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状元-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军备工作。

这郑涌不像其他人直接附和反驳,而是针对实情予以分析,要李宛解释。这种奏议就比较有意义,成宗听了也不能无视,向李宛道:”详情就让李卿来解释清楚,也好过大家这样无谓的争论。“

婉贞应声出列,道:”杭州府两个月以来的所以呈报,想必诸位都看过了,现在请容李宛再详加解释。“于是将初到杭州所见,及每项措施的实施颁布,背后的意义和涉及款项等,滔滔不绝的叙述起来。

有一盏茶地功夫,大殿上分外安静,婉贞站在正中,语调谦冲中和,语气温文沉静,不高不低,不卑不亢,似涓涓清泉能润泽人心。不比上一次新法争论时的锋芒毕露,也不像立下去杭州前立下军令状时的傲气昂扬,这份从容和坚定更能显出胸有成竹的自信。

婉贞最后总述道:”李宛所作,确实有异于寻常赈灾之举,然确乃审时度势慎重而行。所以如此,皆欲有余之财,以惠贫。吴东素来为富庶之地,其间多豪绅富商,而官衙府库不丰,仅以官府之力欲解饥灾,恐难成事。而今因利导向,兴佛事倡游行,使工技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转徙沟壑,所谓虽饥不害是也。“

一番话说完,众皆默然。李宛说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有根有据,实在找不到什么难的地方。

而成宗适时地翻开越州的呈报,说道:”照两州所呈报的户籍人数所看,杭州府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这是百姓能够安居的佳证。而越州人丁虽然略有下降,所幸并非伤筋动骨的数目,想来魏卿也是尽心尽力了。“

”陛下,臣以为两位大人在吴越地区都为灾情奋力用心,而且都有成绩,确实应该嘉奖。此事诚难分出上下高低,一来地域不同,民情各异;二来两位大人任期也不同,如魏大人执掌越州已久,上下官吏一心,对越州事务更为熟悉,各种措施颁行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而李宛乃是陛下临危授命,初到杭州,情形紧急仓促,以非常手段确保民生无碍,更是大功一件。所以,臣以为两位大人都有功应奖。“吏部尚书王敏忠给了一个中肯的意见,而这话说得更是巧妙。两边都称赞地同时,反衬出李宛更加了不得,更该嘉奖。

老臣把话说完,成宗也赞赏地点点头。见这情形,谁也不敢再有异议。

那赵智源恨恨地歪着头,想来片刻,突然说道:”启奏陛下,李宛在杭州作风不检,与伶人戏子结交往来,后来正是因为听了那伶人的话,才让进京地队伍遇上匪寇!“

婉贞一听,顿时面起寒霜,心中骂道:蠢材,这种栽赃的方式未免太过差劲!

第一百三十六章 策勋十二转(上)



智源一番话欲继续排挤李宛,然而大局已定,既有吏等人的支持,又有皇帝的肯,作风不检之类的话反而没有什么意义

果然,成宗听后笑道:”看来状元公风流不改,这等韵事层出不穷。即使娶了亲,离了京城也是难躲流言呐。“一句话就轻巧的驳回了赵智源的控告。

婉贞忍着气,辩白道:”赵大人误会了。李宛并非有意要结交名伶,而是交际之时偶然相遇。更何况,后来途中遇匪乃是贪图赶路,带队的都尉询问过我等意见,也是有赵、齐两位大人的肯,并非恰巧同路的伶人之意。更何况,那伶人当日与众人失散,至今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只怕也不是所指的内奸。赵大人此言不知是听了何人造谣?“婉贞悄悄回京,没有惊动官府和朝廷,其中详细过程只有当时看到博伶出手的越鸽,和搭救婉贞的李昭两人知道。婉贞回来之后也只跟梁振业、赛燕等人大略说了一下。婉贞不想打草惊蛇,所以真正知道博伶就是南宫少主的人少之又少。

赵智源一怔,他当时跑得最快,当然不清楚博伶的底细,而是后来道听途说一番妄加猜测,便认定博伶是个内奸。此时被李宛质问,当然哑口无言。

婉贞提到名伶这个词时留意观察魏家父子的脸色,见魏鸿光神情肃然,并无异样;魏列夫眼睛微眯,脸上神色不变,仅次而已。看来博伶所说与魏家的牵连,很可能只是魏列夫一人经手,而魏鸿光等人并不太知晓。

礼部尚书何志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宛结交何人,乃是私事,而主管杭州乃是公事,公私不能相混就算李宛真与伶人相交只要未有德行亏欠、未有因私废公等举动就不得轻易怪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李宛知杭州府与多方名流豪绅交往,使众人财解危,乃是大义大智之举,不可斤斤计较。“

成宗笑道:”连礼部尚书都有此见解,可见李卿之德行并无亏欠之处么。“

如此一来,李宛杭州之行虽是众矢之总算有个定论。

接下来众人正等待成宗皇帝颁下何种旨意,如何升赏两人时,婉贞忽然又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本奏。“

”哦。何事?“

”臣等在冀州途遇匪患。臣有意与之交谈几句。现他们并非冀州人氏。“婉贞抬起头。微微笑道:”而是越州人氏。“

她话音一落。四下哗然。这分明就将矛头指向了魏鸿光。

没想到李宛居然不依不饶了。本以为他有吏部王大人等人保本。安然过关也就算了。这回反而较上劲了!

