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天国-第1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也只有真正到了那里之后,罗马人也才能带着自豪的说一句:“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事。”

那是乔莫迦里山,历史上的罗马的疆域一直延伸到那里,虽然在不同的时候曾经有过几次反复,但是那座山峰却已经成为了罗马人心目中一座理所当然的界碑,只有收复那里,罗马才能真正算是收复了他们在小亚细亚丢失掉的土地。

不过伦格知道那样的想法虽然听上去充满激情,可是事实上却并并不真实,而且在他的心底里,也从来没有过要立刻收复乔莫迦里山脉以北所有被科尼亚人占领的土地的想法。

“那实在是太荒谬了,难道会有人认为科尼亚人是一群可以被随便驱赶的羊群吗?”在刚刚获得胜利之后,伦格曾经私下里对汉弗雷这么说,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已经听到太多请求派兵渡河,甚至要乘胜横扫小亚细亚,消灭科尼亚的声音“我从没想过要现在消灭科尼亚人,事实上罗马也没有能力对科尼亚发起远征,那样只会让罗马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

可是虽然这样,看着远处的乔莫迦里山,伦格的心还是不由有所感触,对于科尼亚,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从没有过任何轻视,广阔的幅员和众多的人口是这个国家令人不敢忽视的巨大根基,而依旧保留着草原民族习性的彪悍也为这个国家提供了众多的勇敢士兵。

伦格清醒的知道,阿诺伊的失败更多的是因为苏丹自己的骄傲和那种内心深处抹不去的固执,他一直试图追赶亚尔斯兰的执着让他最终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沉重代价,可即便如此,不论是阿诺伊自己还是那些可能随时会乘机窥伺苏丹宝座的贵族们,一旦面临来自外敌的威胁时,依旧可能会暂时放弃他们之间的仇恨矛盾,那个时候,罗马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战争泥潭之中,而就此机会可能会出现的敌人,将是真正导致给罗马带来灾难的根源。

来自科尼亚的威胁已经随着阿诺伊的惨败而消弭,科尼亚人也将陷入内战之中,这样的影响对科尼亚和罗马意味着什么,伦格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

想到这个的伦格微微笑了,就如同他现在所做的一样,在他的心目中从来没想过要以一种毕全功与一役的方式去彻底解决科尼亚,只要能够在这个时刻,在这个对科尼亚来说具有着关键的时刻让他们的未来稍微有所变化,那么一切将会完全不同。

伦格心中琢磨着这些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永远不会知道,而且他也绝对不会去告诉他们的事情,同时他的心中也在想着已经离开很久的丁涉的使命。

图戈里一边向他派来密使,一边却又和乌古斯人勾结的举动让伦格感到了一丝警惕,虽然知道以阿诺伊的才智不可能轻易被图戈里占据优势,可是他还是决定让丁涉做为使者向乌古斯人送去了他的好意。

之后的几年对罗马来说太过重要了,伦格心里这么琢磨着,在这样的一个早晨他觉得自己的头脑似乎显得十分清醒,这让他不由开始在心底里为自己之前还比较模糊的一些构想仔细勾勒起来,关于罗马将来如何逐渐从行省大权的独揽中摆脱出来,又如何让罗马不会陷入那种完全被过于集中的权力所侵蚀的深渊里滑去。

枢密院,元老院,特里布斯,以大牧首为首的教会,各地的分议议会,甚至是那些看上去也许并不起眼,可是随着从西方逐渐来到罗马,已经在普通平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里昂穷人派……

种种念头在伦格心头晃过,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其实很多,甚至多得让他怀疑在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够真正做完。

也许我现在做的一切什么作用都不起呢?伦格曾经不止一次的这样暗暗问着自己,他有时候真的感到很无力甚至沮丧,当他在耶路撒冷面对萨拉丁时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而在面对来自科尼亚的威胁时同样这样想过。

看似正在不住恢复的罗马所沉积下来的弊端究竟有多少没有比伦格更加清楚的了,多年来的懈怠,奢侈和堕落带来的迷茫让罗马人有着一种近乎彻底放弃一切的颓废。

有时候他们会因为某些激动的事情忽然变得振奋起来,这是这种热情也如同来时一样会很快消失不见,而且随着这种情绪罗马人那种一旦遇到挫折就立刻变得沮丧甚至人心涣散的习惯即便经过多年也一直没有消去,这让伦格深深的知道,要想彻底改变这种习性,只有用不停的胜利来激励起罗马人的雄心壮志。

可是自己真的能永远站在胜利的顶端吗?如果有一天自己遭遇到失败呢?这样的想法一直在伦格心头盘旋,甚至即便是在获得了战胜科尼亚人的胜利之后,他也一直没有忘记。

而且他不能不承认即便是到了现在,他也还没有完全控制整个帝国,特拉比松的叛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虽然他还不知道瑞恩希安在这次事件中究竟干了些什么,可伦格能肯定这一切显然和他有着重大的关系。

“看来他终于忍耐不住了,”伦格心中这么想着“或许我应该自己亲自去一趟特拉比松。”

刚刚想到这里的伦格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塔楼的台阶下传来,他回过头,看到急匆匆的奔上塔楼的一个侍从。

“陛下,君士坦丁堡派来的急使”侍从的声音已经有些变了腔调,当他还没有说完时,跟在他身后的一个人已经把他粗鲁的推开,几步来到了伦格面前“陛下,十字军突袭恰纳卡莱海峡,皇后陛下请您立刻会师”

………………

照例求票,不敢懈怠。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二百四十章岂不知审判即将降临?!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二百四十章岂不知审判即将降临?!

