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高深莫测。

……

一天一夜的奔驰之后,贾诩赶到了安邑。他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下来的,两条大腿上血迹斑斑。他被两个侍从架着走进了刘辩的住处。刘辩坐在案前,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的指着案上的一壶热酒,一碗肉粥,道:“文和,我估摸着你也该到了。一路赶来,想必是饿了,先吃点东西再说话。”

“谢陛下。”贾诩声音嘶哑,艰难的跪坐下来,扯动伤口,嘴里发出嘶嘶的声音,像一条毒蛇。刘辩一愣,抬起头一看,眉头一挑:“受伤了?”

贾诩强笑道:“臣骑术不精,受了点皮肉伤,不妨事。”

刘辩看了他一眼,对身边的郎中摆了摆手:“传太医。”

郎中转身去了,刘辩起身走到贾诩身边,看了看他的伤势,摇了摇头,责怪道:“你这是何苦,中间休息一两个时辰,也不至于如此。”

“陛下,军情紧急,臣不敢耽误时间。”

“差这一天半天的吗?”刘辩责道,拿过一张厚实的锦垫,亲手铺好,将贾诩扶了上去:“腿受伤了,不能跪坐,你就躺着说话。”

“陛下……”

“别说那些没用的,朕知道你不是迂腐之人。”刘辩瞥了贾诩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朕知道你在怕什么,不过,朕可以告诉你,你不用怕,所以,也不需要在朕面前如此谨小慎微。你做你该做的,朕做朕该做的,我们做一对相知相信的君臣,可好?”

贾诩一惊,背后吓出一阵冷汗。他看了刘辩一眼,发现刘辩眼神湛然,似乎能直到人的心里去,坦然间又有一些说不出的清冷,让他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唯!”

太医赶了过来,查看了贾诩的伤情,给贾诩上了药。趁着这个空档,刘辩将目前的情况说了一遍。这四五天时间,杨凤、郭泰一直很安静,只是守好营盘,不给刘辩一点破营的机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举动。

贾诩听了,不屑的一笑:“他们之所以如此镇定,非是觉得陛下不能久驻河东。既然如此,陛下何不与他们对峙下去?”

“对峙下去?”刘辩眉心微蹙,沉吟半晌:“可是……朕怕是真的不能久驻河东。”

“陛下,荀彧、荀攸是何等样人?如果不是看出袁绍不成大器,他们岂能行此下策?”贾诩侧着身子,躺在榻上,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换句话说,袁绍就算能攻克荥阳,也不会进攻洛阳。”

“为何?”

“进了洛阳,便要称帝登基。登基便要封赏群臣。”贾诩冷笑道:“那他就成了第二个楚霸王。”

第一,求推荐,求收藏!

第112章见面礼

刘辩忽然笑了起来,他指了指贾诩:“和,朕差你三百里,你就是朕的流砥柱。你来了,朕便心安了。”

贾诩摇摇头,也笑了:“陛下高瞻远瞩,非臣能所及。臣能做的只是查遗补阙,为陛下理清头绪而已。陛下行的是君道,臣行的是臣道,岂可同日而语。”

刘辩哈哈大笑。

贾诩说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他之所以得出袁绍不会趁他离开荥阳的时候立刻猛攻,是因为他知道袁绍这个人的性格迂缓,名士气太重,而且不敢轻易决战。他从洛阳逃出去时如此,现在对峙于荥阳时同样如此。所以,他才敢冒险驰援河东,置袁绍和他的十三万大军于不顾。

贾诩不同。贾诩没有他的先见之明,他是出于对袁绍目前形势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荥阳城外的十三万大军名义上都是袁绍的人马,但是袁绍能真正控制的人非常有限,他的部下各有自己的力量,他们可以拥护袁绍,也可以拥护别人。

袁绍如果攻进洛阳,登基称帝,大封群臣是势在必行。那么,在他不能真正控制武力的时候大封群臣,给那些人名份,那些人满意还好,如果不满意呢?这些人也许很就会易帜,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刚刚建立的袁氏江山立刻就会陷入内讧的危机。

袁绍手下是什么人?都是一方豪强,各州的刺史、太守,上升的空间有限。袁绍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欲|望?空间非常小,他根本法做出妥善的安排。掌握一州的刺史,你怎么也得给他一个三公之位吧,掌握一郡的太守,你怎么也得给他卿,他才有可能满意。

袁绍能有这么多的三公卿之位吗?没有,也不可能有。

只要袁绍想到这一点,他就不敢攻进洛阳,而对峙在荥阳城外就是是好的结果。借着这场战事,将那些有可能带来麻烦的人除掉,吞并他们的力量,将兵权集到自己的手上,才是袁绍目前最想做的事。等他掌握了绝对的力量,除掉大部分有可能成为对手的人,他才能心安理得的进洛阳,才能坐稳御座。

袁绍虽然有点迂缓,但是他绝对不笨。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年轻一代最杰出的人才,他对朝堂争斗太熟悉了。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到,袁隗不会把袁家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帝王的才能从来不在战场上争胜负,他们考虑得多的是内部平衡和稳定。项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但是他输了,乌江自刎。刘邦经常打败仗,但是他嬴了,建立大汉王朝。

