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会怎么样?

沈宁想都不敢想。此刻听到应南图的话语,她就坚定自己的想法了,不管应南图去到哪里,她都想和他在一起。

走廊外面。大雪纷纷,似是帘幕,遮掩着这对夫妻的情意。

到了入夜,汇峰山中的战局终于结束了。这一战,神策左右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自那就没有多少伤亡。

军医已经在救治袁焕了,因为有了合适的药材,袁焕终于脱离了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日子,伤势渐渐稳定下来了。

那溃败逃离的二十万民兵,四散着逃向了庞家、黄家和展家,寻求着最后的出路。对于这样的态势,禁卫军们当然乘胜追击。沈则思和彭瑾,正带着军队前去追击这些人。

沈则敬和俞正道,则带着受伤的袁焕,暂时驻扎在石心堂,主理汇峰山中的战局,同时也在商量下一步。

当然。沈则敬也想尽快见到沈宁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儿!直到见到沈宁毫发无伤在面前出现,沈则敬才松了一口气。

“你真是胆大妄为!若是出了事,怎么办?!”

沈则敬忍不住板起脸,责备说道。虽然沈宁为禁卫军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救了应南图和神策左军。但是想到路途凶险,沈则敬就高兴不起来。

“父亲,宁儿知错了,宁儿也是心急,保证以后不会妄为了。”

沈宁一脸讨好地说道,眼睛眯成了月牙儿。院子里只有自己人,她也不怕别人笑话。

“算了,没事就好了,说这些也没意思了。宁儿,岭南道的情况如何?”

俞正道在为沈宁兜话,岔开了话题。他们离开岭南道一段时日了,也很想知道岭南道如今怎样了。

“千秋钱庄、安和堂和颜商,将岭南道、西宁道的民生商事稳住了,太平通宝的流通和使用,更加多了。岭南道都好。”

沈宁敛起了笑意,正正经经地说道,将岭南道的情况一一告诉沈则敬和俞正道。

“只是,祖父的身体有些不妥,孙伯扬太医已经来到岭南道给祖父诊治,现在应该好了些。”

沈宁提到了沈华善的病情,尤其是在说到沈华善不能费心用神时,将孙伯扬的话语一一说了出来。

沈则敬离开岭南道的时候,沈华善还没发病,听到沈宁这么说,心中突然有了一阵阵的害怕,脸色无比难看,手脚也有了颤抖。

父亲竟然病了,还要孙伯扬来诊治,怎么会?之前父亲的身体还一直很好的!怎么就会有病了呢?

“你父亲这些年,为了朝政之事殚精竭虑。累积到之时,就全部爆发了出来。孙伯扬乃医道圣手,有他在就没什么好怕的。”

俞正道见到沈则敬这个样子,出言劝慰道。岭南道没什么消息传来,这就是好消息了。

沈则敬点点头,却仍是止不住担心。

“父亲,待这场战事一了,过了年,我们就返回岭南道见祖父吧。”沈宁想了想,这样说道。

如今,已经是除夕了,艰难的景兴元年终于过去了。新的一年,就到来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噩耗

新的一年,很快就到来了。

这一年的除夕,沈宁就是在河内道的石心堂里面过的。虽然离开了岭南道,石心堂里面也没有多少过年的气氛,但是这个年,沈宁还是过得很欢喜。

一起在石心堂过年的,还有她诸多至亲。丈夫应南图、父亲沈则敬、舅父应南图、叔父沈则思……

其实和在岭南道过年也没有多大差别了。松风之间、大雪之中,应南图和沈家众人薄醉一场,醒来便是新的一年了。

新的一年,京兆传来的改元名号为新帝元年。接连两年改元,大永的民间多少对改元无感了,偏远的地方甚至都不知道大永又改元了,如今在帝位的,是一岁多的新帝。

河内道这里,各地豪强割据,各势力自立为王,根本就不承认大永的新元,反而名号花样百出。有称之为“庞帝元年”的,也有唤名为“展帝元年”的,这些元号,听得沈家众人瞠目结舌。

沈家按照俞正道、沈华善的定议,坚决实行“缓称王”这个方针,是以沈家也跟随各道,以这一年为新帝元年。

至于这个新帝年号,能持续到哪一年,还真是不好说,莫不如景兴年后一样,只维持了短短一年,那就好笑了。——沈则思不厚道地想,对大永皇家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汇峰山之战后,二十万民兵四散遁入庞、展、黄三家,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虽然他们敌不过沈家的禁卫军,然而胜在人多分散,又占据各地的有利地形,禁卫军一时也很难肃清河内道。

加上还有众多小股势力在使绊阻挠,禁卫军在河内道的平定并不十分顺利,进程也相当缓慢。

缓慢,却一直在进步。在俞正道、沈宁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指导下,河内道的局势渐渐有了起色。

到了四月桑蚕之时。沈家在河内道的进行,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就是正阳的庞家,被禁卫军灭掉了。

