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昔续百鬼:云(出书版) 作者:京极夏彦.译者:王华懋(完结)-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节是这样的。
  有流言说京都的七集河原的墓地有妖怪出没。
  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好玩打赌。他们要在半夜去到流言中说的墓地,打下木桩,贴上纸回来,算是一种试胆活动。
  一名男子实行了。
  结果突然冒出了一个身高达八尺、年过八旬的老人,露出恐怖的表情地追赶上来。
  老人一脸异相,脸就像夕颜※般黯淡,只有两颗门牙突出,眼睛竟然长在手掌上,是这样一个怪物。
  〔※一种夜间盛开的白色花朵。〕
  男子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逃进一座寺院里,拜托和尚,让他躲在长衣箱里。
  妖怪追到寺院前面,但只窥望了里头一下就折返了。
  然而,妖怪虽然离去了,状况却不太对劲。
  长衣箱那里传来了呻吟,以及狗啃骨头般的声音。
  和尚觉得害怕,战战兢兢揭开盖子一看……
  应该躲在长衣箱里的男子,骨头被拔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身的皮……就是这样的结局。
  这也是怪谈。
  百物语书籍里面的故事有不少充满说教意味,或说出结局就一点都不恐怖了。但这篇十分稀奇,既没有意义,也没有解释,完全就是则怪谈。
  话说回来……骨头被拔光,只剩下皮,是什么样的状况?
  光是想像被拔骨头的当下,以及被拔光骨头后的状态,我就觉得可怕极了。
  被活生生地拔掉骨头……
  这样说虽然怪,但我宁死也不愿意。
  所以我读过这篇故事以后,每次听到拔骨头这种比喻,就会想起这篇故事,同时回想起当时内心的恐怖想像。
  所谓拔骨头,应该是用来比喻心醉神迷的窝囊状态,但因为前述的理由,它对我来说,是一个又痛又可怕的比喻。
  「拔骨头啊……」
  我再一次呢喃。
  老师瞥了我一眼,用一副看透一切的口气说,「你在想《诸国百物语》的故事,对吧,沼上?」
  我感到一股怒意。实际上我的确是被看透了,只是一想到竟然被老师这种人看透,我总觉得气恼。可是我觉得扯谎否定颇为幼稚,但又不愿意佩服地说「你真清楚」,所以嗳昧地应道,「是啊,那又怎样?」
  「被我说中了吧?」
  老师「嘻嘻嘻」地笑了。说中了又怎样嘛?
  「我想石燕也参考了那篇故事。」
  「是吗?哦,你说手之目,是吧。」
  石燕是江户时代的画家。石燕所画的妖怪画集,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老师心目中的圣经。
  所谓手之目,是书中所画的妖怪之一。
  手之目的画面是这样的……
  一整面都是芒草摇曳的枯野。
  芒草原的中央,有个状似按摩盲人的秃头人物。
  如果只是这样,这张画也没什么特别的吧。可是。
  那个人物的脸扁塌皱起,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埋在皱纹里面,教人难以分辨到底有没有五官。不,至少感觉没有眼睛。
  不是说他瞎眼的意思。当然,在这张画完成的时代,琵琶法师※是盲人的职业。不过画上的男子外貌虽然是琵琶法师,但感觉不像瞎眼。反而觉得他看得一清二楚。
  〔※日本中世纪以弹唱琵琶说故事为业的盲僧。〕
  因为上头画的不是人类,而是妖怪。
  所以眼睛……不在该有的地方。
  妖怪摆出非常不自然的姿势。他以奇妙的动作伸出双手。
  伸出的两只手掌上,各有着一颗大眼珠。
  他的眼睛长在手掌上。那是以手掌看世界的姿势。
  画上没有任何说明文。
  眼睛长在手掌上,所以叫手之目——的确,感觉不需要说明。这个妖怪在疑似参考石燕画作的妖怪绘卷等等,也以手目坊主等名字登场。
  「说不上来呐……」
  晃过脑袋的净是些古怪的意象。
  「总而言之,我们去那个老爷爷家看看吧。然后再请教他不就好了?」
  富美说了非常理所当然的话。

  3

  我总觉得松了一口气。
  因为村中的耆老——或者说,真的就是个普通老爷子的中井八兵卫,他所说的话,完全是典型的村庄老人都一定会说的典型内容。每个人脑中都有的述说民间故事的老爷子——那就是八兵卫老翁。
  典型成这样的人物,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不晓得是不是这个地方的习俗,老人背柱而坐,他适度地干枯,适度地庸俗。这一点也非常合我的脾胃。
  他说柱前的座位叫做米会座,是主人的位置。
  地炉左侧是老婆座,也就是女主人的座位,客席是对边右侧。主人的正对面,面对门框的地方叫木尻,不是客人,而是邻居等平常串门子的人所坐的位置。我们也没有高级到称得上客人,所以只让富美坐在客席,而我和老师坐在木尻。
