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他们还道要一月之期准备的,若不是刚好杨简锐在岭南道。还不能压成十天。十天。是他们答应的底线了。”对于沈则远的期望。沈则敬也想成。既然不成,那么就要做得更好才是。

与此同时,谢同甫和赵宇罡也在商量着资金的事情。在李家出事之后,赵钰罡就专注候着李家的暗账。对于这些矿藏生意关注的,倒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方面也不擅长,是以矿藏生意应对一事,是谢同甫在准备。

谢同甫的心情也算不得上佳,有很多细节,他也不能对赵钰罡说。毕竟,两个人只是基于共同受益之上的同盟,他看中的。是赵钰罡西宁卫大将军这个位置,还有他掌管着的十二万兵马。

在这个基础上,两个人才能一次又一次合作,但这并不代表着,谢同甫是信任赵钰罡的。

“资金会陆陆续续准备到位。大商家。我也物色好了。十天的时间虽然仓促,但是沈家和杨家,也是同样的时间,没什么。不知道大将军这里,有多少可堪用之资财?”这个,才是今天谢同甫想问的重点。

既然大家都想在背后操纵矿藏这门生意,没有理由,赵钰罡只是坐享其成,总得要拿出一部分钱财来才行。虽然自己联络的那些大商人,已经准备了不少的资金,但是谢同甫仍是担心不够。

说白了,这一次认股,打的就是本钱。这一半的矿藏份额,初始数目乃是五百万之数,那些大商人要估算最高的数目,才能得出一个合理之数。

“我这里,百余万,是现成的。再多,就拿不出来了。”对于这个问题,赵钰罡这样回答。

百余万之数,以一个大将军而已,的确是不少了。也就是涉及到整个西宁道矿藏的问题,才会是这样庞大的数目,赵钰罡知道这一点,倒也没有作过多隐瞒。

“那烦请大将军将此笔钱财准备妥当吧。虽然那些大商人们都已经在准备了,但是不知道到时候是否足够,以作不时之需。”赵钰罡拿出这个数目,谢同甫还是满意的。

早前李家每月孝敬的两成收益,真的是不少,这百余万之数,赵钰罡是应该拿出来的。

离开西宁卫驻扎地之后,谢同甫又去了张家拜访。谢同甫和张家具体说了什么,只知道张老爷子送谢同甫出门的时候,是满脸笑意的,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一般。

“大人,主子那里的钱财,已经转运到了。走的是互市的路子,这一笔钱财,没有通过任何钱庄,就算沈家和杨家再怎么厉害,也想不到主子还会有这么一手的。”在倚邦的观察使府,谢同甫的心腹长史这样说道。

仔细说来,他也不能算是谢同甫的心腹长史,而是主子为了方便,安插了这样一个官职,方便自己和谢同甫一起办事,也方便谢同甫办的事情不会外泄。保密,才是第一前提,有时候,也是制胜的先机。

“那就好了。那些大商人都准备好了吧?”谢同甫对于长史的办事能力还是很放心的,这样说道。他虽然去了张家拜访,却并不代表,自己属意的大商家,就是张家了。

张家,无论是钱财还是人丁,都绝对不是杨家的对手,将他推了上去,不是自讨苦吃吗?张家的唯一作用,就是掩人耳目了。

到了公开认股的那一天,昆州府衙里面是无比热闹。几乎西宁道的名商大商都积聚了,这里的气氛,堪比过年时节。

在昆州,稍有点资产的商人家族,都跑来昆州府衙这里凑热闹了,因为要再一次遇到这样的盛况,就要等到五年之后了。

五年一度的重新认股,这是昆州刺史沈则敬的提议,主要是为了避免再出现李家那样的状况,五年一度,有资者有意者,就可以参与到这个局中。

而且,为了尽快稳定西宁道矿藏,消弭李家的恶劣影响,这一次认股,官府所定的门槛和准则都低了很多,这就意味着,商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西宁道的矿藏,乃是西宁道第一的生意,其收益、重要性要比药材还要重得多。商人趋利重利,又怎么不会出现在昆州府衙这里?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作为商人,要掌握的,就是这样一个规律。这一次官府放低要求,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一半的矿藏份额,只靠一家,是不可能将它拿下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很清楚。是以在来到昆州府衙之前,这些商人们,都已经自发抱成团,集合众家的资财,去竞得那一半的份额。

昆州府衙内,沈则敬和谢同甫都等人,都端坐在府衙议事厅里面,在这里面的,还有御史中丞杨简锐和赵钰罡,还有西宁道其他州的刺史们,桂州刺史卢智胜和南州孔烛照都来了,当然,他们自己本身都觉得,这一次,纯粹是来打酱油来了。

