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是二皇子一派的官员坐不住了,他们之前就想着待皇长孙满月之后就铺势的,现在京兆刚好有请立太子的风声,趁势而为,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机了。

所以二皇子一系的官员纷纷上折子请立太子,折子上有言“二皇子身份尊贵母出名门聪敏好学又对绵延国祚有功”,言下之意是请立二皇子为太子。

然后五皇子一系的官员在其中添了一把火。鸿胪少卿方从哲上书请立二皇子为太子,折子为二皇子极力美言,称二皇子“天资粹美,天意所属,宗庙、社稷授予,定能继承皇上意旨,开创大永盛世!”,言中还提及立二皇子为太子,国祚有继,长泰帝就可以不必再为政事国事劳心费神,可以安享晚年、极乐无忧了。

方从哲的折子递上去之后,二皇子上官承佑滋滋暗喜,认为自己被立太子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方从哲不是自己的人,却顺应大势递帖子请立自己为太子,自己还不是众臣所向吗?

可是所有请立太子的折子都被长泰帝留中不发,长泰帝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赞同或反对的意思,只是脸色有些暗沉。

这样一连几天,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不由得有些惴惴不安,不明白长泰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不不想立二皇子为太子?可是二皇子府连皇长孙都诞下了啊。

不管长泰帝是怎样的心思,五皇子一系的人继续上折子请立二皇子为太子,方从哲当然也在其中。他这次对二皇子的赞美比上次更甚,道二皇子在民间的呼声甚隆,请立太子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这一次,长泰帝没有留中方从哲的折子了,而是将折子退回了给他,还申斥了他一顿,还道“国本之争乃是长远事,众卿不得再议!”。

在退回方从哲的折子后,长泰帝私下里也训斥了上官承佑一顿,教训他有时间市恩臣下和百姓,还不若花多点心思教导皇长孙云云。

长泰帝训斥二皇子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这下朝官都知道了,现在皇上还不想立太子,准确地说,皇上还不想立二皇子为太子!

这下官员可不敢逆龙鳞了,朝中请立太子的呼声一下子就消失了。

一更!

第一百九十九七章将相城府

上官承佑在紫宸殿被长泰帝训斥一顿后,回到二皇子府大发了一场脾气,心情极为阴郁。

他连最为喜欢的嫡长子也看着不顺眼了。就算生下他有什么用?父皇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立我太子,还无端训斥了我一顿!上官承佑恨恨地想,越想脸色越狰狞,他对于长泰帝的训斥实在无法接受。

原本以为二皇子府诞下皇长孙,皇位就是囊中之物的了,没想到竟然被训斥!上官承佑原先有多启迪啊,现今就有多失望!

匆匆赶到陈知浩和张星华见到上官承佑的脸色,便暗道不好,脑中快速地想着应对的办法。

我们这些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太心急了,以致中了别人的圈套。宴安鸩毒,是为此也!——陈知浩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本来皇长孙满月之后,请立太子是个恰当的时机,但是陈知浩和张星华都没有想到,有方从哲这样的一班官员在其中推波助澜,事情的结果和他们当初的预期截然相反!

皇长孙满月,请立太子这并没有什么,但这个事情被方从哲等官员演绎成二皇子一旦登位,皇上只会成为表面高高在上但实际没有任何权力的太上皇!

这让一直恋栈权力的皇上怎么接受?这不是在请立太子,分明是在逼宫啊,所以皇上在看了方从哲等人的折子后,才会震怒不已,就算他原本有立太子之心,也断不会在此时立二皇子为太子!

“方从哲等人看透了皇上的心思,又利用了殿下心急这一点,所以我们才会入局。是臣等失察了,请殿下恕罪。”陈知浩这样说道,既是请罪又是解释。

虽然他是上官承佑的曾岳父,但是君臣有别,他在上官承佑面前向来不敢以长辈自居。

“方从哲背后定是另有主人。五殿下曾在鸿胪寺任职,很有可能已经收归了方从哲。这一局里,他是引我们上当的饵。”张星华分析道,他是赞同陈知浩的意见的。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方从哲上折子是受人指使的,他们就妄为上官承佑的助力了。

“殿下,是我们心急了,这是应该反省的地方。寸步维艰,刻刻谨慎。这个道理实在没有错。在皇长孙诞下之后,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当下应该韬光养晦为主。论长论功,殿下的优势是最大!加上还有皇长孙。只要我们自身不犯错误,五殿下等人休想抢在殿下面前!”陈知浩继续说道。

事未能如愿,就要找出原因来,这次之所以败下城来,说到底还是因为二皇子府太大意了,因为皇长孙的事情沾沾自喜,殊不知五皇子布了局,就等着我们这些官员踩进去了!

可恨这些天自己在准备脱孝的事情,也不及细想。不然这么简单的局,他一定会破得了。陈知浩暗暗后悔,这么简单的局,怎么会破不了?

