和魏晋度认为这完全是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封宫与否,有什么差别呢?太子就是太子,东宫就是太子居住之所,若是皇帝大行,太子连东宫都不需要住了,哪里还涉及什么尊崇不尊崇的事情呢?

朝臣和百姓以继嗣为忧,可不是以封宫与否为愁!不过他们转念一想,封了东宫,免得帝后睹物思人,早日定下皇储,说不定也是件好事。

季、魏两人统一了意见,上官棠那里就更没有问题了。他本是闲散宗室,虽挂了宗正卿的职衔,却是大事不管小事不理的。

本来,宗正寺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事的。这封宫的事情叫他来商量,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臣等以为,封宫可行。”于是这三个人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表示赞同这个事情。就这样,封宫一事就定下来了。

东宫封宫,并没有在朝堂上引起多少波澜。首先是因为主理此事的太常寺、宗正寺和礼部,对此都是持赞同意见,这底下的官员,就不好说什么了。

沈华善听到这个封宫的旨意之后,总感觉有不少怪异的地方,然而他又说不出这怪异所为何来。

东宫封宫之后,帝后和百官的注意力从恭太子上转移了开去,悲伤的气息渐渐散去了。

长泰帝每日要处理那么多政务就不用说了,皇后也因为封宫事心遂所愿,近日来气色也好了不少。至于百官们,该理事的理事,该升调的升调,似乎和恭太子在世时没有什么两样,整个朝廷平静如镜面湖水。

只是这平静下的暗涌,许多官员都心知肚明:太子既薨,继嗣为忧。择一皇子以立太子,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夺嫡已经摆上台面了,国不可长无储君,册立新的太子是如在眼前的了。那么,究竟哪个皇子会是下一个储君呢?这是大永所有官员时不时在想的问题。

这些皇子全部都非嫡非长,长泰帝对谁也没有过分偏爱或厌恶,究竟哪个皇子会被立为太子,这真不好说啊——不少官员已经在思考站队的问题了,从龙之功的风险是巨大的,但若是成功了,回报也是巨大的。

只有极少数的勋贵之家,如镇国公府和永靖侯府等,不参合到夺嫡之事里面去,因为他们一向只忠于皇上忠于皇室,族中子弟也多尚主,历代的皇上都不会亏待他们,所以无论哪个皇子上位,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为了飘渺的好处却冒那么大的风险,万一是要是站错队了,轻则为新皇不喜,重则灭族抄家,何苦呢?因而这些勋贵之家倒是十分平静的。

且不论朝堂官员的种种心思,长泰帝的几个皇子,尤其是夺嫡希望最大的几个成年皇子,也在蠢蠢欲动了。

五皇子府,上官长治和幕僚们正在讨论京兆局势,这次出现在五皇子府的,除了李可安、许五思等人外,还来了一个神秘人。

这个人,是上官长治最为信任和最为看重的人,也是目前为止,五皇子府拥有的最高官职的亲信之人。五皇子府的许多计谋和行动,有不少他都参与其中,比如任职鸿胪寺和东宫封官之事,就是出自他的指点。

这几个幕僚显然和这个神秘人也是认识的,李可安等人见到了他,纷纷点头行礼,口里恭敬地称道:“卑职见过李大人。”,上官长治也站了起来,语气很热络地招呼那人在身边坐下:“叔父快请坐。”

待那人坐定后,上官长治示意李可安等人继续刚才的话题。“自封宫之后,皇后娘娘对贵嫔娘娘明显亲近了不少。据线报回道,早点皇后娘娘也给陇右卫那边去了信,这样看来,事情正如我们所计划的那样。”李可安首先说了封宫的事情。

其实如何安置东宫只是小事一桩,甚至并不重要,但是五皇子府还是从中发现了皇后的心思和有利机会,通过献上封宫这个办法,迎合了皇后的心愿,更重要的是,使皇后和她身后的陇右卫势力偏向五皇子这一边。从目前事情的发展来看,这个计谋还是很成功的。

“皇后一个女人家,不足为虑。蒋博文这个老狐狸一定会上钩的。当初拥立皇上的天大功劳,使得蒋家兴旺了五十来年,他必定还想多一个五十年的。二皇子和五皇子身后有张家、周家,若是支持了这两家,他只有靠边站的份了,所以他必定会选择你的。”那人说道,声音儒雅温和。

其实皇后只是一根搭线,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皇后身后的陇右卫,十二万的军中势力,加上皇后这个添头,五皇子登上皇位不说十拿九稳,也可以说不是难事。只是少不了拿出一点诚意,付出一点代价了。

二更!

第一百五十章夺嫡开始了

五皇子府,关于皇后和蒋博文的讨论还在继续。

“蒋博文的嫡长孙女蒋岚庄刚过了及笄之年,尚未许配人家,待五皇子婚事定下,我们就可以上蒋家提亲了。”那人又说道。

娶蒋博文的嫡长孙女为五皇子妃,这就是五皇子府的诚意,没有这样分量足够的诚意,也引不了蒋博文上钩。若是蒋博文袖手旁观,不参合夺嫡之事,遭受最大损失的还是五皇子府。

“娶蒋家女?”那人的话话一落下,上官长治就有些微愣,虽然他也知道蒋家素来无宝不落,但是娶蒋家女为妻,他从来没有想过!

