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就等着成为炮灰吧。

沈华善这两个月已经想得很明白了。炮灰,他是绝对没有兴趣的,他感兴趣的,是让别人成为炮灰。

“阴险手段、守正心肠。这个说法很不错,很不错!你若是能做到这一点,我就不用跑来京兆了。”听了沈华善的话语,叶正纯拈着须回答,觉得口中的酒也有余香。

阴险手段、守正心肠,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京兆朝堂里面生存下去,看来沈华善是觉醒了。

卞之和正好撞在沈华善觉醒的当口,于是很不幸地成为炮灰,这真的是他运数不成了。又或者,没有他之前的设局,沈华善也不会离朝静养,就不会悟出阴险手段、守正心肠这个道理了。

万事皆有定数。

通过弹劾卞之和一事,朝官们对沈华善多了畏惧,但是也有官员例外,反而对沈华善前所未有地亲热起来,这个官员,就是左良哲。

左良哲早年想争太子詹事这个职位,却败在了沈华善手下,一直以来,他都对沈华善有种不忿,后来他的孙女成为了太子妃,他的心态才平衡了些。

左彦救驾不成,反而被踢晕了过去,左良哲早就认定,这是卞之和做的手脚,是以对卞家也是恨之入骨。如今沈华善弹劾了卞之和,这让左良哲暗爽不已。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左良哲忽然发现,沈华善这个人,也挺不错的。

这一日,左良哲就往沈家递了帖子,准备上沈家拜访,敦睦同僚情义来了。

左良哲的帖子,沈华善当然会接下的。左良哲会递过来帖子,想必是因为自己弹劾了卞之和,左良哲以为自己和他是同道中人了,想必他这一次来,说的,也是场面上的话语——沈华善这样想道。

场面上的话语,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喝酒喝酒而已,沈华善还吩咐沈俞氏准备了一桌好酒席,以接待左良哲。

可是沈华善没有想到,左良哲这番登门,却不是说说场面话的,而是有事和沈华善相商,这个事情,还让沈华善吓了一跳!

左良哲上门,竟然是想和沈华善结为姻亲。他相中的,就是沈华善的庶孙女沈宛!其实也不是他相中的,而是沈则敬这一房,只有沈宛这个未定下婚约的姑娘了。恰好,他有一个庶孙子左俊,年龄上是合适的。

“沈兄以为如何?若是得当,过两日我就遣官媒前来说亲了。”左良哲说完了自己的意图,自信十足地看着沈华善,等待他的答应。

左家出了一个皇后,是当今皇上的妻族,自己又是承恩公。若是皇后诞下皇儿,那么左家就是未来太子的母族,这样的家世,这样的显赫,左良哲笃定沈华善一定会答应这门亲事的,如今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沈华善哭笑不得地看着左良哲,且不说左良哲“沈兄”这个称呼令人讶异,他提到的这门亲事,也让沈华善心里叹气。

先不说,沈华善对沈宛早就安排,就算沈宛的亲事没有定下,就冲左家是外戚之家这一点,沈华善也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外戚之家,听着好听,看着势重,底下隐藏的,全是暗流刀锋。一个不慎,死无全尸都是轻的!沈华善怎么可能会让沈家绑上这么危险的家族?

况且,两个顾命大臣联姻,等于是强强联合,皇上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沈家现在这样,已经被皇上猜疑了,若是和左家联姻,皇上会猜疑成什么样子?在这不是明摆着把刀柄递给皇上吗?

最重要的是,沈华善觉得自己和左良哲,不是同道中人。沈华善是弹劾了卞之和,却不代表,他是想帮左家的。事实上,沈华善和申科差不多,都对左良哲有一种淡淡的不待见,吕务厚的事情,沈华善至今还记得。

况且左家的家风,圆滑善钻杀伐什么的,沈华善一点都看不上眼。

想到这里,沈华善脸色便有些忧虑,说道:“承蒙左大人看重,如果这个庶孙女能够有这个福分,我是乐见其成的。只是……我们两个,先是监国重臣,如今同是顾命大臣,若再成为亲家,皇上会怎么想?当年陈知浩和张星华,就是因为谋帝心,被先帝猜忌的……”

左良哲惯会钻营,这个简单的道理,他定然会懂的。他只是有感于自己对卞之和的弹劾,一时头脑发热而已。若是自己都这样说了,他还不开窍,那么左家这个外戚之家,死期就不远了。

那就更加不可能和左家连在一起了。

果然,听得沈华善这么说,左良哲的神色也凝重了,变的有些难看。这个简单的道理,他竟然算漏了。若不是沈华善提醒,他差点就要犯错了。

陈知浩和张星华的命运,他可不想重复。

这个插曲,伺候让沈华善忍不住多次感叹,幸好当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然,沈家就要背上和左家一样的恶名了。

