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1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两岁的天子,哪里还有敬畏,肯定会提兵入寇,再临京城的!”
  
  “还有南方的叛乱,”又一个太监帮腔道:“要是知道下任皇帝才两岁,肯定野心更大了!”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把田义说的招架不住,只好告饶道:“老奴说什么不重要,还是请大臣们来拟遗诏吧。”他准备让大臣们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遗诏……”一听这两个字,李太后又想了让她倍感屈辱,也是导致皇室被权臣欺凌的‘隆庆遗诏’。不由怒火熊熊道:“田义,哀家问你,决定新君的权力在哪里?是哀家,还是那些臣子?!”
  
  “当然是太后娘娘了。”田义脸色煞白道。
  
  “那你为何要让大臣来拟遗诏?”李太后阴森森道:“莫非是在为你的主子把持朝政做准备?!”
  
  田义这才想起高拱、沈默,给李太后带来的惨痛记忆,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
  
  第二天,身穿青衣角带,在宫门外守了一夜的大臣们,才被允许进宫吊唁。
  
  臣子们对万历这样的皇帝,自然谈不上什么真感情,但一想到国家多事之秋,又没了皇帝,还是忧虑难耐,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起来。
  
  在大行皇帝的灵柩前哭过后,等待他们的,是二位太后娘娘,拟定的潞王继位,朱常洛为太子的懿旨。
  
  大臣们一片茫然,虽然对万历皇帝暴毙毫无准备,但大家心里并非没谱,因为六十年前正德皇帝暴亡,前辈大臣们的应对措施,已经载入史册,堪称经典。大家只要照方抓药即可。
  
  他们甚至已经在宫外想好了遗诏,要好生利用这个机会拨乱反正,挽回天下人心。
  
  怎么突然就没有‘遗诏’这个环节了,大家都望向跪在最后面的申时行。
  
  分割…
  
  连续三更,求月票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最终卷 【海雨天风独往来】 第九二二章 归来(上)

   …
  
  “太后节哀,”申时行缓缓上前,在臣子中,他与万历的感情最深,悲伤也就最深。就算为了万历,也应该争一争:“微臣以为,千急万切,都应先查明先帝崩殂的原因再说。”
  
  “你就这么想知道真相?!”李太后此刻完全是个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她嘶声低吼道:“你想让我儿死了还出丑么?!”她咬着牙,斩钉截铁道:“大行皇帝在睡梦中暴病而亡,这就是交代!”虽然她当年被沈默打击的没了信心,但对付个后辈,还是绰绰有余的。
  
  太后这么说,申时行自然没法问了,只好退一步道:“那大行皇帝的遗诏,不知太后有何旨意?”按旧例,皇帝驾崩,遗诏需由内阁首辅代拟,这是尽人皆知的。
  
  “大行皇帝没有遗诏……”李太后像头负伤的雌狮一般,通红着双目道:“没听懂我方才的话么?”
  
  “可以是事先拟好的……”申时行发现,这老女人比万历还难对付,因为万历起码讲道理,她却蛮不讲理。
  
  “你见谁二十出头就立遗嘱了?”李太后的目光冰冷道。
  
  “皇上病之久矣……”
  
  “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凭空捏造?”李太后阴测测道:“元辅大人有什么图谋?”
  
  “帝王始有登极诏,终有遗诏,所谓有始有终……”申时行硬着头皮道。此刻他真怀念二王,可是两人俱已离京,剩下自己独木难支。
  
  “哀家虽是妇道。却也看过出自两代首辅之手的正德遗诏和嘉靖遗诏,以二帝末命的名义,污蔑二帝于极不堪!寻常百姓还讲个入土为大,既往不咎。”李太后终于把她压在心头十几年的怒火倾泻出来:“哀家不知道你们这些文臣。心底怎如此狠毒,竟让自己的君主,死后骂名如潮,永世不得翻身!”
  
  “太后误会了。遗诏是用来为先圣收拾人心,为新君继往开来的。”申时行叹口气道:“并非臣下有意贬损先帝,也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有一片赤诚。”
  
  “哀家的懿旨也一样继往开来!”李太后冷笑道:“怎么,你对哀家的安排有异议?”
  
  “微臣不敢,只是此事必须慎重,”申时行再叹口气道:“一切当以社稷稳定为重。”
  
  “这还像是人话。但先让潞王当皇帝。等常洛长大了,再接他叔叔的班,这样有什么不对?”李太后放缓语气道:“高宗皇帝曾说过,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相信他也会同意老婆子这种安排的。”
  
  “太后这种安排,自然是好。”申时行沉吟道:“只是,微臣担心……”
  
  李太后看看缄默不语的陈太后道:“宫里有我们两个老婆子,还有皇后在,三座大山还镇不住?你怕什么?!”
  
