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凤系血脉和文明真的来自西方?

刘辩虽然觉得这个结论太过匪夷所思,却不能完全否定。他很清楚,就在这片土地下,还埋藏着一个东方文明格格不入的兵马俑。就像弹汗山的神像一样,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就像是摆错了地方的希腊雕塑,在华夏艺术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显然特别突兀。

“陛下,想好了没有?”蔡琰兴致勃勃的撺掇道。广汉的那座墓掀起了一场大风波,她还嫌不够,鼓动刘辩发掘秦始皇陵。广汉那座古墓虽然惊世骇俗,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至今没有发现文字。没有文字,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问题就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秦始皇陵则不同,这里面肯定藏有很多典籍,而且年代相去不远,只要通晓古文字,就能解决很多争论。对于蔡琰来说,秦始皇陵显然比广汉的古墓更有诱惑力。

“这事不能急。”刘辩笑着摇摇头:“我们不是项羽,挖墓不是为了盗财,而是为了解决悬而不决的学术问题。广汉那座古墓没有书籍,其实是一件好事。封了这么久的墓,一旦打开,所有的书都有可能在瞬间化为灰烬。在没有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前,就算在秦始皇陵找到了过去的典籍,你也看不了。”

“有这样的事?”蔡琰睁大了眼睛。

“我有必要骗你吗?”刘辩无奈的摇摇头:“真的,相信我。”

“陛下,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事?”蔡琰好奇的追问道:“难道你盗过墓?”

“你胡说什么呢。”刘辩恼了。敲了一下蔡琰的额头:“你这小脑袋里面,整天在想着什么?你什么时候看我去盗过墓?”

蔡琰摸着额头,嘿嘿笑了一声。转着眼珠,正打算再劝两句。有人来报,孔融求见。

刘辩很意外,孔融不是在洛阳议政吗,怎么突然跑到长安来了。他看看蔡琰,蔡琰也一头雾水。刘辩想了想,让蔡琰等人先避一避,让人把孔融请上来。

没过一会儿,孔融大步流星的走了上来。他身高八尺左右。虽然是个书生,却相貌堂堂,器宇轩昂,就像一柄巨剑,凛然不可侵犯。

“孔卿好风采,难怪祢正平对孔卿青眼有加。”

孔融微微一笑:“得知陛下对祢衡如此器重,臣心甚慰。闻说陛下在扞关刻石论道,天下传颂。臣不才,有不明之处,还请陛下指教。”

刘辩眉毛一掀。明白了孔融的来意。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上门踢馆啊。他微微一笑:“闻说孔卿在洛阳舌战群儒。罕有敌手。怎么,孔卿高手寂寞,到长安来挑战?”

孔融笑而不语,平静中带着一丝倨傲,礼节周到而毫不谦卑,大有要与刘辩分庭抗礼的架势。

刘辩挥了挥衣袖,转过身去,云淡风轻的说道:“很可惜,朕怕是要让孔卿失望了。”

孔融愣了片刻。脸色有些不悦。“陛下不屑与臣言论?”

“非也。孔卿天下名士,能与孔卿一言。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夙愿。不过,孔卿想必知道。朕并非儒者,而且一向对空谈误国的儒者不屑置评,所以……”

孔融看着似笑非笑的刘辩,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哪里是避而不战,这简直是挑衅啊。什么叫空谈误国的儒者?圣王之道,乃是儒门千年的智慧结晶,怎么成了空谈。

“闻陛下之言,似乎对儒者有不少偏见,臣不才,愿与陛下探讨一二。”孔融拱拱手,战意更加盎然。

“这种亡国之道,有什么好讨论的?”刘辩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如果孔卿真有做学问的兴趣,不如我们说点实学,不比说那些没用的东西更好吗?”

孔融眼角抽了抽,差点气得跳起来。说儒者空谈误国已经很过份了,现在居然变本加利,说儒道是亡国之道,如果不把这个道理辩明白了,他这个孔氏后人还有什么脸面立足于世?

孔融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笑容,哪怕是礼节性的。他抗声道:“敢问陛下,儒道何以与亡国之道并称?”

“呃,敢问孔卿,周天子治下诸国,哪一国儒学最隆?”

孔融傲然道:“那还用说,当然是鲁国。”

“春秋五霸中,有鲁国么?”

孔融顿时语塞。

“战国七雄中,有鲁国么?”

“这个……战国时,鲁国虽然实力不彰,可是齐国却是东方大国,而齐鲁并称,皆是儒门盛行之地。”

“好吧,就算齐国也是儒学大国,可是齐国空有天下之半,不也被秦国灭了吗?”刘辩斜睨着孔融,指了指远处的秦始皇陵。“夫子游历天下,唯不入秦。可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偏偏却是秦国。朕不免怀疑,是否齐鲁之亡,正是因为有儒,而秦国统一天下,正是因为夫子未曾入秦?”

