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巫妖修仙传-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些立体灵阵一个个的出现,最终仿佛到了金丹所能容纳的极限,所以到了最后一刻那位于金丹核心的灵基,骤然向外放出了浓郁五彩灵光。

    一时间整粒液态水珠般的金丹就像是被冷却了,在金丹外层出现了一些灵晶般的外壳,于是整粒金丹也就从纯液态化成了如同灵珠般的结构。

    到这一刻。金丹便算是真正的凝聚完成了。那核心灵基和外层道基完美的构成了一个整体。

    随着金丹凝聚成功。从金丹内便散发出了一层层的灵光,对着朱凌午的身躯便洗炼了起来,仿佛像是过滤般,将朱凌午身躯原本浓薄不一的灵力,都变得均匀起来。

    伴随着金丹内放出的灵光扫过朱凌午的肉身,朱凌午这宛如液化般的身躯便又渐渐恢复了正常,但在这时朱凌午的身躯就仿佛变成了干枯的海面泡入了池水,四周浓郁的天地灵气便受到了朱凌午身躯的吸引。往朱凌午肉身所在大量涌来。

    这些天地灵气从朱凌午的口鼻,以及全身皮肤十万八千处汗毛气孔,透入了朱凌午的身躯,却又仿佛有什么在吸引它们般,快速往朱凌午丹田气海处的金丹内汇聚过去。

    而朱凌午刚刚凝聚成功的金丹,在这一刻也像是呼吸般的闪烁起了有规律的灵光。

    先是在金丹核心的灵基闪速了一下灵光,就仿佛在吸气般,汇聚到朱凌午丹田气海的天地灵气,便被吸入了金丹核心灵基之内。

    这一刻那位于金丹核心的灵基,就像是一个黑洞般一口的吞下了朱凌午此前修炼时。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吸纳的天地灵气。

    接着仿佛金丹在呼气般,金丹之内那些溶于金丹灵液中围绕着核心灵基旋动的诸多道基灵阵。便纷纷闪烁起了一阵灵光。

    随后,从这些道基灵阵便流出了汩汩的灵液,填充到了四周的金丹灵液中,让整粒金丹中蕴含的灵液仿佛又浓厚了几分。

    继而随着金丹向外散发出层层的灵光,金丹吸纳天地灵气所转化的灵液,便化为灵光又送到了朱凌午的全身各处,也仿佛将朱凌午身躯中蕴含的灵力凝结成灵液趋势。

    最初朱凌午这新凝成的金丹明显有些饥渴,所以那金丹中核心灵基吸纳的天地灵气,几乎都在补充着金丹内凝聚的灵液。

    别看那金丹仿佛都是用纯阳灵液构成,看上去已经成了饱和状态,可其实它对于灵力的需求还远远不足,需要更多的天地灵气凝缩成灵液来提升金丹内的灵液浓度。

    如此随着朱凌午所在星宿海核心灵域内浓郁天地灵气,持续的融入朱凌午的身躯,那金丹吞吐天地灵气大概九九八十一次后总算是饱和了。

    金丹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渐渐的放缓了下来,却开始有规律的吸纳着天地灵气,进一步洗炼起了朱凌午的身躯。

    这一刻,金丹仿佛化成了向全身输送血液的心脏般,主动为朱凌午吸纳天地灵气,进而用灵力洗炼身躯,并将金丹内转化出来的纯阳灵液一点点的融入到朱凌午的身躯各处。

    当然,朱凌午凝聚在金丹中的道基可称为雷電之道,或者说是朱凌午自己独创的纯阳雷電冥劫道法。

    所以在金丹向朱凌午身躯送出灵液的同时,也将根据朱凌午金丹内蕴含的诸多雷電道基体系,对朱凌午的身躯以及身躯中孕养的灵力,产生一些属性的改变。

    毕竟这次朱凌午可以成功凝聚金丹,那位于星宿海核心灵域海底的上古劫雷可算是起了关键作用。

    在这百年中朱凌午就是通过参悟这上古劫雷中蕴含的雷電规则体系,才能得出他自己独特的雷電感悟,并渐渐完善出他自己的一套雷電规则体系,也就是朱凌午的仙道根基。

    这一道由天劫凝造出了的上古劫雷,也可算是一种可以**存在的完美雷電体系。

    它可以在元婴修士的元婴灵域中完全不受影响,便可以知晓它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雷電灵域,蕴含了特殊的规则体系可以**存在。

    而朱凌午想凝聚金丹,需要的就是一套可以构造出一个完美体系的规则结构,如此才能搭起一个框架,进一步成为具有成长性的仙路道基。

    当然普通人也很难能如朱凌午般,可以直接研究一道由天劫构成的自然劫雷,来创造自己的雷電道基。

    这上古劫雷中蕴含的规则体系,可是饱含了自然天道规则构成,可谓是最接近道之本源了。

    就算是星宿教这些元婴修士,为了化解这道上古劫雷,而和劫雷相处了千多年的岁月,也未必可以去感悟劫雷内部蕴含的规则体系,他们的神识根本就渗透不进去。

    而朱凌午却能得天独厚的凭借自己控御雷電的天赋神通,将这普通人根本无法触碰的上古劫雷,拿在手中仔细研究。

    哪怕是他的魂念也无法透进劫雷中,却可以主动让劫雷把内部的规则体系告知他,这真算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条件了。

