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轻轻的道:“卿若不负朕,朕必不负卿!”

曹操激声道:“陛下负与不负臣,臣必不负陛下!”

刘协全身又是一抖。

这就是那个千古奸雄曹操么?这就是那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么?

“朕得孟德相助,远胜千军万马,如此天下可定也!”

曹操醉醺醺的被李逸飞扶走以后。

刘协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

第二天中午,刘协午觉刚醒来。

李逸飞低声禀道:“王司徒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

刘协伸了个懒腰,洗了把脸,净了下手,春风满面的走进御书房。

厅中的王允却没前几天刚退董卓时的神采飞扬,脸上带着几丝憔悴和不安。

刘协听到王允的禀报不禁心里一惊。原来袁绍和袁术兄弟在原袁隗的太傅府给袁隗满门做法事祭奠,在太傅府门口当街立了一个很大的道场。不但文武百官以及各路诸侯全部去吊唁,连满城的百姓都许多去吊唁。

更意味深长的是,现场不但摆满了吊唁的鲜花,还有不少喊冤声言要报仇的诗词。

其中一首悼词云“四世三公灭满门,三百冤魂无处申。兴师勤王反被诛,忠肝义胆葬黄尘。真龙蒙尘屈深宫,母仪天下今不闻。定当社稷还旧貌,必将复汉朗乾坤。”

其意不言而明。

袁绍啊袁绍,你是想逆天么?

刘协沉吟了很久,然后问王允:“爱卿意下如何?”

王允慨然起身道:“当日陛下犹豫不决,是老臣请奏陛下下旨诛杀袁隗。老臣自去向袁氏请罪,任杀任剐,绝无怨言。”

刘协望着王允许久,突然哈哈大笑道:“是也,朕为何未想起当日下旨诛杀袁氏之事,皆乃司徒大人之主意。如此朕可泰然面对袁绍兄弟也。”

王允昂起头来,眼中凛然不屈,视死如归。

刘协突然厉声对他喝道:“袁绍不过一区区渤海太守。而你是大汉司徒,朝廷之顶梁柱,为何要向袁绍请罪?卿欲置朕于何地?”

王允汗颜道:“今天下方定,袁绍乃同盟军盟主,手握重兵,不可得罪,只可安抚……”

刘协不耐烦的打断他:“安抚?朕就去安抚。来人,给朕准备祭品,朕要亲去太傅府吊唁。”

王允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

其实,他不比卢植,早早就决定坚定不移的支持刘协。他是个犹豫不定的人,从开始支持刘辩,到摇摆不定,到支持刘协,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看到袁绍和袁术等人进京,气势汹汹,心底不免忐忑不安。

他是个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能够掌控大局的人。历史上的他也是如此,虽用计灭了董卓,却掌控不了大局,最后被李傕、郭汜等人攻破长安,自己身首异处,刘协也被迫再次成为傀儡。

第四十二章吊唁袁氏

阳春三月,寒气未消。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太傅府府外的灵棚内,满场都是花圈和挽联,整条大街插满了招魂幡。

历史上的袁隗虽然列于大汉三公之列,又惨遭董卓毒手,然而并非什么忠臣贤良。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他是没有异议的,而且还是他亲自将刘辩的玉玺解下来给刘协带上的。

王允总认为袁隗是家族利益至上,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袁家这个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要继续显赫下去。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带领着一帮党人和士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让党人和士人掌控乾坤的大棋。

只是他低估了李儒的智商,他认为李儒不过靠着董卓起来的一个暴发户,怎么能跟他这个出自四世三公家族的太傅比。他认为尽可掌控李儒于掌股之间,然而他错了。李儒是西凉第一谋士,即使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也是排名靠前的谋士。错了就会输,所以他输得很惨,惨到满门抄斩。

刘协想的却是袁隗进入了一个死局。袁绍要反董卓,而他是袁绍的叔父,董卓是不会让他活着的。

刘协叹了口气。朕何尝不是走入了一个更大的死局。董卓专横,而他偏偏是董卓所立,袁绍反董卓勤王,他偏偏不得不下旨诛杀袁绍的叔父全家。

这是何等的一个死局!即便他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充分表现了他的神明英武,又运用一千八百年的智慧和先知的优势击败了董卓。而他为董卓废刘辩而立,又是先皇次子,并曾下旨诛杀袁隗,这些死结仍然牢牢地缠在身上,这些死结虽已不足以致命,但也将他束缚得五花大绑,举步维艰。

灵堂外三四百人身穿白衣、缠着白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大街两边。正中灵堂一个大大的“奠”字,当中立着袁隗的牌位“大汉太傅袁公隗之灵位”,旁边是袁基的牌位,然后是其他人的牌位。袁绍、袁术和袁遗,跪在灵堂之侧。

两边立着冀州刺史韩馥、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乔瑁、河内郡太守王匡。此四人都是袁氏门生,所以也是一身素缟在旁守灵。

灵堂口两边分立着两队卫士,个个头缠白纱,却又身披铠甲,手执长枪,虎视眈眈。不似在守灵,倒是如临大敌。

一人跪在灵堂中间,手捧三柱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上香完毕后,向前扶起袁氏三兄弟,说了几句劝慰的话,然后昂然而去。

袁术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嘴角露着一丝微笑:“上党太守张扬也来了,十八路诸侯只差六路了。”

袁绍沉声道:“能前来祭奠者,纵然未必支持我等,必不会决意反对。若诸侯尽皆前来,则大事可成也。还有何人未来?”

