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1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答应后,邓演达便心事重重,此刻也无心开口,只是默默的听。陈诚眉头微皱:“外交部的判断可不同。”

    “他们看错了。”庄继华的神情毫不在意:“辞公,德黑兰已经告诉我们,不能对他们寄予太大希望,小小的帮助可能有,可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对前一点,陈诚心里有些怀疑,对后一点,他则完全赞同。如果中国军队没有打到华北,没有消灭数十万日军,在德黑兰,罗斯福还会不会维护中国呢?蒋介石的判断是,不,陈诚的判断也同样是,不。

    此后的谈话主要集中在陈诚和庄继华之间,俩人都有意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陈诚初担总参谋长,需要庄继华的支持;庄继华要想有所作为,也要陈诚的支持,至少不设置障碍。

    “五十一集团军已经整训差不多了,辞公,王国斌的任命什么时候能下来?”庄继华没有隐瞒自己的担心:“是不是校长另有安排?”

    陈诚当然明白庄继华的心思,王国斌是庄继华的心腹,铁杆心腹。他轻轻叹口气:“文革,西南护卫队出来的将领提拔太快了。王国斌、张力辉、夏阳林、张新,他们大都是五期毕业生,现在已经是中将了,好多一二三四期的学长,都还只是师长旅长,甚至校级军官,如果王国斌再升到集团军司令,下一步恐怕就是上将,国军中升职最快的上将。”

    “战争时期不能按部就班,”这个理由庄继华不接受:“王国斌战功卓著,理该升职。在我手下,我只认能不能打仗,会不会打仗,我不看资历。国军中有种很不好的东西,总要论资历,孙元良资历够高吧,黄埔一期,可能把部队交给他吗?辞公,鲶鱼效应,只有破格提拔,才能让将士心服。”

    “文革,你说的都对,可委员长总要全盘衡量。”陈诚暗示事情不是卡在自己这里,是蒋介石不同意。

    “辞公,您在校长面前即便不是一言九鼎,也有重要影响,”庄继华换了个口气,有些恳求的意思:“五十一集团军有十二万人,司令官不确定下来,对整训和作战有极大影响。”

    陈诚叹口气,他当然明白庄继华心里着急,花了这么心思,将十几万伪军整顿下来,如果不能落到自己手上,任谁都难以接受。

    “你们在聊什么,这样热闹。”

    黑暗中传来蒋介石那独有的浙江奉化口音,三人连忙站起来,蒋介石从外面走进来。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策划(六)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策划(六)

    与何思源会谈的结果看来很不错,蒋介石的神情轻松了很多,他的脚步轻快,到了绿荫架下,抬头看了看,微微一笑:“文革,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在这请择生和辞修喝茶呢?”

    伍子牛从黑暗中端来把椅子,另一个卫士则拿着坐垫铺在椅子上,等蒋介石坐下后,俩人又消失在黑暗中了。

    “我前两天看了一首诗,是描述雪夜煮茶的,于是想东施效颦,请两位老师喝茶。”庄继华呵呵笑道。

    “哦,是谁的诗,竟然让你有了这种想法?”

    不但蒋介石好奇,连邓演达陈诚都很好奇,庄继华中国文学底子之差,可以直追这个时代的小学生,在黄埔是闻名已久,现在居然看起古诗词了,这不能不让他们惊讶。

    庄继华习惯性的挠挠后脑勺:“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著名的五言绝句让庄继华念得惨不忍闻,只有最后一句,才有了那么点味道。蒋介石和邓演达相视摇头,陈诚忍不住乐了。

    “难得,难得,还是不错,能念诗了,算是一大进步。”陈诚见蒋介石已经坐下,便坐到他旁边。

    四个人分头坐下,也不分主次,煮水的炉子依旧在庄继华这边,他负责给大家上茶。蒋介石坐下后又问他们的谈话内容,陈诚便趁机将庄继华的要求抛给蒋介石。

    蒋介石望着庄继华说:“嗯,王国斌的资历确实很浅,我也正想和你谈谈,你看王耀武怎样?”

    虽然是征询意见,可语气却比较肯定,如果换个人恐怕就顺势答应,可庄继华想了想,还是摇头:“校长,就我指挥过的黄埔同学,我以为有几个人是将才,光亭、汉杰、萌国,他们思虑周详,可独当一面;邱清泉、戴安澜、陈子良、余石坚,他们可以算虎将;但他们有缺点,邱清泉是猛张飞一类将领,戴安澜坚韧顽强,余石坚对下宽和,勇于担当;陈子良性格倔强,善于治兵;这是黄埔前三期同学中的佼佼者;

    在四期同学也涌向出一批善战之将;比如张灵甫、刘玉章,还有十八军的胡链,我对胡链所知不多,但在从淞沪后撤的后卫战斗中,胡链表现非常出色,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黄埔五期中,王国斌、张力辉是非常出色的。

