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桥流水人家-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桥他们几个都吐了吐舌头,知道这两个女孩子说的是谁了,因为他们的小姑就是穿着一身大红,没别人!真不知道是咋想的。而且她确实是瞧不起乡下人,可笑她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荷花也想到了,就说道:“你们管她是谁,不搭理她就成了!”

幸亏荷花没有说出来是小桥他们的小姑,不然小桥他们就尴尬了。虽然是不喜欢小姑,但是这一家子怎么也撇不开关系,郭氏怎么就这么样的脑回路呢,人家别人有喜事,摆酒席,让自己的闺女穿的跟新娘子一样。

这两个小伙伴加入后,大家决定去给荷花的蚕采桑叶去。

姥娘家办酒席,都是有专门做酒席的厨子包场子,出了钱,买了菜,然后人家就给你按照多少规格做饭,一般做这个事儿的人家,都是自己带成套成套的盘子和碗的,根本就不需要你操心,你需要请人给打下手,洗碗啥的,特别的方便,主人家很轻松。

不过有些很穷的人家,觉得这样的也太花钱了,宁愿自己动手,请多点人,自己做,也能省一笔工钱。

但是这次姥娘家是出了秀才了,自然是不吝啬这点儿钱,于是大家都方便。

于是荷花他们几个就不用动手,给亲戚们烧水倒茶啥的哦,就一个劲儿的疯玩,只等饿了过来吃饭。

叶惠儿来了这边,本来以为会遇到很多从城里来的人,结果都是些乡下土包子,她越看越不顺眼,几个嫂子也说不到一块儿去。

本来她也看到了自己的大姐和二姐,但是这两个姐姐和郭氏有恩怨,她也不愿意搭理她们,于是就在这椅子上直挺挺的坐着,半天都没啃声,还板着个脸。

小桥的大表姐梅花带了几个和她差不多大的人过来陪她,只不过别人和她说话,她就有些爱理不理的,人家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所以说了没有几句,都找了借口离开了。

梅花听了那几个人的抱怨,只是笑了笑,也没有说啥,只是后来跟她娘张氏说:“小姑妈的那个小姑子,以后嫁谁家,谁家就倒霉,这真是土鸡偏要装成凤凰,咱家的喜事,她板着个脸,像是谁欠了她多少钱一样。”

张氏道:“你小姑妈也没有让她过来,是她那个婆婆非要让她过来的。咱们这还是只看一会儿呢,你小姑妈以前可是看了十几年,就这样过来了。不过以后好了,等她们搬到新家了,就不用看人脸色了。”

35采蘑菇的姑娘和少年

“所以你现在的婆家比较起来,就不错的很了;自己好好过日子才是要紧。”张氏就着这个事情教育了自己的大女儿一回。

梅花点头;说道:“我知道。娘,这次小山考上了秀才;咱大姑还是没有来啊。”

张氏道:“这事儿别在你奶奶面前提;不然她该伤心了。”

就是不提;奶奶也伤心啊,今天该来的都来了;大姑妈却没有来;就有这么大的怨气啊。

“大姑妈和小姑妈关系还好;就是跟咱们关系不好。”梅花道。

当年因为家里穷,所以把身为老大的大姑姐被嫁到穷人家里去了,收了聘礼才熬过了那段时间。大姑姐心里觉得公公和婆婆是不顾自己的死活,然后就使气不来往了。

不过后来大姑姐家竟然慢慢的富了起来,真是想不到,但是公公和婆婆也说了不要去打扰她。小姑要去借钱,婆婆都不让。

这些事儿也是张氏后来听自己的丈夫说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恩恩怨怨还真是说不清。

妯娌几个从张家湾走人家回来,丝毫没有被叶惠儿板着的脸所影响。反正这样的人越是无视就越没有事儿,你要是说她几句,她还来劲了呢。

吴山以后就会在保平县的县学里读书,还包食宿呢,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每个月还有进项。

这边借给吴氏的钱就不用急着还。吴氏和叶柱请了村里的一些壮劳力帮着一起盖房子。乡下人盖

房子,也是很快,尤其是这土砖垒起来的,更快了。过了十来天,这房子就盖好了,剩下的小东西比如鸡舍啥的,叶柱一个人都能搞定。

叶小桥兄妹几个,这几天是天天都要去新房子一趟,看着心里就舒服。

就在他们决定要搬进新家的前几天,叶小桥的大姨母过来了,是大姨夫赶着马车带她过来的,大姨夫长得其貌不扬,但是叶小桥觉得他对大姨母很好,这是种感觉。

大姨母让大姨夫把带过来的东西从马车上拿下来,对吴氏说道:“要盖房子也不和我说,是不是不把我当姐了?”

吴氏忙道:“大姐,不是这样,钱已经借好了,你现在都要当奶奶了,哪里能让你过来?”