袁遗答道:“北海孔融、徐州陶谦、西凉马腾、北平公孙瓒、长沙孙坚,还有……曹操。”

袁绍皱眉道:“西凉马腾,路途遥远,来与不来无伤大碍。孔融与陶谦不过两犬耳,不足挂齿。但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江东猛虎孙坚以及曹操皆世之枭雄,不可轻视。”

袁术阴声道:“曹阿瞒与昏君极其亲近,我闻其举兵乃受昏君所托,前日在雒阳城外极力维护那几个狗卫士,此人必成我等敌手。而公孙瓒和孙坚此两人或可近之。”

袁绍怒道:“要不是当日你断孙坚粮草,惹下仇怨,孙坚怎会避而不来?”

袁术哑口无言,却又心头不服,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陛下驾到!”

街口传来一阵喧哗。袁绍和袁术立刻变了脸色。

袁术朝外问道:“来了多少人?”

外面卫视头领答道:“车驾停在巷口,仅十二人前来。”

袁遗怒道:“不如就此诛杀昏君,为叔父报仇?”

袁绍厉声道:“昏君必然有备而来,不可轻动。”

袁术阴测测的道:“见机行事,能杀则杀!”

三人从边上侍卫手中取过宝剑,藏在身后。

袁术厉声传令:“列枪阵!”

两边卫士呼啦啦的将长枪举起架成一个∧形枪阵,要入灵堂者必须从枪阵下低头穿过。

说话间,只听到一路的三呼万岁声,刘协手缠着白纱,配着龙渊剑昂然而来。身后跟着王越、王允、张辽和李逸飞,紧随着后面是八个飞龙卫。

王越见到枪阵不禁大怒,拔剑指着他们喝道:“你等见到陛下不下跪,还阻挡圣驾,该当何罪?来人,杀!”

袁术脸色一变拔剑欲喝,却听袁绍一声断喝:“还不跪下给陛下请罪!”

众卫士立刻哗啦啦的将长枪扔在地上,纷纷倒地跪拜三呼万岁。

刘协冷冷一笑,淡淡的说了一声:“平身,给朕让开!”

众人让出一条路来,刘协昂然而入,张辽、王越、王允和李逸飞等四人跟着走了进去。

望着里面黑压压的一片棺木,刘协不禁也心里一阵恻然,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肃穆起来。

他接过旁边递来的三炷香,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又接过一碗酒轻洒在地上祭奠亡灵。然后开始哭祭道:

“呜呼次阳,遇祸身亡。朕心有愧,哭断肝肠。江河凝滞,日月无光。卿如有灵,听朕哭诉;卿如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好学,**当世;位列三公,四海名扬。吊君忠烈,刚直不阿;一心奉主,心系汉室。吊君丰度,相貌堂堂;佳配名媛(袁隗之妻马伦是名士马融之女),神采飞扬。吊君弘才,治国安邦;政令严明,吏治有方。想卿当日,雄姿英发;哭卿早逝,泪如血浆。哀哉次阳,悲哉次阳。忠义之心,名垂百世;英灵之气,万古流芳。悲卿思卿,悲痛欲绝。惜我炎汉,痛失栋梁。四世三公,满门忠烈。逆贼祸害,三百冤魂。朕也无奈,为贼所迫。舍命驱贼,卿已不在。呜呼次阳,生死永别。冥冥无际,世事茫茫。魂若有灵,以鉴我心,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祭词情真意切,哭泣更是哀思不绝,令闻者无不伤心掩面。

王匡、鲍信和韩馥等人不禁互相交换眼神,悄声议论:“陛下如此哀恸,看来当初下旨果然是迫不得已,罪首还在董卓。”

刘协拜完起身。王允近身向前跪拜。

“呛啷”数声,袁氏三兄弟拔剑而起指向王允。现场其他侍卫以及王匡等人也纷纷拔剑指向王允。

袁绍愤声大喝道:“王允害我叔父满门,合当问斩。乞请陛下下旨允许我兄弟等割王允之头祭我叔父,以慰我叔父全家三百口在天之灵。”

现场数十人齐声大呼“请斩王允!”。

王允手抖了一下,手中三柱香掉落在地,随即又捡了起来,端端正正的拜了三拜,昂然不惧的站了起来。

王越与李逸飞和张辽神情紧张的拔剑守护在刘协身旁。

刘协脸色连变三次,怒上心头,恶从胆边生,随即哈哈大笑:“故太傅袁隗、故太仆袁基乃朕亲自下旨问斩。何不割朕之头来祭奠亡灵?”

说完双眼两道寒光向四周恶狠狠的瞪视了一圈。两旁的韩馥等人以及众侍卫不禁心中一寒,纷纷低下头来,手中的兵刃微微发抖。

袁术哼哼冷笑道:“王允乃大汉司徒,我叔父也乃大汉太傅,为何无罪问斩?陛下如此包庇王允,恐天下人不服!城外二十里之处尚有三十万大军等候陛下惩处乱臣贼子,若不能斩杀奸臣王允,恐生叛乱,请陛下三思!”

刘协双眼逼视他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