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腾黄翱世-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怪,那怪兽本张牙舞爪,极为凶恶,但见得应龙,却是变得异常温顺,竟张开双翼,飞到应龙身边,应龙大喜,忽然那怪兽却是扬爪扑来,应龙眼前一黑,便已不知人事。



日子已过了十余天,可应龙对此恍然不觉。待其醒来,怪兽竟也不见,应龙暗自庆幸大难不死,长舒一口气。忽见得一队兵马过来,为首者面如冠玉,神光四射,正是当日驰骋沙场的轩辕黄帝。应龙虽不认识,但不知怎的,一见之下,钦服之意油然而生。只见黄帝目光也正看过这边,四目相投,应龙只觉一种十分奇特的感觉,似乎他体内有种东西和黄帝遥相呼应。



黄帝也自奇怪,于是使人呼应龙过来问个究竟。若是平日应龙必欣然前往,但今天应龙竟是不动,应龙自己也正在惊异之时,不道黄帝竟翻身下马,亲自前来。待黄帝走近,应龙只觉体内有一股气由凉生热,运转全身,再由热变凉,最后不自觉拜倒。黄帝不明所以,但内心却对应龙有种十分亲切的感觉。遂详问应龙住处及生活起居,拟将应龙带回军中。



应龙坚持需回家征得母亲同意,待回得家中,见母亲石刻,知母亲已去列山,于是向黄帝辞行,前往列山。黄帝道:“你小小孩儿,独到列山多有不便。”于是遣一副将同行,众人见黄帝对一小儿如此,皆大奇。黄帝却道:“众皆平等,诸位他日若有何不便,我自一视同仁。”众人自不知黄帝内中对此小儿感觉,只道帝王仁义,皆感概不已。



不料应龙一行到得列山,炎帝部众却已迁去。应龙无奈,仰天长叹。副将本已不耐烦照顾一小孩,只是轩辕有命不得不行,于是道:“天意如此,不如先生先随我回去,待得有机会再作打算。”应龙想想也是道理,于是随他到轩辕部中。



秋去冬来,应龙随轩辕部众东奔西走,却时刻不曾忘记失散的母亲与兄弟。 这日应龙正在和几个小孩子游戏,忽见远处一骑轩辕兵急驰奔来,显是有急讯 向轩辕黄帝禀报。骑兵进入黄帝帐中不久,号角呜呜响起,各处营房中的兵丁飞奔涌出。



轩辕黄帝在玄嚣昌意两个儿子陪同下走出,说道:“我嫡亲兄弟前来,我又怎能不亲自相迎?”轩辕兵举起大刀,齐声欢呼。当时炎、黄二帝并立,但因神农所分,炎帝统有中国黄河以南富饶之地,兵势雄强,威声远震,而轩辕黄帝则只有一些贫脊之地,因此名虽并立,实则不然,因此黄帝东征西战,也因如此。



再说炎帝实非好战之人,其宅心仁厚,又与父趣相投,后人皆以为他就是“神农”,其实不然。其长子炎柱则更是专于耕种,以“农神”之威中兴炎王一系,而次子炎居却是雄心勃勃,暗中招秣兵马,大有一统天下之意。当时天下崩纷,轩辕、蚩尤等部尤为强盛,炎帝诸将均担心其部安稳,劝得多了,炎帝也不免心动,此行一来以示仁义,二来察看轩辕部虚实,或以威服,或以智取,相机行事。



应龙和众小孩远远的站在一旁看热闹,忽然只见远处尘头飞扬,一小孩凑往前,炎帝驰马过来,眼看收势不及,眼看小孩就要葬身马下,炎帝竭力收缰,但已然不及,说得迟,那时快,只见黄帝手中石简挥出,将小孩荡过一边,小孩幸免于难。



应龙平时常听母亲讲国家崩纷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如何有伏羲造八卦,行教礼,成霸业;神农氏如何尝百草,度苍生等等,小小的心灵中常希望能随一明君,以治国平天下,这时见得此景,心中暗忖:炎帝仁义,黄帝多智,均是不世出的明君呀,只不知他日兵戎相见,却是谁胜谁负?



第一卷 第十三章 以退为进



这时黄帝与众子众将翻身下马,把炎帝及其二子接入屋中,献上杜康、马肉 等食物。兄弟二部虽暗斗已久,但兄弟二人相见,却是欢谈良久。  当晚轩辕部大张筵席,款待炎帝一众。第二日一早,轩辕黄帝带同二个儿子,领了三千人马,护送炎帝。



这时太阳刚升起,轩辕黄帝上了马,三千人马早已整装待发。炎帝一众也已动身。这时只见应龙奔来,似是欲随军同行。待应龙走近,轩辕亲近之感又忽然大增,于是轩辕道:“都上马吧,应龙你也跟咱们去。”应龙高兴之极,一跃上马,自觉可随大军出发,颇有洋洋自得之感 。



行了半日,正到得轩辕所在姬水以北边陲之境。轩辕部下的两名前哨忽然急奔回来,报道:“前面有山戎部拦路,约有一万人。”炎帝听得,不由大吃一惊,忙问:“他们要干甚么?”哨兵道:“好像是要和我军开战。”炎帝沉吟道:“我与吾弟相聚,只不知他们如何得知?”一旁炎居冷笑:“父亲,你这都想不到么?借刀杀人,果然是好计,好计!”轩辕黄帝不等他话说完,便转头向常先道:“你去调查一下,看是否真的是山戎部众。”又回过头来对炎帝道:“不如兄长遣人同行,好么?”炎帝摆摆手道:“不必了,我又怎会信不过兄弟?”于是常先带了十名亲兵,向前驰去,大队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常先回来禀报:“山戎残部不忿当日兵败,在哈赤儿率领下集合余部达万余之众欲侵我部。”