    我之所以坚持让王国斌出任五十一集团军司令,因为接下来我还要对部队进行整编,这次整编将以上面提到的将领为主进行。

    校长,抗战建国,统一军令政令,政令,学生不好说,可统一军令,学生认为,不能以牺牲部队战斗力为代价,地方将领有很多善战之将,比如杨森、郭勋祺,所以对他们的部队,我不但不会缩编,反而会扩编。”

    庄继华的话里暗示非常强烈,他承认王耀武是合适的,但王耀武的七十四军将在下一阶段扩编,从缅甸回来的部队都要扩编;他也隐隐反问蒋介石,如果下一阶段扩充七十四军,谁来担任主官。

    蒋介石沉默了,庄继华接着又说:“校长,国军中有种不好的现象,靠资历吃饭,好些同学失去进取心,沉迷于生活享受。另外还有一种,虽然保持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可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也不能用。”

    说到这里,他停顿下,重重的叹口气:“战争是自然淘汰,优胜劣汰,没有丝毫可以容情的地方。”

    邓演达默默的瞧着庄继华,庄继华为了获得五十一集团军,使尽浑身解数,他很想帮忙,可他却知道,他一定不能说话,否则事情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

    可让他意外的是,蒋介石却开口征求他的意见:“择生兄,我们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喝茶了,你认为文革的意见怎样?”

    邓演达稍微怔了下,看了蒋介石一眼,端起茶杯喝口茶,然后才说:“以战功提拔,这个原则是正确的,抗战打了六年,那些将领有才干,那些没有,委员长心里有数,我倒不是很了解。”

    这番话模棱两可,道理是对的,态度中立,看不出支持谁,蒋介石没有任何表示,庄继华提起茶壶:“校长,今天给学生一个面子,喝点茶。”

    蒋介石微微摇头:“白开水吧,倒不是不给你面子,今天已经晚了,喝茶让我睡不好。”

    庄继华也同样摇摇头,换了个水壶,给蒋介石添上开水,蒋介石沉凝下说:“要不然这样,让余程万担任集团军司令,王国斌给他当副手,过段时间再调开。”

    “嗯,”庄继华稍稍楞了下,脑中闪过几个问号,随即明白,蒋介石这是在试探,很简单,余程万与王耀武性质相同,唯一的差别便是,余程万是他一块打过牛行大战的老人,可以算庄系中人,如果他答应了,他的目的蒋介石也就明白了。

    “石坚兄和王耀武的情况相同,还是不合适,不过,这样吧,从七十四军和新八军中抽调部分军官,充实到五十一集团军中,经过整训的原伪军军官可以调部分到新八军和七十四军,您看怎样?校长。”

    庄继华连消带打,蒋介石却不以为意,他端起茶杯,吹了下水,然后轻轻抿了口,放下茶杯便已有了决定:“好吧,你让王国斌到济南来一趟,我见见他。”

    “是,校长。”庄继华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其实蒋介石并不担心手下拉帮结派,他很清楚,目前中央军中已经形成几大派系,西北的胡宗南派,陈诚的土木系,庄继华的庄系,这三个是最大的,其次还有几个小的,何应钦、俞济时、汤恩伯;此外还有直属他蒋介石的,比如卫立煌、关麟征、宋希濂,王敬久等人。

    如果王国斌是陈诚或胡宗南的人,恐怕任命早已经下达了,可庄继华不一样,蒋介石在政治的暧昧,让他不得不多存个心眼。

    “除了司令官外,校长,还有件事,五十一集团军缺少装备,原伪军的装备大都是汉阳造,破烂不堪,五十九军的装备也不全,现在已经影响战术训练了。校长,武器装备要尽快送到。”庄继华的神情有些急切,这几个月洪君器也送来不少武器装备,不过这些装备被送到前线,大部分补充给了第二集团军和二十四集团军,小部分给了第一集团军。

    “装备的事很快会解决,”蒋介石作了个手势,让庄继华不要太着急:“罗斯福答应将每月的物资增加到十二万吨,贵州云南也有大批武器装备,只是运力有限。”说到这里,蒋介石叹口气:“文革,你在西南修路近十年,可运输的困难还是很大,经国又推出了一个大规模的修路计划,不过这个计划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

    庄继华心里苦笑下,两年时间,战争早就结束了,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他皱眉想了想问:“能不能用空军,校长,子弹手榴弹倒是够了,可炮弹却只有两个基数,坦克油料也不足,邱清泉已经数次来电,差点就跑济南来。”

    华北战区大军云集,可卡住庄继华的依旧是后勤,十万大军有十万大军的后勤,百万大军有百万大军的后勤,粮食弹药油料,成倍上升,后勤运输线就那么几条,为了向华北战区运送武器弹药,后勤部上下忙得团团转,上至洪君器下到林淮滨和各兵站,全部忙得掉了几斤肉。

    林淮滨和李之龙趁着农闲,组织了上百万人,从河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