石光这些年来在庞家安插了不少人手,对庞家的兵力、人员等情况最为熟悉。为禁卫军提供的情报支持也最多。

禁卫军最先灭掉庞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禁卫军的帮助下,石光和石虎,带着石心堂的兄弟们,冲进了庞家的祖宅。

对于石光和石虎而言,持续了十几年的仇恨终于落下帷幕,石家的大仇得报,石光和石虎也可以恢复家族往日的荣光了;

对于沈家而言,灭掉庞家是平定河内道的第一步。庞家灭掉之后,原先聚合在庞家周边的势力也一哄而散了。对于庞家的护卫、正阳的百姓。沈家采取了优抚政策。

就像当初沈华善在郑州一带所做的那样,平乱之后重建秩序才是最重要的。在俞正道、沈宁的努力下,正阳一带有了新的县令、刺史等官员,正阳一带的官场系统得以重新确立,百姓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有序。

这新任的县令、刺史等官员。当然是信服于沈家的人。经过了这么多事,石光和石心堂的人员,也不再做那抢掠盗劫之事,反而成为了沈家所任命的武官。

正如沈宁当初承诺的一样,石光凭着自己的本事,做到了正阳折冲府都尉一职,石心堂的五百兄弟。自然就成了正阳折冲府的府兵。

从山贼转变为府兵,令得石心堂的五百人激动不已,甚至有人喜极而泣。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落草为寇之后,还能有成为正规士兵的一天。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精神上的升华——他们对于百姓而言。不再是祸害,而是守护了。

有得拣,谁会想做贼匪?谁不想成为百姓尊敬亲近的存在?

经由河内道的动乱、沈家禁卫军的动乱,石心堂的贼匪们,完成了他们身份、精神上的转变。

事实上。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石心堂贼匪们,河内道更多的百姓、小官员也在这样的动乱中,完成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

有不少眼光长远的小家族族长,在这样的动乱中,看到了沈家的运数、看到了天下滚滚洪流,也看到了家族崛起的机会。

这些小家族族长,抓住了这一个机会。他们倾尽全族之力向沈家靠近,为沈家在河内道提供便利,想尽办法将家族子弟送到沈家人身边、送进禁卫军将领身边。

大批大丰朝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崛起的。天知道,在大永末年的时候,这些小家族只有十几二十个人呢?

时也,势也,命也。

时势造英雄,其实时势更多时候造就的,是一个家族的气运。把握得好了,为家族后辈奠定了基础,家族气运蒸蒸日上,不是什么难事。

正阳这里的局面,沈则敬是很满意的。当初他带着禁卫军离开岭南道,就是想平定大永各道的动乱的。如今正阳这里的局面,正好符合了沈则敬的预期,也使他对将来要走的路充满了信心。

正阳,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证明沈家所走的路径是正确的。将来河内道、关内道、陇右道等地,当然也可以参照正阳的模式,重整官场、民生秩序的。

只要一切有序,太平盛世不远矣。

虽然河内道这里的安平,只在正阳这一小角,虽然展家、黄家还在拼命抵抗,但是沈则敬的脸色开始轻松了。

他甚至想着端午之时,可以抽空返回岭南道看望父亲妻儿了。

沈宁、应南图和俞正道等人也是如此。还有什么比可以碰触的希望,更让人欢喜的?

可是,一封从岭南道来的急信,将沈则敬等人的轻松、欢喜直接碾成飞灰!

这封急信说的事情,在沈则敬和沈宁等人看来,就是一个天大的噩耗,突如其来得让他们心神欲裂。

祖父病重,请父亲速归!

这封急信,是沈余宪送给沈则敬的,上面写的,就是这一句话。

病重,速归……沈则敬死死盯着那一句话,心头有些茫然。病重?是什么意思?速归?为何这么急?

他竟难以接受这一句话,拒绝去知道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只片刻,他就打了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了。

“彭瑾、退之留下主理河内道大局,则思、宁儿我们速归岭南!”

沈则敬立即下令,作了这样的安排。他胸口剧烈起伏着,脸色因为担忧而显得异常难看。

沈华善的身体在孙伯扬的调理下,已经好了很多;况且沈家也渐渐打开局面,河内道的局势也开始平定,沈华善费心劳神的时候就少了,病情一直话都很稳定。

是以,在汇峰山之战后,沈则敬和沈宁等人没有急着返回岭南道,而是继续留在河内道,做着沈家原本要做的事情。

在过去几个月里,岭南道来的书信,也说沈华善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让沈则敬等人放心,怎么一下子就有了病重的书信?

沈宁只觉得身体轻飘飘,如果不是有应南图在一旁搀扶,她都要站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祖父病重,还让他们速归,那是不是说祖父……沈宁不敢想下去,眼中迅速浮起水雾。

堂兄沈余乐在离开河内道之前,分明卜过沈家吉卦的,祖父怎么会病重?!

大哥怎么会到了这么危急的时候,才送信过来?!

“好,我们留在河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