他原先还打算,给蒋家封侯封爵的。娶蒋家女,那沈宁怎么办?上官长治想起沈宁那黑亮清冷的眸子,心头烦躁起来。

“原先不是计划着娶沈家女的吗?况且蒋家连出两代皇后的话,恐怕将来过于势盛,不好把握。万一蒋家有不臣之心,此事反而是祸害!”很快,上官长治就冷静下来了,计量着两者的不同和得失。

他想起之前的计划还有在京兆造的势,那不是白费力气了?大家都道五皇子非沈家女不娶,如此朝改夕变,恐让朝官和百姓心生不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父皇也一定不允许我娶蒋家女的,太过明目张胆了。引蒋博文上钩,看来还得用别的法子,联姻一事,不可行。”上官长治补充了,分析着这事的利弊,李可安和许五思听着也点点头。觉得五殿下此言甚是有理。

“那殿下还有什么足够分量的诚意?”那个儒雅的声音问道,没有了联姻一事,蒋博文凭什么支持五皇子府?没有天大的好处,怎么会值得国舅府去冒险?这个事情。他也早想过了,只是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联姻才是最有效的保证。

“封柱国公,世袭罔替,除了陇右卫十二万兵马归蒋家掌管外,关内卫十二万兵马,也一并归入蒋家!他朝我所立的太子。娶蒋家女。”上官长治略想了片刻,便这样说道,这可是大手笔,为了争取蒋家的支持,这是他给出的最大诚意。

“……”那人有些震动,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大手笔,他果然没有看错人,五殿下是有这样意在天下的大气魄的。

“那就这样定吧,我会派人和蒋博文谈的,想必这个条件他会很心动的。至于沈家。沈华善这人为官做事滴水不漏,为人深藏不露,我一时半会也摸不清沈家的底细。还是按原计划行事,多亲近沈家。还有永宁侯那边,也要抓紧了。”那人也想了想,最后也赞同了上官长治的想法。

“永宁侯请封世子的折子我早就暗中截了下来。现在又有太子薨的事情,这个事情再拖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只要多点时间,姨母定会哄得永宁侯回心转意。”上官长治答道。

本来永宁侯府一向是支持他的,如果让那个应南图成了世子,以姨母和他之间的仇怨,永宁侯府风向如何就不好说了。虽然这些勋贵之家并无多大实力,但是有他们的支持,就占了大义的名分,事情会顺利得多。

在五皇子府筹谋的时候,二皇子府和三皇子府的人也没有闲着。上官承佑的身后。有原兵部尚书陈知浩的势力,又有太仆寺少卿张星华的势力,加上陈、张两家族中子弟和各自姻亲,联结成一张大网,他们是支持二皇子登上皇位的主要势力。

虽然陈知浩丁忧了。但是他老练和谋划,也为二皇子府带来了不少好处,如果没有陈家的努力,去年春闱的事情,二皇子府就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

按照陈知浩和张星华的想法,这太子之位是一定要争的,但是不能在明面上争,只能在暗地里进行。明面上,二皇子只需要表现他的仁义和宽宏,对帝后尊敬,对兄弟爱护,对臣下有礼,这些都要想办法一一呈现在长泰帝面前才是,暗地里,自然要想法设法给另外的皇子添堵,尤其是三皇子上官永平,二皇子视他为最有力的对手,上官承佑第一个想拔掉的,就是三皇子。

“离慈懿太后孝满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估计孝期一满,三皇子的婚事就会提上日程了,皇上很想抱皇孙了,这是意料中的。孝满之后,殿下也要加紧生下皇孙才是。”太仆少卿张星华道,本来这样的事,他是不想和上官承佑说的,只是甥舅如父子,他也是很忧心二皇子的局面啊。若是二皇子妃陈婉柔没有落胎,现在皇孙都生下来了。

“这老三的婚事,一定要上心,不能让他再添强劲的势力了,同时派人密切关注周家,看能不能抓住什么把柄,拔起了周家,老三就是没牙老虎了。”上官承佑说道,恨不得现在就将周家、周贤妃和三皇子连根拔起。

“殿下稍安勿躁,三殿下的婚事我们会留心的。现下最重要的时,还是要在皇上面前多加表现,帝心比任何都重要。”陈知浩说道,他早和张星华交换了意见,也在筹谋做些事情来提高二皇子的威望,这还得从长计议。

至于三皇子,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贤妃早就递话出来了,让他好好等待,说是长泰帝心忧子嗣,慈懿太后孝满之后,婚事就能定下了,而且还说,长泰帝有意为他挑选一门好的亲家,虽然还不知道是谁家,但是添助力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