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认为,我们在场诸位,与京兆那位,又有什么不同?”

这一次,是沈则敬笑了笑。和沈华善极为相似的脸孔,有着自信和坚毅。

有什么不同?袁焕当然知道是不同的。单凭沈家起兵,几乎不损一兵一卒,就收归了西宁、岭南两道。

可以说,这种局面是沈家多年谋划的结果,但说得高大上一点,何尝不是民心所向天命所归?袁焕并不知道这些玄幻之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顺着己心、顺着民心而为。

“大将军,天命所归也无他,惟太平尔!”

俞正楷自从母亲俞老太、弟弟儿子过世之后,就没有再说话过。如今他额头上系着白带,终于说了这第一句话。

战争的残酷,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了。对军队、钱币的更改,无非是为了下一步走得更顺而已。

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太平”二字,都是为了让普通人活得像个人而已!

“那么,袁某,甘为犬马,愿为前驱!”袁焕站了起来,一抱拳这样说道。这个决定,是他来去江边上,就思度良多的,这一刻,终于定下了。

听得袁焕这么说,沈华善和沈则敬都松了一口气。其实,带领十万士兵的,不是非袁焕不可,但是良将难得,一国栋才要倾力培养,况共同浴血死战过来的,沈家真的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人才。

就这样,改制的指令,通过了在场十二人的一致认同。两个让西宁、岭南两道普通士兵和百姓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决定,定下了!

军队,改!名号、戎服、常服等,统统改掉,凡是在这两道的士兵,称之为禁卫军;

钱币,改!重铸铜钱、银子、银锭、银票的样式。上印太平通宝四字,西宁、岭南两道的交易、流通,皆用太平通宝……

对于军队名号、戎服的改变调整,是立即就可以进行的事情。

当这个命令在西宁、岭南两卫执行的时候。遭到了这两卫士兵的抗议和不解。作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名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如今说改就改,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

哗变倒不至于,但骚动在所难免。

面对士兵们的骚动,除了用“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个办法外,也无计可施了。

沈则思、彭瑾、袁焕三个人,召集了这两卫的中层兵将,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之以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士兵们的骚动。

幸得有八万新士兵、愿意投诚的三万招讨司俘虏,在这个时候补充进西宁、岭南道两卫。因有新士兵加入,改号、改服趁着这个机会,改制事宜一步一步地推进。

正如沈华善先前计划的一样,精挑细选的三万人。成了虎贲营,直接听令于沈则敬;弓弩士兵、熟悉弩床操作的三万人,则组成了弓弩军,负责操作沈家兵器司制作出产的兵器;还有士兵各十万人,由袁焕和彭瑾带领,成了神策左军和右军。

这样的军队架构,并不成熟它只是一个雏形。针对现有的三十万兵力,而做出的安排。在沈华善和俞正道的构想中,这个架构,随着兵力的增多,必定会延伸、拓展。

沈家敢对兵力调整,当然不是毫无准备的。在定下改制的半个月之后。第一批军中戎服就发到了虎贲军和神策左军那里。

铮亮的铠甲,明显加强的防护,穿在虎贲军士兵身上,显得威风凛凛。握着沈家兵器司最新研制出来的长刀,士兵们的气势。和以往似乎也不一样了。

袁焕摸着身上的铠甲,感受到它们的凉意,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铠甲全用甲片编制,对豸纹饰也刻在了上面。这铠甲看着厚重,披上身却颇为轻便,

将这一身铠甲穿在身上,袁焕又再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如今不是岭南卫,而是神策左军!

当江成海和杨简锐风尘仆仆地赶到岭南道,见到这些新戎服时,真的是吓了一大跳,这……看着就很有威严啊。

戎服的功能,什么防护、象征、识别这些,江成海和杨简锐这两个文官,一点都不懂。

他们只是觉得,穿着新戎服的士兵们,看起来威势十足,尤其是十万神策左军集结的时候,仿佛天地都要震一下。(其实是这两个文官,都很少看到十万士兵集结的场面,长知识了~)

他们少不得要感叹一句:果然是人靠衣装!

这第一批戎服,只够用在虎贲军和神策左军,其余的士兵暂且还用旧戎服。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当这两种戎服在一起对比时,高下立见了。

面对着神策右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神策左军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走路都觉得脚底生风。

神策右军乃彭瑾带领的,当然可以稍微延迟一点。纵如此,还是有不少中郎将前去打听第二批戎服何时到达了。

第一步军队的改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弹,这让沈华善等人松了一口气。

随着江成海和杨简锐两个人的到来,第二步关于钱币的改换,也开始了。

却没有想到,这第二步要比第一步难得多了。

二更!感谢小金和飞儿的粉红票,感谢sunflower889的香囊。没编辑推荐,日子有点难捱,请小伙伴们给力点击、推荐~~谢谢大家啊~

第五百三十章后宅之功

江成海和杨简锐,带着安和堂和千秋钱庄的掌柜,组成了临时户部,主理太平通宝推行之事。

江成海是大永前户部尚书,对于钱币的流通、掌握,那是心中有一套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在岭南道推行新钱币,会这么艰难。因为,百姓根本就不相信新铸造的太平通宝!

