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刘辨离开主力,来到坡前,关羽有些诧异。随即又一阵窃喜。如果刘辩一直藏在大军之中,他很难找到突袭的机会。现在刘辩来到了他的面前,等于送到了他的刀口之下。即使有那三百郎中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即使刘辩身边还有两个一看就知道已经破境的剑客,他还是有信心抓住机会一击得手,斩刘辩于马下。

只要能杀了刘辩,哪怕是自己阵亡于此。他也愿意。何况他还有真气护体,短时间内不惧箭弩的射击,有足够的时间退回山坡。

他知道自己给兄长惹了麻烦,必须立不世之功才能弥补。

关羽悄悄的给刘备、张飞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准备接应。

刘备屏住了呼吸,他明白关羽的用意。也为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而狂喜。虽然他也知道弑君这个罪名可能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可是与可能得到的利益相比,他愿意承担这个罪名。

杀刘辩,立刘协,他并没有背叛刘氏,还有机会洗白自己,为自己今天的弑君正名。

刘备不动声色的下达了命令。所有能战的人都要拿起武器,准备接应关羽。为了确保万一失,刘备下令张飞准备,如果关羽一击不中,张飞立刻上前补刀,务必要斩杀刘辩。

就连刘备自己都上了马,张弓搭箭,准备出手。

准备就绪。只等关羽发起突袭。

刘辩感受到了山坡上袭来的浓浓杀意,不由得有些恼怒。刘备身为宗室,又一向以宗室自居,居然以弑君为已任。他难道不知道弑君这个罪名不是他扛得起来的吗?你为了自己那点小九九,可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啊。

说你伪善都太客气了,你简直是丧心病狂啊,为了出人头地。不择手段。

对刘备的举止,刘辩并不奇怪。一来他对刘备的确没什么好印象,二来他也见惯了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人。古人说得好,量小非君子。毒不大夫,能成一番事业的人哪一个是善人?宋襄公是做不了大事的,凡是能攀上权力顶峰的人,一不心狠手辣。

他只是愤怒。

他抬起头,看了刘备一眼,心中暗自哼了一声。

阵后的刘备忽然觉得毛骨悚然,浑身发冷。他离刘辩至少两百步,看不清刘辩的表情,也不知道刘辩是不是在看他。但是这种感觉,他有印象。

在荥阳关前,他们兄长三人与吕布厮杀的时候,就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杀意扰乱了他的心神,以至于他被吕布击伤,破了相。如果不是关羽、张飞舍命相救,他当时就死在吕布的手下了。

刘备下意识的抬起手,抚摸着脸上的伤疤,曾经受过伤的大腿也有些隐隐作痛。可是,让他震惊的却不是伤,而是这种感觉的来源。

那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就在这里,难怪刘辩敢和关羽面对面。

刘备忽然有些担心起来,他看了关羽一眼,准备叫住他。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来。

因为他看到关羽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原本就高大的身躯此刻又高大了几分,宛若一尊天神矗立在阵前,凛然不可侵犯。他身体微微前倾,小腿向后收,随时可能猛踢马腹,向前窜出。而绝影也感受到了关羽的心意,不停的调换着脚步,做好了突然出击的准备。

一人一马一刀,浑然如一体,仿佛是一团火,只等着爆发的那一刻。

刘备不知道是不是该提醒关羽,还是放手一搏。他知道关羽练习了凤形导引之后实力大增,即使与吕布一战,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此时此刻,他全力一击,并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这么好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只会碰到一次。

刘备纠结比,放弃和放手一搏的念头在他脑海里翻滚、撕打,让他头痛欲裂。

刘辩皱了皱眉,把心神从刘备身上移开,转到了关羽身上。他的目力比刘备要强上好几倍,也看过不少高手较量,当然清楚关羽此刻是一个什么状态。也许只要他一眨眼,关羽就会纵马而来,举起青龙偃月刀,狠狠的给他一刀,让他抢在颜良的前面做个刀下冤魂。

不过,他有备而来,不会给关羽这个机会。

百步之外,他勒住了战马。王越、史阿分立他的马前左右,剑虽然没有拔出来,手却已经按上了剑柄。

刘辩侧了侧头,卫观纵马而出,冲上山坡,走向关羽。

在他面前有三排弓箭手,每个弓箭手都面目狰狞,神情紧张,箭在弦,随时准备射击。弓箭手的后面有两排刀盾手和长矛手,他们组成了一道宽达五十步左右的长矛阵,大盾如墙,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可是,这一切都不如关羽给他的压力大。

关羽一人一马一刀,杀气却压过了两三百士卒,让卫观心跳加,呼吸困难。

卫观强压自己的恐惧,轻催战马,一直来到弓箭手面前,马头离最前面的弓箭手只有一步之遥。他几乎能看清那个年轻的弓箭手唇角柔软的胡须。他两腿有些发软,几乎夹不住马背。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越过盾墙和矛林,看向远处高大沉默,如伏身猛虎、敛翅雄鹰的关羽,用尽可能平静的声音说道:“前面可是河东解人关羽?”