三更!感谢2832616书友的粉红票!请大家继续支持~

第三百九十七章大的采选的忧虑

左良哲没有在沈家呆多久,只匆匆吃了酒席,就告辞了。当然,离开的时候,绝口不提结为姻亲之事了。

左良哲离去之后,沈华善想想还是不放心,迅速给西宁道的沈则敬去了书信,说的,就是沈宛的亲事,信中道若是一切顺利,那么就按照早前的设想,将沈宛和彭瑾的亲事定下来。

且不说沈则敬接到书信之后,是以怎样快的速度完成了两家交换庚帖等事,就说京兆这里,六月的酷暑很快就过去了,京兆外出避暑的百姓陆续返回了。

尚未等他们完全休整好,一件大事情就传遍了京兆,准确地说,这件大事,将会传遍大永七大道。这件事情,几乎将京兆百姓的热情全部调起来了,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情。这当中,有人兴奋,有人沮丧,有人哀伤,有人欢喜。

自长泰帝崩天之后,还没有一件事情,能够使得整个京兆都动起来的。尤其是京兆官员的夫人家眷们,对这件事情更加热衷。无论大小宴会,她们津津乐道的,都是这个事情,生怕收漏了什么风声。

这件事情就是皇家大采选!这是京兆的盛事,也是官员夫人眼中的紧要事。

这是景兴帝登基之后,第一次举办的皇家采选,为的,就是充盈后宫。因是新帝登基第一次采选,又称为大采选,不管是规模还是重要性,都是后无来者的。这一次大采选,会挑选各等妃嫔,会将景兴帝的后宫填满九成。

也就是说,许多人家都有机会,出一个后宫贵人,说不定将来还有大造化,会使得家族青云直上也有可能。当今的容太后,还是掖庭出身的呢。

想到这无限美好的未来,京兆众人,才会这样沸腾。他们一定要抓住大采选这个机会。

景兴帝在位期间,以后或许还会有采选,然而也不过是补充三五鲜嫩的人进宫,像这样大规模的选拔,对不会再有的了。

这大采选,是一件盛事,更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这样的采选,每任帝王在位的时候举办一次,就已经让户部叫苦不迭,再来几次。国库都要空虚了。

因为这样的大采选。不仅仅是挑选后宫主子。还要挑选相应的宫女和内侍。后宫中的每个主子,位阶最低的侧八品秀女,都要四个宫女内侍服侍;贵嫔以上的主子,独有一宫殿。所需的宫女内侍就更多了。

这一次大采选,将会挑选一百一十八名新主子进宫,包括九嫔二十七世妇等等,那么所需的宫女内侍人数,就大约推得出来了,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目。

这些主子、宫女、内侍需要衣食住行,人数越多,所需的花费就越多。更别说,当中还有采选官、花鸟使所需要的费用。这些人对于户部来说,代表的就是如流水般支出去的钱财。

每次大采选,对于户部来说,都是一个大灾难,当中的花费。绝对会比三大道的赋税还多。从颁发圣上旨意开始,到中间的挑选,再到最后的供养,每一个环节,都是要花钱的。

一想到即将花出去的钱财,户部官员就觉得无比肉痛。

大采选的旨意颁下来之后,户部官员的面色就没有好过。从户部尚书到属下各部主事,都是臭着一张脸的。

户部尚书江成海的脸色尤其难看,平时的傻笑,直接变成了阴沉的抿唇,周身压抑的烦躁,就连朝中最没眼色的官员都可以感受得到。

见到他这样的表情,所有的朝官都离他远远的,生怕他一个忍不住就爆发了,反受池鱼之灾。

江成海可没空理会这些朝官们的避远,他只是在想着,这一次大采选要花费多少钱财,那么河内道的旱灾所需怎么办?他刚从河内道返回京兆,就接到了大采选这个坏消息,心情是怎样都提不起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就是户部如今的情况了。

早前,河内道观察使钱同式给江成海送来了文书,道是河内道河南一带,已经好几个月不曾有雨水了;河南一带的庄稼,受损极为严重,很多有已经是焦黄了,看样子河南一带的旱灾,必定会出现。

钱同式和江成海私交甚笃,两人在互市争端上,有过完美无间的合作。除了文书之外,钱同式还给江成海送来了私信。

私信中,钱同式的忧心表露无遗,他让江成海提前准备好赈灾的物资,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充足的钱财。

这些文书来的时候,还是五月,钱同式其时估计,这一次河内道的旱灾,必定十分严重,不仅仅是河南一带,就连鄂州,情况也差不多。

接到文书私信之后,江成海卞出发去了河内道。一是为了实地看看旱灾情况,以便有个具体的钱财估算,二也是为了避开京兆六月初一举行的献俘礼。

他去了河内道一看,才发觉河南一带的情况,比钱同式描述的还要严重。河内道这些年,遭遇的大天灾不少。长泰三十六年,河内道发生大洪水,大洪水冲毁了京杭大运河台前河道,造成了上万百姓丧生。

遭受洪水重创的河内道,近一两年才算是恢复了元气,却没有想到,如今就面临着大旱灾了。当江成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看到那一片片焦黄的庄稼时,眼中忍不住湿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