    但即便如此,朱凌午也差不多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才把这上古劫雷中蕴含的雷電规则体系琢磨的七七八八……(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三章 纯阳雷电冥劫道法

    将那道上古劫雷研究的差不多后,朱凌午只算是了解了劫雷可以**存在的规则体系,所以朱凌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为什么可以这样。

    只有真正吃透了这些规则体系,才能成为朱凌午自己的东西。

    而此时朱凌午便可以借助囚魔塔内的裘阳灵了,通过它在囚魔塔内演化自然雷電,等于是让朱凌午可以将自己从上古劫雷中感悟到的各种雷電规则,亲手再演示一番。

    如此便可以让朱凌午更为直观的了解这些雷電规则体系,如果表现在实际应用上,会有怎么样的效果。

    于此同时,朱凌午自己虽然是窝在星宿海核心灵域的海底一动不动,可朱凌午却能平静魂念遥遥联系上远在齐常府的玄阴宗一众手下。

    如此朱凌午便让那边的冥古林等子魂分身安排了人手,在出现自然雷雨天气的时候,去观察自然雷電的构造过程。

    当然朱凌午拥有原本自己世界的经验,自然也对这种自然天象有一定的理解,如此便可以让玄阴宗的人做出更深入的观察。

    借助魂念的连接,朱凌午完全可以像是自己在那雷雨中观察感悟,进而通过这种自然天象的变化,和自己参悟的雷電之道加以印证。

    然后再对囚魔塔中裘阳灵弄出来的人造雷電加以修正,从而获得更好的数据,更深入的了解雷電规则体系。

    这样等于是让朱凌午省去了许多筑基修士游历天下,以寻找自我之道的过程。

    而且由玄阴宗的那些子魂分身帮朱凌午在外面游历,等于就是朱凌午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各种不同的感悟。

    比如一场雷雨终究还是要看天气的。若是朱凌午自己去游历也许要十天半月才能等到一场。

    可如今有玄阴宗那些子魂分身存在。朱凌午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子魂分身观看了一场雷雨后。马上用魂念串联到另一个子魂分身处,进而观察另一场雷雨。

    甚至同时观察几场雷雨,进而感悟其中的不同之处。

    不说实话,让玄阴宗那些鬼物,在雷雨天帮朱凌午观看自然雷電,还真是有种让冰人去烤火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引来雷電将它们给劈的魂飞魄散。

    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有不少玄阴宗的鬼灵,就在雷雨天被雷暴云中放出的天雷轰劈的魂飞魄散。可真是非战的损耗啊。

    但这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可以说雷暴云中忽然闪出天雷轰击这些鬼灵,同样也让朱凌午感悟到了几分自然雷电攻击时候的构造模式和内中规则体系。

    这样朱凌午释放掌心雷之类的法术,便更契合天道,掌心雷的构造和威力,也要比原本更强大几分。

    如同经过了差不多百年时间,朱凌午才有把握构造出自己的纯阳雷電冥劫道法,可以在金丹上构造出自己的雷電道基。

    而如今朱凌午成功凝聚的金丹,或许也可称为纯阳雷電冥劫丹,内中蕴含了纯阳雷電冥劫道法的特殊道法体系。

    虽然现在朱凌午还没对自己悟出的道法具体命名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灵力属性和道法特征直接称之为纯阳雷電冥劫道法,但若是朱凌午想把这个道法传承下去。自然也可以换一个什么功法心诀之类的名头。

    只是想让人修炼朱凌午创出的这种道法,只怕也需要有人可以不畏惧雷電,或者拥有控御雷電的天赋神通才行。

    或许在这个世上,也只有朱凌午自己可以修炼这种道法了。

    所以这种道法用什么名称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没什么人可以学着修炼,弄个好听的名称干什么呢。

    而这纯阳雷電冥劫道法中冥劫一说,却也和朱凌午灵力的特殊性有关,朱凌午用五气归元心诀修炼的纯阳灵力却是一种变异的至阳月精灵力。

    所以灵力属性影响了朱凌午施展雷電道法的属性,带了几分阴冥暗劲的味道。

    此外朱凌午是研究上古劫雷弄出道法,故而道法凝造出了的雷電自然也有几分劫雷的特性,这样结合朱凌午那特殊灵力弄出来的劫雷道法,在表面威力上看起来更具有欺骗性,仿佛没什么威力般。

    可实际上它却更具有穿透性、持续性和传导性,也就是说遇到了这种劫雷道法,在一开始你或许没什么感觉,还以为可以用自身灵力轻松化解。

    但随着这种劫雷一点点的释放威力,便会有一种在冥冥中骤然爆发的味道,等你察觉不对却已经晚了。

    总之,朱凌午以自己所创纯阳雷電冥劫道构造的金丹道基,自然也会渐渐对朱凌午的身躯加以改造。

    毕竟按照纯阳雷電冥劫道法凝聚的灵力,也会和此前五气归元心诀凝聚的纯阳灵力有所不同,可以形成纯阳灵力变异而成的雷灵力。

    这倒不是会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