“陛下,怎么能这么说呢……”

刘辩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孔融。“朕学问浅薄,难免有所误会。不如这样吧,请孔卿告诉朕,自夫子创立儒门以来,有哪一个国家是因为儒学而兴盛的?”

孔融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我的小说《神话三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458章简单粗暴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神话三国》更多支持!

有崇儒而亡的,却没有因崇儒而强的,就算刘辩的论断有些失于简单,却不能说他全无道理。⊙,

孔融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此刻面对刘辩的这个问题,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一定在想,大汉就是因为儒学而兴盛,孝武皇帝就是因为独尊儒术才建立赫赫武功,是不是?”

孔融本想点点头,他本来就是想这么说的。可是一看刘辩那一脸的讥讽,他又放弃了。不用刘辩再说,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陷阱,就像孟子的辩论术一样,这是提出一个看似能够接受的论点,最后却将导出一个相反结论的技巧。

他是辩坛上的高手,岂能上这样的当。可是,舍弃了这个例证,不管他怎么想,他也无法回答刘辩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

孔融很困惑,他甚至觉得有些荒诞。自己不远千里,跑到长安来,难道是为了这个结果?

他想到了祢衡,忽然心有所动,意识到祢衡为什么气势汹汹的赶到荆州,却没了下文,最后成了刘辩手中的利剑,反戈一击,将益州世家整治得死去活来,伤亡惨重。

当然,他肯定想不到祢衡比他经受了更多的折磨。不管怎么说,他守北海有功,刘辩对他还是客气的。

对刘辩来说,辩才固然是一项能力,但辩才的好坏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质。好的销售员能将稻草说成黄金,却不可能真的将稻草变成黄金。儒学在儒门的眼里当然是世上最好的学问。可是改变不了儒学天生的缺陷。儒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为王权服务的,承认王权的合理性,维护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儒学逻辑的基础。不论是仁义,还是忠孝,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巩固王权。

区别只有于手段不同。不管是礼教还是德教,都承认一个前提,那就是大一统,承认天子的权威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斯、韩非子这两个儒门弟子却成了法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法家同样认可王者游离于法律之外。法是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犯了法,却无法治罪。

法家与儒家的区别只在于法家干脆把法交给王。而儒家只能通过虚无缥缈的天来限制王。

既然虚无缥缈,就难免无法落到实处。对于刘辩这样的人来说,千言万语,不如一拳。不管你的词藻多么华丽,不管你的辞锋多么犀利,如果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就都是废话。

所以他给了祢衡一拳。对于孔融这样的忠臣名士,他客气一点。只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问题,就点中了儒门的死穴。堵住了孔融的滔滔辩词。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兴趣听孔融说任何话。孔融满腹经纶,偏偏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孔融面红耳赤,进退两难。

刘辩指了指远处的秦始皇陵。“知道那是什么吗?”

孔融看了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可是他不知道刘辩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儒门内最大的争论。就是今古文,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经过这么多年,可能你们自己都搞不清了。”刘辩笑了笑:“不过。我却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打开秦始皇陵,找到里面陪葬的典籍,两相比较,孰真孰伪,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吗?孔文举,你觉得现存的儒门经典中,可能有多少是伪书?”

孔融的头皮一阵发麻,眼中露出掩饰不住的惊惶,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作为圣人后裔,他太清楚伪书的泛滥有多严重。如果真的打开秦始皇陵,并且在里面发现了汉代以前的儒门经典,当今传读的很多经传都会成为笑话,儒生们费尽心机解释的好多微言大义也会成为无稽之谈。

包括三皇五帝的道统在内,因为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汉儒的发明。汉儒综合百家,将很多原本属于道家、墨家先贤的人物一起整合到儒家道统中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黄帝。黄老并称,原本是道家崇拜的先贤——孔子从来没有提及过他——现在却成了华夏文明的始皇,也是孔子推崇的尧舜的共同祖先。

可以想象,一旦发现与现有儒家体系不同的古籍,儒门造假的事情就遮不住了。

而这几乎是必然的事。

对儒门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个灭顶之灾。

“陛下……认定儒道是亡国之道,要将儒门赶尽杀绝么?”

刘辩瞥了孔融一眼,摇摇头,有些无奈,有些自嘲。“钱串子虽然不能当钱用,却也少不得。朕如果要将儒门赶尽杀绝,何必等到今天。”

孔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刹那间,他仿佛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遍。

“不过,儒门要想重新成为真正的治国之道,有两个短处必须先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