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日晚上,来自北面的“粗暴者”潜艇群中的六艘潜艇发现了SC-122 号运输队,但夜间未能驶入攻击位置。起初邓尼茨误把第一次报告发现的运输队当作HX-229 号运输队。然后,鉴于那些从现场的潜艇发来的报告,他才明白有两支运输队,第一支较慢的是SC-122 号运输队,因此第二支较快的肯定是HX-229 号运输队。但是许多潜艇发来的有关运输队位置的报告(其精确性受到风暴天气和能见度低的影响)差别很大,这就使那些从远道正向目标区集中的潜艇在航向上有些无所适从。
  三月十七日早晨,德国“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中除两艘之外的所有潜艇,加上五艘运航中的四艘潜艇,或是由于没有鱼雷,或是由于缺乏油料,不得不中断作战,因此德国潜艇与敌暂时脱离了接触。但是天气不久转好,能见度提高,“粗暴者”潜艇群中的五艘潜艇和另一艘得到了补给的潜艇再次成功地与敌接触。十二点到十七点之间,U -665 号潜艇和U -228 号潜艇设法进入了攻击位置,在水下用鱼雷对HX-229 号运输队发起了攻击。其间U —384 号潜艇和U —631 号潜艇也同时对SC-122 号运输队发起了攻击。结果德国潜艇又击沉了四艘运输队的船只。来自冰岛和北爱尔兰的“解放者”式轰炸机很快就开始提供空中掩护。德国潜艇马上被迫潜入水下,与敌再次脱离接触。尔后在夜间,只有两艘潜艇成功地重新与敌接触。U-338号潜艇击沉了HX-229 号运输队中的两艘船只;U -305 号潜艇击沉了SC-122 号运输队中的一艘船只。这两次击沉的船都是潜艇在将其击伤的基础上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水下攻击才击沉的。
  三月十八日白天,天气刚转晴,接着又来了暴风雪,因此对运输队作战的三十二艘德国潜艇中,只有九艘才进入了视线距离内。这九艘潜艇不是由于早晨再次出现的敌空中掩护,就是由于敌护航组的行动而被迫潜入水中。其间,该护航组还得到了来自其他那些没有受到威胁的运输队中的护航舰只的加强。只有U —221 号潜艇在一位对运输队作战特别有经验的罗杰海军少校指挥下,才设法进入了护航圈并击沉了HX-229 号运输队中的几艘船只。
  三月十八日一十九日的夜间,HX-229 号快速运输队很快赶来,因此这两支运输队在较小的海面上就集中了很多的船只。同时,它们的护航舰只也增加到了十八艘——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驱逐舰、英国的护卫舰和海岸炮舰、英国和加拿大的驱潜快艇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其中有一些是从冰岛全速开来的。结果,尽管月光明亮,在再次与敌接触的许多德国潜艇中,唯有U -666 号潜艇才成功地实施了攻击,而其余七艘潜艇都被敌深水炸弹赶跑。
  三月十九日黎明时,六百英里外敌基地上的飞机开始提供强大的空中掩护,因此白天大部分德国潜艇受阻无法与敌靠得很近。“森德兰”式飞船和“解放者”式轰炸机,对七艘德国潜艇的轰炸使U -384 号潜艇被炸沉,U -338 号潜艇受重创。然而有四艘德国潜艇——U-441号、U-608、U-527号和U-663号潜艇——在白天却设法从水下发起了攻击。据报告,它们命中了七次,虽然仅重创了两艘船。这两艘船在那天晚些时候又被U -523 号和U -333 号潜艇用鱼雷击沉。
  因为运输队此时都已得到空中掩护,看来三月二十日的作战前景并不很佳,因此邓尼茨命令潜艇拂晓时停止攻击,向西撤走。那天早晨,与敌接触的最后两艘潜艇U -441 号和U -631 号遭到轰炸并被严重炸伤,因此不得不返回基地。
  在所有对敌运输队的作战中,规模最大的而且从德国潜艇角度来看也是最成功的作战至此宣告结束。根据德国潜艇艇长的报告,潜艇击沉了敌三十二艘船只,达十八万六千登记总吨位,另外还重创了敌九艘船只。邓尼茨对这些战果非常满意,因为尽管天气不好,攻击条件不利,但事实证明在三十八艘潜艇中仍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潜艇,外加往返途中的六艘潜艇能跟运输队接触。十九艘潜艇能够连续发起攻击,而其中至少有七艘潜艇是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已再次证明头一天夜晚是攻击最好的机会,但仍有大量的潜艇已设法在白天成功地从水下发起攻击,尽管敌海空防御日益增强。整个这些辉煌的战果是在只损失一艘德国潜艇的情况下取得的。此时明摆着的事情就是充分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发展战果。
