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快意纵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政府部门是不想管的,这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诸多原因综合起来,注定黄宝顺、黄建华和吴梦琳该着要发财。不过这几个人都很聪明,谁也不会瞎说。黄宝顺和吴梦琳当然担心影响不好,至于黄建华是怕有人跟他敢一样的事,到时候给直接找来了竞争对手。

当时的社会条件就是这样,一般有钱的人都在城里,因为很少跟农民打交道的原因,再说他们也看不上倒腾点菜挣的钱,所以没有人来跟“路通”公司抢饭碗,至于一般的农民,就算他们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一时半会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参与竞争。这也只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正文第十三章峰回路转

更新时间:2009…12…1716:17:17本章字数:6040

仪阳市农业局对黄宝顺的工作安排还是非常上心的,尽管他的级别不高,但是对于仪阳市农业局来说,黄宝顺怎么着都得算是炙手可热了。当初为了安排黄宝顺,仪阳市农业局内部可是没少费心思。

按说黄宝顺原来不过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站长,行政级别上,顶多算是个股级干部,套到市级单位,也就是个科员。这样的级别,在仪阳市农业局可以说是最低的。但是黄宝顺在造纸厂的时候还有一个技术员的职称,虽说是国家承认的,但是放到农业局却没有什么用,毕竟不同专业。问题是仪阳市农业局需要黄宝顺做事,不给安排一个相应的级别,还真不好处理。

仪阳市农业局领导想了半天,再说黄宝顺的事市里面领导也非常重视,于是在安排黄宝顺的时候直接给套了一个主任科员,又让黄宝顺整理了一下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按特殊贡献给套了一个农艺师,总算是安排好了黄宝顺工作的问题。

要说起来,仪阳市农业局综合处是整个局里管事情最多,也相应繁琐的一个处,基本上除了农机和秘书处,剩下的事都搭得上边。黄宝顺到了综合处以后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在整个仪阳地区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说白了就是开班。

大棚种植技术说难不难,但是也不容易。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科员说是一个示范点,在技术和资金上当然是往宽了用,比方说浇水、施肥等措施,但是要是直接将这些全都移植到普通老百姓身上,那可不是一般老百姓承受得起的,一个大棚干下来没有一两万都不行,所以,在大面积推广方面,只能是因地制宜,尽量使用最省钱的办法,得让农民能够接受。

不能不说人的创造性是非常强的。滴灌的成本太高,可以用人工浇灌。大棚内温度比较难控制,老百姓就想出了盘炕的办法。当然了,这个炕可不是盘在地面上的,不然就没有办法种东西了。毕竟温室大棚需要垒一面土墙,直接把这面墙改造成火墙,顿时解决了大棚保温的问题。

有了领导上的重视,黄宝顺在仪阳市农业局可以说得上顺风顺水,谁都不敢轻视他。不过人都是有野心的,黄宝顺当然也不例外。

农民是经验主义者,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一般情况下,技术是需要积累的。仪阳市农业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有计划的在仪阳市所属各县开办反季节蔬菜种植培训班的时候,黄宝顺不止一次碰上让他非常尴尬的情况,农民们不喜欢他来给他们上课。因为他太年轻了,而且相比那些挂着高级农艺师、教授等级别的老专家来说,他的职称也是最低的。

仪阳市农业局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者,黄宝顺他们在南湾镇使用收费开班推广反季节蔬菜的办法被仪阳市直接移植了过来,不过相比南湾镇,仪阳市的胃口可就好得多了,他们开班的学费是每个人300块钱。南湾镇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个刺激了其它地区的农民,一个传一个,大家都知道种植反季节蔬菜能发财的事。在农民看来,他们交了那么多钱来学东西,自然就得把东西给扎扎实实的给学回去。相比之下,那些挂着高级职称、上了年纪的专家学者更像是有学问的人。于是,黄宝顺上课的时候,愿意听的人反而不多了。

这个事情让黄宝顺很是不舒服了一段时间。要说他有跟黄建华和吴梦琳合股办的公司,现在虽然还没有回本,不过公司在黄建华的管理下,几台车整天不停的跑,不但把新鲜蔬菜和花卉运出去,回来的时候还能顺便带点什么回来,效益就不用说了,眼看着连一年时间都用不上就能回本挣钱,所以黄建华现在并不担心钱的问题。人就是这样,谁都想名利双收。黄建华也不例外,有了钱以后,当然更想有名。

