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状元-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跟婉贞解释道:“不知李大人可爱听戏赏曲么?那博伶是余杭有名的伶人,能唱古今词曲无数,只要人能提到的,没有他不会的。故此人称博伶。他如今在我家别馆住下,这次也来为席间添些风致。”

原来是名伶,怪不的有这般风姿。婉贞知道吴越人氏喜爱风雅,富家多蓄养伶人戏子,伶人虽然地位低下,但要成了名伶也是千金的身价。这史侯爷虽然不满儿子与伶人一起,但也愿意向其他人炫耀自家的名伶,等于是显示自家的富贵风雅。

婉贞也就收回目光,向史侯爷道:“李宛此来是客,侯爷尽管安排,李宛客随主便好了。”又与史祥见礼,这位侯府的小公子不像其父大有架势,反而有些胆怯羞涩,可能不常见世面吧。面貌倒是清秀。年纪也小,稚气未脱。他在父亲的注视下,有些拘谨地向婉贞拜礼道:“久闻李大人盛名,晚生愚钝,学业不精。今后还请大人能多提点。”婉贞温和回道:“公子不必客气。公子出身世家,又是年少聪颖,日后定有宏图。”又寒暄几句,晚宴开始,便各自落座。

席间谈笑间,婉贞一直感到被人注视般的不自在,她一抬头,正看到史祥身边地伶人向她微微一笑。目光非常坦然地落在她身上,并没有想掩饰或者转移。婉贞心中诧异,也向他回视,目光交汇,更觉得那点胭脂泪痣醒目妖娆。婉贞回报一笑,心想,难不成是他总看我?好奇么,或者也如越鸽那般,整天嚷嚷着,比谁更美?

转念想到越鸽赛燕他们三兄弟。自然想到梁振业,不知滇南战事是否顺利?又想到梁振业说他走后会让赛燕来京,代为照顾已经成为李宛妻子的晓茹,不知京中是否平安无事?不知大哥李昭可好?这一念。竟把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念了一遍,真是应了那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临着湖边美景,皎洁月色,一杯玉酿在手,反而格外想念这些至交。酒过三巡,席间更加热闹起来,有的在行酒令。有的在划拳拼酒,更有文人骚客,摆了文房墨宝要趁酒作诗,史侯爷正和婉贞讨论天竺寺事宜,忽听得一声:

“咱们作地这些,都是陈词滥调、平庸词句。如何对得上今天的欢宴美景?要说大才。不如请今天的主宾李大人出来,人家是三甲的头名。御封的状元。听说今天临湖开宴的点子也是人家出的,这才是真正的文雅,史兄,你快去请李大人吧。”这声不大不小,正好让众人都听个明白。婉贞抬头一望,原来就是旁边那桌少年公子们要了笔墨,正在联句作诗。出声地也是个和史祥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脸上很有些傲然不屑的神情,似乎对同伴的大作不太赞赏。

“这些小子们,还是这般没规矩。”史侯爷笑道,“那是王家的小公子王鸿,家里的眼珠宝贝,偏生这孩子有几分才气,今年便中了举人,还不到十六呢。常与史祥等几个同龄人一起玩闹。失敬之处还请大人莫怪。”

婉贞道:“少年桀骜,必有才干大志。不拘小节,不伤大礼,无妨。”

这边说着,史祥已经走了过来,他受众人差遣请李宛作诗,但又有些惧怕长辈在旁,犹豫不知如何开口。这边的人都已经听到了,史侯爷喝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们,竟然还敢来挑唆李大人!胡闹。”

被父亲这样喝骂,史祥脸上一红,但后面又有同伴们,一时间进退两难。

婉贞却笑道:“侯爷不必如此,其实在下也没比他们大多少,既是几位公子相邀,在下不愿负其盛情。”说罢站起身来,和史祥同向那桌走去。倒是史祥如获大赦,恭恭敬敬地请赐墨宝。婉贞心知,按照吴越的风气,要折服这般名流贵客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文采博盛名。婉贞问了题目,王鸿答道“临湖写景”。婉贞略一沉思,提笔写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首《望海潮》文不加点地写出。收了最后一笔,婉贞直起身来,听到身后一句“真是好词。”这一声好似珍珠碰到玉盘上,清亮悦耳,话音虽低,但听得真切,如同响在耳旁一般。婉贞讶然,回头看去,正对上一双流波美目和嫣红地泪痣。

看不出此人身量很高,足足比她高出一头,却更让人觉得修长、洒脱。一身洁白的锦袍,广袖宽带,如此夸张的服饰穿在他身上却觉得十分合适。一抬手,他从婉贞手中拿过那支凝着墨汁的笔,放好在笔台上。宽大地衣服毫不累赘,随意自然,飘飘洒洒地煞是好看。

婉贞正惊疑这人的举动,周围的人却似乎不以为意,看她写完都纷纷涌过来看,看完了更是不绝口的夸赞。“好文辞,真是绝妙好词。”“大气魄,可见大人胸襟宽广啊。”几个小公子更是羡慕不已。

婉贞赶紧谦虚几句,又道:“苏杭是自古的富庶之地,如今虽然年成不佳,但希望各位能够同心协力,早日重见这盛世美景啊。”

“正是正是。”“李大人言之有理。”“不愧是御封状元、钦命大臣,佩服佩服!”

