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之嵩山冰火-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不是长久之计,也足够作权宜之用。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寒便少有外出。

如今的江湖之中,微微有些乱象。事情的起因,还是辽东方面的战事。

果然像林寒说的,鞑子寇边,朝廷震怒,急忙调兵遣将,向着辽东进发。

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千里’,从全国各地调来的老爷兵,只以为寇边的鞑子兵也像治下的百姓一样软弱,是可以一击即溃的,故而并没有将鞑子兵当作一回事。

甚至在亲眼见到人强马壮的辫子军后,竟然不是坚守城池,而是主动出击,以弱势的步兵对抗气盛的骑兵。

鞑子兵大喜,一轮冲锋、一轮齐射,明军立时哭爹喊娘、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跌跌撞撞惨死在自己人脚下的兵卒甚至比死在弓箭、马刀之下的还要多。

大明的兵痞们这才知道,辫子军的刀剑真的是吃肉的,先前以为的小花猫瞬间露出狰狞的嘴脸,原来那竟是色彩斑斓的‘大虫’。

数次失败之后,大明的文臣、监军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失误了。当然,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失败的,仅仅是失误而已。

意识到失误,在处决了几个替罪羔羊,甚至是宰杀了一些边民之后,报往朝廷的奏折上,立时就有了斩敌多少多少,双方互有胜负,但鞑子兵太多,杀不甚杀,请求支援,又因粮草不足,再次请求支援。

若说第一次的失败,还可以看着是对鞑子兵的认识不足,尚算‘情有可原’,那么第二个错误,就足以说明是愚蠢了。

招降!

这就是太监们想出来的办法。就像前朝招降水泊梁山一样,太监们以为这一次寇边的鞑子也是像宋江一样,是想要谋个前程、得些利益,他们以为,在天朝的惶惶天威之下,鞑子们终究是要屈服的。

还别说,鞑子们真的屈服了,就在太监们在守将们的反对无果的情况下,兵将齐出,前去受降。

最后,被人一窝给端了,接着又被赚开城门,城池沦陷!

当第一座城池被鞑子兵占领,便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地传来噩耗,从此君王天天要早朝,却无能为力,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连丢五、六十城,举国震惊。

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勇士,即使是在朝廷最懦弱的时候,只要朝廷自己不刻意打压,自然会有一茬又一茬的勇士,像割不完的韭菜一样冒出来。

听到官军节节败退,立时就有热血汉字、江湖豪杰要投军报国。可惜,这些草莽英雄严重低估了朝廷的自尊心。

名门弟子要报国?可以,军官身边需要守卫,越多越好。山贼草寇要投军?左右,给我拿下!欺我军中无人么?

热潮过后,武林豪杰们才发现,即使是想要报国,也是需要门路的。但即使是混得好的,有些作为的,也不过是混在军将身边做个守卫,防备敌方刺客刺杀之类的。其他的,甚至是只能做一小兵,冲锋杀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半年以来,确实有极少数人撞到狗屎运地救起了某个长官,之后迅速得到提拔。但更多的,却是死在鞑子骑军的箭矢之下,直到死,他们都没能将门派中学到的功夫用出来。

千万人的战役,远远不同于江湖厮杀,除非是有着林寒这样的身手,否则,即使是以徐铮、李季那样的功夫,在战阵中也是用处不大。在铺天盖地的乱箭之中,个人的武力实在是太渺小了。

英雄无用武之力!

江湖中人深刻地体会到,除非他们本身有不俗的军阵技巧,同时还有发挥出这种本事的地位,才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否则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个耐打的兵卒,或许是十人敌、百人敌,但终究还是要死在乱刀之下。

战争中,大名鼎鼎的侠客,很可能就死于某个无名小卒之手,甚至那个无名小卒在一年前还只是个在草原上放马的牧民。

热血散尽,寒了心,群雄才知道,官场比武林更复杂,不是你有能力你就能够上位的。

国难当头,并不一定是‘义字当先’,绝大多数人还是一样的‘利字当先’,甚至许许多多的人在借机发‘国难财’。

三国之时,曹操百万大军攻打东吴,吴主孙权问策,有言江东大族皆可降得,唯君不可降。

家国天下,大明终究是朱家的天下,别说贪官们没考虑过鞑子能够入主中原,即使想到了,也是该拿的拿、该取的取,丝毫不会以国事为重。

在大部分人看来,君权轮换,而治理天下的,还是大小官吏。

也就是说,即使是鞑子颠覆朝政,他们一样有官做,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

如此,受尽挫折,一腔热血化为乌有,心灰意冷之下,江湖中的报国热潮终于冷却下来。

这大半年来,五岳派在左冷禅的示意下,在徐铮、石韬等等一众年轻一辈的领导下,坐看其它各大门派热热闹闹地参军报国,最后碰得一个头破血流。

当然,五岳派也不是完全不作为,以左冷禅牵头,五岳、崆峒、青城、点苍四派共聚一堂,达成共识之后,全力地运转,通过银钱以及人际关系,大批的年轻弟子被送往各处。

这些弟子大多会占据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官小职,但是如果有人能够细细的研究,就会发现,在半年之后,这些弟子在门派的帮助下,迅速地控制了当地的局面。不知不觉中,拉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再加上所选的地方并不受人瞩目,渐渐有‘天高皇帝远’的架势。

