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决然的摇头道:“不,朕和你们同去!”

王越迟疑道:“胡将军历来莽撞,就怕不分青红皂白先来一通乱箭,若是普通弓箭也就罢了,那连弩的威力太大,恐伤了陛下。”

刘协激动的说道:“胡将军虽然莽撞,但是粗中有细,绝不会乱来。我三年未见昔日的将士了。就让我亲往吧。”

两人见他满脸激动之色,心中也是一阵激动,不再阻拦。

三人纵马缓缓的朝城下奔来。

城上的士兵正要放箭。胡车儿瞄了一眼,喝道:“只有三人,先莫放箭,且让我问个明白。”

只见三人纵骑奔来,停在城楼下。

胡车儿大声喝道:“来者何人,勿要再靠近,否则放箭了。”

王越对城楼上喊道:“胡将军。多年不见,难道不记得燕山王越了?”

李逸飞也喊道:“胡将军,李逸飞在此。”

胡车儿全身剧震。仔细打量了两人许久,才激动的喊道:“王大人,李大人,多年不见。想死胡车儿了。只是你等两人为何投奔了公孙瓒?”

王越激动的高声大喊:“胡将军。陛下回来啦!”

“什么?!”胡车儿惊吼一声,声音都走调了。

城楼上哗然凌乱了。

刘协缓缓的将青铜面具摘下,眼中微微淌泪,全身激动不已。

阳光照在他那白皙而俊美的脸上,熠熠生辉,虽然不能细细看清面容,但是那风华绝代的神态,那睥睨天下的气势。依然是那么熟悉。

城楼上的士兵们怔住了。

刹那间,天地之间一片宁静。

嘉陵江边一别。一晃三年。这三年之间,他们由荣耀无限的大汉天子的亲卫军,成为一只被世人遗忘,被主政者视为麻烦的军队,昔日的骄傲已成昨日黄花,昔日的热血已换成颓废和低沉,因为他们的魂魄已坠入嘉陵江水之中。

现在他们的魂魄回来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帝王就站在他们面前,一切恍然如梦,似梦非梦。

城楼上的将士呆呆的望着城下,胡车儿的嘴巴张开成了一个o型,傻傻的望着城楼下那个风华绝代的少年。

城上城下的人互相对视着,久久无语。

许久,刘协才强忍住心头的颤抖,高声喊道:“诸位爱卿,朕—回—来—啦!”

城楼上依然鸦雀无声,仿佛依旧在梦中,惊疑不信的望着刘协。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跨潼关兮,逐逆贼。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一阵熟悉而陌生的歌声响起,先是城楼下唱,慢慢的蔓延到了城楼上。

城上城下的人激动不已,一群征战沙场多年、流血不流泪、看透了生死的铁血将士,流着眼泪,齐声跟着城楼下的人唱了起来。

歌声深情而豪迈,就连后面的赵云和幽州将士也感染了,唏嘘不已。

一曲歌罢,久久无声。

终于,胡车儿激声大吼:“快开城门,迎接陛下入城!”

城楼上哗的一阵大乱,士兵们纷纷扔下兵器,一窝蜂的朝城楼下跑去。

城门大开,胡车儿一马当先,身后一群将士蜂拥而出,犹如一团乱军,轰闹的奔来。

胡车儿回头大吼:“列队!成何体统?”

诸将士这才反应过来,立即整齐的排列好队伍,分列两边,只是有的将士手中的武器早已扔在了城楼上,只能两手空空。

胡车儿下马缓缓的向刘协走去,刘协和王越、李逸飞也下了马,向他迎了上去。

胡车儿啪的一声跪倒在地,泣声喊道:“近卫营骑都尉胡车儿拜见陛下!”

身后轰隆隆的跪倒一片。

“近卫营拜见陛下!”

“御林军拜见陛下!”

……

刘协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张了张口道:“诸位爱卿辛苦了……”

话音刚落,胡车儿已奔向前来,三人将胡车儿拥住。

四人涕泪交流,激动了许久才平静下来。

一万多幽州军浩浩荡荡的开进虞县城。

当晚四人把酒言欢,细细叙说离别之情,一直到深夜才睡。

次日,两军合并在一起,共有两万五千军。

近卫营和龙骑卫仍保留之前编制,其余马步军编为御林军。

胡车儿晋升为近卫营中郎将,赵云迁为近卫营骑都尉,风逸迁为龙骑卫骑都尉。

御林军暂留刘协亲自统领,徐庶迁为军师将军,典韦和张郃迁为左、右统领,花皓和墨小染迁为都尉。

大军在虞县城歇息了三天,经过梁国,仍然是绕城而走,直奔陈留郡而去。

消息传来,一骑飞报雒阳。

与此同时,一只数万人的军队紧紧跟随御林军背后杀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威逼京师

ps:不好意思,昨晚忘记设置定时发稿了,请大家见谅!

**************************

大军顺利进入陈留郡,这都得多亏地方官员的明哲保身。时局混乱,谁也不愿意派兵去追击一只神秘而对自己没有恶意的军队。

刘协依旧带着青铜面具,率着众军一路疾行。

背后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报~背后有追兵杀来!”