  从同盟国来看,情况如何呢?有两支运输队于三月二十二日进入北海峡。一百艘船离开纽约后只有六十九艘到达目的地。其中二十一艘船(共十四万零八百四十二登记总吨位)成了德国潜艇攻击的牺牲品,其余几艘不是在大风暴中沉没,就是由于重创而被迫返回。但灾难并不完全限于此。前两支运输队共损失了十八艘船。二月下旬,同盟国有二十八艘船(共十八万三千六百五十登记总吨位)被击沉;三月上旬,有四十一艘船(共二十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九登记总吨位)被击沉,三月中旬,又有四十四艘船(共二十八万二千零九登记总吨位)被击沉。总起来看,三月份的损失很可能大大超过上一年十一月份的损失。这些新的数字之所以对同盟国有很大的威胁,是因为过去单独航行时有七十艘船被击沉,而编成运输队航行后只有三十九艘被击沉,但是三月中旬、上旬,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八十五艘船只中,至少有六十七艘是在有护航的运输队中航行时被击沉的,其中四十一艘是在北大西洋航线上。
  如果损失继续这样惨重,那会导致什么后果呢?鉴于德国作战潜艇日益增多,试图通过改变航线来规避一艘被发现的德国潜艇此时已毫无意义了,因为改变航线仅仅意味着从一群潜艇的魔掌落入另一群潜艇的魔掌。假如每支运输队在海上通常都要损失六艘、八艘甚至十二艘船只,那么怎么才能维持这支运输队中商船船员们的士气呢?也许有必要完全放弃护航系统,尽管在过去三年半的战争中,护航系统一直是同盟国在大西洋的战略支柱。德国潜艇从来没有比一九四三年三月头二十天更接近于切断旧世界即欧、亚、非三洲——译者注与新世界即美洲——译者注联系的目标。
  英国海军历史学家罗斯基尔上校在回顾这一危急情况时问道:“如果护航系统已经失去作用,英国海军部会转向何方?”他接着回答说:“他们不知道。但他们肯定会感到,失败已经迫在眉睫,尽管谁也没有承认。”
  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二十日——钟摆往回摆
  就在柏林怀着胜利的喜悦研究形势而伦敦以不同的心情也在研究形势的时候,大西洋上的钟摆突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摆动。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后尤其是德国的许多刊物,给人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即这次命运的决定性转折完全是由雷达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通过进一步研究一九四三年三月底至五月初北大西洋上所发生的事件就会清楚。事实上双方都使用了雷达好几年。决定大西洋之战命运的不是雷达,而是许多因素的结合。新雷达装置的采用只是因素之一。因此,让我们剖析一下这几周中的事件,以便认清诸因素在同盟国战胜德国潜艇中所起的作用。
  大西洋护航会议直接的实际成果,是美国海军很快组建了到北大西洋航线上执行护航任务的第一个支援舰队。该支援舰队是在三月初组成,编成内有“博格”号护航航母和五艘驱逐舰。同月,该支援舰队第一次随HX—228 号运输队横渡大西洋。当德国“新大陆”潜艇群攻击该运输队时,它虽在场但未能干出什么名堂。因为风暴很大,飞机几乎无法起飞。同时战术机动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为航空母舰处于运输队的中间,驱逐舰又是护航力量的组成部分而无法独立行动。又经过两次这样的挫折,美国终于才认识到英国赞赏的独立支援舰队的优点,接着也采取了同样的战术。
  西部海口地区司令被迫一再推迟组建这样的支援舰队,因为他实在得不到必要的护航舰只。只是由于一九四三年夏季放弃了摩尔曼斯克航线上的运输以后,英国海军部才能借给他两支额外的属于本土舰队的驱逐舰纵队以组建支援舰队。这便使马克斯·霍顿海军上将能在一九四三年三月期间组建五个支援舰队,尔后美国组建的“博格”号航母舰队为第六个支援舰队。
  这些支援舰队的编成如下各舰队的编成可因任务而异,但一般说来,总是力图将那些善于互相协作的富有经验的舰只放在一起。它们的正式名称是“护航组”,但为避免混淆起见,此后它们被称为“支援舰队”。:
  第一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布鲁尔上校任指挥,由“塘鹅”号海岸炮舰、“森纳”号前海岸警卫队快艇以及“罗瑟”号、“斯佩”号、“韦尔”号和“杰德”号护卫舰组成。
  第二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沃尔克上校任指挥,由“燕八哥”号、“小天鹅”号、“雷恩”号、“鸯”号、“构翻”号、“野鹅”号和“啄木鸟”号海岸炮舰组成。
  第三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麦科伊上校任指挥,由“奥法”号驱逐舰,以及本土舰队中的“忠顺”号、“奥里比”号、“奥韦尔”号和“突击”号驱逐舰组成。“冲锋者”号航空母舰本来属于这一支援舰队,但三月二十七日由于舰上汽油爆炸而毁。
  第四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斯科特一蒙克里夫上校任指挥,由“米尔恩”号驱逐舰,以及本土舰队中的“无比”号、“蚀”号、“冲击”号、“伊卡洛斯”号和“愤怒”号驱逐舰组成。五月,“射手”号航空母舰配属该舰队。
  第五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艾贝尔·史密斯上校任指挥,由“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