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话语,直指黄渊,等于直接说,招讨司士兵只会取黄渊性命。鄂州的士兵和百姓,都是安全的!

这样的高唱,感染力是惊人的。那几个眼睛通红的士兵,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怯懦但是希冀地说道:“大将军,我们都是大永的士兵……”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黄渊一刀挥将过去,就将他的头颅斩了下来。随即,那几个放下了兵器的士兵,也都这样被黄渊斩杀。

“都给本将军听好了!握紧你们手中的兵器,死守住这里!若是有半点动摇,下场就和他们一样!招讨司若是攻城,你们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黄渊低沉着声音说道。他手中的大刀还在滴着血。那几个士兵的鲜血,喷洒到他脸上了。这样的黄渊,似是从地狱里面爬出来一样!

立威。震慑!

他必须以杀戮的方式,来止住有所动摇的军心民心。若是再让这些士兵胡说下去。再止不住这些招讨司的吆喝,那么平永大将军府,不战即溃!

这个时候,一阵震耳欲聋的铜锣声在城墙上响起!这些同锣鼓声急速猛烈,夹着浩荡声势,正和招讨司士兵高喝作隔空对抗!

这些铜锣声,直接干扰了招讨司的高唱,堪堪压住了招讨司士兵的感染力。在这城墙之上,士兵和百姓们,听得更清楚的,是这些铜锣声!

原来是谋士冯万石带着大将军府的士兵赶到了!敲响铜锣声的,正是这几百名士兵!只见这些士兵手中,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面大铜锣,没有铜锣的的士兵,手中拿着的,竟然是百姓人家的锅盖!

这些铜锣、锅盖组合在一起,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

以铜锣声对付高喝声,这就是冯万石想出的应对之法!

在这个瞬间,黄渊对冯万石信服不已!这等奇计,也只有朝堂先生的弟子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样的铜锣声中,招讨司的高喝,起不了多少作用。随即,黄渊就发现,招讨司士兵的高唱,停了下来。这个对策,真是有奇效!

“先生真乃奇人!”黄渊忍不住赞叹道。有这样的谋士相助,鄂州城或许真的可以拖住几日。只要拖几日,等待北路刘良的人马到来,或有一线生机!

“大将军谬赞了!这些乃小计策,只能挡住招讨司一会儿。若在下猜测没错,招讨司很快就会攻城了!七万大军的攻势,绝对不是轻易抵挡得住的。”

冯万石听了黄渊的赞扬,眉头反而紧锁,说了这样一番话语。

“那先生有何良策?”黄渊马上追问道。冯万石说的,是实情。黄渊带着一万余士兵,在数量上,是绝对不能和招讨司的士兵对抗的,他最大的优势,乃是占据着鄂州城。

鄂州城,地形高峻,自古是易守难攻之地,还有坚固牢靠的城墙城门。只要守住城墙城门,招讨司想要攻克鄂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将军,非常事用非常法。如今招讨司的人数众多,想到守住城墙和城门,就只能狠下心肠了。在下有一计,可以缓挡住招讨司士兵的攻势,那就是用鄂州百姓的血肉之躯守城!招讨司顾忌鄂州百姓,绝对不敢轻易动的!”

冯万石所言的用百姓血肉之躯守城,就是让黄渊驱赶一批批的百姓,去守住城墙和城门,让他们当人肉盾牌,守住鄂州的城墙城门。

经刚才的铜锣响声,黄渊对冯万石的谋略是信服不已,况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于是一道命令,从黄渊这里发出去:着令大将军府的士兵,召集大批鄂州的百姓,前往鄂州城门!

而这个时候,招讨司已经下令攻城了!按照古大存和张戈商定的用兵之计,这七万招讨司士兵,有六万士兵是全力攻城;剩下的一万士兵,则会继续高唱着河内卫士兵演练的号声,继续攻心。

在短暂的停歇过后,“嗖”的一声,招讨司的攻城巨弩床出动了,弩床的利箭夹杂着千钧的威力,往鄂州城墙上发射过去!

攻城巨弩的威力,没有见到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鄂州城墙上的士兵,根本来不及躲避这样的利箭,他们只感觉到有强雷“轰”的一声在他们面前炸开。他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倒了下去。

又是“嗖”的一声。片刻过后,第二根利箭又射到了。依然有千钧之力,只是这一次士兵们都躲开了,没有人倒下来。那些铜锣鼓声,却是停了下来。

“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在铜锣鼓声停下来的时候,那空闲的一万招讨司士兵,又高唱起来了。

就这样,在攻城战火中,河内卫士兵熟悉的演练号声,间杂着响起,伴随着攻城守城之举。从未断绝。这些号声。也在某些河内卫士兵心中响起。并且越来越清晰。

鄂州城门下,大批的百姓面面相觑,心中惶恐无措。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他们离死这么近,即使在蝗虫过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绝望。

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知道这些士兵让他们来城门下,为了让他们以肉身挡住招讨司的攻势。招讨司有七万人数,以肉身抵挡,必定是被碾成肉泥的份,这是让他们来送死呀!