陈知浩的话语,张星华也深以为是。二皇子府大意,所以没有察觉到五皇子设局一事,更重要的是,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并没有准确地探知到皇上的真正心意,若是早点探知皇上还没有立太子的打算,二皇子府一系的官员绝对不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

因此,二皇子府出了韬光养晦之外,还要能准确探知皇上的心意,这就要靠宫中妹妹的帮忙了。

“殿下,你可知何为帝王心术?这首要的一点,就是帝心难测,而我们这些为人子、为人臣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体察上意……”陈知浩沉吟道,也觉得是时候要让上官承佑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

这些他之前已经有所领悟,但是一直都不敢告诉上官承佑的。但如今从皇上的心思来看,二皇子的确要掌握这些心术了,这样,才能在皇上面前有所表现啊。

“叔父,你这个计划真是厉害了!你没有看到老二从紫宸殿出来时的脸色,那一个叫难看!虽然方从哲被父皇训斥了,但他在这次事情中功不可没!”五皇子府内,上官长治心情很好。

先前他还担心这个计划会冒险,但是他还是选择相信李斯年,现在的结果令他满意不已。

“所谓帝王心术,只要懂了它,就可以用它,这里面的学问千变万化。殿下须记得了,手段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那个位置!这其实就是谋算人心的一种方式罢了!殿下见识到了这威力了,以后还得多加揣摩才是。”李斯年微微笑道。

他的声音包含关意,那语气仿佛就是对一个看重的子侄说话。对于五皇子,李斯年是倾尽心力去帮助他、扶持他的;李斯年也相信,凭着五皇子的聪明和手段,必定能更加熟练运用这种种帝王心术的!

我一定会辅弼五殿下成为盛世明君的!李斯年再一次坚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

“沈则敬已经就任京兆少尹,我看之前谋划的事情可以开始进行了。这个局,要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铺陈,一定要让沈家入局!”李斯年继续说道。

打击了二皇子的气焰,耗损了二皇子的势力,估计二皇子府会有一段时间的沉寂了。

从皇上的心意来看,现在还不是请立太子的时候,对五皇子府而言,现在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沈家了1

“很好!我也会吩咐许三思、李可安等幕僚全力配合叔父的计划!”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戏肉,上官长治心里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快意。

沈家!他早就说过的,沈家带给自己的屈辱,自己定要洗净!自己定要沈家也尝一尝这种滋味!

“五皇子这个手笔真是漂亮!原本二皇子的火势恰恰好,五皇子从中添了一大把柴,结果二皇子所谋的事情就烧糊了。”俞正道笑着说道,用了一个最恰当的比喻,来描述二皇子和五皇子之间的角力。

“不知道是五皇子自己的想法,还是李斯年的手笔呢?”沈华善倒没有笑,反而脸色不太好。

自从俞谨之离开京兆之后,沈华善就总觉得事情颇为不顺。

罗士敬致仕,沈则敬任京兆少尹。这些都不是沈家计划内的事情,就好像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而沈家无法预料一样。这种感觉可真不好,沈华善笑不出来。

“是李斯年的手笔!李斯年在中书省,又时常和皇上接触,皇上的心思,他能摸个七七八八,肯定是他没有错。”沈则敬接话道。

如流处监视李斯年已经七个月有余了。发现他真的是面面俱到的人物。,除了偶尔出现在五皇子府。如流处根本就没有发觉他有什么弱点和什么错处。

这样的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李斯年用将相城府来对付帝王心术,可见其心中沟壑不少,如流处和蚍蜉还是不能放松。说起来,皇上自以为帝心难测,可是李斯年早就能猜出来了。现在估计二皇子府也能想明白了。皇上想要的是平衡,而不是哪一个皇子独大,这是在为十二皇子铺路呢。”沈华善说道,脸色终于正常了些。

帝心向着十二皇子,这是近段时间唯一的好消息了。

“所以世间并没有什么帝王心术。有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目的,和根据这个具体目的而产生的具体手段。就拿夺嫡之争来说,二皇子身后有陈知浩和张星华,五皇子背后有李斯年和方从哲,某种意义上来说。二皇子和五皇子相争,就是陈知浩、张星华和李斯年、方从哲相争!五皇子此次能赢,是因为李斯年近在中书省,对于上意的把握比陈知浩等人更加准确。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李斯年是五皇子倚重的将相人选。”

“但是,将相城府首要是知也是不知!自古揣测上意、摸透帝心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我估计这李斯年在皇上表现定是中中正正的,既不过分聪明也不愚笨。这样的人,皇上才会放心使用的!综上可见,这李斯年对于帝王心术、将相城府的运用,是极为熟练的。”俞正道作结了,他之所以要说这么多,是为了让随伺一旁的沈宁有得。

“史书中描述先朝的党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