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家尚主,这对京兆官员来说真是个意外又震撼的消息。

荣平郡主不是皇家血脉又怎样,按照皇上重视的架势来看,所受到的待遇也不比任何一个郡主差,沈家娶了荣平郡主,那可真是天大的荣耀,这沈家真是极得上意啊,不少官员这样想道。

韦景曜和申科笑了笑,没想到沈家真的选择了十二皇子。如果说在沈宁及笄之时,他们还心存疑虑的话,那么他们现在已经肯定了,沈家必定倾向十二皇子!

这荣平郡主的亲事就是两者结盟的纽带和信号!申科尤其想不明白的是:沈家为何会选择十二皇子,他才得十三岁,离出宫开府都有好几年呢,沈家这项政治投资,风险太大了吧?

特别是韦景曜,他想到自己母亲韦老太君和属下沈华善,对沈家的感觉很是复杂。

韦老太君和清平侯家的大公子意外的投缘,还为其主理清平侯和沈家的婚事。在和沈家打交道的过程中,韦老太君多次赞扬沈家为人处事有道,按照她的话来说“乃家族兴盛之像,大势所趋,造化非同一般”!

韦老太君出自清河崔氏,其判人定事的眼光自然非同一般,韦景曜是很信服自己母亲的眼光的,对于她的话也多有考虑。

沈华善在中书省任职期间,每件事都做得相当漂亮,令韦景曜也是另眼相看。作为长泰帝的纯臣,韦景曜是不会参与到夺嫡之争里面去的,但是因为韦老太君和沈华善的双重影响,他对沈家的看法也多少有了倾向。

不管旁人是作何想法,沈家和五皇子府都清楚一点:沈家娶了荣平郡主,这是和五皇子府直面对上了。

这一个信号,昭示着以后的事态发展。在沈家紧张筹备沈则熙婚事的时候,五皇子府也在谋划着五皇子的婚事。

三更!

第一百八十七章大戏即登场

(请大家继续支持啊~~)

长泰三十八年的除夕,景泰大街的沈宅可谓热闹非常,是这几年来少有的大团圆。

因为过年后有沈则熙迎娶荣平郡主的事,沈开善早早就从岭南返回京兆了。而他的妻子沈顾氏则带着儿子沈则栋及孙子沈余玠等从杭州赶来京兆,他们到达京兆之后时,刚好可以一起吃团圆饭。

沈余宪在过年前几天已经从湘州回到了京兆。两年多的时候,沈余宪因为表现优秀,甚得湘州刺史颜同的赞赏,已经由湘州刺史府司士做到了录事参军事一职。

虽然都还是七品,但录事参军事一职掌刺史府总录众曹文薄,又得颜同的器重,前途是看得见的光明。

沈华善和沈则敬打算让他在湘州再锻炼几年,等他底层官验都历够了,心性锻炼得已有成效了,才让他返回京兆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官场。——为人长辈者,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沈则高因公务繁忙还是没有来京兆过年,沈余文、沈余韬两人虽则想念父母,但也无可奈何。他们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在官学更加用功,待来年的春闱展露头角,以慰远在千里的父母。

当沈华善和沈则敬等人在前院和沈开善、沈余宪等人诉说近况的时候,沈俞氏和沈胡氏带着一众儿媳、女儿在后院接待了沈顾氏一行人。

沈顾氏出身江东顾氏,气质修养自是极好的。这些年她长居佛堂,已经很少过问俗事了,就连沈开善任职岭南,她也没有跟着去。这次如果不是她最钟爱的幼子沈则熙迎娶郡主,她也不会离开江南。

“叔母,静气堂已经安置好的了。是清幽娴静之所。静气堂西侧设有一处小佛堂,里面的佛像是从天宁寺请回来的。另外侄媳已经吩咐下去了,奴婢仆从一律不准前去打扰。叔母请放心居住。”

虽然和这位叔母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沈俞氏早就了解她的品性。这样的安排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想必叔母她也应该满意的吧?

“你办事,我自是放心的。你婆婆去世得早,这偌大的一个沈家后宅,你都打理得整整有条,不错不错。”沈顾氏因为常年礼佛,脸色平静安然。语气也是这样不紧不慢。

对于沈俞氏的贴心安排,沈顾氏是满意的。随即她又对一旁的沈胡氏说了几句话:“胡氏安和堂这几年是越发出名了,连我这样的人也屡闻其名,你是个有福的。”

沈胡氏自然是点头说叔母谬赞了。然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对上这样的名门大家,一向利落的沈胡氏也多了几分拘谨。

沈宁这才见着了前世从来没有见过的叔祖母沈顾氏。沈顾氏五十多岁,年纪不小了,可能是因为长年礼佛的缘故,头上并没有白发。看着也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最主要的是她的眼神极其柔和,似含悲悯之意,让沈宁不由得心生好感。

前世里,这个叔祖母在长泰三十八年就出家云游了,可能是唯一一个得以保存的沈家人了。沈宁没有想过会在这世再见到她。一时心情也有些复杂,就连她的问话,也走神得没有听见。