积少成多,积蓄的力量可不算小。特别是在这些地方,必定会有五岳派开设的武馆,也会有五岳派名下的车马行。

五岳派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直到某一天,左冷禅亲自召回了身在洛阳的徐铮。在左冷禅的书房里,两人一夜详谈,房间里的烛火一夜未息。

两人具体谈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即使是作为左冷禅书童的吴一然,也是不得靠近书房一步。

第二天一大早,左冷禅、徐铮两人神色疲倦地从书房出来,吴一然悄悄地瞧去,左冷禅是一脸的轻松,徐铮则是一脸的喜悦。

心情大好的左冷禅朝着守卫在大厅里面的吴一然招招手,吩咐道:“早饭之后,你去召集所有人,有大事要通知!”

 第二八八章 左冷禅让位

嵩山大殿之中,左冷禅端坐于案前主位,神情极为严肃。 其左右两列,各放置十数张木椅。

此时此刻,在左边位置上,依次坐着丁勉、陆柏、费彬、乐厚、钟镇、赵四海、张敬超、司马德、邓八公、高克新以及卜沉、沙天江共十二人,右边则是林寒、徐铮、狄修、李季、刘学文、卢义、柳思成、唐剑、李雨衡、孟飞、张天风、牛大力、游迅、陈晨共十四人。

除去汤英鹗、史登达、万大平身在洛阳,尚有石韬身在泰山,何进留在衡山,以及劳德诺镇守华山,嵩山的高层几乎到齐。

幸亏左冷禅师兄弟中,除了左冷禅需要不时地走到台前之外,其余众人皆是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几乎全部都在观胜峰上编撰典籍,他们的亲传弟子也多在嵩山,并不曾外出。

至于左冷禅为何要召集众人,林寒这次是真的不清楚,因为他事前也没有得到丁点的风声。即使是吴一然,也没有消息可以透露。

对于嵩山的事情,林寒已经很少去理会了。倒是这一次见到狄修,林寒才想起来,当天在封禅台上,徐铮曾经提醒过一句,要他小心狄修。

这一次见到狄修,对方依旧是面无表情,林寒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日里得到徐铮的提醒,林寒原本以为狄修是要在他的婚宴上做些什么,还特地叫人将所有的酒水都检查一遍,却未发现任何异样,害得他虚惊一场。

想了想,既然狄修依旧是循规蹈矩不露出丁点破绽,林寒也是无奈的很。当日印月谷之事,狄修肯定做了手脚,借机坑了一把。但林寒后来反复的查探,却没有丁点蛛丝马迹,对方手段老道,并没有留下令人诟病的尾巴。

明知对方有害人之心,却偏偏不露出马脚,林寒也是无奈的很,只能加强防备,等待对方出错。

其实林寒也想过安个由头,栽赃陷害之类的,将他强杀了;又或者是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手起刀落图个干净。但仔细地想想,林寒还是选择了放弃。

如果狄修真的出了事,其一是会引起五岳派的动荡,其二是以左冷禅的精明,哪里会不明白其中的究竟。

狄修毕竟是师伯的大弟子,为了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引起师伯侄之间的隔膜,不合算!

就在林寒动着心思的时候,左冷禅拍打着双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望着下面新老参半的面孔,左冷禅感慨着说道:“今天请大家共聚一堂,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抬手点着林寒这一排,左冷禅笑道:“看看我嵩山的年轻一代,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丝毫不比少林、武当逊色,甚至还要强出一线。”

细细地回味着左冷禅话中的意思,目光向着徐铮,果然见到他眼中掩饰不住的喜色,林寒心中一动,多少有些明白了左冷禅的意思。

向着丁勉、陆柏等人望去,果然见他们也是心有所悟,林寒点点头,如此看来,事情十之**是那么回事。

这边左冷禅接着说道:“这两三年来,我们这一辈的旧人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我们精心于编制武功秘籍的同时,更多的年轻人走到了台前,而且他们都做得非常不错。”

既然已经明了左冷禅的心思,当左冷禅话音稍落,丁勉已是接着说道:“不错,比如洛阳方面,先是狄修狄师侄,后有徐铮徐师侄,都表现得非常好,不仅稳固了洛阳的基地,还打出了五岳派的名声。”

“丁师叔过奖了!”

得到丁勉的肯定,狄修、徐铮两人对视一眼,齐齐起身向着丁勉行礼。

只是同样是行礼,徐铮是面带笑意,满心的欢喜;狄修却是面无表情,颇有些淡看风云荣辱的意思。

丁勉点点头,接着说道:“至于华山方面,则有劳德诺劳师侄镇守,可是相当的牢靠。说到这里,掌门师兄可是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