婉贞脸上不动声色。心底暗想:便宜别想轻易得!既然是定下军令状。自然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我若没事。自然是你们有事了!

众人正在面面相觑,连成宗也觉得有些诧异。

他已经决定要提拔李宛,却不成想李宛要弹劾魏鸿光。这下可真有趣了。但还要装作不偏不倚。于是问道:”李卿此言是何意?可有证据?“

李宛应声答道:”臣所言非虚,而且当时赵、齐两位大人亦在场,臣不敢妄言。臣之所以提出此事,乃是想提醒魏大人:越州并非安然无事。政法有些不经意的疏忽,也会危及百姓安危。“

魏鸿光脊背依旧挺得笔直,硬声道:”陛下,臣不知李大人从何得知流寇是越州

更不知道李大人为何因此断定是我越州政法的问题。#上报国恩,下安黎民,明刑严法,尽心尽力。“

李宛道:”正是这明刑严法,只怕灾荒之年,少有不慎便会逼得良民落草!“

奇~!魏鸿光冷冷道:”刑法乃是国之准绳,有震慑之效!既能够轻易落草为寇,也算不上是良民了!“

书~!两人正在争执不下,忽然有内侍上殿请示道:”陛下,冀州牧贺丹枫今早进京,如今正在午门外侯旨。“

网~!真是一波三折,这会儿又来个冀州贺丹枫来掺和。成宗道:”让他稍事休息,朕午时传他御书房觐见。“

那内侍迟疑道:”陛下,贺大人说一是要请罪,二是有重要事情要禀报,他知道今日是大朝,特意连夜赶来。“

成宗道:”既然如此,宣他上殿。“

大殿之外又响起脚步声,今日的大朝越来越热闹。两个封疆大吏赶来,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几乎全部到齐。自卯时上朝到现在已经一个时辰过去了,不少人都还是空着肚子。往常此时早已下朝,各自赴任上值,用些早点开始办公。今天却顾不得许多,都继续瞪着眼睛留心朝议。

贺丹枫大步走进大殿,一身官服风尘仆仆,眼圈都是黑显得面色更加清峻。他匆匆走上前来,拜倒道:”臣叩见吾皇万岁,臣请罪来迟深感愧疚,然因得悉了重要隐情,关乎朝政赏罚不敢隐瞒,特连夜进京。唐突之处还请陛下治罪。“

成宗道:”贺卿不必拘礼。既有要事尽管上报。“

”是。前日夜里忽然有人向州府自是前日劫袭杭州进京队伍的几个主谋。“

”哦?是些什么人,现在何处?“成宗忙问。

”回禀陛下,他们自称是越州人氏,因受人指使劫袭官队。之前受李宛大人地劝告良心深疚,特来冀州自赎罪。微臣听后觉得事关重大,牵扯到周围三个地区,还有朝中官员安危,不好擅自做主,特将那四人带入京城,请求陛下一并处理。“

贺丹枫话音一落,四下里更加热闹。一方面有了他的话就为李宛作了证,而魏鸿光便真落了下风。二是,众人都没料到贺丹枫会如此明白的附和,要知道他完全可以不声不响把这件事压下去,暗中处理掉几个匪就可以了。谁也不会知道到底是越州还是冀州的人。贺丹枫此举向朝廷表明并非冀州有乱,而是越州人氏有人指使而来。又将魏鸿光推向个微妙地境地。不知道李宛究竟使了什么招数让贺丹枫这样帮他。

婉贞心底却比谁都清楚:贺丹枫比他们这些新晋的官员更为年长稳重,而且为人刚毅正直,一丝不芶,素来不喜权臣弄政。是以能先入偏远的祁州,后被成宗慧眼调入冀州。他在祁州时只用几个月便把匪乱丛生地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冀州上任三个多月来也一直未出状况。于是杭州官队被劫便是奇耻大辱。而婉贞回京后,只向越鸽授意一二,由越鸽找到了之前的刘氏四兄弟,劝其自报官。那四兄弟也讲究道义,将事情经过全盘托出后,贺丹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他深知魏家权势的厉害,但也毫不畏惧,毅然连夜上京。

婉贞正是深知贺丹枫的秉性,才敢出此险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策勋十二转(中)



堂之上,婉贞振袖而立,附上一本道:”陛下,臣恳事,一平满朝文武的议论!“

情形忽然转了个圈,魏党此时不再高高在上,咄咄逼人。少年得志的李宛反而态度倨傲超然,一席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成宗见到此番情形不禁心中赞赏:是安排好的还是顺水推舟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李宛,真是懂得把握时机啊。

这种人,想不重用他都难。

成宗想罢,开玉口道:”李卿认为如何才是彻查呢?“

”臣恳请陛下让几名匪与魏大人当堂对证,陛下可以亲自审问犯人。“李宛口气平和的说道。然而话音未落,驳斥声便此起彼伏:”大胆李宛,公然蔑视皇家威严,这里是禁地!布衣平民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