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第10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召集民政部门没用。民政部门也不能凭空多出两千万来。两千万还是要各个部门一起来解决。
  顾晓梅紧急拿了记录本进了会议室参加会议。会议现场如她所料,果然是一片叫苦之声。
  张知行坐在会议桌前拍板:“宁可市政府会紧巴巴一些,也不要让下岗职工过的紧巴巴。一百四十三块钱,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是饿不死人,再多二十二块,让下岗职工每个月也能吃上几顿肉,也绝谈不上奢侈吧?再说了,市政府紧巴巴的,我也不是逼着你们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出来,为什么大家都一副苦瓜脸?”
  张知行这么说,大家也只能跟着笑一笑,但不急着表态。
  “我来先态,”张知行继续说道,“市长办公费用先扣20%,各个部门扣多少,你们自己认,我不搞独裁定什么强制标准,先把能凑的钱凑起来,缺多少,我出门去化缘——也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声,关键是搞好经济发展,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劳务市场与劳务输出工作,今年必需要做出成绩来,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三万名下岗职工化解掉,大家也不用坐在这里愁眉苦脸了……”
  顾晓梅听着市长办公费用要扣20%,心里就发紧,不过心想新芜三十万居民、郊县三百万民众能拥有这样的市长也真是要算幸福,只可惜这样的市长,在国内已经是很罕见了,要说还有什么令人不满意或者值得垢病的地方,那就是张知行的儿子有些太不像话了,张恪的事迹传出去,简直会严重影响到张知行良好的声誉。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大家都对张知行发展经济的手腕有信心,心里想着也就暂时紧一紧,过一段时间就能宽松下来,叫苦也叫过了,没有用就实在没有必要继续死皮赖脸的哭穷,大家就笑嘻嘻的你报5%、我报6%的自裁经费。
  顾晓梅知道大家报了就要认,会议纪要一出,大家一签字,市政府直接通知财政局扣钱就行,办公经费收紧贡献还是有限,补不了两千万的缺口,不过两千万也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只要大家愿意解决,还是能解决出来的。
  会议结束,顾晓梅摸清楚情况之后,还要联系民政局拟定此次提高补助标准的细则,张知行也让秘书成余东盯在这边,希望尽快将细则拟好,下岗职工补助通常是每月八号发放,工作做快一些,这个月就能让下岗职工受益。
  成余东在顾晓梅办公室里,开玩笑说道:“啥时候新芜能像海州就好了?海州市居民接近百万,下岗职工总数都不超过一万,我们这里为这事闹得焦头烂额,海州市长宋培明给民政局局长打个电话让民政局自己看着处理就解决问题了……唉,看这样子,今天晚上又要加班了。”
  顾晓梅笑了笑,说道:“要没点水平,唐学谦能跑到江南省干常务副省长?不要抱怨了,熬一熬,苦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海州市委市府从九四年开始就主动的以海州控股为主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锦湖为主导的电子、造纸等新兴产业发展时间也较久,特别海州电子产业的发展更是到了令外界眼红的地步,再加上海州市城市发展,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下岗职工几乎很快的就内部消化掉了。剩下不到一万多的下岗职工,有些是刚刚下岗没有来得及安排,有些是再就业技术很差或者是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却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只是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暂时只能纳入下岗职工进行统计。
  虽然国内对下岗职工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讳莫如深,作为体系内的中层干部,又是与民政工作接口的市政府中层干部,顾晓梅还是知道国内许多城市的实际失业率都在10%以上,像建邺、惠山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控制在4…5%左右,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海州市却能控制在1%左右,如此政绩在当前产业调整与下岗职工问题困扰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际绝对的耀眼,就算没有什么别的背景,海州系的官员不上升,也简直就是没有天理了。
  新芜市还幸亏有白酒与旅游两大新兴产业支撑着,不然情况会更难看。就算今天开会,大家都叫苦连天,不过内心还是乐观的。
  眼下的情况,白酒产业已经进入稳定期,不过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能容纳的就业人群也相当的庞大。
  “张市长也该组织大家到海州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去,”成余东笑着说,“好歹海州也是张市长的龙兴之地啊。”
  “你们这是想借机去海州打秋风……”张知行推开门进来,听到成余东在办公室里跟顾晓梅在开玩笑,也开玩笑的插了一句话,问顾晓梅与民政局的沟通情况。
  顾晓梅将情况简要的汇报了一下,张知行了解过情况就离开了。
  成余东问顾晓梅:“凑来凑去,还有四五百万的缺口,张市长也说了他出去化缘,你说是不是还是去世纪锦湖大酒店化缘?”
第1068章 顾晓梅发现大秘密
  听成余东这么问,顾晓梅笑着说:“你整天跟着张市长,你都不知道张市长去哪里化缘,我从哪里知道?”
