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奶可乐经济学-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而略有变化,但重合程度惊人。比方说,很多人都喜欢伴侣和气、老实、忠诚、健康、聪明,外表有魅力。女性一般都承认,会被经济上成功的男人所吸引。在问到认为什么样的女性有魅力时,以前男性倒没提过收人能力,可在美国近年来的调查里,他们也开始提了。 
每个人在婚配这一非正式市场上的购买力,取决于该人天生的个人特点。简单说也就是,假设个别加权代表相应个性的相对重要性,那么,不妨以寻婚者所拥有的个性加权平均值来衡量其购买力。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可算出一个介于 1 一 10 的分数,较高的分数,代表较为合意的个性组合。再假设每个寻婚者都遵守“跟愿意要你的最佳人选结婚”的规则,而且,所有人都挑选同类型的配偶,即 10 分的候选者配其他 10 分的候选者, 9 分的配其他的 9 分,以此类推。 
不必说,这样描述人们如何筛选伴侣,实在过分生硬、缺乏感情。但对于一些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求爱行为,它似乎能做一些粗浅的解释。 
为什么男女初婚年龄延后了?(贾斯汀 · 格里姆) 
在 20 世纪60年代,美国男性的初婚年龄是 22 。 8 岁,女性是 20 。 3 岁。但到 2004 年,男性的初婚年龄提高到 27 。 4 岁,女性提高到 25 。 8 岁。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增长。 2001 年,澳大利亚男性的初婚年龄是 28 。 7 岁,女性是 26 。 9 岁,而在 70 年代,男性是 23 。 4 岁,女性是 21 。 1 岁。为什么现在人的结婚年龄推迟了呢? 
原因之一是,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接受到更多教育,一个人找到工作所需的教育量也因此提高。比方说吧,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有高中学历的人找一份银行出纳员的工作是十拿九德的,可如今,大多数银行的这类职位都是大学毕业生来干。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成绩和其他学校表现对事业成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男女双方来说,早结婚的机会成本提高了。比如,结婚早的人很难拿到大学文凭,生了孩子的年轻家长就更难了。此外,从人们希望跟成功者结婚的角度而言,预测对方是否能获得成功所需的信息,不如以前那么容易获得了。 
传统上,早结婚的一大好处是,趁着好人全被别人抢走之前,找个有魅力的伴侣先下手为强。但现在的人们似乎并不像从前那样担心落在别人后头。凭借较高的收入,较高的教育水平,迁居的灵活性也比从前大,人们总能碰到潜在的结婚伴侣。所以,年轻时错失有魅力伴侣的机会成本,不如从前那么高了。 
趁年轻结婚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在自己身体健康强壮,有能力满足抚养下一代的禽求之时,及时生下孩子。但随着健康水平和寿命的普遍提高,这个好处也渐失意义。 
总之,早结婚的成本提高了,收益却减少了。这有助于说明人们初婚年龄提高的原因。 
为什么人们在有了异性朋友之后,更容易找到另一个异性朋友?(赫托尔 · 装多) 
 一个年轻小伙子跟一位有魅力的年轻姑娘成了亲密朋友。他们保持着一种非常柏拉图的关系。一天晚上,姑娘邀小伙子去酒吧,说,“今天晚上我要帮你找个伴儿。”两人到了酒吧,姑娘专心致志地打量起在场的其他人来。她一边看,一边亲昵地挽着小伙子的胳膊,充满爱意地看着他,并不时与他耳语。接着姑娘说自己要走了,并跟小伙子说第二天喝咖啡时见。等她一走,其他好几个有魅力的年轻姑娘都跟小伙子搭上了话。小伙子彻底懵了。为什么这些姑娘突然对他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呢? 
第二天喝咖啡的时候,姑娘对小伙子得到这么多青睐一点也不吃惊,她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光是看一个人的外表,很难判断他到底够不够好,”姑娘解释说。可因为酒吧里其他姑娘明白,有魅力的姑娘一般很受男人欢迎,所以,她,一个有魅力的姑娘,对一个认识的男性给予这么亲密的关注,显然说明,这个男的没问题。 
小伙子把这次的经历看作马太效应的又一例子:“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 马太福音 》 )。 
为什么人们大多认为含蓄是迷人的品质? 
到了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女一般要花相当长时间寻找潜在配偶。他们常去酒吧,参加俱乐部,成为健身房的会员,出席宗教仪式,请求朋友和亲戚多帮忙,甚至出钱寻找相亲服务。但要是表面上吸引人的潜在伴侣对结成关系过度热心,他们大多也会拒绝。为什么人们更偏爱含蓄的潜在伴侣呢? 