以袁绍的智商,他不会把自己定位于项羽,只会定位于刘邦,所以刘辩根本不用担心袁绍,别说他在河东呆一个月,就是呆半年,袁绍也会按兵不动,荥阳也不会有事。

历史上,袁绍大喊大叫的要讨董,却一直没有进兵,真正进兵的只有曹操、孙坚。袁绍是真的不敢进兵吗?不对,讨董的时候他表现一般,和公孙瓒对阵的时候,他却勇敢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界桥之战,易县攻防,都是可圈可点的战役,拥有名扬天下的白马义从,称雄幽州,打得乌桓人、鲜卑人鬼哭狼嚎,一战击破黄巾三十万的白马将军公孙瓒,最后就死在袁绍的手上。

他的基础是历史,贾诩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分析。杨修明于大政方针,但是在这一点上,他和贾诩差得太远。这不是哪一个强的问题,只能说各有所长。

自己的决定得到了贾诩的技术支持,刘辩心大定。既然他不用担心袁绍进攻荥阳,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和杨凤、郭泰周旋了。“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闲着。”刘辩轻声笑道:“趁着白波军主力被困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贾诩赞同道:“陛下所言甚是,这正是清剿白波谷的好时机。”

刘辩眼珠一转,笑道:“和,你说,荀攸会料到这个结果吗?”

贾诩展颜而笑:“陛下,这其实应该是荀攸送给陛下的见面礼,臣只不过为陛下拆封而已。”

刘辩大笑。

两日后,张辽护送唐瑛、蔡琰等人到达安邑,刘辩随即安排牛辅统兵进剿白波谷,徐晃、张辽二人分掌步骑,徐张二人喜出望外,立刻点起人马,带齐粮草辎重,直奔白波谷而去。

……

荀攸坐在湅水边,抱着腿,看着缓缓流淌的湅水,一时出神。鱼杆横在一旁,晃晃,连鱼饵都不知道哪儿去了。

“先生,你这钓的什么鱼啊。”杨奉走了过来,见此情景,不禁打趣道。

荀攸收回心神,看看杨奉,笑道:“杨将军,不生气啦?”

“嘿,和那黄口小儿有什么好生气的。”杨奉也不在乎,一屁股坐在荀攸身边的草地上。“先生,你说,陛下这些天都没有动静,会不会是不想招安了?”

荀攸笑了一声:“除了他带来的一万步骑之外,你还看到有其他的援军到来?”

“这倒没有。”

“那就是了,以他目前的一万多人,能够吃掉你们三万多人吗?”

“这个……的确有点难。”

“那你还要担心什么?”

“这么久了,也没点动静,将士们心里不安啊。年将近,家人都在白波谷等着我们凯旋,迟迟不归,他们会不会以为发生了意外?”杨奉挠挠头,言不由衷的说道:“众人商议计,我只好毛遂自荐,来向先生问计。”

“白波谷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们没有派人回去报信吗?”

“官兵的骑兵凶猛,我们派出去的传令兵都没回来,现在没人敢单独出营。”

荀攸一惊,脸色大变:“那你们和白波谷一直没有联系?”

“是啊。”

“糟了。”荀攸一跃而起,跺脚道:“白波谷凶多吉少。”

杨奉听了这话,也一下回过神来。他看着荀攸,冷汗涔涔。白波谷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如果官兵进讨,他们肯定抵挡不住。一旦白波谷被官兵端了,他们可就没了退路。

杨奉不敢耽误,狂奔而去。看着他惊惶失措的背影,荀攸撇了撇嘴。

求推荐,求收藏!

第113章钟繇

杨凤、郭泰面面相觑,眼神惊慌。杨凤还好一点,郭泰则彻底乱了阵脚。

白波谷是他的根基所在,如果被官兵荡平,他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危险的是将士们的家眷被俘,军心必然动摇,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哗变。

可是,他们却不能怪荀攸。荀攸早就建议他们撤回白波谷固守,不要滞留在河东,是他们自己舍不得走,导致了今天这个结果。又是杨凤不听荀攸的建议,将主力撤回安邑,想要吞掉牛辅的人马,夺取安邑城,这才丧失了伏击天子的机会,反被天子困在这里,动不得。

哪怕只要听荀攸一次劝,他们都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这是他们咎由自取,怪不得荀攸。至于白波谷,和荀攸没有一点关系。郭泰他是白波谷的头领,应该对此负责,当然杨凤也有连带责任,就是他不听荀攸的劝告,这才导致白波谷失守。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杨凤尴尬的拱了拱手,口气非常谦卑。他不能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如果白波谷失守,白波军因此哗变,他也难辞其咎,就算能活着回到黑山,也会被大帅张燕处置。作为和张燕齐名的黄巾大帅,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有多危险。有这样的天赐良机,张燕不收拾他才怪。

“诸位将军暂且宽心。”荀攸慢悠悠的说道:“即使白波谷失守,我们依然有一战之力,天子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只要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