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字叫紫禁城……

  伴着肃穆的景阳钟响,紫禁城午门的三扇正门、两扇东西对开的掖门,同时缓缓开启。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手持一丈画戟的大汉将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除门外的四个门洞相对而出,立在汉白玉铺成的五条大道旁。

  而此时的宫门外,早已经站满了身穿大红朝服的皇室公卿、武百官,以及四百位身穿深蓝色罗袍的新科进士。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些激动,对于公卿官员们来说,这座紫禁城才是皇权的象征,可自从嘉靖二十一年,陛下差让一伙宫女勒死后,陛下便对紫禁城留下了心理阴影,长期避居南海,除了今天这种非回来不可的大典之日,决计不肯踏足紫禁城半步……怎能不让这些视皇城如信仰的大臣们唏嘘。

  而新科进士们,正沉浸于初临紫禁城的震撼,久久无法自拔……面前的这座紫禁城的正门落于北京城的轴线南段,正北叫子,正南叫午,因之叫做“午门”其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宛如三峦环抱峰突起,气势雄伟无比。

  其正面三个门高大无比,最间一个足有十一丈高,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大明朝皇帝出入禁宫的专用门,擅入者死……但也有两种例外,一是皇后在大婚时可以进一次;二是殿试考的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换言之,今日这四百身穿模一样的进士巾服的新科进士,待会儿会有三位从御道出宫,享受读人一生的至高荣誉,光宗耀祖史留名这份诱惑是谁也无法拒绝的。

  ~~~~~~~~~~~~~~~~~~~

  沈默站在队伍中央,就像他身边的同科一样,头戴乌纱进士巾,身穿青边深蓝色广袖罗袍,腰系饰以黑角的青鞓色革带,手持槐木笏板,没有任何不同。他不像周围人那样交头接耳,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的静默着,心里也是一样的平静如水。

  考完后两天,他没有跟同年去踏青,而是在客栈静静陪着若菡,与她一起看窗外悄然绽放的桃花,听鸽子在天上飞过的悠扬。已经放下了心中的执念自信可以面对任何结果了……

  有窃窃私语之声,不停传入到他耳朵里。他听周围人说,前面站着的大人们已经有传言了,某某人是状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但都没有他的名字。而且据说因为恶了某两位大人,自己这个沈五元仅仅得到了七个圈,竟然落进三甲同进士行列。

  身边的兄弟们安慰他,沈默的嘴角不禁牵出一丝苦笑,看来真的没有希望了,接下来不过是跟着参加仪式罢了。心说这样也好,不用再考虑什么民族危亡之类的痛苦难题,安安心心当个小县令,倒可以轻松享受人生了……

  这时候。城门楼上又是一声钟响。便有太监扯着公鸭嗓子道:“吉时到,百官率贡生觐见”

  众人便全都闭嘴,平时入宫文武百官从左侧门进,公卿贵族从右侧门进,左右掖门是不开的。但现在皇帝在金銮殿举行大典,众大人才改由两掖门进,新进士们两眼一抹黑,只能人家让咋走就咋走……好在穿过幽深的门洞后,便是一直往前走,不用往两边拐,穿过紫禁城内的又一道宫门——奉天门后,便看到一个白玉栏杆、雕龙望柱,无比宽大,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广场尽头是一座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高台上的,拔地而起足有十一丈高的金壁辉煌的宫殿,这便是紫禁城最宏伟的建筑,奉天殿!

  它是紫禁城最高最大的建筑;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甚至于它房檐上的走兽,都要比别的宫殿多出一个叫行什的,竟然达到了十个,全天下仅此一处,不然不足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尊贵!

  所以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效果达到了,第一次见到它的新科进士无不泪流满面,五体投地,即使已经不是初见的官员们,也都心潮澎湃,忠君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除了沈默之外,因为他上辈子花了几十块钱,就进来转了一圈,还在里面用了碗相当贵且难吃的拉面。

  这让他很难对皇权产生畏惧,也就无所谓忠君了……

  ~~~~~~~~~~~~~~~~~~~

  但现在已经回不去了,他也只好随波逐流,老老实实听鸿胪寺官员的调遣,与同年们一起,跪在大殿外、御道两边。而官员和公卿们则鱼贯进殿,给皇帝站班。

  而此时的奉天殿前,已经林立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等各种各样象征性多过实用性的武器的金甲卫士,在檐下还有装备黄钟大吕等全套乐器的宫廷乐队,这叫卤簿法驾,乃是典礼仪式不可缺少的仪仗队、警卫队、军乐队……

  殿里面的唧唧歪歪,跪在外面的人是听不到的,直到乐声响起,大明首辅严嵩颤巍巍从殿出来,立在众进士的面前,展开一个精美的黄册,清清嗓子道:“诸位贡生听宣。”士子们都提足了精神,忐忑不安的望向严阁老,便见他打开金册朗声读道:“……皇恩浩荡、开科取士,为国抡才,出身莫问。今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殿试结束,由陛下策试天下贡士,钦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一百一十名,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百八十七名,如下……”

  到这里,严阁老意顿一顿,欣赏一下鸦雀无声的场景,这才打破令人窒息的安静,缓缓道:“殿试一甲第一名……沈默!”