炎帝道:“万余之众,那可是比我们多三倍的兵马。”炎居仍然认为这是轩辕之计,道:“昨日还称兄道弟,今天却是如此。父亲,我等若命丧于此,实死不瞑目呀。”轩辕听得此言,傲道:“小子之心,休作于大堂。你当我轩辕是何等人物?”炎居还待说话,只见其父炎帝面色一沉,于是哼了一声,意下仍认为是轩辕黄帝之计。



这时力牧对轩辕黄帝道:“大王,山戎兵多,我们该当如何?”黄帝对炎帝说道: “大哥认为如何?”炎帝道:“我知兄弟用兵如神,威震八方,此刻临危不乱,必是有办法了。”轩辕黄帝道:“既然大哥相信我,那我就下令,大军就此退去,违令者立斩不赦。”



众人想不到轩辕黄帝竟是当众示弱,不战而退,于是神色皆是愕然。只听轩辕黄帝大声喝道:“各将士听令!力牧,你留一千兵马扰敌!记住,只准扰,不许杀,违者军法论处!余军以尾作首,沿原路急退!”军令如山,二千名轩辕兵突然回转,依令行事。而另一拔轩辕兵则由力牧带领,驰马周围乱跑,扬起沙尘无数。



敌军渐渐逼近,敌将首领哈赤儿忽然见得前方尘土大起,实不知对方人马虚实。山戎部一副将问道:“大王,该当如何?” 哈赤儿道:“我军上回已中轩辕贼疑兵之计,现故伎重演,岂有再次上当的道理?唉,我以为这次可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想不到轩辕贼竟是有备而来!也罢,我们退回去吧。”轩辕黄帝巧计奏效,竟不费一兵一卒全军安返己营。



这夜月光皎洁,炎帝父子三人却是各有心思。炎居对炎帝道:“父王,你看这些轩辕兵大敌当前,不敢一战,也真是太窝囊了吧。”而炎柱则沉呤:“轩辕黄帝不费一兵一卒就安退本营,而且不暴露己方实力,这一招实是高明呀。”炎帝低声叹道:“轩辕用兵,虚实相合,不骄不躁,可屈可伸,他日如果一战,实不知鹿死谁手呀。”炎居炎柱登时醒悟,点了点头。夜深,炎帝父子思及黄帝本领,心下忐忑,竟都未能安睡。



第一卷 第十四章 意外遇师



次日早晨, 炎帝一行皆已归去。应龙一人闲中无事,出外游玩,一路行去,离营渐远,突然一只小獐奔出。应龙取出小弓小箭,嗖的一声,正射中在小獐肚上。忽然旁边树林中奔出一人,一把将小獐抓起,抢过小獐转身就走。应龙追上前去叫道:“喂,这个小獐是我射的,你拿去干吗?”



那人突然眉毛竖起,双睛凸出 ,喝道:“这獐子真是你射的?”应龙见这人目光如电,心中不由一颤,但还是道:“这确是我射的。 ”那人不由大怒,“你可知此兽来历?”应龙摇首。那人扬手,应龙脸上挨了重重一击,热辣辣作痛,却是不发一言,只是怒视那人。



那人道:“呸,看着我又怎样?你射杀我这药引,害我兄长之病不愈,你这个小鬼……。。”一时气急,竟说不出话来。应龙见那人气急,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忽林中走出一巨人,那人见之,道:“大哥,我们多日找寻这药引,竟然被这个小孩射杀了。”那巨人道:“天意呀,其实你我兄弟可相聚这些时日,老天已算待我们不薄了。”原来这二人就是当日决意隐居山林的鹰隼与巨人熊睨,熊睨当日重伤,非以活金钱獐为药引方可治得,可是这金钱獐本是稀罕之物,要生擒殊不容易,今天鹰隼诱得猎物,不道却被应龙射杀,所以大怒。



熊睨自重伤之后,心情已是变得平和,他走近应龙,问道:“你是谁家的小孩呀?”应龙见熊睨恍如巨兽,也不禁害怕起来,不敢作声。鹰隼大怒道:“我大哥问你们话呢。”应龙道:“我只知道我母亲叫鲁氏。”熊睨叹道:“如今天下大乱,失去亲人的孩子多不胜数,你看,他连父亲也不知道。”鹰隼一旁道:“正是。”



应龙无意听他们说话,正欲离开,熊睨忽对应龙道:“且慢,小儿先留下,你叫什么名字?”应龙道:“我叫应龙。”熊睨愕道:“应龙?”缓步走近,将他从上到下摸了一遍,喜道:“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鹰隼大奇道:“他不过是一个小孩儿罢了,大哥何致于欣喜致此?”熊睨道:“先师曾道,我四十那年,必遇一有缘之人影响一生。”当时我问“何为有缘之人?”先师道:“既是有缘,你见了便知,又何须我点明?不过你遇见的将定是年岁尚幼,名字高贵之人。”熊睨又道:“我之前一直不解,待得此次重伤,和你兄弟相聚,方大彻大悟‘缘’之一义,贵由心生。我今年恰好四十,而此子年岁尚幼,名字有真龙之意,我自觉甚是有缘。如无意外,可能就是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