就算太平通宝成色、分量要比原先流通的大永钱币更胜一筹,百姓们都愿意选择大永钱币,而不会选择太平通宝。

就算有胡氏安和堂、千秋钱庄在当中宣传、保证,甚至使用太平通宝会更便利、更着数,百姓们都摇摇头。

当中原因,江成海很清楚,那就是百姓对太平通宝不信任,说白了,是对铸造太平通宝的沈家不信任。

大永钱币,是大永皇朝铸造的,是怎么都信得过的,不怕作废的一天;就算现在沈家起兵,占据了岭南道,百姓们的日子一样和平,但在钱币一事上,岭南道百姓却无比审慎。

百姓对一个官场、一个朝廷的信任,主要是体现在钱币使用上。大永存在两百多年,钱币的样式虽然几经改变,但是那名称,却是不会变的,总归还是百姓们认可的钱币。

太平通宝?此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是以,江成海看着那枚枚簇新的铜钱,叹了一口气。问题的所在,他都已经知道了,但是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啊。

要让百姓对太平通宝信任,最好最快的途径,就是一个新皇朝的出现。以新皇朝的名义来铸造、推行太平通宝,那么百姓自是相信太平通宝的。

但这个办法,被沈华善一口否决了,沈则敬也摇摇头,道此办法不可行,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让江成海和杨简锐另想办法。

见沈华善和沈则敬如此坚决,江成海和杨简锐也无法,只得按照原计划去行,再次找来了安和堂和千秋钱庄的掌柜。商定推行的计划。

应南图虽然带领着虎贲军,但作为千秋钱庄实际的当家人,当然也参与到这当中来了。他和江成海讨论良久,终于商定了一套办法。

只是,这一次太平通宝的推行,少不得要借助沈俞氏、沈宁等内宅妇人之力了。

“需要母亲和我帮忙?这是为何?”沈宁听了应南图的话语,有些讶异。

这一段时间,她和俞正道在倾力推敲沈家所走的下一步,沈家要推行太平通宝的事情,她当然知道。

沈宁擅长的是权谋人心。却不太懂这些商事,听到应南图这么说,自然有些吃惊。

“我已经和江大人商量好了,要推行太平通宝,必分两路。其一是大额交易。安和堂、千秋钱庄会有变法;其二就是日常用钱,这一点,就要靠母亲、婶母她们了。”

应南图仔细说道,笑了笑,眼中疲惫的神色一闪而过。

“日常用钱?你是说上行下效?母亲等官员夫人、还有婶母等商家夫人,就是最好的风向?”

沈宁略一想,就知道了应南图说的是什么意思。她看着应南图眼底的暗影。一阵心疼。

应南图本来就没有多少空闲的之间,在南雄之战后,就更加忙碌了。尤其是在带领虎贲军之后,回有余居的时间就更少了。

“你太辛苦了,有些事情,可以交代陈成去办。秋梧和沈其,也能帮得上忙的。”

没等应南图回答,沈宁又继续说道。她知道应南图会安排,这么说,也只是心疼而已。

“陈成他们如今也忙。我有分寸的。你不用担心,照顾好登儿便是。”

应南图这样说道,拍拍沈宁的手,让她放心。

如流处并入了虎贲军,隶属虎贲军,仍是称为如流处。陈成、秋梧和沈其,如今也是虎贲军的士兵了,他们也十分忙碌。

沈宁双手抚上应南图额际,用指以压,笑着说道:“我来帮你按按。秋歌这样帮我按过几次,甚有效。太平通宝那里,怎么说?”

应南图闭上眼睛,很享受这一刻的温馨,或甜腻。似乎他们成亲以来,就一直异常忙碌,这样的时刻,真的很少有。

“其实也不难,首先在曲江边的院子里做起。这些,岳母应该知道的……不急,慢慢来,慢慢来……”

应南图断断续续地说着这些话,在沈宁轻缓的按摩下,很快就沉沉睡去。’

听见应南图均匀的呼吸,沈宁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看着应南图疲惫的面容,眼睛眯了起来。

第二天,沈宁就去了和鸣轩,给沈俞氏请安。正巧,婶母沈胡氏、大嫂沈安氏和二嫂沈成氏都在,她们正在说着沈家设宴之事。

“老太爷说了,自我们沈家迁居岭南道后,就没有设过宴会了。老太爷的意思时,近期可以遍邀岭南道夫人前来,聚一聚,见一见。”

沈俞氏的语气怏怏,脸上也没什么精神。她的老母亲俞老太在南雄之战中遇害,五七之期虽已过了,但沈俞氏仍是十分伤心。

这设宴之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