  两边的大汉将军便接力的喊道:“一甲第一名,贡生沈默觐见……”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前,都回荡着同一句话。

  沈默愣在那,还是身后徐渭悄悄捅他一下,小声道:“快上去,沈六首!”他这才回过神来,完全是下意识的起身,心脏砰砰的跳,大脑一片空白,就那么傻傻愣在当场。

  好在负责引导的中年官员,已经见多了“幸福来得太突然”的进士,过来小声道:“状元郎,请跟下官进殿谢恩。”

  沈默的脑袋嗡嗡直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木偶一般跟着那官员进殿,在轻如游丝的乐声中随着司礼官抑扬顿挫的唱礼,三叩九拜的山呼万岁,然后被引到左班六品品级的地方站定。

  ~~~~~~~~~~~~~~~~~~~

  直到外面严阁老又唱道:“一甲第二名,诸大绶”时,沈默才回过神来,暗暗咽口吐沫道:“竟然中了……”便小心打量这座号称天下最大的金銮殿,想不到里面布置却相当简单,一共有七十二根红色的大柱子,围绕着皇帝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拱卫着坐落在金色台基上皇帝的宝座,让高高在上的嘉靖帝的威严,可以辐射到大殿每一个角落。

  不经意与皇帝目光一碰,现嘉靖帝正笑吟吟的望着自己,就像他小时候看到大熊猫时的神情,沈默不禁一阵恶寒,趁着诸大绶进来谢恩,赶紧低下头去。

  待诸大绶磕完头,被引至右班,在正七品级站定,外面又唱道:“一甲第三名,陶大临。”

  这倒让沈默和诸大绶十分吃惊,怎么早先被风传是状元的徐渭,连三鼎甲都没入?

  待陶大临谢恩后,同样在七品级站定,严嵩才喊道:“二甲第一名,徐渭。”

  “二甲第二名金达。”

  “二甲第三名孙鑨。”

  ……

  “二甲第十九名,孙铤。”

  “二甲第三十名吴兑。”

  “二甲第四十五名邹应龙。”等一众二甲进士一齐进殿谢恩。

  然后是三甲进士,念完后把严阁老累得差没背过气去,这些同进士不用进殿,在殿外跪谢既可。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四五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待唱名完毕,乐声又起,百官及新科进士再行三跪九叩大礼,最后由皇帝赐下“大金榜”,交由礼部悬挂于午门外三日。乐队奏和显平之章。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待皇帝离去,众公卿便围上来对考生道贺,但今日的荣光,注定要被沈默一人独领,因为他连中六元啊!科举千年以降,连中三元者已经有十余位,大明也有黄观和商辂两人,前者同样是连六元,且创造了七年之内从状元到礼部侍郎的神话,但因为某些原因,官方并不承认他的成绩。

  所以官方承认的连中三元者,至今仅有成化年间的名臣,内阁首辅商辂一人而已,但商阁老县试府试皆不是第一,且二十一岁中解元后,又蹉跎了十年,才在三十一岁登第,连中分量最重的两元。

  而沈默则是从第二次参加县试起,一路过关斩将,历次大考无一失手,最终连中六元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比商阁老要风光的多。

  在这震古烁今的荣耀之上,还有个锦上添花的小点缀,那是大学士李本亲自查阅历代登科录后得出的结论——沈默打破了由成化二十三年状元,曾任本朝首辅的费宏保持的二十岁夺魁的记录。

  确切说,费宏中状元时,是二十岁零八个月,沈默现在是十九岁零十个月,将记录足足提高了十个月。

  武大臣和王贵族们,团团围绕着这个注定无法被超越的新科状元,他们必须将内心那犹如黄河泛滥的佩服之情发泄出来,不然非得憋死不可。

  这就苦了沈六首了,他只感觉耳边有一万多只苍蝇在飞呀飞呀,真想大吼一声道:“有完没完啊?”

  好在这时候,阁老们救了他驾,大学士李本笑眯眯道:“诸位,三鼎甲还要更衣,等着咱们“御街夸官”呢,以后日子长着哩,有的是机会聊。”

  既然阁老发话了,众大人当然识趣,道:“正事要紧,正事要紧!”这才放开了沈默等人。

  李本容可掬的对沈默、诸大绶、陶大临三人道:“三位去偏殿更衣,等回来这里咱们便出发。”

  沈默三人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只能人家说啥是啥,便在三名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往偏殿去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