“这孩子,叔祖母在问你话呢。这孩子定是怕羞了。”见沈宁迟迟没有回答,沈俞氏在一旁打着圆场。原来沈顾氏是在问沈宁的婚事,她也从儿子沈则熙那里知道了沈宁许给了清平侯家的大公子,就问了几句。

“无妨,小女儿,都如是。原先我还担心栋儿的婚事,现在他成亲了,我的心愿已了了。这一次来京兆筹备婚事,也是和大家聚缘了。”沈顾氏还是平缓的语气,无悲无喜。

在来京兆的路上她就想清楚了。待沈则熙的婚事一完成,她在俗世的牵挂也就没有了,也该是时候去做另外的事情了。当然,这样扫兴的打算,她暂时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沈宁听着沈顾氏的话语,再想到她前世的出家,便知道这位叔祖母尘缘已了了。不知道为什么,她并不想干扰这位叔祖母的任何决定,反而觉得本该就是如此的。

沈宁这一世,致力想改变的就是沈家灭门的命运,这位叔祖母在前一世时就不曾入局,所以这一世就本该脱离出去的。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沈家的因果都和她没有关系了。

沈宁想到这里,便粲然一笑。该离则离,不曾进入的,离开,也不应觉得怅然,这乃豁达应对之心;应留当留,从来就在的,不走,也当是愉悦,此是无惧之意。

这样想着,她觉得自己对将来要走的路想得更清楚了,也更坚定了。

沈华善书房内,沈华善和沈开善正在讨论沈则熙的婚事。郡主下嫁,要准备的事情自然许多,不能有任何马虎,京兆的官员都对这场婚事盯得很紧呢。

“熙儿和郡主大婚后,就会居住在始伏大街的郡主府,领的光禄寺丞职也会在大婚后就上任。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不少,我有些担心他没有兄长的提点,会行差踏错。”沈开善表示了忧虑。

现在荣平县主被封为荣平郡主,沈则熙被授的官职也高了一等。这个孩儿又从来没有当过官任过差,沈开善真的是不太放心。

“郡主府已经修好了,熙儿万没有再住在沈宅的道理,到时候监察御史一定会有话说的。这是礼制所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已经吩咐下去了,随伺则栋的小厮仆从都会从我这里派出得力的,后院的奴婢也是精挑细选的。至于光禄寺职,我和敬儿也会在一旁时时提点着的,熙儿虽有些固执,却也不会那么糊涂的。”沈华善这样说道。

对于沈则熙被授予光禄寺丞一职,沈华善也感到很意外。自惠和朝以来,郡马就只在鸿胪寺任职,领五品鸿胪寺丞职,这虽然不是定制。可是几十年间也没有郡马例外。

原先沈华善以为沈则熙也当是如此的,没想到沈则熙这次会在光禄寺任职。因为不知道长泰帝此安排是作何考虑,沈华善也就无法说出这个职务是好是坏了。

“光禄寺领太官、珍馐、良酝、掌醢四署。管司膳事,自有一套严谨的程序。此职并不特别重要。朝臣目光少到此处,也不容易出现出错。叔父倒也不必忧虑。”随伺的沈则敬劝慰沈开善。

饮食虽是大事,但在官职上,确实算不上重要。不说自己所在的吏部了,就连沈则儒所在的国子监,都比光禄寺受瞩目得多。

“嗯。待熙儿的婚事一了,我就要马山返回岭南了。熙儿就拜托兄长了。”沈开善这样说道。

其实沈开善自己也知道。婚事和领职已成定局,自己的担心虽说不上多余,在当下却也没什么意义。沈家所能做的就是小心再小心了。

“郡主下嫁,估计这京兆不少官员都在猜测沈家和容妃结盟的事情了。如流处可有探听到什么消息?”说过了沈则熙的婚事,沈华善更关心的是京兆官员对此事的反响。

京兆的大佬们,比如韦景曜、申科和萧厚仁,必定已经知道沈家的打算了,这是不用再探听的。

沈华善知道这些顶级官员不会偏帮任何一方。但底下的官员是怎样的想法就难说了。

夺嫡虽然是神仙打架,但也需要凡人的帮忙。沈华善认为这些四五品官员的动态,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也一定要尽力争取过来。

“如流处汇报说大部分官员都感到惊讶,这也是应有之义。如流处已经派人去消弭这种震动了。二皇子那里沉浸在皇子妃有孕的事里。别的事都不顾了,想必在等待皇孙诞下的时机。另外蚍蜉终于看见李斯年悄悄出入五皇子府了,想必五皇子那里已经开始着急了,不知道五皇子府会有和应对。”轮到沈余宏说话了,他主要汇报了五皇子府的事情。

二皇子那里怎么样还不好说,但是从沈家拒绝五皇子联姻的打算开始,沈家和五皇子就是敌人了,自然,如流处对五皇子府的关注也是非同一般。

“五皇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不知京兆官员谁家会这么幸运,出一个五皇子妃?”沈则敬笑着说道,语气有些嘲弄。

反正五皇子妃,沈家是没有兴趣的,他倒是很好奇会是哪个姑娘雀屏中选,是不是幸运,就令当别说了。

“且等着吧。我们切不可松懈。”沈华善最后总结道,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静观其变小心谨慎为上。

与此同时,李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