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道:“别小看了党人在朝中的势力,也别小看了杨彪。别人或许取不到,但是杨彪一定有办法取到。去吧,先传令把吕布调回来,再速速启程去雒阳。”

夜荣再次告退。

李儒望着夜荣离去的背影,突然恢复了神采,紧紧握住拳头自语道:“即便他是大汉正统,即便他有神兵利器,我一样能让他栽在我手里,他若不攻破长安就罢了,若攻破长安,必让他葬身在关中。”

**************************************************************************

春风渡临泾,这本是一年中温暖和希望的开始,对于临泾城军民来说,却是冷酷和绝望的兆头。

冰雪早已消融,土墙已崩落在旧城墙下。

旧城墙上已崩了一个大口子,马家父子拼力死战才击退汹涌而来的敌人,避免了城池陷落。

然而他们知道这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破城只不过这两天的事情。

城墙下的吕布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端坐在赤兔马上,冷冷的注视马家父子浴血奋战,那神情好像老猫在戏弄老鼠。他就是要马家父子战得筋疲力尽,然后再亲自出马一举擒获,以泄几个月以来心中的怨愤。

日落之时,城墙的缺口终于暂时堵住。马腾松了一口气,望着城下的凉军久久无言。

城上城下横七竖八的躺着战死的士兵的尸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味。

马腾望着坑坑洼洼、摇摇欲坠的城墙,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终究是要守不住了,我马腾当年的叛逆之罪或许可以凭此战抵消了。”

马府大厅中,马超率着两个弟弟以及堂弟马岱,恭恭敬敬的跪在马腾面前。

马腾满脸凝重,从桌上一个锦盒中拿出一卷书籍,双手递给马超道:“此乃先祖伏波将军遗留的枪谱,你带着此枪谱和几个弟弟今晚趁夜色突围。现在速速去收拾行李,晚上我出东门佯攻,你们可从西门突围,取道到益州,再迂回到弘农,投奔陛下。”

书卷上赫然写着“伏波枪谱”四个大字。马超跪在地上不动,眼中只是流泪,一言不发。

马腾等了许久见他不答话也不接书,不禁大怒,一脚将他踢翻在地,大声喝道:“逆子,我说的话你听不到吗?”

马超爬起来,抱着马腾的大腿大哭道:“父亲,孩儿要与你并肩作战,击败吕布那狗贼。”

马休、马铁和马岱也大哭,一齐向前请求留下。

马腾气得全身直打哆嗦,刷的抽出佩剑指着马超道:“你们不走,那我就成全你们。我马家就在今日绝后好了。”

长剑的利刃闪着寒光,锋芒逼人。

马超擦干眼泪,昂然不惧,挺胸喊道:“要么一起走,要么死在一起。孩儿要与父亲大人同进退,共生死。”

马腾又是一脚将他踢倒,怒喝道:“放屁!你这逆子真是气死老夫了。”

他的声音已因激动而变形,全身颤抖不已,拿剑的手也在颤抖,几乎拿不住剑柄,眼中老泪纵横。

许久,他才颤抖着声音道:“好,你们不走,我就死在你们面前好了。”

说完挥剑就要往脖子上抹,马超大惊,急忙死死的抱住他的手,马休和马铁也冲向前夺下马腾手中的宝剑。

几人一起相拥大哭。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的声音,那是人群的呐喊声,如山崩地裂般。

马家父子脸色剧变,提起武器就往门外奔去。

外面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一群士兵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马腾惊惧至极的喝问道:“怎么回事,是城破了吗?”

领头的几个士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太守大人,敌兵……”

马腾脸如死灰,狂吼道:“敌兵怎么了?从哪个门杀进来了?”

一个士兵终于平定了喘息,满脸激动的说道:“不是杀进来了,是敌兵退了!”

“什么?”马腾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提腿就往外跑。

临泾城内,到处是欢呼声,几十个小校纵马飞驰,大声呼喊着敌人退兵的消息。

城楼下,一个时辰前还黑压压的一片紧紧围困在临泾四周的凉军荡然无存,只远远的留下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

马腾站在城头上,望着远远而去的吕布大军,全身的力气好像一下子被抽空了,跌坐在地上,半响说不出话来。

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充斥在临泾城中的每一个人的心里。满城欢呼雀跃不停。吕布退兵了,我们打赢了,历经了将近半年之后,我们终于守住了临泾……

许久,马腾才回过神来,爬起来对着东面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饱含热泪,口中念念有词:“臣拜谢陛下,拜谢陛下……”

第九十五章灞桥相会

当吕布的十万大军火速的回援长安的时候,刘协的大军正朝郑县急行而来。

郑县,攻袭长安前的最后一站,守城大将赫然是董卓的“司徒”牛辅。

按道理说,堂堂的“三公”去征战以及守城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凉军兵多将少,而汉军又来势汹汹,所以作战经验丰富的太尉段煨都会亲自披挂上阵,抵挡汉军。