  面对泥地脱鞋处的这个场所也兼会客室,不过基本上是家人起居的地方。
  普通这样的地方不会设置壁龛,但听说这一带一般都在这里设壁龛。壁龛里挂着天照皇大神的挂轴,同时也设有佛坛。壁龛上的顶柜部分则是神棚。构造很独特。
  色泽黯淡的大黑柱以一家的栋梁而言显得十分瘦弱,教人不安。
  而从天花板垂吊到地炉上的自在钩※,在我看来十分新奇。
  〔※炉灶或地炉上,用来吊挂铁瓶、锅子等,可上下自在伸缩的钩子。〕
  泥土地的炉灶上挂着一条注连绳,沾满了油脂和灰尘,看上去像一条垃圾。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的注连绳不会换掉,而是每年贴新的上去,变得就像一张吊床似的。绑在里面的注连绳感觉已经过了几十年,可能是因为这样,变成了教人无法辨识的物体。
  但对我来说……真是风味十足。
  「这一带啊,」老爷子说,「嗯,是百合若※呐。」
  〔※传说神勇的百合若大臣打败蒙古军后,被抛弃在无人的玄海岛,但获得朝廷派来的大鹰所救,回国后歼灭奸臣。〕
  百合若是个架空英雄——噢,既然他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在这块土地,就应该把他当成真实的英雄来看吗?——百合若在说经、净瑠璃、歌舞伎等许多领域形成一个叫百合若物的热门类别,老人说此地留有百合若大臣传说。
  「在小泽那一带啊,石头上留有他的脚印。然后啊,碓冰川对岸的中木,还有他另一脚的脚印。那是以前百合若踏住那里,射穿中木山时留下的痕迹,被他射穿的洞叫做星穴。百合若也漂亮地射穿了妙义山,当时的箭掉到了西牧的箭塚。弓则是铁弓,这保存在妙义神社。」
  「真想看看呢。」我说。
  我很喜欢这类传说。
  后来话题从上州的史迹古迹转移到房屋的特征等等,一直聊到上州人的性格。我以为一定会说到老婆当家和焚风这两个特点,没想到也并非如此。是因为这里不是平原地区吗?
  不久后,开始说起古老传说了。
  老师不断地把身子往前探。
  先是狐狸。
  老人说在这一带,狐狸叫做欧图卡※。
  〔※音译,原文为オツカ(otsuka)。〕
  汉字是写作「御稻荷」吧。老人说明,所谓狐火是下雨的日子,狐狸从墓地里挖出人骨,叼着走的时候出现的火。姑且不论是不是雨水与人骨溶出的磷发生的反应,但这个解释颇为科学。
  然后是山犬、山猫的故事。
  虽然不是动物点火或变身,做些不可思议之举的故事,但据老师说,本州并没有山猫栖息,所以这显然是妖怪谭。因为这等于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山中生物的故事。
  老人所说的各种故事里,老师最感兴趣的,是哇呜妖怪※的故事。
  〔※音译,原文为わぁう保╳aauu…obake)。〕
  不,我也非常介意。首先它的名字就非比寻常。不过老人说因为传说留存的地点较远,只知道那是个会哇呜大叫、非常可怕的妖怪而已。还说这个名称也是某处瀑布的地名。
  真是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还有河童、鬼婆和天狗。
  听说谷急山的岩穴里,有个叫做掳人天狗的妖怪。
  这个天狗就如同其名,会掳走人类。然后要是说出瞧不起天狗的话来,掳人天狗就会生气,把人关进洞穴里。不过把人塞进洞穴……这种讨厌的报复手段,实在不太像天狗的作风。
  或者说,掳人天狗就不会做些其他像天狗的行为吗?
  「他主要只会掳人吗?」我问。
  「听说会掳人。会把孩童的带走。嗳,是神隐啊。」
  「神隐!」
  「是啊,还有这样的故事呐。过去啊,有个姑娘遭到神隐,村里的年轻人找到那座山的洞穴去,结果看见一个红脸的天狗在洞里头烧火,脚跨在火钵上烤火。」
  「跨、跨在火钵上烤火?」
  一天狗也怕冷嘛。然后啊,看到这一幕的年轻人……嗳,天狗的那话儿很大嘛,年轻人就说:真有够大的。结果天狗勃然大怒,把年轻人给推进洞里,折了附近的树木堵住洞孔,让年轻人再也出不来了。」
  「出不来……然后就结束了吗?」
  「结束了,这故事就这么没了。」
  「唔唔……」
  这天狗真够讨厌。
  「这一带有很多神隐的传说吗?」老师问。
  「也不多呐。」
  「很少吗?」
  「也不少。」
  老人说算普通。唔,一般都是以自己居住的土地的日常状况做为基准,也不会想到要去和其他地方比较思考,所以大部分都会认为自己算普通吧。
  老师挺出肚子。肚子几乎都挤到地炉上头了,应该满热的吧?看上去颇热的。
  「那么,假设有人突然消失不见,那么在这里……都会被当成是天狗干的吗?」
  老师是在想旅馆的老板吧。老人没什么劲地「呃」了一声:
  「不会是天狗啦。我说你啊,现在这都叫做下落不明,也叫失踪啊。」
  老人说得一脸严肃。
  「大抵不是离家出走,就是碰上意外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