狄奥多在这一天起的也很早,当侍从给他端来牛奶和鲜肉干时,看到主人正跪在挂在墙壁上的圣母前祈祷。

狄奥多的样子看上去很虔诚,他的嘴巴不停的动着,无声的低语从他嘴里轻轻吐出,当停下来时,狄奥多用侍从早已准备好凉水洗了把脸,然后坐下来慢慢吃他的早餐。

自从跟随伦格出征一来,狄奥多一直没有好好的休息过,在圣基努贝之战中险些战线崩溃的他遭到了很多人的轻视,在曼德索城下他虽然最终稳健的守住了原本已经动摇的整个右翼,可是在很多人眼中,他当然无法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汉弗雷相比。

在一些将领看来,这位之前在北方变现出了非凡才能的总督似乎已经失去了他的锐气,而且他被从北方行省总督调离本身就是皇帝对他的惩罚。

不过狄奥多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过任何不满,这让一些即便是他对手的人也无法抓住他的把柄,而且在圣基努贝之战中他在几乎整个右翼完全被击溃的危险下,也绝对没有退缩一步的举动让那些人不得不承认他的勇猛,同时,人们也知道做为皇后的哥哥,这位总督的处境虽然现在看上去有些糟糕,可是也不能保证就没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实际上这个时候狄奥多丝毫不为自己看起来不是很好的处境担忧,他一直在等待。

从很早之前开始,当他第一次伦格时,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也许是以前从没见过的皇帝,在他有生之年的将近四十年间,在伦格之前,他见到过三位皇帝,除了马克尔和艾萨克那两个甚至在他的心目中从来没有看得起的皇帝之外,他承认曼努埃尔皇帝算是他所见过的最具有胆识和策略的罗马皇帝了。

不论是对法兰克人狠下辣手的收缴财产,还是机智的劝说安条克一度皈依正教,曼努埃尔都显示出了一位罗马皇帝所应有的手腕和睿智,可是在对科尼亚人的远征中,曼努埃尔却彻底丧失了他之前所积攒下的全部筹码、

当第一次看到伦格时,狄奥多认为这个农兵出身的年轻皇帝显然是一个大胆的冒险者,他用罕见的胆略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把罗马的皇冠戴在了自己头上,这让他想起了巴西尔一世,那个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了罗马皇帝的马夫,也让他不由对这个年轻农兵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不过他认为这个年轻人不会坚持很久,特别是当他开始进行兵制和土地变革时,狄奥多甚至觉得他也许很快就会被赶下宝座,不过而后发生的事却开始让狄奥多慢慢改变看法,随着罗马变革的深入,他发现罗马人已经开始逐渐接受那些也许有些地方还十分新鲜,可显然正在让罗马变得越来越好的改变。

这曾经一度让狄奥多也愿意承认皇帝的变革未尝不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当埃罗帕西娅成为了皇后之后,狄奥多认为自己的家族也许很快就会随着妹妹的地位重新振兴。

但是,随着罗马公法的深入推行,狄奥多逐渐明白了皇帝想要做些什么,这让他开始感到不安,特别是随着特里布斯的地位逐渐重要,而枢密院建立之后权力也开始向各个行省延伸,狄奥多终于开始变得焦躁起来。

当他从北方行省被调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明白皇帝的意图,随着来到与科尼亚人临近的小亚细亚,狄奥多开始变得更加焦躁,因为与妹妹之间的书信往来,他比任何人都能更早更清楚的了解皇帝的一些意图甚至想法,这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伦格正在酝酿着一场也许对整个罗马来说都可能意味着巨大变化的变革。

如果说之前的军制和土地变革是这场真正变革的序曲,那么公法的颁布就是这场变革的主调,而终曲也许会在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时候忽然来临。

对于伦格在战胜科尼亚人之后没有急着立刻回师君士坦丁堡,狄奥多在开始的猜测之后也已经逐渐明白,他知道皇帝显然已经决定借新行省还没有来得及与其他行省一样被古老的罗马行省制度约束,而开始在这里推行他的那些设想,同样,皇帝没有立刻让来自各个行省的军队立刻返回,显然也有着其他不为之人的目的。

“难道皇帝真的要借机收回行省权力吗?”狄奥多一直在这样问着,这让他因为不敢肯定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