至于牛辅,原本跟李儒一样都是董卓的女婿,也和李儒是董卓最亲信的两人。当初董卓带着李儒率兵入京,便把整个西凉的大后方全部交给了牛辅,足见信任。

“三公”来守外城,对于牛辅来说是耻辱。尽管李儒说得很动听,“汉军凶猛,非司徒大人不能抵挡”。原本他对于李儒的调遣完全是不愿也可以不接受的,但是李儒的命令可以不听,岳父大人的“圣旨”是不可以不遵的。所以他不得不带着一肚子气来到了郑县守城。

当郑县巍峨的城墙离汉军只有两三百米时,全军都惊呆了。

眼前的情景实在太诡异了。

远远的看到郑县城门大开,城楼上空空如也,一个人影也没有。更诡异的是门口两边排列着一长串人群,从衣服的颜色和式样来看,显然都是平民。而且居然还传来鼓乐声。

空城计?刘协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想到里演义里的那一幕。

如果是空城计,李儒是不是应该在城头上给我来一曲?

大军缓缓的停下,众将都满脸疑惑。根据两军的路程,吕布的十万大军应该还未赶到长安。郑县是长安东面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且城墙高大坚固,牛辅怎么也应该在郑县守上一两天,阻挡汉军的进程,为吕布赢得时间才对,怎么可能就弃城而逃了。

刘协想了想,立即令王越率众飞龙卫前去打探。

王越等人得令而去。

当众飞龙卫靠近城门口时,刘协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因为门口的人群瞬间就将飞龙卫卫和王越淹没了。

刘协深信王越和飞龙卫不至于对付不了那群手无寸铁的人,哪怕那群人都是精锐士兵假扮,于是强自镇定,静观其变。

果然,过了一会,一团红色的身影从人群中杀出,回奔了过来。

“牛辅果然弃城而逃,举城百姓正欢呼迎接大汉天兵的到来?”

“会不会有诈?”

“不会,臣已入城中查看,绝无有埋伏的迹象。”

刘协踌躇了半响道:“全军做好应战准备,缓速入城,飞龙卫注意控制城门。”

刘协率着大军小心翼翼、如临大敌般的缓缓走向城门。迎面一片山呼万岁声,两边跪倒一片郑县百姓,却又都忍不住抬头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

“瞧,我们大汉天兵就是威武啊,就是不打仗的时候也是全身杀气腾腾的,一副随时准备应战的样子,怪不得董卓不是对手。”

“你看看小陛下,长得那么俊俏,却一脸的严峻,像个小大人似的。当个皇帝不容易啊,我家的二狗子跟他差不多大,天天跑树上掏鸟窝呢。”

……

刘协听着一路的窃窃私语,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挥起鞭杆朝百姓致意,脸上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瞧,小陛下脸色那么难看,看来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啊,看了真令人心疼啊。”

“唉……董卓真是造孽啊,害得这么俊俏这么小的小孩也出来统兵打仗,这一路餐风露宿、枪林箭雨的,能不辛苦吗?”

刘协再也忍不住了,一拍逍遥马,纵骑向城内奔驰而去。

大军在郑县只是稍作停留,便留下一队人马守城,余下的兵马继续向长安急行而去。

灞桥,关内第一名桥。曾因水灾被王莽改为“长存桥”,此时已恢复原名。

灞桥两岸,古柳婆娑,新柳披翠,风飘絮起,绿云垂野。春风春雨中,柳丝万缕,似烟似雾。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折柳”、“灞桥伤别”,历史上的灞桥是伤离别的象征,提起灞桥就会涌起一股淡淡的离愁。

虽然此刻的灞桥并非唐代之后的离别之地,但是站在柳絮纷飞的灞桥上,刘协却在思念一位已离别的佳人。

而他对面站立的,正是令他与佳人离别的仇人。

石砌的灞桥已被从中拆断,隔了五六米。刘协和李儒分别站在断桥的两端,隔河相望。

刘协的身后跟着王越和李逸飞以及几个飞龙卫。李儒身后也站着一员羌人装扮的偏将和一群侍卫。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刻的刘协却感到非常的冷静。

对面的李儒相比昔日在京中的时候消瘦了很多,以前圆圆的双下巴变得尖削了,脸色微带苍白,眼神也没往日那般神采飞扬了。

李儒在马上一作揖道:“陛下,别来无恙?”

刘协冷冷的笑道:“托你的福,朕很好。”

李儒细细的在他脸上看了一遍,一副痛惜的样子,喟然叹道:“陛下瘦了,朝中大将如云,行军打仗之事,交给他们就好了,何必御驾亲征,劳累龙体。”

刘协神色不变,依旧冷笑道:“朕若不亲自来,要是他们不小心杀了你怎么办,岂不是让朕痛悔终生?”

李儒神情一懵,随即笑道:“陛下竟然如此关心臣的安危,老臣不胜感激。”

刘协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笑了许久才冷然说道:“你若死了,朕就得派人刨坟挖尸,但是纵然将你碎尸万段,听不到你的哀叫,岂不是很无趣?”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冷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