关羽一愣,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他逃亡在外多年,知道他籍贯的人并不多。这个年轻人怎么会知道他是河东人,而且知道他是解县人?他看了卫观一眼,随即意识到这个年轻人说的不是洛阳官话,而是河东土语,而且是家乡解县的口音。

自从逃离家乡之后,他已经有近十年时间没有听到这种乡音了。刹那之间,家乡的一切涌上了他的心头,让他不能自己。不知不觉的,浑身杀气散去了一半。

“足下何人?”

“安邑卫观。”卫观莫名的轻松了许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拱了拱手:“既然将军是解人关羽,陛下就找对人了。关将军,陛下请将军阵前一叙,可否随观前往?”

听说卫观是安邑人,关羽立刻意识到他应该是安邑卫家的子弟。安邑是河东郡治,离解县不远,也就是五六十里地。他对安邑卫氏并不陌生,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好感,甚至有些厌恶。刚刚生起的乡党之情顿时淡了几分。卫观说天子要见他,还要和他阵前说话,他根本没什么兴趣。

不过,这却是一个接近天子的好机会。

刘辩在百步之外,不肯继续前进,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这个距离在普通弓弩的射程之外,就算有几张能射及百步之外的强弓,也不能保证一击命中。如果由他纵马冲过这段距离,时间也有些偏长,刘辩身后的郎中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一旦他们全围上来,他很难斩杀刘辩。

可是,如果他和刘辩面对面的说话,距离十步以内,他却有十足的把握,一击得手。

关羽稍一思索,就答应了卫观的要求,催马上前:“前面带路。”

卫观拨转马头,侧身相请:“将军,请随我来。”

关羽傲然出阵,一手挽缰,一手提刀,跟着卫观向山坡下的刘辩走去。

刘备和张飞莫名其妙,大惊失色。关羽这副姿态出阵,那可不是要突袭天子的意思,倒像是要投降天子啊。这算怎么回事?

很,有人将卫观和关羽的对话汇报给了刘备。刘备一听,拍腿长叹。

“云长啊,这里是战阵,岂是叙乡党之情的所在?你怎么连这点都分不清啊。”他立刻传令:“击鼓,让云长回阵!”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第143章有佳人兮守望

关羽离刘辩二十步时,听到了身后的战鼓声。他迟疑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刘备,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刘备的用意。

刘备这是让他避嫌,阵前与天子叙旧,这事传出去解释不清楚。

可是关羽并没有打算回去。在他看来,这件事根本不存在解释不清楚的问题,片刻之后,当他斩下刘辩的首级时,还需要解释什么,还有什么解释不清楚?

兄长什么都好,就是做事瞻前顾前,考虑太多,有时候不够果断。大丈夫做事,只问当不当为,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象这次附袁还是附刘的问题,刘备就显得优柔寡断,过于纠结。在关羽看来,若是为小义,顾念自己的刘氏血脉,那就不要问孰强孰弱,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口气,也要与袁绍杀个痛。如果为大义,决定依附袁绍,另立君,就不要犹豫不决,非要顾忌身份妥不妥当。

就像他关羽,既然认定了刘备,不管他是忠臣还是奸雄,不管他是落魄还是威风,他都不在乎。这样最简单,过得也最自在,何必在意那些俗人说什么。

关羽轻笑一声,绝影再向前数步,离刘辩已近十步。关羽收起了心神,握紧了青龙偃月刀,身体微微前倾,小腿往后缩了缩,准备发起冲锋。他已经估算好了距离,就算刘辩马前的那两个虎贲郎剑术过人,已经破境,他也可以凭借马速击杀一人,直取刘辩。

只要杀了刘辩。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并不太响。似乎有些陌生,却又熟悉得像刻在了心灵深处的声音。

“长生,别来恙?”

关羽讶然的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笑眯眯的刘辩,脑子里一片空白。

刘辩怎么会知道他字长生?

汉人习俗二十而冠,然后有字,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严格遵守这个规定,不少人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取了字。字通常都是由长辈来取。有的是父辈,有的是老师。关羽的字长生就是老师杜夫子所赐。

那时候他初入师门,读《左传春秋》,刚刚十五岁,尚未行冠礼。其实庶民子弟一般都不行冠礼,或者说没那么正式,也就是家中长辈聚在一起。宣布一下成年了,取不取字的都不重要。一个农夫,根本没有取字的资格,取了也没用。

关羽不同,他虽然也是庶民,但是他入师门读书。就成了士人,所以由老师赐字。可是他这个字并没怎么用,一来是他交游不广,认得的人只有师门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二来他没多久就因为杀人外逃。流落他乡,为了掩藏行踪。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