这一次,议事厅中的官员,都不是主角,他们只是监督过程、核查最后的结果。这次认股之事的主角,乃是议事厅外面那些西宁道商人们。

在这些抱团的商人之中,最受瞩目的,有三方。其一,是以杨家为首的杨家商团。这些商人,大多数是著名的大药商,他们和杨家有着割不断的关系,当杨家有意竞争这个份额的时候,这些商人们也都想在西宁道矿藏上插一手了。

其二,是以张家为首的张家商团。这些商人,有垄断昆州林业的张家,也有一些原本和李家交好的大药商们,李家倒下了,他们没有选择投靠杨家,然而和张家聚成一力量,打算通过西宁道矿藏,以东山复起。

其三,是以罗家为首的南州商团。南州商团的商人们,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商人世家,然而胜在人多!那里,十家有九家,都是经商!基数太多庞大,所以就算每家拿出不多的钱财,那数额也很可观了。

除了这三大商团之外,还有以曹家为首的倚邦商团、桂州商团等等。倚邦商团,是新兴的商团,是西燕和大永开设互市以来,才新崛起的,根基尚浅,影响力有限;桂州商团,离昆州这里稍远,也没有多少家是出名的。

基于上述的这种情况,官员们和各位商人们的目光,都放在了那三个商团之上。所有人都很想知道,在这三个商团里面,最后胜出的是谁?甚至,有不少精透的商人,还为此开了盘口,赌谁赢。

虽然矿藏涉及的金额太大,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但是这盘口,还是可以来玩一玩的嘛。

不管是为了矿藏,还是为了盘口,总之所有人都热情高涨。

“铛铛铛”三声锣响之后,就说明这一次认股正式开始了。不管是议事厅内的官员,还是议事厅外的商人们,都在紧张地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西宁道矿藏,到底花落谁家,很快就知道了。

二更!这一章写得有点闷,请大家见谅。推荐好友影留香的《闲妾》。重生了!痛定思痛,踢开各种勾心斗角,踹飞神马争风吃醋,她只是想做个“闲妾”,有这么难么么么么么么……?!!!

第三百二十章差差一点

这一次西宁道矿藏的公开认股,程序是很简单的,就是每个商团、商人有三次机会出价,到最后价格公布的时候,出了最高价格的那个商团,就得到了这一半份额的五年经营之权。

至于具体这一半,在各商团之中是如何分配,那就是他们内部的事情了。

这个简单的过程,对于这些商团、商家来说,却是胆战心惊。

价高者得,这个是判断的标准。但是怎样算是价高,这就要靠商团商人的评估判断。每一个商团给出的数目,在一轮竞价结束之前,都不会公开。

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不是会在众商团之中是最高,这靠的,是这些商团背后的幕僚团和核算师傅。

既要计算西宁道矿藏五年内所值的收益,又要评估对手商团所出的价格,最后还要考虑到朝廷政策、局势的影响。总之,这是一个异常繁复的过程,就不赘述了。

第一轮竞价的结果,并没有特别让人惊奇的地方。就像开始之前他们预料的那样,以杨家为首的杨家商团,在第一轮竞价中胜出,排在第二第三的,那是张家商团和南州商团,紧跟其后的,是倚邦商团和桂州商团。

第二轮竞价,就稍微有点意思了。这一次,前两名的位置仍是不变,但南州商团从第三的位置上跌落下来了,顶上它位置的,是以曹家为首的倚邦商团。大家没想到,倚邦商团后来居上了。

只是不知道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倚邦会不会变成过江龙?杨家会不会始终保持领先?因有了第二轮的这一点变数,昆州府衙内的气氛更加热烈了,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时间的过去,他们忽然觉得,一个时辰真的是好漫长。

公开认股程序这里,每次出价,都有一个时间的间隙。这是为了让各大商团有充分的计算和思量,也是为了让府衙的大商人们做个充分的见证和心理预期。

如果只是半刻钟就决定了西宁道矿藏的归属。任谁都会觉得此事仓促和有猫腻吧?

为了避免相互串价,影响到官府的利益,这些商团们,都是各安一处的,中间还用厚厚的屏风隔开。这些商团,没有人说话,大家都用手势或者眼神,交换着最后的定断。这是为了防止有人透过屏风听得见他们的说话。

“这一次竞价之后,就可以结束了。张家果然还是太弱了,就算有谢同甫和赵钰罡的支持。都难成大器。”在杨家商团内。杨步勋这样想道。想到即将结束这一起。他心中就变得期待起来。

谢同甫频繁去张家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杨家。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密谈了些什么,但是想必是谢同甫相中了张家,要将张家推出来领这西宁道矿藏之事了。

对于张家。杨步勋从来就没有畏惧过,张家这些年来因为子嗣不茂,守成都尚且艰难,何况锐意进取?

所以,杨步勋对这一次的认股,有十足信心。而且根据第二轮张家的出价来判断,张家所用的资财,真的是不多,自己这边。还有胡氏安和堂和沈家京兆来的资金大头,都没有用上呢。

随即,杨步勋的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