刘协一愣,他一路秋毫无犯,居然还有人前来追杀,总算遇到个负责点的将领了。

“来者何人?”

“兖州刺史孔融率两万大军来袭。”

刘协若有所思的说道:“哦,是孔融么。”

身后的徐庶立即令全军停下,准备迎战。

刘协对徐庶道:“或许不用一战。孔文举是个识大体的臣子,待朕去会会他。”

说完对王越道:“全体隐龙卫随朕去见孔兖州。”

徐庶迟疑了一下,终究是没有阻拦。

一行人调转马头,众骑迎向追兵。

远处尘头大起,孔融率着两万兵马,一路急行而来。

他与刘备关系一向很好,而且刘备也很关照他。虽然被袁绍打下半个兖州,但是他知道若非刘备的援助,恐怕整个兖州都要易主了。他是个文学造诣极高,但是缺乏武略的人,兵家之事确非他所长。但是如今公孙瓒的军队和胡车儿的军队合在了一起,直奔陈留而去。是傻子也知道进攻的目的地多半是雒阳。

天下看刘备笑话的很多,但是绝不包括他孔文举。所以他要拼力拦下这队兵马,即便不能击败。能够阻上一阻也是好的。

一行骑兵出现在他眼前。当先一人戴青铜面具,白衣银马,飘然而来,身后跟着数十个佩剑带弩的骑兵。

他令大军停下,静静的望着奔来的骑兵。

那队骑兵停在五十步之外。

孔融高声喝道:“来者何人?”

王越窜上前去,大声道:“孔兖州可还认得燕山王越?”

孔融上前几步细看了一下,脸色惊讶的拱手道:“原来是王大人。听闻王大人自陈仓道之战后,因陛下遇害,故挂印请辞。重新流落江湖,不知为何出现在此地?”

王越正要答话,刘协却将手中的画戟交给他,纵马又向前了十步。对孔融说道:“文举向前十步说话。”

孔融犹疑了一下。还是带着两名侍卫策马向前走了十步,对刘协一拱手道:“请问先生高姓大名,可否揭下面具让孔某一睹真容。”

刘协冷声道:“我是谁不重要,今日前来不过是想与文举论道。”

孔融惊讶的问道:“论道?”

刘协笑了笑道:“我曾闻先生四岁让梨,至此美名传遍天下,可曾有事?”

孔融傲然说道:“确有此事,先生有何疑问?”

刘协笑道:“我的疑问是,若先生手中的不是犁。而是兖州,先生愿意让出去给你的兄弟吗?”

孔融脸色一变:“兖州是朝廷的。不是孔某个人的,自不能相让。”

刘协笑道:“兖州是朝廷的,而天下则是黎民苍生的。若有人曾拥得天下,却因故不慎而遗失,而落入兄弟手中,自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文举觉得此人是否需仿效让梨之举?”

孔融呆住了,想了半天才震惊的望着眼前人。

“一春一春又一春,一帝一帝还一帝。三年之期已到,难道是他……”

孔融呆了半响,才对刘协道:“先生酷似孔某所认识的一位故人,孔某对此位故人思慕已久,能否请先生揭开面具让孔某一观?”

青铜面具被缓缓揭开,露出一张风华绝代的面容。

孔融仔细看了许久,再无疑虑,啪的翻身落马,跪地拜倒:“臣兖州刺史孔融拜见陛下。”

刘协也下了马,向前将他扶起:“孔爱卿请起。”

孔融满脸激动,又细细的打量了刘协许久,才叹道:“天下纷乱,民不聊生,非陛下不能收拾,臣恭贺陛下安然回归。只是当年陛下身居其位,臣当全力支持,而如今坐在朝堂上的是另一位陛下,请恕臣不便参与朝廷纷争,还望陛下见谅。”

刘协笑了笑道:“文举高风亮节,朕铭记在怀,文举只管归去,朕必不责怪。”

孔融又跪地拜谢,这才率军沿路返回,不顾而去。

***************************************************************************

一纸急报飞到雒阳丞相府。

刘备的眉头紧蹙,凝成一个川字。

近来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袁术被诸葛亮烧死万余军队之后,只是休息了一个多月又卷土重来,这次纠集了六万军队,在纪灵、杨弘和阎象(袁术之谋士,非阎行死去的儿子)迅速席卷了大半个豫州,连豫州刺史孔怞也被杀死。

刘备不得不派诸葛亮率张飞、徐晃、陈到三将再征豫州,与袁术在颍川之地激战。

诸葛亮年方十五岁,远远还不及历史上那般智计百出,如同妖魔,虽然刚出山时出了几次奇谋,但是行军打仗并非仅靠几个奇谋就能决定战局。

奇谋只是在对手露出破绽的时候才能奏效,行军打仗最终靠的还是实力。

令刘备痛苦的是,雒阳总共只有十万大军。两万大军在张辽手中,在刘辩的庇护下,根本无法调动。因为这是刘辩的唯一底牌,动了张辽无疑是告诉刘辩,我要动你了。反过来,刘辩防着刘备,刘备同样防着刘辩。张辽有两万大军在手,他就必须在城中驻有两万以上的军队才能确保刘辩不会发动兵变,把他给弄了。所以他京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