已故的著名演员格劳乔 · 马克斯( Groucho Marx )曾说过,他绝不愿意参加任何主动给他会员资格的俱乐部。显然,在个人关系中采取这种姿态,肯定要失效。可马克斯的确说中了点什么。 
如前所述,人们大多寻找的是有同情心、聪明、健康、诚实、情绪稳定、外表有吸引力的伴侣。这些特点中,有一些比较容易观察到,有一些却不然。具备上述所有品质的人,需求量很大,也就不太可能急着寻找伴侣。”而对于知道自己缺乏某些品质的人,情况可就不同了。这种人很可能遭到了多次拒绝,难以压抑自己对成功的渴望。 
于是,适当的含蓄就成了一个迷人的品质。 
为什么住在农村地区的人比住在城里的人早结婚?(马特 · 汉良) 
2000一 2003 年,住在西弗吉尼亚乡村地区的青年,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 25 。 9 岁,女性为 23 。 9 岁。反之,住在新泽西城市或郊区的青年,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 28 。 6 岁,女性为 26 。 4 岁。为什么住在农村地区的人早结婚呢? 
结婚早的一大成本是,离婚的可能性更大。所有的夫妇,不论住在农村还是城市,如果愿意在正式结婚之前等得更久一些,越有可能维持长久的婚姻关系。但如我们所知,时整体来说有道理的抉择,不见得总是对个人有利。比如有人碰到了一个特别有魅力的结婚伴侣,他可能会发现,等得太久不见得只有好处,还有风险——一尤其是,万一有其他人出现获得了对方的青睐怎么办? 
虽说天底下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可要是住在大城市里的某个人,错失了跟迷人潜在配偶结婚的机会,总还会碰到大把单身年轻人,并最终找到条件差不多的替代者。 
可人类吸引力的构成基拙,乃是无数的各异特质,要是一个住在乡村环境里的人,错失了一次结成良缘的机会,那么,他很有理由担心,未来找到的次佳人选,不如头一个那么迷人。 
所以,农村地区早婚现象,可以看作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的又一个例子。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等得久更好,但时个人来说,最有利的策略是好机会一出现就牢牢抓住。 
还有一个与此有关的因素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相应的,从事需要花费时间才能取得事业成就的人也就较少。所以,农村地区的人,等久点再结婚(预刚成功所需的信息,一般要在较迟的时候才能获得)的动机并不那么强烈。 
经济学家的人际关系市场模型,不仅能解释求偶惯例,还能解释社会用来规范婚姻关系的法律,以及人们在考虑是否挽留婚姻关系时所做的抉择。 
如果真如大家所认为,一夫多妻侧对男人有利,而对女人有害,那为什么以男性为主的立法者要禁止它呢? 
不少人认为,只要不对别人造成不可接受的伤害,成年人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困难的是,如何界定何谓“不可接受的伤害”。 HBO 电视台的系列剧 《 三栖大丈夫 》 (Big Love),讲述了盐湖城一个一夫多妻家庭的虚构故事,重新挑起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议。 
芭玻、妮基和玛姬妮,是 《 三栖大丈夫 》里的三个女主人公,选择嫁给成功的商人比尔 · 汉瑞克森,他有能力为这个大家庭提供富裕的生活。社会应该禁止这种安排吗?因为它给别人造成了不可接受的伤害?它伤害了谁呢?怎么伤害的呢?按照经济学家的婚姻伴侣非正式市场模型.这些问题很有一些有趣之处可谈。 
反对一夫多妻制的传统观点认为,它对妇女造成了伤害,尤其是那些被迫进入这种婚姻关系的年轻姑娘。毫无挺问,强迫性婚姻关系,不管是多妻还是一妻,都应当为社会所禁止。但成熟的妇女,自愿选择多妻婚姻关系,说明她们喜欢这种安排。如果说多妻制婚姻对妇女造成了伤害,那么受害者显然是那些喜欢一夫一妻制的女性。 
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妇女是如何受伤害的。例如,在一夫一妻制度下,芭玻最先选择的是嫁给比尔,比尔也选择姿她。可要是允许一夫多妻,比尔可能不仅想姿芭玻,还想姿妮基和玛娘妮。芭玻不得不在两个不那么合意的结果中做出选择:要么重断寻找支持一夫一妻的伴侣,要么继续保待她不喜欢的多妻婚姻关系。 
对一些妇女来说,允许多妻制婚姻关系,会损失一些诱人的选择。但光凭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多妻制时女性造成了不可接受的伤害。假设多妻制合法,且男女比例相当,有 10 %的男性平均每人有 3 个妻子,而剩下的婚胡仍为一夫一妻制。在满足了一夫多妻的 10 %的男子的情况下,剩下的每 7 名妇女就对应着 9 名男士。在一夫一妻制伴侣的非正式市场上,男性过多,交易条件就变得有利于女性。妻子们用不着再洗那么多尿片,他们的双亲也免掉了支付婚礼费用的苦差。 
对男人来说又是什么情况呢?显然,对一部分男性来说,一夫多妻制是有利的。毕竟,像《三栖大丈夫 》 里比尔 · 汉瑞克森那样的男人还有不少,他们不仅喜欢占有若干妻子,而且也能吸引到若干妻子。 
可那些喜欢一夫一妻制的人怎么办呢?如前所述,允许多妻制婚姻,会让单配偶关系中的男女数量失衡。由于不少合乎条件的女性现在成了别人的囊中物,交易条件时男性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