这边热闹完了,史侯爷吩咐下人准备歌舞娱乐,又道:“博伶有兴致也来唱一首吧。”这句说得甚是客气,那人微笑道:“既是侯爷说了,今日又有李大人的好词,博伶就献丑了。”

“唉呦,今日有耳福了,博伶肯唱曲,那是难得。”众人眼光又热切起来。

琵琶古琴红牙板,《望海潮》的曲调一起,全场鸦雀无声,众人屏息,只听那珠玉一般的声音响起:“东南形胜……”

婉贞刚才暗笑自己定力不足,只听了声音便脸上发热,她存心看这名伶还有什么本事,便目不转睛地看。那人也同她一样,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歌声更为辽远,仿佛透彻了月夜地浓郁,丝丝扣入其间,连那几点星辰也跟着轻颤起来。夜色似乎因此变淡了。

婉贞听着,觉得这珠玉之声也沁入自己的心脾之间,叹服这真真是天籁之音。看那人目光或静或动,甚为灵活,不愧是名伶。婉贞此时坦荡荡地与他对视,神情自然,嘴角略带一丝笑意。她不知为何此人在席间特别对自己在意,不过与他对视也不吃亏,就当观赏美人好了。

一曲终了,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肯轻易放过,都说再唱一曲。博伶也不推辞,乐声一起,是首《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容易抛人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清愁三月雨……”

唱这首时,他不再注视一个人。只在婉贞身上停了一句,眼角流波慢慢滑过,那句是“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第一百零三章

转眼间,到杭州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婉贞早起晚睡,内外兼顾,将杭州近几年的报表、呈碟一一阅读记录。又重修了天竺寺,花费比平时减少了一半。杭州三大豪门又竞相举办盛宴,一时间青年壮丁都被雇用,连那些精通纺织刺绣的女子都被请了去,跟着操办喜宴。官府开放的救济粮没有停,但回报说人数已经减少,大多是老弱妇孺前去,负担已经减轻。而风气一开,城中不少家道殷实的人家也都趁着这年节,或捐修庙宇,以求积攒功德;或操办喜宴,花样繁多。杭州城一时间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

因为薛家的迎亲别出心裁,乃是在西湖中以十余艘花船来迎接新人,既出了风头,又显出风趣…… 。一时颇受追捧,又多了几家跟着效仿。年轻男女泛舟游湖的人也多了,船家的生意也跟着好了。又因为王家小公子在钱塘江大潮之日,在望海楼开了个诗文会,连杭州府的大小官员也过去捧场,那李大人更是题了四句诗,被刻在墙上,引得不少学子文客争相传阅。开诗会也成了一时风尚。

“现在不过是一时的繁华,大家不能大意了,切记留意民情民风。”此时杭州府里,那位李大人的脸上却不见欣喜之情,依然冷静沉着,眼前站着司马江中,文书吴潞、巡查都尉余魁以及其他五六位官员。 “今天本官要到下面乡县看一下,江司马留守府衙,其余人等布置好下属,跟本官前往,可有异议?”

“好,准备马匹。”

江中心中暗暗舒了口气,幸好让自己留守。看这架势是连车都不座,要骑马出去哦。大热天的……正想着,见李宛微笑地看过来,温和地说道:“江司马留守在府里,请拟一份祭江神、赛龙舟的文书出来。要务必详细。”婉贞特意强调最后一句,笑盈盈地看着江司马的脸由白转黄。

就知道没那么好的事。江中心里有苦说不出。这恢复赛龙舟也是李宛提出的,将祭江神的传统变成庆典,让官民同乐。虽是好主意,可做起来定然费时费力。以前的祭祀只要州府的长官到庙里上上香,意思一下就好了。而龙舟则是民间自发的。今年要变成大庆典,又联合了余杭商会和三大豪门一起,这气派仪式是免不了的了。李大人说这能有助于提升士气,团结民心,他哪里敢说个不?可万万没想到,这最麻烦的活儿还是落在他江司马的头上。住了沉思的脸色,半响没有出声。

吴潞站在一旁,轻声道:“水稻田里大多都是这样,旱稻还有些收成。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婉贞站起身,拍拍土,问道:“最近的水渠离这里多远?”

吴潞面有难色,迟疑道:“水渠都是很早之前挖的,很久没有疏通又堵起来了。再加上并不多,这……这附近多用水车……”

“水车也好,带我去看看。”

“这……据说大都年久失修。”吴潞低了头。几任知府都把心思放在催缴贡品、征敛税收上面,哪里照顾到田间的水车、水渠?

“失修也好,堵塞也好,带我去看看。”婉贞的态度异常冷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