黄杰本没想过黄宝顺能当什么大官,在他看来,黄宝顺能调到仪阳市农业局就已经很好了,可是现在一看,恐怕黄宝顺的心海不止于此。黄杰一琢磨,其实要想帮黄宝顺出名很简单,本来就是现成的东西,只是他们不知道利用罢了。于是他给黄宝顺出主意,让黄宝顺把反季节蔬菜和大棚的种植技术整理一下,写成论文投到专业杂志社去,另外在根基仪阳市的反季节蔬菜的推广情况写一个通讯寄到省日报社。黄杰相信,有了这些东西,黄宝顺想不出名都难。

果然如同黄杰说的,黄宝顺的通讯《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省的菜篮子》一文很快就在西北日报上登了出来,在文章中,黄宝顺听取了黄杰的意见,着重谈了仪阳市委、市政府为了仪阳市的发展,不拘一格发现和使用人才,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多次指导仪阳市农业局,要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地区的菜篮子。仪阳日报在仪阳市委领导的指示下,当天就全文转载了黄宝顺的这篇文章。这下,黄宝顺算是落入了仪阳市委领导的眼睛里了。

仪阳市农业局虽然名声不小,但是在仪阳市所属行局里,只能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单位。农业局的局长刘世豪今年已经58岁了,是眼看着就要退了的人。用刘世豪的话说,他们这一代人,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到了这个年纪,无非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取为革命多做一点贡献。事实上,刘世豪的心里非常不服气,在他看来,自己也算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只不过是运气不如别人好,西北省委书记又怎么样,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一岁,参加革命的时间更是不自己要晚了三年,可是别人运气好,老首长、老上级肯不遗余力的帮他,结果上去了,可是看看自己,同样是干了一辈子,临到快要退了才混上了个局长,就这还是上头照顾的结果。要说起来,农业局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的,如果不是当上了局长,连自己的几个孩子都不好安排,每每想到这里,刘世豪的心里就不舒服。

刘世豪是想过了,眼看着自己就要退下去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了子孙后代想一下。好不容易趁着自己当上了局长的机会把四个孩子都给安排了,可是一点自己退了下去,手里没权了,谁还管他这么多?刘世豪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心中有数,一个两个都不争气,上学不好好上,安排了工作还挑三拣四的,也不想想自己的能力。

当初把黄宝顺整到仪阳市农业局,固然有市委领导的指示,但是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刘世豪的想法。这段时间以来,刘世豪已经不止一次在考虑自己退下去以后的问题。农业局不比其它的单位,整个就是清水衙门,除了每年的政府拨款以外,没有一点创收的渠道。

对于刘世豪来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反正推下去还有退休工资,这一辈子是不用发愁了,但是他的几个孩子怎么办?老大老二还好说,怎么说都是下面农业局的干部,问题不大。但是老三老四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虽然自己当上局长以后都把他们安排进了农业局,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只能解决工人编制。农业局是一个清水衙门,再说超编的问题非常严重。要是两个孩子争气一点还好说,别人怎么着都得看点面子,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可问题是这两个孩子就没让刘世豪省心过,老三原来安排进了局里开车,可是没开两天,好好的车就让他给开翻了,多亏有刘世豪压着,这事算没捅上去,但是现在别人谁还敢坐他的车?只好挂着。老四的工作安排就更费事了,好不容易才把他安排进了为了解决超编人员设置的“三产办”,可是他什么都不会,连收发一下东西都能搞错了,谁还敢用他?刘世豪想信,只要他一退下去,早晚自己这两个孩子得让农业局给当成超编人员清理了出来。

黄宝顺在南湾镇搞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情况刘世豪早就知道,w~~αр.①~⑥κ.сΝ怎么说都是仪阳市农业系统的一大新闻。谁知道这个人胆子也大,借着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开起了学习班,还收费!这在农业系统可是头一招。刘世豪本打算要处理黄宝顺的,可谁知道黄宝顺的这招还真灵,不但挣到了钱、顺利的在南湾镇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连市委领导都重视起来,大会小会的表扬了好几次。刘世豪灵机一动,干脆把黄宝顺调到市农业局来。

刘世豪把黄宝顺调到农业局不光是看中了黄宝顺的技术,最关键的是他看上了黄宝顺开班教学的办法。既然黄宝顺在南湾镇都能开班教学,仪阳市怎么说都有十几个县,上百个乡镇,就算一个乡镇来十个人学习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一百个乡镇就是一千人。就算每个人收一百块钱学费,这就是十万块钱的收入。就凭这笔收入,把黄宝顺调到农业局就亏不了。

刘世豪做得非常巧妙,黄宝顺他们是拿工资的,推广农业技术是他们的责任,当然责无旁贷,但是开班办学属于创收,当然得归到“三产办”。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仪阳市农业局是有农技推广任务的,所以开班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开班教学的事是局里面安排的,负责教学工作的也都是局里面的干部,所以开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