百姓们张着惊慌的双眸,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身前,是紧闭着的鄂州城门,他们身后,则是驱赶着他们在这里的士兵!

前或后,都是死路一条!

百姓们大气也不敢喘,而那些士兵们,也没有作声。鄂州城门内,竟然有一种怪异的安静,这种安静,衬得鄂州城门外的攻击,更加猛烈。

城门被冲撞的巨响,还有门外士兵奋冲的嘶喊。在这些巨响和嘶喊中,夹杂着若隐若现的高唱,那是河内卫士兵无比熟悉的演练声,还有那句“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话语,也飘进了城门内。

突然,安静的鄂州城门内,有人吼了起来:“我们都是大永子民!不能这样相残!这样下去,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这句话语,无疑是平地一声惊雷,令得所有人都心头一震。说这句话的人,竟然是一个大将军府士兵!

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个士兵,随即高唱起河内卫士兵演练的吆喝号声,而他手中的兵器“啪”地掉了下来。

所有的百姓和士兵,都被这突然的一幕惊呆了,而“啪”的兵器落地声,就像是一个信号,让这大批的百姓都动了起来!

外面那么猛烈的攻势,招讨司肯定会攻进来,以血肉之躯守城,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何不放招讨司的士兵进来?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

这一句话语,对于这些惊惶的百姓来说,就是指出了一条??髀罚钦窳1裕”挥美此朗爻敲诺亩踔莅傩眨袷遣灰艘谎逑蛄私舯盏亩踔莩敲牛??

而他们身后,“啪”“啪”的声音响起,这是兵器掉地的声音,就像最先吼叫的那名士兵一样,越来越多的士兵,唱起了他们无比熟悉的演练声调。

鄂州城门大开,城门外的招讨司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维持着冲击的姿势。在短暂的呆愣过后,招讨司的士兵长驱而进……

招讨司士兵的攻城,就以这样一个奇特的方式,成功了!不久,在鄂州的局势完全平息之后,招讨使沈华善召见了最先吼叫的士兵,感谢他的一声吼叫。

不管这名士兵有着怎样的过去,若不是他的一声吼叫,鄂州必定伤亡惨重。

这名士兵姓韦,因在家中排行第二,故有名韦二,少年从军,原先就是河内卫中郎将黄渊管辖的士兵,黄渊有反,他和大多数鄂州士兵一样,跟着成为大将军府的士兵了——这些,就是这名士兵低着头,向沈华善汇报的情况。

韦二……在得知他姓韦之后,沈华善微微笑了起来。

“韦二,这算不得名字。你吼叫有功,本使给你起个名字吧,就名松江吧。”

第四百一十九章枯骨在下

因为有鄂州百姓打开了城门,招讨司士兵攻克鄂州城的过程异常顺利。

在城门大开之后,招讨司士兵们高喊着“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的口号,冲进了鄂州城中。虽然遇到了黄渊亲信士兵的殊死抵抗,但毕竟人数差异太大了,黄渊的士兵们,很快就被击灭了。

短短半日时间,招讨司的士兵,已经控制了鄂州的城门和城墙,而且团团围住了所谓的平永大将军府,这是黄渊和他的亲信将领的最后退守之地。

令招讨司将兵感到奇怪的是,黄渊最后退守的地方,不是势高难守的炮楼,而是平地之上的府邸。这样的地方,不论怎么样防守,都是最容易被攻占的。

黄渊为什么会退回这里,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门道不成?

脸上带着血迹的古大存和张戈,对视了一眼,心里这样想道,然后大惊。他们带着招讨司的士兵追赶黄渊到了这里,在这个关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黄渊逃了!

正当他们下令攻进大将军府的时候,忽然大将军府里面就起了一股浓烟。随即,大将军府燃起了熊熊火光,在白日映照下,那些火焰更加炽烈。

现在正是秋深气燥的时候,鄂州已经持续干旱了,火光一起,就有了冲天之势,“噼噼啪啪”房屋燃烧倒地的声音响起。快得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大将军府瞬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这样的情况下,招讨司士兵当然不可能攻进去了!古大存站在大将军府外,看着这漫天的火势。心中无比复杂。

时至今日,他都不知道自己昔日的部属,为什么会谋反,但他却知道。因为这一场大火,他的疑问,没有答案了。

大火过后,招讨司士兵在大将军府的余烬中发现近三百具焦黑尸体。经仔细搜索,大将军府地下,并没有秘道密室,黄渊及其部众,断没有逃逸的可能,相信已经在这场大火中,殒命了。——这是古大存和张戈一致的判断。

黄渊谋反,退守大将军府,*身亡。一同引火的。还有他倚重的兵将们。这是河内道西路叛军的最后结局。

随着黄渊身死。招讨司的士兵,控制了鄂州绝大部分地区,虽然还有零星的抵抗。却成不了气候,招讨司士兵到达之处。所向披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