  “那顾姐这次去建邺,应该有送于竹去东大吧,有没有顺便到张恪在建邺的豪宅拜访一下?”成余东问道。
  “本来想去的,”顾晓梅当然不会说她昨天夜里在省人民医院遇到张恪还刻意的躲开了,笑着说,“突然接到电话,匆匆吃过中饭就往新芜赶,把这事给忘了。”
  “下回有机会,去看过了,就知道我说的话不是在蒙顾姐你。”
  顾晓梅笑了笑,私下里大家也有讨论张家在海州的背景,也没有什么好讳莫如深的,只是消息来源比较有限罢了,她心里想张家在海州到底要算怎样的土豪?
  比较公开的消息,三年前市政府招待宾馆改制卖给私人,改制后的招待宾馆更名为世纪锦湖大酒店,背后的控股公司就是海州市最大的餐饮集团世纪锦湖餐饮娱乐集团。
  新芜市中层干部这几年公认世纪锦湖餐饮娱乐集团背后的财东就是张家,这种猜测也不是毫无根据。首先张知行的嫡亲堂兄弟张知非就是世纪锦湖餐饮娱乐集团的主要股东——翻看当初的招标文件就有注明;另外,且不论当时招待宾馆三千万的出售款是贵是贱,总之这三千万紧急用来重修城防江堤的,之后世纪锦湖大酒店又相继两次共向城防江堤捐出一千五百万的修建资金。
  九七年底,世湖大酒店又先后几次向新芜市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共捐出一千五百万的资金。其中张知行当时重点抓旅游产业,这笔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新芜当地旅游职业人才的培养,所以成余东这次又开玩笑说张知行会向世纪锦湖大酒店化缘。
  差不多能肯定世纪锦餐饮娱乐集团背后的财东就是张家,那冠以“世纪锦湖”名头、同时又是从海州起家的世纪锦湖地产开集团,背后的财东自然也应该是张家。另外,张知非还直接担任海州市规模最大的民营工程建设公司宏远建设的董事长、总裁,想来宏远建设背后的财东也是张家。
  从开的资料来看,张家就横跨餐饮娱乐、地产、工程建设三大产业,旗下三家集团公司又都是海州这三大行业的翘楚。
  这么也没法给人直观地印象。顾晓梅这次去建邺。坐车绕着建设中地湖东商圈转了一圈。就建成与正建工程地规模差不多就抵得上半个新芜市中心了。由此可见世纪锦湖地产集团地资本实力了。新芜市地那几家最大的地产开公司。无论是国有地。还是民营,给人家提鞋地资格都没。张家作为背后地财东也确实能称得财大气粗。
  顾晓梅本不会多想,但是看到张恪衣食住行地派头。忍不住就会想这时候大家推测或许还只是张家露出海面地冰山一角。她凑巧知道上回到市委大院拜望张知行夫妇地青年男女是张知行爱人梁格珍地侄子梁文江与其未婚妻。
  想到这里。顾晓梅将桌子上地电脑显示器转外转了转。点开网页上有关昆腾创始地介绍新闻,指着梁文江问成余东:“看着他觉得面熟不?”
  “……”成余东眼睛瞪得愣圆。嘴里吸着凉气“这不是梁文江吗?上回看到他时。他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做普通技术工作……奶奶地。昆腾在线的首席技术官那也叫是普通技术工作?那一次我就觉得他地名字听上去耳熟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昆腾在线现在新闻热度极高。不过爆光率最高地还是席执行官马向东。有一个人太耀眼。其他人相衬之下就没有什么光芒。再说梁文江言行朴素。坐在那里也不声不响地。也很容易给忽视掉。
  “昨天听于竹跟别人在那里聊互联网。听着梁文江这个名字耳熟。上网一查。果然是他……”顾晓梅说道。要不是昨天听儿子跟陈宁坐在病房闲聊。她都还不知道张知行地内侄竟然还是昆腾在线地席技术官。亏自己还这些天还天天在昆腾在线上浏览新闻。

()
  “等等,电脑借我用一下,”成余东将键盘拿到桌上去,直接在昆腾在线的网页上搜索梁文江的新闻,平时虽然不大注意,关于梁文江的新闻倒也不少,成余东隐约记得有介绍昆腾在线创始财富的新闻,查找到点击开来,指着新闻网页,问顾晓梅,“奶奶的,梁文江怎么看也不像亿万富翁啊。”
  “不是才一千一百多万美元吧,离亿万富翁还差些……”顾晓梅看着网页笑着说,她上回在市委大院里看到梁文江时,还真是看不到穿着短袖衬衫蹲在地上帮卫嫂捡菜的青年是个亿万富翁,要真比架势,真是比张恪要差上十万八千里。
  □□□□□□□□□□□□□□□□□□□□□□□□□□□□□□
  有些人以为已经推测出张家的底细来了,顾晓梅却从这小小的一处看到潜藏在海面之下的张家远比她们想象的来得财大气粗、远比她们想象的来得神秘。
  也许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是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