大姨母道:“甭说这个,你不找我,我就找你了!早就该搬走了!也就是你忍得下去。”

大姨夫那边叶柱自己招待。大姨母说道:“别的我也不说了,你看看你几个娃子,到现在都没有一身好衣服,这一包是我给几个侄子侄女的,收好了,别又给旁人拿去了。”

“我说你好歹是我亲妹子,咋就一点儿也没有学学我这个劲儿,别人欺负上头了,当场就要让她下不来台来。就会忍!”大姨母恨铁不成钢。

吴氏说道:“姐,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现在不好多了?过几天我们就要搬新家了,你一定要过来啊。”

“我那天不过来,免得遇到不想看到的人!”大姨母说道。

“大姐,你到现在还不想和咱爹娘见面啊,这都这么多年了。”

“哼,这么多年又咋了?当年为了她那两个宝贝儿子把我跟卖东西一样卖出去了。幸亏男人还知道疼人,不然我现在是怎么个光景?你也甭说啥劝我的话,我就是这个样。你要是再多说,你这边我也不走了。”

吴氏只好不说这个茬了。大姨母对自己的妹夫也是有所不满,恨不得提着耳朵给他教训一顿,明明那不是亲娘,这些年比亲娘还要孝顺,反而让自己的老婆和娃子受委屈,这算什么男人啊。

只是刚才已经和妹子以为那边的事儿才没有好脸色,她就不说啥了。给了吴氏二两银子,“你搬家请客那天我就不过来了,这是我们送的礼,你好好拿着,以后做个啥也是心里有粮。跟你说,别委屈了自己个的娃子。现在你们分家了,好好的,最好让他们也能认认字,比啥都强,不要舍不得那点儿钱,这认了字可就是一辈子都要好处的。”小桥大姨母还是有些见识的。她自己的儿子也让他认字了的,这不,接着他爹的事儿,现在越过越好了,别人也不敢糊弄他。

吴氏点点头,大姐对她是好,就是和娘家不亲。小山的那个事儿也没有过去,这个结还真不好解了。

小桥大姨母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都没有在他们敬爱吃顿饭,就又走了。

叶柱也知道大姨子过来送了很多东西,还有二两银子。唉,媳妇娘家的人,对自己家帮助太多了。

吴氏翻了那个包裹,有两块棉布,还有好几件旧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是也很好,这对他们家就是好的了。吴氏给娃子们都分了衣服,又拿了一件大的,一件小的,分别给三弟妹家的小蝶,和大嫂家的小米送过去了。

这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郝氏收到衣服,当然高兴,说道:“大姐这过来就是客气,我们也跟着沾光,小蝶,可要记住了,这是你大姨和你二娘对你的好。”

小米人小,收到衣服当场就穿上了,还在外面晃了一圈,喜滋滋的,“小凤姐,小桥姐,我穿这衣服好看吗?”

小凤道:“跟小娃子穿大人的衣裳一样。”

小米撅着嘴,小桥道:“回头就长大了,穿着就更好看了。”

估计大娘也不可能给她该小,衣服做大了,还能多穿一些时间了,小娃子长得快,不小心衣服就不够穿了。

小蝶过来问小桥他们,“明天我要上山去采菇子,你们去不去?”

春天到了,山里的野菇子一下雨就冒出许多,白嫩嫩的,吃着可鲜了!乡下的娃子没有什么好吃的,这野菇子也是一道美味。

“去,当然要去。”几个人都答道。

不过吴氏却有点担心,这春天山里是有些东西,但是这蛇也出没了,不小心被咬了一口,那可不得了。

“立夏,你跟着妹妹们一起过去。”立夏年纪大一些,知道轻重,看着他们也好。

立秋也想去,最后四个娃子都要去了。

他们是要搬家,不过家里除了床就没有啥大物件,也不用兴师动众的,所以就同意让几个娃子去山上去了,以前没分家的时候,也去过,不过去山上,要是弄得东西少了,那郭氏就没有好脸色。

这次去山上,就没有郭氏那座大山,还能玩呢。

没想到第二天,这三家的娃子都一起上山了,小米那边是刘氏不放心,所以让立春哥跟着一起。

而立冬和冬至,这两小家伙完全是臭热闹。

小凤道:“冬至就不用去了吧,到时候还要背他。”冬至才三岁多点儿,是个小屁孩,到时候爬山爬不动了,还真是会连累人。

结果冬至不干了,非要跟着一起去,“我才不要人背呢,我自己走的动,你们不要我去,到时候我就偷偷跟着。”

小娃子这个时候最喜欢跟着大的,没办法,为了不让这家伙后来跟着,只能让他一起去,真等走不动了,立春立夏只好背了。

小桥是想着多采些菇子,到时候家里搬家请客的时候,不就是能省一些吗?现在还没有赚钱的门路,所以开源节流很重要。

兄妹四个昨晚上就商量好了,所以手上都有东西,立夏腰带上还有一个灰布袋子,就是指望着背篓里放不下了,然后装袋子里去。

春天的山上,到处绿油油的,还有人们长期走出来的小路,前面几个大的,遇到了草都会用棍子先过一遍,免得有蛇。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冬至就走不动了,眼巴巴的看着立春,最后只能背起他来。

在往深处走的时候,就看见不远处有一圈一圈冒出来的蘑菇。

几个大的先上前看是不是有毒,发现是那种白胖的草菇,就让大家过来采。叶小桥尤其的高兴,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啊。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