  “微臣不是担心这个……”申时行心一横,抬头缓缓道:“兄终弟及,我朝也有先例。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潞王接位确实要比皇长子更好。但是……必须要先向天下证明,他与先帝暴薨没有干系。”
  
  “终于把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李太后紧紧攥着罗汉念珠。愤怒道:“你竟然敢污蔑老身的儿子兄弟相残?为了阻止国有长君,我看你是丧心病狂了!是不是看你那老师当立皇帝威风了。自己也想过把瘾?!”
  
  “太后千万不要误会,微臣没有丝毫污蔑潞王的意思,”申时行像没听到李太后的詈骂似的,依旧冷静道:“但是据说先帝所进金丹,乃是潞王所献,这难免会让天下人产生一些联想。证明潞王的清白,是他登位的前提,这也是为了潞王着想!”
  
  “放屁!”李太后却怒不可遏道:“我而本身就是清白的,清者自清,何须证明?”说着转过头望向邱得用,低吼道:“潞王呢……为什么还没进宫?!”
  
  “潞王殿下悲伤过度,本来第一时间就要赶来……”刚从外面进来的张诚,一脸郁闷道:“但也不知哪个奴才多嘴,竟然向他道喜,结果把自己反锁起来,不肯出来了……”
  
  “荒谬,”李贵妃一阵头晕目眩,强自支撑住道:“他怎么这么不识大体?!”说着重重一拍桌子道:“把他给我绑来!”
  
  ~~~~~~~~~~~~~~~~~~~~~~~~~~~~~
  
  潞王府中,已经乱成一团。
  
  府上没有一个顾得上为大行皇帝掉泪的。从王妃到长史、从宾客到太监,都陷入了极度的亢奋。他们兴奋、他们焦躁、他们激动、他们着急……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通常来讲,一旦入了藩王府,无论是太监还是后妃,抑或文武属官,基本上就走进死胡同,剩下的年月,只能是混吃等死。
  
  现在天上掉下个金疙瘩,本来已经绝望的众人,突然有了咸鱼翻生的机会,又怎能不紧紧抓住,患得患失呢?
  
  然而潞王却躲起来死活不露面,把府上人急得呦,全成了热锅里的蚂蚁,唯恐过了这村儿没这店。
  
  王妃、太监总管、长史、清客……以及一干头面人物,都指着他飞黄腾达了,哪能遂了他的意?隔着门苦口婆心的劝说,嗓子都干了,里面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会出事儿了吧?”太监总管李刚担心道。
  
  “把门撞开!”王府长史苏志坚,当机立断道:“王爷得罪了!”
  
  于是招来几个侍卫,一二三,嘿呦,一下就把门撞开!
  
  门开了,大家一拥而进,却没有一眼看到朱翊鏐,第二眼才看到他全身裹在被子里,蜷在床上打哆嗦。
  
  众人好容易把被子掀开。找到他的头,只见潞王涕泪横流、惊慌失措道:“不干我事,真不干我事!”
  
  众人哪管他无病呻吟。这时候手快有、手慢毋,哪还有时间再废话!于是立即扑了上去,有的紧紧抱住人,有的解头换发式。有的宽衣解带往上套孝服,然后不由分说,塞进轿子里,簇拥着往紫禁城赶去。
  
  与整个王府的鼎沸不同。后花园的炼丹房中,却比外面的天气还要肃杀。
  
  炼丹房是内外两间,外间的丹炉封着,只有青烟袅袅,内间是此间主人的卧房。此刻摆着一桌简单的酒席,在座的有两人。
  
  一个身材佝偻、满脸疤痕的老者,另一个竟是从上海死里逃生的邱义。
  
  “看来这下子。我们要省事儿了……”老者的右手似乎也受过伤,哆哆嗦嗦的夹一片卤汁牛肉,溅出不少肉汁:“大龙头果然高明,把那老太婆看得透彻。”他的舌头似乎也不利索。说话声音含含糊糊,极不清楚。
  
  “这个正常,儿子,终究比孙子更近一层。”邱义端起酒盅闻了闻,又搁下道:“何况她也吓破胆了,必不想重演那八年里的终日噩梦。””
  
  “早知道你这样,我就不破费了。”老者白他一眼,端起他放下的酒盅。仰脖喝下去。
  
  “嘿嘿,我可不敢碰你个老毒物的吃喝。”邱义不以为意的笑笑。从怀里掏出一包猪下货,挑一块猪肚扔到嘴里。大嚼起来道:“只是大龙头在宫中布置多年,下了那么多的功夫,最后用了这么个藏头露尾的法子,实在是不过瘾。”
  
  “你不也是安全第一么。”老者笑笑道:“对于大计来说,过程并不重要,千刀万剐和毒酒一杯,结果其实都一样。大龙头确实有二十七种法子,使皇帝死于非命,其中九种查无对证。但惟独这种最安全,效果最好。”
  
  “但过程才过瘾!”邱义又从怀里掏出个水袋喝一口。
  
  “光图过瘾做不了大事。”老者孜孜不倦的教导道:“你得明白,做大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